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笑他笑我也笑

    首先我們承認,父母的愛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無私的。但在這些無私的愛中,也摻雜了很多自私的成分。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

    “辛苦把你養大,連塊餅乾都不知道給我留著,沒良心的。”

    “孩子養大了有什麼意思,不還是跟著別人走啦。”

    所以事實上父母也是很矛盾的。正是這種矛盾,導致無私的父母更容易養出自私的子女。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在孩子眼裡,更多感覺到的是愧疚。

    父母你可把最差的留給自己: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卻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留給孩子。因為生活開支就只有這麼多,多一個孩子出來只能從自己身上省下來。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身邊,危險的父母大概有兩種。

    第一種是無條件為孩子付出的父母。

    有這樣一對夫妻,老來得子,寶貝的不得了,自從孩子出生,妻子就沒去工作,丈夫一個人支撐著全家,房子也是老家兒的。

    他們家的孩子是小區出了名的一霸,誰的話也不聽,每天拿著彈珠槍嚇唬小區裡的貓貓狗狗,鄰居一制止,男孩就委屈的又哭又鬧,爸媽一看著急了,指著鄰居說,“他還是個孩子,你們至於嘛”“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真的很恐怖。

    第二種就是做了壞榜樣的爹媽……

    有些父母真的是禍害,他們未必是故意的,卻無知地養育出沒良心的孩子。

    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也經常告訴孩子,你可以不勇敢,但一定要敢作敢當。

  • 2 # 蔓莓愛跳舞

    孩子能不能打? 因為中國的國情和生育政策,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疼愛的要命,更別提打孩子了。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兒童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媒體都呼籲不能對孩子實施體罰,難道孩子真的不能打嗎?也有很多父母提出了疑問,表示在我們的童年時代孩子都是打大的,不打不成器,我們現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嗎?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的太多了,所以很多長大了都不懂事,不知道為人處世尊敬師長。難道我們當年的教育全部都是錯的嗎?‘其實,孩子的確脆弱,但是也不是那麼脆弱,體罰的方式雖然狠,但也不是沒有成效,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是需要一些特殊手段的,打就是其中一種。但是家長也應該弄清楚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能打。 在以下情況下,父母或許可以透過“打”的方式,給孩子以威嚇,使其改邪歸正。 1、如果孩子喜歡觸控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並以此為樂。 3、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社會。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 特別注意:孩子不能亂打,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裡打哪裡,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另外,我們說的打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上的刺激,讓孩子知道疼,用這樣的刺激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在實施體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這樣,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懲罰時,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由於孩子年齡小,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捱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捱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不過,6種情況下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在1~3歲的階段, 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洩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   ? 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 自然後果法。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 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 講明道理。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6歲以後要儘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正確的進行“挫折教育” 前一段時間有一件特別火的事件,就是“我爸是李剛”。我們想說,保護孩子並不是讓孩子覺得找到了大靠山、庇護所,於是可以放心大膽的做任何事情。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自己玩的時候不小心被臺階絆倒了或者頭被桌角磕到了,大哭起來,家長往往會過去抱起寶寶拼命地安慰,常常會說:都怪這個臺階或者桌子不好,弄疼了我們的寶寶,媽媽幫你打它好不好。然後就假裝著去打一下臺階或者桌子。如果打完了孩子哭得更厲害了,示意“報仇”的力度不夠,家長又會象徵性的用大力繼續去打臺階和桌子。這樣真的有作用嗎?、其實,這樣做可能起到安慰孩子的作用,對讓孩子停止哭泣有一定效果,但是,更可能造成兩個嚴重的後果:1、長時間這樣事件的刺激,使孩子更加依賴父母,認為只要自己遇到困難父母都可以幫忙,這對孩子獨立自主性格的培養是一個很大的阻礙;2、孩子開始學會推卸責任,即使錯在自己都會認為是別人造成的,這是一個非常危險地訊號。孩子跌倒了、受傷了父母必須要給予安慰,但安慰的同時更要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跌倒會受傷,讓他知道以後該注意什麼怎麼去做,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每個人的童年都不是容易的,都會經歷挫折與坎坷,不習慣跌倒,就學不會走路。我們所說的挫折教育並不是要讓家長刻意給孩子製造一些麻煩和困難,而是要讓家長能夠把握孩子成長曆程中的每一次挫折,引導他學會透過自己的努力去使事情發生好轉,去克服困難,這才是真正的成長。更多育兒資訊 http://www.beva.com/

  • 3 # 琦琦休閒女包

    慈母多敗兒,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的教育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大人首先要以身做責,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和父母

  • 4 # 咖啡加點糖T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昨天我15歲的女兒,才上初三,晚自習回來就告訴我,媽媽,我們同學都有手機,我也要買手機。我說行啊,買個老年機吧,立馬她就不願意了,你不給我買,我自己攢錢買,我已經問過了,二手手機200就能買。說完跑到自己的房間了。

    前幾天女兒過星期和同學去別處看電影,我沒讓她拿手機,別的同學都拿了,就她沒拿,可能丟人了。

    我一聽趕忙跑到她的房間說行啊,買,你得保證你這個期中能考到多少分。一聽到這,她就不願意了。你管不著我,我自己攢錢買,我給誰誰誰借,我已經15歲了,我是叛逆期。然後告訴我,我沒有手機我肯定會每天想了,學習肯定不好。。。之後就開始考驗我的耐心了,本來心情就不好,我拿起蒼蠅拍抽了她幾下,接著一晚上睡不著。

    今天中午放學也沒有回來吃飯,她爸爸下班回來說,不管她,這個屁孩子說啥都不聽。要知道她爸爸寵我家姑娘寵的在一群朋友中是最出名的。一個人可能失望了很多次才會這麼絕望嗎。

    身邊最親的人她或許覺得是最惡的,而旁邊的人對她說一句好聽的話就覺得別人特別好。

    我知道這是被慣的,一直以來都是要啥她爸爸就給買啥,小時候把她爸爸氣的寧願扇自己二耳光也不打她一下。永遠只記住你說過沒承諾的話,卻記不住自己說過的話。現在長大了,知道用最惡毒的話來傷你。

    叛逆期的孩子真是太可怕了。父母也越來越難做了,你對她越好她覺得你就應該的。真是自私自利到了極點了。我真的又失望又絕望,辛苦養大的女兒,掏心掏肺的對她,不如人家一句話。

    這是我女兒在牆上寫的一句話。這是她妹妹出生幾個月的時候寫的。她妹妹現在兩歲三個月了。

  • 5 # 平安256348005

    父母不能溺愛孩子,從小就進行感恩教育。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的讓幹些家務,父母不要全包攬,啥都替孩子幹,孩子覺得你幹這些都是應該的,從小教育孩子學會分享,不要吃獨食。父母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認為最好的吃 穿 玩,給孩子。卻不就孩子生存的技能,不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守規矩,父母要捨得用孩子。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做個有良心的人,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克萊湯普森說猛龍才是勇士隊最大的對手,在他看來火箭等強隊給勇士造成不了威脅是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