首頁>Club>
東晉明顯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那為什麼東晉不北伐,統一天下呢?
4
回覆列表
  • 1 # 海條子

    自己從大一統,剩半截身體的退到江南的,而後又想恢復大一統的,沒成功過。零成功紀錄。包括南朝的東晉(不包含宋、齊、梁、陳,這四東西基本上沒有過大一統概念)。包括南宋。嘿嘿,還有那整天叫嚷著要反攻大陸的“偉大的”民國。國外的有著名的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也沒能恢復大一統羅馬帝國(差那麼一點點,唉……功虧一簣)。——分析:本來就是實力不濟而被人家打跑了,人家實力擺著比你強,且不說你要北上恢復大一統,人家每次也只是差一點兒能把你滅的。包括前秦、北魏、遼、金。且人家入主中原後,基本上都漢化,即使不完全,也學漢人那一套治國方案。人家整體還發展的比你好(包括文化、政治、經濟、人口),你只能靠長江的天險劃江而治。所以南方的半截政權很難北上恢復大一統。

  • 2 # 最美時光的守望

    東晉偏安江南後,曾也有幾次北伐,略有成就,但收到很多客觀因素的限制,最終都沒能成功。有以下些原因。

    1.東晉統治集團南遷後,進取心慢慢減弱,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把江南當做享樂地區。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明爭暗鬥 ,大大打擊了北伐的決心,影響北伐程序。

    2.綜合國力不強,晉朝經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大大削弱了晉王朝的力量,南遷後北方盡落北方少數之手,人口、糧食等大大減少,再加上南方多為蠻荒之地,尚未大規模開發。 再者,北方名族多以彪悍著稱,戰鬥力不可小覷,包括打仗用的良馬基本都在北方,大大加強了北方少數名族的力量。

    3.晉朝司馬家族奪取曹魏江山得到了許多仕族支援,晉王朝是由東晉王朝和仕族共同管理朝政,相互制約和牽制。北北伐方針,統治內部意見不合,心不棄,不能同心協力。

    4.東晉王朝怕北伐將領功勞過大,從而影響統治者利益,北伐過程中多有牽制,並沒有全力支援,造成將帥不合,相互猜忌,大大影響北伐效果,如同當你岳飛北伐,趙構和秦檜當心岳飛權利過大,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須有罪名殺害。

  • 3 # 青史回聲

    誰說東晉沒有北伐過,你可以翻翻歷史史料,東晉北伐並不少。聞雞起舞的祖逖,他就北伐過;庾亮、殷浩也北伐過;東晉有名的權臣桓溫為了能夠取晉代之,也北伐過;還有南朝的宋文帝劉裕劉寄奴,他更是北伐過。在這些人裡面,以劉裕取得的成果最大。

    這些北伐名將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每次最終都失敗了。那麼真的是東晉沒能力收復中原,一統天下?

    也不能說東晉沒有能力,只能說氣運不足,古人是稱天意難為,而現在,也就是我們所說運氣不好。其東晉北伐失敗的原因不外乎兩個:外因和內因。

    1.外部原因

    瞭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五胡亂華”這段悲慘歷史。西晉滅亡後,北方陷入長時間的戰亂,先後有十六政權在北方建立,史稱“五胡十六國”。而南方相對比較穩定,其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方士族王敦、王導兄弟的輔佐下,建立了東晉王朝。而北伐多次失敗,重要原因在於北方胡人實力較為強盛,雖呈分裂割據之勢,但整體實力強於東晉,而且胡人多為彪悍善戰,不容易被征服。

    2.內部原因

    東晉雖偏居江南,但不是說很穩定,相對於北方來說是很安穩,不過內亂卻不斷。司馬睿雖稱帝,但皇位並不是坐的安穩,因為南方士族根基深厚,且他的帝位是這些士族共同捧上來,所以有句話說:王與馬共天下。從王敦之亂,再到蘇峻之亂,桓玄篡位,後來桓溫篡權等等,這些悍將權臣無一不手握兵權,間接地影響北伐的大業。

    雖然北伐將領中不乏忠義之士,一心只為收復中原,如祖逖這等人,但也存在著桓溫、劉裕這等權臣,他們北伐只為政治野心,為的是給自己奪帝位加一個資本,一旦利害到他們的個人的得失,他們就不會將北伐堅持到底。比如劉裕,北伐直打到黃河流域,但由於東晉王朝朝廷動盪,北伐大業最終功敗垂成。

    總之,東晉北伐失敗,其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內部矛盾,內部矛盾重重,即使有一心收復中原的人,也難有作為,沒有朝廷的支援,也就很難成功。

  • 4 # 這些歷史要讀

    東晉真的不具備這個實力!雖然,其北伐的力度和成果要比南宋強多了,但是東晉的綜合國力和政治體制是遠不如南宋的。

    因為,司馬氏實力不足,沒能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 東晉皇族的實力從立國時起就很弱!東晉是典型的門閥士族政治,王謝世家長期控制朝政,司馬氏基本上淪為傀儡。因此,東晉無法形成中央集權,內部鬥爭劇烈。

    在百年之內,便先後爆發了王敦之亂、孫盧之亂和桓玄之亂三次規模浩大,影響巨大的叛亂。尤其是桓玄之亂,桓玄都廢帝自立,幾乎將東晉給滅了,東晉殘餘就剩下一丁點的地了。

    內部政權不穩的情況下,雖然東晉有多次北伐行動,但最終都由於內部派系鬥爭劇烈,君臣不得上下一心而失敗。因此,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能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歷次北伐均無建樹。

    而且,與南宋相比,東晉在經濟和生產力上也都要差於前者。 東晉的衣冠南渡,使南方首次獲得大規模的開發,但在此之前南方遠比不上中原。

    而南宋不同,當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開始南移了,南宋偏安富庶的南方,尚有足夠的實力與金國抗衡。如果不是宋高宗渣渣,南宋完全有北定中原的可能。

    但東晉前期有一個優勢,就是北方進入十六國格局爭鬥的分裂局面。當時的中原漢族心繫晉室,而東晉既有戰力強悍的北府軍,又有正統的政治地位。如果能夠形成像南宋這樣的強有力的政權,還是很有機會的北伐成功的。

  • 5 # 酒淡無香

    可以瞭解一下桓溫北伐,當時桓溫的對手是慕容垂,雙方打得有聲有色,過程不表,但是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東晉軍隊的後勤補給嚴重依賴水路。也就是說,東晉軍隊當時已經南方化,必須有能力超強的將領才能跟北方軍隊在野戰和攻城戰中過招。然而,當時北方政權名將輩出,東晉內部卻在不停內鬥。

  • 6 # 談史說事

    東晉的軍事實力還是不錯的,而且也進行了多次北伐,桓溫北伐,謝安北伐,劉裕北伐更是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但是存在一些因素阻礙東晉統一天下。

    首先是東晉先天不足,內政不穩。東晉政權是門閥世族掌權,皇權虛弱。雖然門閥中也不乏人才,但是門閥間的鬥爭,皇權與門閥的鬥爭,會導致政局不穩,無法集中力量北伐。

    東晉還存在嚴重的地方割據問題。東晉繼承了三國以來的政治制度,各地刺史是軍政合一的行政長官,實力強大,經常對中央造成威脅,地方叛亂不斷。特別是佔據長江中游的荊州刺史地方勢力長期與中央建康形成某種對立,造成內耗。王敦之亂,桓玄叛亂都以荊州為基地。

    從人口和經濟上看,東晉的地盤只是稍大於三國時期孫吳的地盤,這片區域的人口遠遠少於北方。除了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以外,南方廣大地區的開發程度很低,人口遠比北方稀疏,東晉經濟實力因此十分有限,難以承擔北伐的後勤供應。

    從軍事上看,東晉軍隊以北方流民軍和世家大族的私兵為主,這些部隊雖然頗為精銳,戰力不俗,但是存在兩個缺陷。一是缺少騎兵,二是後勤依賴水路。雖然正面交手,晉軍很強,但是一旦被對手騎兵襲擊後勤路線,晉軍就很難再前進。而當時北方的鮮卑人,恰恰有著強大的騎兵。

    要統一天下,首要條件就是有堅強的領導核心,集中統一的政治意志,東晉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再加上人口較少,經濟實力弱,軍事上又存在缺陷,不能統一天下是自然的。

  • 7 # 月望與東山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想做好某一件事,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如果你的態度夠堅決,夠真誠,終有克服困難戰勝別人的那一種。同樣,在北伐統一天下這件事上,東晉最開始時不是沒有能力統一,而是在屢次的北伐戰爭中,東晉集團內部不夠團結,不夠堅決,猶豫不決,以至於失去了大好機會。

    東晉的第一次北伐,是祖逖時代。

    西晉末年, 北方經歷八王之亂及永嘉之亂,北方諸多大族紛紛南下,而祖逖家族也是南逃的家族之一。到了東晉初年,南逃的北方家族對北方中原領土還存故鄉之情, 所以很多人很想北伐統一天下,在這些北族之中,祖逖就是其中一個。

    祖逖年少時期就立志振興晉室,積極北伐,為此他常常聞雞起舞,苦練神功準備報效國家。晉元帝上位時,就派祖逖駐軍雍丘,祖逖聯合黃河以南的武裝力量,屢次打敗石勒的進攻,於是一時之間,黃河以南的地方都被東晉收復。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正好可以乘勢渡過黃河,收復北方,可這時候晉元帝卻猶豫了。

    晉元帝害怕祖逖力量壯大,如果任其發展,他統一北方之後,這個來自北方的大族之子會不會扶持北方的司馬氏後裔當王?於是,為了顧及自己權位,晉元帝竟然做了一件糊塗的事,派戴淵為都督兗豫等六州軍事、司州刺史,以此來限制祖逖的權力。 祖逖見此,心裡很不痛快,但又無可奈何。

    更讓這位胸懷天下的將領擔憂的是,此時東晉內部王敦與新執政的劉隗等人不和,政局十分不穩。如果發生內亂,自己都顧不著自己還談什麼北伐?果然不出祖逖所料,後來王敦果然起兵,攻入建康城,自任丞相。祖逖自此情景,知道北伐無望,於是發病而死,東晉收復北方的大好機會,就此失去了。

    東晉的第二次北伐,是在庾亮和庾翼兄弟時代。

    公元333年,北方的石勒病死,庾亮認為趁此機會可以一舉收復中原。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石勒儘管死了 ,繼任的石虎仍然強大,而這時候東晉世族已經偏安江南二十多年,很多來自北方計程車族吹慣江南那柔軟的風都不願意回北方去了。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對庾亮北伐頗有意見。因為內部意見統一,北方勢力又強大,於是庾亮駐有重兵的邾城被石虎攻破,庾亮大敗,憂憤而死。

    庾亮死後,其弟庾翼接替他的職務,駐軍武昌。庾翼頗有軍事才能,經略深遠,數年之中,自黃河以南,皆歸心於他。於是在公元343年,他請求北伐,儘管有很多人反對,但是他力排眾議,從武昌移軍到襄陽,準備北伐。可是兩年之後,庾翼病死,壯志難愁,北伐終無所成。

    此兩次北伐失敗以後,東晉士族集團對北伐之事,意見就更加分裂了。軟弱苟且的司馬氏皇族由於長年的偏安一方,從最開始有能力收復北方,到最後變得越來越沒有能力收復,無不讓人嘆息。

  • 8 # 寒鯤

    東晉政治始終沒能形成一個名實相符的【集權中心】,也就是說:皇帝名分與實際權柄始終是分離的。這種名實不合的不穩定態,被田餘慶先生概括為【東晉門閥政治】或【皇權政治的變態】。我們既可以把東晉政治視為魏晉皇權徹底崩解以後的“舊制度末世”,也可以把東晉政治視為南朝皇權孕育過程中的“新制度前傳”。總之,【東晉政治】是一個“名實不合”的不穩定時代。

    東晉建國是本不具備繼承權的司馬睿與世家大族相妥協的產物

    司馬睿本身名分的欠缺以及他創設建康朝廷時世家大族的鼎立支援,使得東晉諸帝在一開始就不是有著煌煌軍威的強力皇權。東晉在一開始便是一個必須依靠世家大族軍政經文影響力方能維持其統治的政權。弱勢的皇帝始終希望重振皇權、強勢的門閥始終希望更加強勢、弱勢的世家始終希望維持均勢、流民武裝與土著豪族始終得不到應有的政治地位,整個東晉域內的各方勢力全部處於“慾求不滿”的狀態,比起“恢復北方”,在荊揚之間、朝堂之上爭權奪利明顯更符合東晉內部各方的基本利益。

    世家大族不樂意看到集權政治的重生

    另外,想要“恢復北方”就必須調集足夠充足的資源,想要擁有足夠的資源,就必須集中充分的權力,但大多數門閥世家是不樂意這樣乾的,他們更樂意維持眼前的均勢,無論是司馬氏皇室出面集權(元帝、孝武帝、會稽王)還是強勢門閥出頭集權(王敦、桓溫、桓玄),都難免遭到大多數門閥世家的聯手反對。王導與謝安,之所以被並舉為東晉名相,其實正是因為他倆的執政方針就是更符合大多數門閥世家利益的美美與共。

    任何一次東晉北伐都得不到全力支援

    在各方勢力都更樂意在荊揚之間爭權奪利的不穩定狀態下,“北伐”、“恢復”、“一統”等語詞,根本無法有效轉化為東晉政權上上下下的一致追求,只能淪為一個個不切實際的空洞口號。靠著流民武裝與河南塢堡勢力北伐的祖逖,靠著荊州軍力北伐的桓溫,靠著東晉朝廷支援北伐的殷浩,他們所掌握的武裝力量,在為國北伐的同時卻也面臨後方不希望他們坐大的勢力牽制,瞻前顧後,怎能取得更持久而有效的成果?何況較為成功的領軍人物桓溫與劉裕的數次北伐,基本上就不是為了統一,至少首要目標就不是統一,而是透過功勳積累來增加用於篡代的威望,行曹魏篡漢之事。

    北方十六國頻頻產生軍事強權阻礙北伐順利開展

    除了東晉內部的因素,北方間歇性誕生後趙、前秦、北魏等三大黃河流域強權,且割據一方的前趙、前燕、後秦均是軍事實力不弱的政權,他們的存在也使得東晉很難獲得可以大踏步北伐的視窗期,再加上東晉自身的持續內耗,即便有視窗期也很難充分把握。

    小結

    東晉百年,無時無刻不處於最高權力的內部角逐狀態,強勢門閥、司馬皇室、南渡望族在權力上層相互拉扯,土著豪族、流民武裝在權力邊緣掙扎,上上下下凝合不到一塊兒,並且在朝堂之上、荊揚之間進行著持續角逐,哪裡還能騰出手來克復中原?

    綜上,內部持續不穩的狀態,使得東晉政權始終停留在表面上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實際上卻始終保持一種內耗嚴重的狀態,不是分裂,卻神似分裂。內部不統一,外部有強敵,自然實現不了統一大業。

    獲取更多國史乾貨知識

    獲取更多國史乾貨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04矽膠跟704矽橡膠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