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山飛狐的主頁
-
2 # 穀穗兒72
經典誦讀,不可以當做任務,要結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在遊戲中進行。二十四節氣,中華傳統節日,比如端午、清明、中秋等,都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良好契機。同時,要做好家園共育,聯絡家庭,社群創設良好的環境,共同促進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
-
3 # 雪下大了
多讀一些兒童讀物,多背,兒童的背誦力是驚人的,大人也伴著他背讀,營造良好的氛圍,否則,光逼著他讀,也會讓他心生反感,先易後難,慢慢來,不可操之過急,一天背那麼幾首古詩,集少成多,集沙成塔
-
4 # 燁枰書法
我是六十年代的生人,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拿著一本毛主席語錄誦讀,吃飯前背“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要為人民服務”,吃飯後背“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要鬥私批修”,上課前背“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睡覺前也要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當時因為小,也不是很懂其中的內容和含義,但是,長大成人後,逐漸的都理解和明白了,而且至今已經過去了五十年了,還能記憶猶新,就像是刻在了腦子裡一樣。
所以現在的孩子,要想學好經典誦讀,就必須在記憶最好的年齡,多看,多讀,多背誦,養成習慣,集少成多,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滿腹經綸,出口成章了。
好的習慣一但形成,就會受益終身。比如背誦詩詞,閱讀經典名著,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對學習其它的科目也起到輔助的作用。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今後的步入社會,工作學習都會很有幫助。
-
5 # 班主任英語教師
經典誦讀,既是對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兒童最好的教育方式,要持之以恆,定時定量。先不要強求孩子去理解其中的意思,重點是朗讀和背誦。為了培養誦讀的興趣,書本之外,還可以輔以兒歌,音、影片等其它方式。
-
6 # 我是南希Nancy
我覺得最好的操作辦法就是每天不斷的去薰陶,首先得有一段時間讓孩子們感受到這種國學的魅力,每天早起或者是睡覺之前放一些錄音,讓孩子們去聽,然後每一週專門抽出一天的時間,或者是兩天的時間去講解這一周天天薰陶的國學內容,這樣量也達到了,理解度也也了,慢慢的孩子們就愛上了
-
7 # 欣欣老師就是我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近年來國家教育部給與了空前的重視。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單從語文課本的改版就可以看出來,古詩詞的篇目就增加了50%多。每個單元也都有關於傳統文化的語文元素在裡面。經典誦讀又是從古至今的兒童學習方式,當然是每個學校都不能放鬆的部分。
我來說說我們學校經典誦讀專案的開展方式吧,因為在我們這片地區,我們學校的國學活動開展的非常有效果,並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
首先,學校每週都會有國學課程,小學生沒人一本《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注意,這是一本書,裡面包含了三個國學經典篇目。低年級的還是注音版,更有助於自己學習。國學課上,老師會給孩子們放映相應的影片,並且會領著孩子們誦讀,課上還會定期進行誦讀比賽和經典故事分享。
另外,學校設有早讀和晚閱讀,一週有一天早讀和晚閱讀都有經典誦讀的具體目標。每週有一天會有一節活動了觀看國學禮儀影片。
還有,就是我們的上午大課間除了課間操之外還有一個學校自創的手語操《跪羊圖》,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搜一下,這首歌曲就充滿了國學色彩,崇尚孝道。
最後,對於每兩週還會有一個德語作業,和國學誦讀有關,也計入孩子的表現和得分。
對於經典誦讀,要讓孩子完全明白,這肯定是不可能的,經典本身就是耐人尋味,具有深厚底蘊的文學。孩子們只能透過不斷誦讀,用各種方式讓這些文字在孩子身邊復現,達到潛移默化的記憶作用。在自己的成長和一身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去反思自己所背誦的這些篇目,在情感上生化,價值觀得到規正。這樣才能達到經典誦讀的目的呀。盲目的死記硬背,逼迫孩子只能適得其反呢。
-
8 # 我為山海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根的民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語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種之一。母語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載體。母語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語教育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業。
那我們學習母語又有什麼好處呢?
透過母語學習,將孩童的個體生命之流引入民族和人類的精神之源,同時催發新時代民族的美麗花朵——精神之花、語言之花、文化之花。
因此,母語教育課程永遠是各個國家基礎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建國以來,中國語文教育界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在理論方面和實踐領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績。
但是,長期以來,由於理論研究的不夠深入,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母語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突出表現在:
1、母語教育位置的下降。
2、內容單一,把一本語文教材看作是語文課程的全部。
3、母語教育忽視孩童的情感體驗、生命體驗。孩童普遍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
4、兒童誦讀,尤其是整本書的誦讀指導在中國語文教育體系中缺乏地位。
5、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等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培養的培訓體系有待改善。
究其根本,問題還出在對於母語教育本質認識上的偏離。母語教育的客體是母語,是以一個個的“言語”形式展現的語言文化。
母語教育的主體是孩童,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學生”,不是一個個學習的機器。母語教育的傳遞者——教師,是應該既有良好的母語素養和人文素養,又有著獨特生命體驗的文化傳承者。
經過理論的探究和多方面的考察後,蒙養文化決定走上“迴歸之路”,兒童經典誦讀,無疑是最好的迴歸途徑。這不是一個偶然的、草率的選擇。誦讀是母語學習的核心環節,誦讀能力是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核心,經典誦讀,更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兒童經典誦讀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渠道。對於語文教師來說,自己誦讀、指導孩童進行經典誦讀也是他們迴歸、成長的捷徑。
那又是一段怎樣的迴歸之路呢?
我們說,首先是回到母語本身。
母語是我們民族的共同語言,用母語傳達的,是人類本原的文化。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把母語文化中最好的經典文化帶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誦讀經典過程中,在母語溫暖的懷抱中快樂成長。
蒙養文化提倡日有所誦,因為母語教育的主體是孩童。如果孩子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沒有快樂,沒有幸福,每天除了讀有限的課文,就去做那些支離破碎、莫名其妙的習題。他不知道他學的這個“語文”跟他的生活有什麼關係,他不能體會學習母語的快樂,這樣的學習註定是痛苦的。
學習不是目的,母語教育也不是目的。生命的幸福才是目的。一個民族的孩童生活、精神狀況不僅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當代,也預示著一個民族的未來。
那麼,誦讀以什麼為主呢?
當然以國學經典啟蒙書籍為主,這些朗朗上口,韻律十足的聖賢智慧,會讓孩童得到無窮的樂趣和詩意,對於提高母語學習興趣,融入文化,尋找和確立自我不無好處!
母語應該是溫暖可親的,簡單易行的,母語教育的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個專業問題。傳統的母語教育是一個母性課程,她把語言學習、道德教化、文化認知、經世致用等涵蓋其中。
蒙養提倡:讀國學經典,育中華英才。就是在無為而為的培養未來的大才,大才的媽媽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母語教育不僅在課堂,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家庭。全家讀經,幸福一生!
經典誦讀早已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兒童經典誦讀還可以推動書香社會和民族文化復興的程序。
在經典誦讀中,我不能忘記作為父母對兒童經典誦讀的熱情!誦讀和每一個人的生命連在一起。藉由誦讀,我們成為一個文化的傳播者。
透過親子誦讀,父母和孩子不僅僅獲得了知識和快樂,而且融通了親子感情,家不僅僅成為一個物質的存在,更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精神棲息地。
藉由經典誦讀,孩童對民族文化產生深刻的認同。誦讀給了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文化的根。
迴歸的路雖然漫長,卻是一段幸福的旅程。讓我們親近母語,走在回家的路上。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進行國學經典誦讀。誦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誦千家詩、誦唐詩、誦詩經、誦論語、誦老子、誦大學、誦孟子……
我們提倡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經典,分享快樂,親近母語。兒童經典誦讀是一個全面、系統、完整的實施計劃。您開始了嗎?
迴歸之途是幸福的,也是艱辛的。這是一個光榮的荊棘之路。雖然迴歸之程也是一個拓荒之途,但是,我們並不孤獨。
在國學春風吹遍大江南北的當下,兒童經典誦讀方興未艾,已成燎原之勢,無不彰顯出母語教育的欣欣向榮!
傳統文化斷代近百年,國學經典的興起,就像暗夜中的明燈,曾經的黑夜和孤獨不再。
兒童經典誦讀正在經歷著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我們的經典傳播者們,也正在為這個偉大的事業添磚加瓦,是不是很幸福的事情?!
森林從哪裡來?一棵棵樹。大樹從哪裡來?一粒粒種子。種子從哪裡來?一個個果實。果實從哪裡來?一朵朵花。
幸福永遠來自根部。最美麗的永遠是花。親愛的家人們,我們願意給孩子一片肥沃的土壤嗎?那麼請注重我們的培根教育和家庭教育!這才是根本所在!
人類是根,母語是花。家庭是根,童心是花。童心是根,未來是花。
-
9 # 高原歌者
校園經典誦讀在很多學校都在開展。經典誦讀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同時也正符合當下大語文觀的要求。但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學校只是形式上做一下,這種不徹底的做法是沒有太大效果的。其實,這種做法也不難理解,都是考分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學校和老師不敢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一旦重心偏離,經典誦讀沒搞好,考分也大滑坡,這就得不償失了。這些都是理解上的問題,方法也是欠缺的。
我們學校近70年的辦學歷史,早在20年前,就已經在做經典誦讀的事。一開始叫書香校園,處處充滿書香氣,處處可聞讀書聲。這源於我們學校的老校長,他很喜歡讀書,深知讀書的重要。他不但愛讀,也愛寫,同時也有遠見卓識。二十年前,書是稀缺的,不是那麼好買。學校想盡各種辦法,為學生湊一些課外讀物,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生活。
如今,書香校園的提法沒變,更多的只是說經典誦讀。不過意思都一樣,做法也大同小異。經過二十年的探索和錘鍊,如今我們學校的經典誦讀一直堅持,也相對成熟。並沒有對學生的考分有什麼影響,而且一直處於全區前列。
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升旗儀式展演
升旗儀式每週只有一次。每週一早上上課前舉行升旗儀式。由一個班選派幾個學生提前訓練。升旗儀式完畢,就由這個班的幾個學生展演,讓更多學生都受到感染,積極參與。當然,特別是語文老師是很辛苦的。不過,每位老師都願意去做,而且樂此不疲。內容可以是學校通知,也可以班上自定。
2.大課間誦讀
每天早上第二節課後都是大課間時段,學生做完課間操,全校有一個學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著一起讀,時間一長,很多學生都能朗讀,而且能誦讀很多詩歌和文章。當然,這些文章是學校提前通知各班,各班自行準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專門開設閱讀課
經典誦讀要得到落實,不是說說就可以,也不是做樣子。我校專門設定閱讀課,而且由語文老師負責。在課表上有明確的時段。學校不允許老師講課,必須不折不扣完成,而且有專人負責檢查。由以前的兩節閱讀課變成四節,加大了經典誦讀的力度。不管是閱讀還是誦讀都一樣。老師帶著學生完成的都是經典文章,這是毫無疑問的。
4.開設小喇叭廣播
我想有小喇叭廣播站,學校選拔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負責廣播,每天放學時段定時廣播。同時,廣播站的同學除了廣播之外,沒接課間也要播放經典名篇,全校學生哪怕是行走或是玩耍也會隨著廣播一起誦讀。可以是廣播站的同學誦讀,也可以是網上下載。這也體現了書香校園的教育理念。
5.舉辦竟演大賽
每個學期,我校都要舉辦很多與經典文化有關的大賽。其中,誦讀比賽是其中之一。每個班都會選派幾名學生代表班級參加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設定個人獎和集體獎。既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很多學生脫穎而出。偶爾也會選派一些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省、市、區比賽,獲得大獎的學生也大有人在。
一句話,經典誦讀要搞徹底,要取得很好的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堅持。領導要有長遠規劃,要有魄力,有決心;老師要不怕苦、不怕累,甘於奉獻。只要經典誦讀做得到位,做得徹底,對學生的發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
10 # bjoo8
1.升旗儀式展演
升旗儀式每週只有一次。每週一早上上課前舉行升旗儀式。由一個班選派幾個學生提前訓練。升旗儀式完畢,就由這個班的幾個學生展演,讓更多學生都受到感染,積極參與。當然,特別是語文老師是很辛苦的。不過,每位老師都願意去做,而且樂此不疲。內容可以是學校通知,也可以班上自定
2.大課間誦讀
每天早上第二節課後都是大課間時段,學生做完課間操,全校有一個學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著一起讀,時間一長,很多學生都能朗讀,而且能誦讀很多詩歌和文章。當然,這些文章是學校提前通知各班,各班自行準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專門開設閱讀課
經典誦讀要得到落實,不是說說就可以,也不是做樣子。我校專門設定閱讀課,而且由語文老師負責。在課表上有明確的時段。學校不允許老師講課,必須不折不扣完成,而且有專人負責檢查。由以前的兩節閱讀課變成四節,加大了經典誦讀的力度。不管是閱讀還是誦讀都一樣。老師帶著學生完成的都是經典文章,這是毫無疑問的
4.開設小喇叭廣播
我想有小喇叭廣播站,學校選拔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負責廣播,每天放學時段定時廣播。同時,廣播站的同學除了廣播之外,沒接課間也要播放經典名篇,全校學生哪怕是行走或是玩耍也會隨著廣播一起誦讀。可以是廣播站的同學誦讀,也可以是網上下載。這也體現了書香校園的教育理念
5.舉辦竟演大賽
每個學期,我校都要舉辦很多與經典文化有關的大賽。其中,誦讀比賽是其中之一。每個班都會選派幾名學生代表班級參加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設定個人獎和集體獎。既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很多學生脫穎而出。偶爾也會選派一些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省、市、區比賽,獲得大獎的學生也大有人在。
回覆列表
背!背!背!大聲背!大量背!盡一切能量讓孩子多多背誦經典詩詞!從小抓起!從幼兒園抓起!我的經驗:從幼兒園即讓兒子學習背詩詞,開簡單的五言詩,後複雜的七言詩,如《琵琶行》等,再背古文,如《馬說》《桃花源記》《小石潭記》《逍遙遊》等,如今兒子十歲,三年級,已背詩詞近50O首。小學~高中~古詩詞類已背完鍛鍊了記憶力+口才+識字能力…好處多多。另:情商也有很大提高:性格外向,見長輩見生人愛說話。缺點:話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