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ello可樂
-
2 # 丁媽親子時光
俗話說禽肉不如魚肉,魚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口感好,因為水份多、脂肪少,所以口感細膩,容易消化,魚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各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維生素D、DHA、無機鹽碘、鎂、硒等。
●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大腦、血液、骨骼、肌肉、面板、毛髮、內臟、神經、內分泌系統都是由蛋白質組成,準媽媽缺乏蛋白質容易流產,並影響胎寶寶腦細胞發育,使腦細胞分裂減緩。
●維生素A
維生素A有維護細胞功能的作用,可保持面板、骨骼、牙齒、毛髮的健康生長,還能促進視力和生殖機能良好發育。
準媽媽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流產、胚胎髮育不良或胎寶寶生長緩慢,嚴重時還可以引起胎寶寶多器官畸形。
●碘
碘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促進糖和脂肪代謝,促進生長髮育,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結構。
準媽媽缺碘可導致流產,死胎,以及甲狀腺功能減退,並可影響胎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準媽媽可以吃的魚肉有:鯉魚:補脾健胃、利水消腫、安胎通乳、解毒。
草魚:暖胃、平肝祛風、保護眼睛、滋補開胃、防癌抗癌。
鯽魚:補虛催乳、補肝明目、益智健腦、健脾利溼、和中開胃。
鮁魚:養陰補虛、降低膽固醇、增強抵抗力、護髮、增強記憶力。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
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等功能。有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能。
-
3 # 美媽很帥
孕婦吃魚最顯著的益處是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降低ASD(自閉症)等發育障礙的風險。
西班牙環境流行病學研究中心CREALA對2000個孕婦進行了跟蹤調查,記錄了她們每週吃魚的次數和所吃的魚種。在孩子出生後的14個月和5歲時,進行了關於認知能力的測試和自閉症專家的特性測試。結果發現,孕期吃魚比較多的孕婦孩子在認知方面更容易取得高分,且發育障礙非常少。
對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發育,攝取大量脂肪的大型魚是最有效的。脂肪多的大型魚,如金槍魚、劍魚等;脂肪多小型魚,次之,如青花魚,沙丁魚、鮭魚等。
調查物件的孕婦平均每週吃了500g左右(約3餐)的魚。但並不是吃的魚越多,認知能力越高。一週吃了3、4餐(約600g)的情況和吃了5餐以上的效果是一樣的。
在時間上來看,妊娠初期(妊娠0-3個月)吃魚,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的發育是最有效的。因為魚類和海產品中富含ω-3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DHA和EPA。DHA俗稱“腦黃金”,是大腦和視網膜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是神經系統細胞生成和維持的主要元素。
但是,妊娠中吃魚有一定的危險性。魚中含有的甲基水銀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在這次的調查中,像黑金槍魚、鯊魚等大型魚中含有甲基水銀。
一般處於食物鏈高階的魚含的水銀越多,所以孕期最好以小魚、淡水魚和海藻類為中心,如竹莢、鰤魚、鰹魚、鮭魚、沙丁魚、青花魚、小鯛魚、秋刀魚、墨魚、牡蠣、扇貝、草魚、鯽魚、鰱魚、紫菜、海帶等。其中,牡蠣、扇貝含有豐富的鋅,沙丁魚和青花魚富含維生素B族,海帶富含礦物質,能夠促進毛髮的生長,想要寶寶的眼睫毛像刷子一樣纖長濃密,可適量攝取。
上面提高的大型魚如劍魚、金槍魚等不是完全不能吃,一週一頓攝取上限為80g,其它小魚不用特別控制,一週吃三四餐(約600g)最好。
吃前可放些檸檬汁,解膩又能提高鈣的吸收,促進寶寶骨骼的發育。
-
4 # 爸爸不講理
中國有“吃什麼補什麼”的傳統,吃魚恰恰相反。吃魚不但不會變愚,反而會越吃越聰明,尤其是針對孕婦。
孕媽吃魚主要補什麼呢?當然是補充DHA!
據世衛組織調查發現:全球母乳當中DHA含量最多的日本哺乳期媽媽,她們母乳中DHA含量為22%,排名全球第一。這與日本飲食文化當中一直喜歡吃魚有很大淵源。
所以你看日本雖然是個彈丸之地,但他們科技十分發達。這與他們有一顆聰明的大腦(孕期和哺乳期補充DHA)有很大關係。
中國營養學會對孕期補充DHA的建議,是最好每天攝入DHA300mg。300mg什麼概念呢?就是吃120克帶魚的量就能達到。
也正因如此,我家那口子在我的帶領下從懷孕就開始吃魚。純正的西北婆姨哦,從怕吃魚、不會吃魚,到現在愛上吃魚。沒辦法,咱手藝好啊!清蒸、燉煮、煎炸,樣樣精通,不怕她不愛吃,就怕她天天饞,我就受不了了!
孕媽補充DHA吃什麼魚好?首選海魚,尤其以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當中DHA含量最為豐富。其中金槍魚為“DHA魚王”,每100克魚肉或魚油當中含DHA2.9克,脂肪酸含量20.12克!
以DHA含量大小排列順序如下:金槍魚、秋刀魚、沙丁魚、海鰻、虹鱒、鮭魚、竹莢魚、鯡魚、帶魚、小黃魚、鰹魚。
其次是淡水魚,比如說鰣魚、鱸魚、黑魚、鱖魚、鯽魚、鯿魚、鰱魚等等。
不過呢,鰣魚比較貴,且受運輸條件的影響西北地區想吃也吃不上,所以我一般喜歡選擇鱸魚、鱖魚或者鯿魚比較多。這些淡水魚DHA含量並不比海魚差多少,不但價格實惠而且魚刺也比較少,味道鮮美,孕媽孩子都愛吃。
吃魚補充DHA,烹飪有講究!1、多用蒸和煮,不要用油炸。
將魚油炸大多是北方人下酒的,不懂吃魚的做法。但是油炸也同樣將魚肉和魚油當中的DHA給消滅掉了。所以,科學補充魚類當中的DHA應該多用蒸或煮的做法。連湯帶水的,美美的好滋味!
2、不要用玉米油、葵花籽油來烹飪,因為亞油酸會干擾DHA和EPA的吸收效果。
3、多吃魚頭。因為魚頭不但更美味,魚腦魚眼睛中DHA含量高呀。所以會吃魚的人愛吃魚頭,不懂吃魚的人大多數只吃魚肉。這是秘密哦,一般人不告訴她,哈哈!
最後,祝大家開心,好孕!
-
5 # 萌媽百寶箱
準媽媽懷孕之後喜歡吃魚的,生出來的寶寶更聰明,因為準媽媽多吃魚對胎寶寶的發育非常有利,尤其是腦部的神經系統。
孕婦吃魚有什麼好處呢?1、魚類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鉀、鈣、鋅等微量元素,這些都是有利於胎寶寶生長髮育的必需物質,特別有利於胎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2、魚肉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僅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還能擴張血管,這就方便準媽媽給胎寶寶運輸充足的營養物質,促進胎兒的發育。
孕婦吃魚要注意什麼?我在孕期吃的最多的是鯽魚,清蒸鯽魚或是鯽魚豆腐湯,基本一週至少吃兩次。準媽媽在孕期吃的魚最好還是平時吃過的,這樣不容易過敏,也更容易接受魚肉的口味。
1、孕婦吃的魚選擇的烹飪方式最好是蒸或燉,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魚的營養價值。
2、孕婦吃魚的時候不要多吃魚油,因為魚油會對凝血機能造成影響,孕婦攝入過多會增加出血的機率。
3、深海魚和淡水魚可以交換著吃,購買菜場上常見且新鮮度高的魚類,最好別在孕期嘗試新鮮品種的魚類,防止過敏或腸胃不適應。
4、儘量少吃罐頭魚等加工過的魚,因為罐頭魚在製作過程中會新增防腐劑等化學原料,對身體不利。
5、醃製過的鹹魚也少吃。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醃製的鹹魚中還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對胎寶寶的身體發育非常不利。
-
6 # 註冊營養師瑰夏
一說起來要補身子,大家自然都會想到來點雞湯、魚肉這一類的。那吃魚到底能補啥呢?
魚肉:最突出的營養價值就是蛋白質了,有一些魚還能補一個很重要的東西:DHA。
懷孕之後,特別是孕中後期,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是逐漸增加的。孕早、中、晚期的蛋白質需要量大概是每天55g、70g、85g。它們的差值15g,大概就是100g魚中所含的蛋白質量。
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脂肪含量較少,豬肉的脂肪量大概是30%,瘦豬肉是6%。而鯽魚的脂肪含量大概是2%,草魚是5%。
1、深海冷水魚,比如三文魚、鱈魚含量最高。
2、另外海鱸魚、金槍魚、淡水三文魚、鯉魚、石斑、鯛魚也含有一些DHA。
3、含量再低一些的是:帶魚、黃花魚、大頭魚、鰱魚、羅非魚、鯽魚、鯧魚、鱸魚。
總結:吃魚主要能補充蛋白質,魚肉蛋白質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部分魚類富含DHA和EPA,有助於胎兒發育,三文魚、鱸魚、鯽魚、黃花魚、石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每週吃魚不要超過2次。 -
7 # 產科佳育苓蘢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孕婦所需的葉酸、B族維生素(維B2、維B12等)、維生素A、維生素D、生物素、蛋白質(包括多種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鐵、鈣、鎂、磷、碘等)、碳水化合物等。其中所含的蛋白質質量較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較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相反,魚類中所含的脂肪較少,而且大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另外,魚肉中所含的無機鹽、DHA等營養物質對於胎兒發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中醫角度講,魚肉具有滋補健胃、養肝補血、澤膚養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和止嗽下氣的作用,對孕期的水腫、黃疸、腹脹、胎動不安以及產後通乳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從烹飪、口感和食物消化角度講,魚肉纖維較短,蛋白結構鬆散,含水量較多,肉質鮮嫩軟滑,比家畜的肉更容易消化吸收。
孕期應當儘量避免挑食,淡水魚和深海魚都應該攝食,通常我們建議每週安排三至四餐中含有魚類,其中兩次為深海魚。當然,孕期應該注意選擇魚骨和魚刺較少的魚類進食,吃魚要避免交談、仔細辨別、小心吐刺,以免發生嵌頓的情況。
-
8 # 逗媽育兒路
懷孕之後,孕媽的家人每天都要費心讓孕媽吃什麼東西對肚子裡的胎兒有益,然後就各種營養品以及大補食物齊齊上陣。其實,我們日常當中很多食物對於胎兒的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魚類,對於孕媽的身體和胎兒的大腦發育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逗媽生活在沿海城市,海鮮真的是從小吃到大的,特別是懷孕期間,頓頓不離魚,雖然說不知道吃魚到底有沒有那麼好的功效,但是多吃魚補補總歸是好的。
孕婦吃魚補什麼?魚肉當中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成分,例如氨基酸、卵磷脂、鉀、鈣還有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而這些恰恰都是胎兒身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特別對於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作用非常大。
孕婦經常吃魚有助於胎兒身體的發育,特別是魚肉當中含有豐富DHA和EPA對於胎兒腦部神經的系統的發育非常有幫助,有促進胎兒大腦發育,益智健腦的功效。經常吃魚還能夠讓孕媽感到心情愉快,因為魚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有抗抑鬱的作用,孕期多吃魚類可以幫助孕媽降低產前或者產後的抑鬱症發病率。多吃魚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因為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於心血管系統有好的保護作用,所以孕媽多吃魚還可以預防妊娠高血壓。吃魚還能夠預防胎兒早產,防止胎兒發育不良增加新生兒出生時的體重,孕期孕媽多吃魚,可以讓出生後的寶寶身體更加健康。孕婦吃什麼魚好?吃魚雖然很好,但是孕媽們儘量吃不同種類的魚,購買的時候要買新鮮的,多看看聞聞,避免選到變質的魚類,不要長時間只吃一種魚,而且在購買魚類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體積較大的深海魚,因為深海的大型魚體內汞含量比較高,不利於胎兒的發育。
可以選擇一些深海小型的魚類:鯧魚、帶魚、黃花魚、子梅魚等等……這些魚肉的肉質都非常的嫩味道也很鮮美,如果吃不慣深海魚的孕媽還可以選擇一些淡水魚如鯉魚、鯽魚、草魚、鰱魚等。魚肉不僅好吃,而且烹飪起來還非常的方便,煮湯做菜都是非常出彩的。
清蒸魚:將魚剖開內臟取出清洗乾淨後,魚身花兩道,裝到盤子裡,切兩片生薑,少許生抽,幾根蔥白入蒸鍋裡蒸8-10分鐘,出鍋撒上點蔥花即可食用,這種做法保留了魚肉的原滋原味,營養美味又健康。燉魚湯:將魚剖開清洗乾淨後,放入冷水裡,再放入幾片生薑,蔥白,少許枸杞,開火燉,大概水開後5分鐘後撒點鹽巴和雞精調味即可出鍋。用新鮮的魚燉湯,不但保留了營養,還容易消化。還有吃魚除了要選擇新鮮的,孕媽切記不要吃生魚哦,現在人很喜歡日式料理,特別裡頭的生魚片非常受歡迎,但是生魚片裡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常人吃可能問題不大,孕婦吃了有可能這些寄生蟲會進入體內危害到胎兒的身體發育。一個沉浸育兒圈十數載的二孩寶媽兼專業幼師,希望我所學,所經歷的專業知識及經驗能夠幫助大家解答心中疑惑。您的點贊、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歡迎狂點,感恩遇見! -
9 # 一個育嬰師
在英國國民健康計劃首席營養專家——帕特里克·霍爾福德的《改變孩子一生的營養益智計劃》一書中,有一章在介紹ω-3不飽和脂肪酸中提到了魚類:食用富含魚油的魚,是獲得大量EPA和DHA的一條途徑。
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現在飼養的方式和環境不同,營養成分相比綠色方法飼養的魚也會有所不同。而且一些魚類一旦製成了罐頭,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要食用新鮮的。另外像金槍魚這樣體格比較大的魚,體內的汞含量往往也較高,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量和食用頻率。
回覆列表
我家孩子現在一歲半多了,懷孕時吃鯽魚、多寶魚比較多,儘量的買活魚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婦是過年體質,就少吃,我吃海鮮有時過敏,我家孩子像我,吃魚蝦也會臉上起紅點。
還有孕婦體質不同,有的月份大了容易嘔吐,吐到生產,吃什麼還是看實際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