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丹流青

    齊襄公在世的時候,非常牛掰,肆無忌憚。

    今天打衛國,明天揍紀國,甚至不顧國際慣例,連殺魯桓公和鄭子亹兩位國君,其中的魯桓公還是齊襄公自己的妹夫。

    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妹夫呢?

    要知道,齊襄公的私生活上極其荒淫,頗有後世西門大官人的風采。

    齊襄公曾經與同父異母妹妹文姜亂倫,兩人的這種的關係保持了很長時間。

    後來,文姜嫁給了魯桓公。

    有一年,魯桓公帶夫人文姜出使齊國。結果文姜和齊襄公舊情復燃,悄悄的走到了一起。

    然而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

    魯桓公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憤怒地責罵了文姜一頓。

    文姜哪裡受得了這個氣,隨後就把這個事情告訴老情人齊襄公。

    齊襄公頗有西門大官人的風采,你丫居然敢打我的情人,老子要你的命!

    隨後,齊襄公宴請魯桓公,滿頭皆綠的魯桓公居然欣然前往,這心胸也是大的沒邊了。

    當然心大到沒邊的時候,也就差不多是缺心眼了。

    齊襄公把缺心眼魯桓公灌醉後,命令彭生殺死了魯桓公。

    這下可就捅了魯國的馬蜂窩,魯國民眾紛紛表示不服。

    你丫給魯桓公帶了綠帽子還不夠,居然還把人殺了,簡直沒天理了!這事兒沒完!!!

    迫於國際輿論,齊襄公不得不交出彭生來抵罪。

    可以說,齊襄公類似的奇葩新聞一出接一出,國內外的不滿情緒正在醞釀。

    智者見一葉而知天下秋。

    管仲顯然是一個偉大的智者,他意識到齊襄公這些倒行逆施、荒唐淫亂的行為,終將招致齊國大亂。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管仲決定與自己的主公公子糾遠離未來混亂的中心,前往魯國避禍。

    為什麼是魯國?不是去別的國家了?

    因為公子糾的母親是魯華人,如果到魯國去,一定會得到魯國方面優待。

    特別是等到齊國內亂的時候,還可以得到魯國派兵相助,讓公子糾戰勝競爭對手,從而順利當上國君。

    因此,雖然當時的齊襄公彷彿如日中天,但是高人管仲已經開始提前佈局,和公子糾一起來到魯國避禍。

  • 2 # 小月兒vlog

    忍耐和等待是唯一的成功,活著是最終的選擇,無論人生中有多大的挫折和災難,勇敢的活下去是一種精神,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和齊襄公兒子公子糾的師傅,在齊襄公被殺害篡位那年,管仲和公子糾避禍逃到了魯國。沒多久,篡位者又被朝臣殺死,齊國無君。

    遇到坎坷並不可怕,跌倒了自行爬起繼續前行才是真勇者,前方有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等著自己。

    公子糾和魯國公子開始爭奪,管仲向魯國借了三十乘兵車,夜以繼日地奔襲追趕,要先行阻止魯國。

    人算不如天算,天下事老天還要做七分主,

    魯國公子即了位,就是齊桓公,然後派人馬阻止。

    齊魯兩軍相遇,展開了一場戰爭。

    齊桓公聽從鮑叔牙建議,不但沒殺管仲,不再計較一箭之仇,還起用管仲為相國,開啟了春秋首霸之旅。

  • 3 # 先道而後術

    齊襄公在世的時候,為什麼管仲與公子糾要避禍魯國?

    原因有三:一是不立危牆之下;二是惹不起躲得起;三是伺機而動。分別說明。

    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齊襄公有幾個顯著特點,註定不會善終。

    第一個顯著特點是亂倫。倫,是倫理,秩序,社會約定成俗的秩序。早在三皇五帝時代,那時候還沒發明文字,處在結繩記事時期,即原始社會末期,已經規範了近親不能結婚的社會秩序。姓,分男女;氏,別貴賤。姓的作用就是標記不可以結婚的群體。一個大部落一個姓,同姓不能結婚。到春秋初期,齊襄公時代,這個觀念深入人心並被嚴格遵守。但是,齊襄公我行我素,和自己的異母妹妹文姜私通,沒有結婚之名有結婚之實。這是不被社會主流觀念接受的,並且是非常排斥,視為異類。

    第二個顯著特點是言而無信。派遣大將連稱、管至父戍守葵丘,替他守護邊疆,約定及瓜而代,就是第二年瓜熟的時候換防。結果,到時間不換防,連稱提醒說該換防了,齊襄公說再等一年。關鍵點是,這個再等一年沒說明任何理由。一般情況下,因工作需要延長戍守時間,武將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沒說明任何理由就心有怨氣了。

    第三個顯著特點是無情無義。當初派遣自己的弟弟戰神公子彭生殺死魯桓公,魯桓公是文姜的丈夫,自己的妹夫,為了推卸責任,把彭生殺死給魯國交代。以當時齊國的實力,魯國是不敢呲牙瞪眼的,更好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齊襄公採用了最不應該採用的方法。過河拆橋,用殺死自己的弟弟方法為自己解脫。無情無義,不考慮血緣關係,也不考慮功過是非。

    第四個特點是不使用任何情報手段。連稱、管至父、公孫無知從預謀弒君到實施,中間有相當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齊襄公竟然沒發現任何倪端,刺殺行動異常順利。

    第五個顯著特點是刻薄寡恩。可以用當時的情景反推。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聯合起來刺殺齊襄公的時候,只有一個剛剛被齊襄公打得血流滿地的管理鞋子的傭人叫費的,貼身保鏢石之紛如,倖臣孟陽三個人拼死護主,再找不到第四個人。衛隊、侍從、保鏢、傭人,都好像電線杆一樣站得遠遠的,怕濺身上血。可以推想在日常這些貼身人員和齊襄公的關係。

    二、惹不起躲得起。公子小白聽從鮑叔牙的建議,規勸哥哥齊襄公檢點點,做事要點臉。齊襄公二話不說,脫掉鞋子,拿著剛脫掉的鞋子就追打小白,不但不聽還動手。小白回來給老師鮑叔牙說明情況,鮑叔牙認為齊國侯門深似海,狂風驟雨要到來,必須找個港灣躲風避雨。不躲得遠遠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三、伺機而動。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小白的姥姥家是衛國,糾的姥姥家是魯國。魯國和齊國是鄰居,距離很近。衛國和齊國距離比較遠。鮑叔牙和管仲商量,齊襄公倒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有實力爭奪君主地位的只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不管是誰做君主,鮑叔牙和管仲都要相互舉薦。鮑叔牙給公子小白分析,公子糾必定到姥姥家魯國避難,距離很近,訊息靈通,國內有變能迅速反應。衛國距離齊國遠,沒有距離、訊息的優勢,關鍵是衛國是大國,去避難有可能被看不起,所以選擇齊國的鄰居莒國去避難,莒國是小國,必定很熱情。

    總結一下,公子糾、公子小白已經預料到齊襄公不得善終,為了在動亂中自保,選擇避難。避難的也不是漫無目的的等死避難,而是選擇有利位置,一邊避難一邊靜靜的看著齊襄公如何一步一步作死,目的是用最短的距離,最少的時間搶奪君主之位。

  • 4 # 百里不奚

    齊襄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他是以驕縱出名的。他施政反覆無常、朝令夕改,經常戲弄臣子。

    在他還是太子時,就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勾搭成奸,淫亂內功。他與堂兄弟公孫無知在年幼時因為一起遊戲發生了一些衝突,齊襄公便懷恨在心,一登上君位之後就削去了公孫無知所有的封爵,流放至蔡丘,大臣稍微有言辭不恭敬,立刻誅殺。弄得滿朝文武驚若寒蟬。

    他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為了活命,只能紛紛逃往國外。

    公元前694年,早已嫁作魯國夫人的文姜隨魯桓公回齊國省親。齊桓襄公竟然又同文姜重溫舊夢,被魯桓公發覺,為了掩人耳目,齊襄公令大力士勒死魯桓公。魯國群臣責問,齊襄公就下令殺死大力士。

    為了防禦敵國侵擾,齊襄公派連稱和管至父為將軍,率重兵在蔡丘鎮守。他們駐守了幾年,齊襄公卻多次食言,不許他們換防。

    連稱和管至父忍無可忍,決定聯絡公孫無知顛覆齊襄公。

    齊襄公眾叛親離,在宮中內應引導下,叛軍順利殺死了齊襄公,擁立公孫無知做了國君。

  • 5 # 尚宮女史

    公元前698年的冬天,春秋小霸齊僖公去世,其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是齊國曆史上一位頗有爭議的國君,往好聽了說就是一位真性情的國君,往不好聽了說就是一位獨斷專行、剛愎自用、朝令夕改的國君。他對齊國是有功的,後來的齊桓公能稱霸就有齊襄公開疆擴土的大功勞;但他也是有過的,他喜怒無常,朝令夕改,和百姓、官員都離了心,甚至兄弟們(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也都紛紛出逃,他和自己的妹妹有私情,不計後果殺死妹夫魯桓公,和堂兄弟公孫無知鬧出矛盾,最終被公孫無知除掉。

    那麼,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為何會選擇出逃呢?

    《史記·齊太公世家》是這樣記載的: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左傳·莊公八年》是這樣記載的:初、襄公立,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亂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來奔。

    兩種記載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即齊襄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昏君,他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私生活混亂、喜怒無常、朝令夕改,以至於失去了民心,齊國內亂是遲早的事,因此他的弟弟們都選擇出逃了,而之所以說齊襄公是昏君,可以用幾件事來說明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齊襄公和自己的妹妹有私情。當初齊僖公想將文姜嫁去鄭國,卻被鄭國拒絕,文姜傷心不已,和自己的哥哥諸兒產生了男女之情,齊僖公知道後,迅速將文姜嫁給了魯桓公,並責令文姜有生之年不得回到齊國。但是齊僖公去世諸兒繼位之後,文姜就讓魯桓公帶著到齊國去,兄妹倆舊情復燃,齊襄公絲毫沒有顧及魯桓公的面子,可以說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了齊魯之間的關係,但齊襄公霸氣,他才不管魯桓公會不會生氣。

    第二件事就是齊襄公為了文姜殺死了魯桓公。文姜和齊襄公舊情復燃,魯桓公知道後就大聲指責了文姜,而文姜就跑到齊襄公面前去哭訴。齊襄公居然想到了一個永絕後患的法子,那就是殺死魯桓公,在幾天後,齊襄公就約魯桓公喝酒,酒酣之際,齊襄公讓公子彭生去送魯桓公,然後在馬車上,公子彭生奉命結果了魯桓公的命。

    魯桓公死在齊國,魯國當時並沒有足夠的實力讓齊襄公負責,只能委婉的要求交出殺死魯桓公的人,而齊襄公就將公子彭生殺死來平息這件事,這件事讓齊襄公同時得罪了齊國的貴族和魯國。得罪魯國很好理解,畢竟魯華人不傻,知道自家國君的死罪魁禍首是齊襄公,說到得罪齊國貴族自然就是因為公子彭生,彭生是齊襄公的弟弟,本就是貴族,力大無比,齊襄公能說服彭生殺死魯桓公,自然是許諾了不少,但是最後卻將彭生推了出去,雖然這樣的處理對於齊國來說損失是最小的,但是貴族們確實寒了心。

    而另一件事則直接導致了齊襄公的被殺,齊襄公曾派連稱和管至父這兩個大夫去戍守葵丘,按照原本的約定,兩人在瓜熟時節前往,然後在第二年的瓜熟時節就可以被替換回來,兩人到了葵丘,一年後,齊襄公並沒有按照約定派出替換人員,兩人請求替換,也沒有得到齊襄公的允許,眼看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來,兩人一怒之下生了作亂的心思,打算換了這個國君。

    兩人說服齊襄公的堂兄弟公孫無知一起作亂,公孫無知當年很得齊僖公的寵愛,他除了不是太子之外,很多禮儀規制和太子沒什麼區別,這讓齊襄公很不高興,兩人在齊僖公在世的時候就很不對付,後來齊襄公登基之後,自然不會對公孫無知手下留情,公孫無知對齊襄公也是頗有怨言。三人一拍即合,又連稱有個堂妹是齊襄公的妾室,並不受寵,三人就透過她知道齊襄公的訊息。不久之後,齊襄公就被三人殺死,公孫無知被扶上了國君之位。

    透過以上幾件事就可以看出齊襄公的不得人心,他喜怒無常、朝令夕改,數欺大臣,民心不附。這樣的國君很容易引起國家的動亂,而管仲和鮑叔牙早在齊襄公初繼位的時候就已經看清了齊襄公這個人,知道齊國很可能會有動亂,因此各自帶著自己看重的公子出逃。

    管仲和召忽帶著公子糾到了魯國,鮑叔牙帶著公子小白到了莒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出逃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害怕惹禍上身被哥哥齊襄公除掉,或者在齊國的內亂中被波及。但更主要的卻是想避開齊國權力中心,然後等待時機,他們都是權力慾很大的人,都想在齊襄公玩火自焚後佔得先機,問鼎齊國內政。這從公子小白和鮑叔牙避禍莒國就可以看得出來。

    管仲和召忽帶著公子糾避禍魯國很好理解,因為公子糾的生母就是魯華人,但是公子小白的母親卻是衛女,鮑叔牙和公子小白卻並沒有到衛國避禍,而是選擇到莒國。如果單純避禍,自然是距離齊國越遠越好,到的國家越強大越好,但不論是公子小白還是公子糾都沒有離得太遠。

    雖然衛國和莒國都和齊國是鄰國,但莒國的都城莒離臨淄更近,這樣不僅訊息傳遞的快,將來和公子糾競爭回國的時候,也能不失了先機。如果是到衛國的話,將來齊國內亂,公子小白即便在齊國有支持者,但也幾乎做不到先一步到達齊國,畢竟實際距離擺在那裡。

    因此,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一開始避禍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將來齊國內亂的時候要快馬加鞭趕回去,然後爭國君之位。事實也正是如此,公孫無知做了齊國國君不過幾個月就被殺死,然後齊國無君,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開始賽跑,看誰先回到齊國繼位,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甚至在公子小白和鮑叔牙回國的必經之道上埋伏想直接殺死公子小白,只是公子小白裝死躲過一劫然後快馬加鞭竟提前一步趕回了齊國,又有齊國卿大夫的支援,順利繼位,即齊桓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附子年年防除,年年有,為何香附子難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