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限輪迴
-
2 # 山俯仰和月徘徊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子)蘇武〉。
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漢武帝時期,蘇武受命出使匈奴,結果被扣押了,單于勸降不成,就把他流放到北海苦寒之地去放羊。十年後,漢朝派使者前往匈奴交涉,要求他們釋放蘇武。匈奴單于便謊稱蘇武已經死了。
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暗中將蘇武的情況悄悄地告訴了漢朝來的使者,然後設計,讓來使對單于謊稱:漢朝皇帝在打獵的時候,射下了一隻大雁,大雁腿上綁有一封書信,信中說蘇武正在某個沼澤帶牧羊呢。
單于聽後再沒有任何辦法狡辯和欺騙,只好將蘇武放回了漢朝。
“鴻雁傳書”因此而千古流傳。
-
3 # 逸水一舟
蘇武在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作為漢朝的外交官出使匈奴。自古以來,就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不扣人質的外交法律,大家約定俗成,無需多言。所以,在理論上,蘇武此行的安全是非常有保證的。
因此最初蘇武是抱著出差的想法出使匈奴的,當然也是帶著君王的旨意和重託而來,可惜,正當蘇武返程的時候,匈奴發生了內亂,殃及蘇武一行。
蘇武莫名其妙被扣留了,雖然按照當時的國際法,匈奴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這樣做,可是匈奴部落擺出我是匈奴我怕誰的態度。而後單于派大臣衛律,巧舌如簧,讓蘇武叛變。在蘇武平生所受的教育,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所以他嚴詞拒絕,即使是好朋友李陵相勸,蘇武亦不為所動。匈奴人很無奈,就用各種肉體折磨辦法再逼迫蘇武。蘇武則使出各種智慧和毅力與之周旋。
匈奴這樣算計來算計去,終於黔驢技窮,就把蘇武流放單更遠更荒僻的地方,今天的貝加爾湖一代。蘇武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牧羊人的生活。漢朝那邊的天子已經是漢朝帝了,單于這邊也是新的大王。漢昭帝要求匈奴放了蘇武,匈奴卻撒謊說蘇武已經不再人世。後來漢朝的使者跟匈奴那邊說,我們皇帝在射箭的時候,射到一個大雁,大雁的腳上就係著一封蘇武寫的信,他說自己在放羊呢,於是匈奴就把蘇武放了,蘇武輾轉多年,回到了日思夜想的長安。
-
4 # 愛寶貝愛我大兒
第一個故事:蘇武牧羊。在漢武帝時,蘇武作為使臣出使匈奴,由於匈奴發生內亂,蘇武一行人被扣留並流放至苦寒地帶的北海牧羊,漢朝多次派使者要求釋放蘇武,但匈奴單于稱蘇武已死不願釋放,後來有人告訴漢使臣真相併出主意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隻雁足上繫著蘇武的書信,信中說明事實真相。就這樣匈奴單于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讓流放了19年之久的蘇武回到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成了信差的美稱。
第二個故事: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愛情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唐朝大將薛平貴受命遠征,王寶釧在家苦守十數年依然矢志不渝。忽然有一日,王寶釧正挑野菜,聽到天空中鴻雁連聲呼喚,然後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於薛平貴,但一時難於尋找筆墨,情急之下,撕下羅裙,咬破指尖,寫下血與淚的真愛之言,期盼早日團聚。
一個愛國故事,一個愛情故事,這個兩個故事的流傳讓“鴻雁”成為古代通訊的使者,這也是鴻雁傳書的起源之說,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
5 # 二杯茶9527
鴻雁傳書源自,漢朝蘇武放羊的故事。漢朝使者蘇武出便匈奴,被扣留19年。讓其在貝加爾湖邊放羊。又有說是現在的甘肅民勤的。(我南方人一個,在民勤住過二年。那是個三面沙漠的縣,縣城東邊有個蘇武鄉。)後來漢匈和好。有漢使至匈奴要求放蘇武歸漢。匈奴單于說蘇武以死。後常惠好法見到了漢使,告知詳情。並兩人想岀一記。漢使見到單于說:我皇在上林園射下了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拴著蘇武親筆寫的一封信。他說他在北海放羊。單于這才放蘇武歸漢。這就是鴻雁傳書由來。
還有一說,薛平桂遠征,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忠貞不俞等夫歸。有一天王寶釧聽到天上雁鳴,思念起丈夫,於是以衣布一角,以指血寫相思書一封,請雁代傳給遠方的丈夫。
其實厲吏中並無唐朝薛平桂此人。只有戲曲民間傳說。
-
6 # 東北三叔
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鴻雁傳書這一成語,源自於《漢書。李廣蘇建列傳》中蘇武的故事。
蘇武牧羊是在中國歷史上流傳頗廣的典故,蘇武面對強權,不辱君命,不虧臣節、忍辱負重的精神,為後代所敬仰,也成為後世很多文學作品的主角。
先來說一說蘇武這個人。
蘇武自少卿,西漢士大夫,靠著父親蘇建的蔭庇,兄弟三人都做到了郎官,蘇武更是在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拜中郎將。
當時漢正和匈奴打仗,雙方常把對方派來的使者扣留。天漢元年,匈奴新單于繼位,漢武帝想趁這個機會緩和一下與匈奴的關係,就派蘇武為使者,出使匈奴。蘇武很快就完成了他的使命,但不巧的是,趕上匈奴的一場內亂,蘇武被牽扯其中,被匈奴扣留。
匈奴單于要求蘇武背叛大漢,臣服於匈奴,派出勸降的就是丁靈王衛律。
衛律是匈奴貴族,其父歸順漢朝,因此衛律是在漢朝長大的。他與協律都尉李延年交情莫逆。後來武帝的李夫人(即延年那位傾國傾城的妹妹)死後,李延年、李季因淫亂而被族滅,衛律怕被牽連,就跑到了匈奴。他因為熟悉漢朝的情況,多次為匈奴對抗漢軍出了大力,因此頗受匈奴單于的喜愛,被封為丁靈王。
順便說一下,李延年在歷史上也是個有名的人物,就是親自譜了首傳世名曲以向武帝推銷自己妹妹的狠人。
這首流傳千古的名曲叫做《佳人曲》,文學成就極高,廣為流傳。全文如下: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衛律來勸降,蘇武世受國恩,當然不肯答應,道:“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於是引刀自刺,以明心志。衛律對蘇武很是敬佩,急忙抱起蘇武,進行搶救,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無論哪個國家的君主,都喜愛忠誠的大臣,因此匈奴單于知道蘇武的所作所為後,“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當然,這也更堅定了單于要收服蘇武的決心。
衛律秉承單于意志,再次對蘇武勸降,但蘇武心志堅定,不肯答應。
以下是兩人的對話:
“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20],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21],誰復知之!”衛律說:“蘇君,衛律我以前離開漢朝投降匈奴,受到單于的大恩,被封為王,有部下數萬,馬牛之類的牲畜漫山遍野,享盡人間富貴。您今天降了單于,明天就會擁有我這樣的富貴。否則身死於此,只能以自己身體的血肉來滋養草木,天下又有誰會知道你呢?”
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北韓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蘇武罵衛律道:“你本是漢朝的臣子,不思報答天子的恩義,反而背叛天子,投降蠻夷……你如此作為,是想讓漢天子與單于相鬥而坐觀成敗!從前南越殺了我大漢的使者,我大漢出兵討伐,南越王被殺,其地成為我大漢的珠崖、南海九郡!大宛國殺漢使,漢軍征討,大宛國王的頭顱被斬下來,懸在宮殿的北門。北韓殺我漢使,漢軍討伐,殺人者被誅殺!現在只有匈奴還沒受到南越、大宛、北韓那樣的懲罰。你明明知道我不會投降,這是想讓兩國為仇。匈奴的禍患,就從我開始吧。”
蘇武的回答真的豪氣沖天,他列舉的是幾個惹怒大漢被收拾的邦國:
武帝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呂嘉殺其國王及漢使者,叛漢。武帝發兵討伐,活捉呂嘉,因將其地改為珠崖、南海等九郡。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宛王毋寡派人殺前來求良馬的漢使。武帝即命李廣利討伐大宛,大宛諸貴族乃殺毋寡而降漢。
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漢朝派遣涉何出使北韓,涉何暗害了伴送他的北韓人,謊報為殺了北韓武將,因而被封為遼東東部都尉。北韓王右渠殺了涉何,還砍下了涉何的頭顱。於是武帝發兵討伐。北韓相殺王右渠降漢。
匈奴單于太喜歡蘇武這樣的忠臣了,也發了狠,說死也要降服他。就出了個陰招,挖了個大地窖,將蘇武關到窖裡,不給吃喝。蘇武也是命不該絕,正好天降大雪,蘇武渴則齧雪,飢則吞氈,數日不死,匈奴以為他有神助,對他益發的敬重。
當然這也再度堅定了匈奴單于收服蘇武的決心。為了讓他屈服,單于命人將他扔到了荒涼的北海(即今天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給了他一群羊,還告訴他,等公羊下了羊羔,你就可以回來了。
單于的意思是,你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歸降於我,第二,公羊下崽。第二條當然是不可能的,違背生物學常識。但第一條更不可能,違背了蘇武的志向。所以蘇武只有死路一條。
但蘇武卻並沒有屈服,開始了非常艱苦的野外生存生涯。
蘇武到了北海,匈奴不給他任何的補給,他只能靠挖老鼠洞,撿草實為生。自始至終,皇帝賜給他的節,從不離手,時間久了,連節上的毛都脫落了。就這樣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來北海打獵巡視。
於靬王很敬佩蘇武,給了他衣食。就這樣又過了三年,於靬王生病了,派人賜給蘇武帳篷、衣服和牛馬。不久於靬王去世,他賜給蘇武的牛羊被人偷走,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的蘇武又窮困交加了。
就在蘇武最貧困潦倒時,另一個人物登場了,他就是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李陵曾經與蘇武同朝為官,但因為討伐匈奴戰敗詐降,漢武帝不知道他的想法,命人將他的家人全殺了,於是只好假戲真做,降了匈奴。
李陵知道蘇武被匈奴扣留,也想來見他,但終究沒有顏面。後來單于讓他來北海勸降,蘇武再次拒絕。
就這樣,蘇武在北海被流放了整整十九年。
民國時期的由蔣蔭棠作詞、曲錫侯作曲的《蘇武牧羊》,被作為學堂樂歌,用以教育普天下的莘莘學子,直到今天依然被廣泛傳唱。
其全文如下: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有笳聲,入耳痛心酸。 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終教匈奴心驚膽碎,拱服漢德威。十九年後,囚禁蘇武的單于已經去世,而漢朝也換了天子,兩國關係趨於緩和。漢朝再度派出使者出使匈奴,要接蘇武回國。蘇武當年出使的一個隨從找到了漢使,教給漢使如何說服匈奴交出蘇武。
漢使見到匈奴單于後,提出要接蘇武的要求,單于說蘇武已經死了。漢使就照著隨從教的話道:“我大漢天子在上林射獵,射中一隻飛過的大雁,大雁的腳上拴著一帛書,上面寫著蘇武在某個地方放牧。”
匈奴單于大驚,只好對漢使道歉:“蘇武確實還活著”。
蘇武回到故國那年正是漢昭帝始元6年,即公元前81年。自公元前100年出使被扣留,至公元前81年回國,前後整整十九年。當年風華正貌的蘇武,已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後人有詩曰:
漢使傳書託便鴻,上林一箭墮西風。 至今血染階前草,一度秋來一度紅。這就是“鴻雁傳書”這個故事的由來。
順便提一下,蘇武的個人文學成就也相當高,其《留別妻》一詩,纏綿悱惻,文學價值極高,特別是最後兩句,足以流傳千古。
其全文如下: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關於這個故事的來源,還有個說法,是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流傳也很廣,但卻是虛構的,且荒涎不經。另外,薛與王的故事出現在蘇武之後,就算有類似的情節,也只能理解為學習和借鑑,遠談不上原始出處。
回覆列表
這是源自蘇武歸漢的事。
1.蘇武牧羊。話說蘇武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寧死不屈。被流放到北海邊牧羊,歷時19年。中間單于多次誘降、好友李陵勸降,始終不為所動。
2.無法歸漢。這19年中,匈奴已經和漢朝和好,但謊稱蘇武已經死了,所以一直沒有回去。
3.鴻雁傳書。在又一次漢使到來時,蘇武原來一起留下的一個部下,悄悄見了漢使,說蘇武尚在。漢使見了單于,就說漢帝打獵,獵到一隻大雁,大雁身上綁著書信,說蘇武還活著。單于無奈交人。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由於鴻雁的季節性遷徙,像信使一樣有規律,使人們萌發了鴻雁傳書的想法。但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鴻雁作為野生動物,不會按人的意思做事。古代只有信鴿,才是真正的傳書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