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考蔡老師
-
2 # 鍋裡的牛
師父、師傅 對老師的尊稱。"師傅"原為春秋時國君的老師。 夫子 古代對老師的一種尊稱,尤其流行於舊時私塾。 師長 教師的尊稱。 外傅 古代對教師的特稱。 博士 經學教師稱"博士"。至唐朝時期,各專業學校更有"律學"、"算學"、"書學"博士之分。 教授 原為學官稱謂,自宋始於宋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後世相沿。 講師 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的教師謂"講師"。 助教 古代學官名。教師,西晉武帝咸寧四年設定,協助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設定。唐代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學等都設有助教。明、清兩代,僅僅有國子監助教。為國子學(即後來的"國子監")教師。 教渝 宋代京師所設小學和武學中的教師稱謂,到元、明、清的縣學照樣設定。 教 習 明朝入選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後,教師仍用其名。 經師 漢代以後歷代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的教師稱"經師"。 訓導 明清時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渝,掌教育生員,其副職皆稱"訓導"。 先生 古時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 老師 原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稱謂。
-
3 # Hale249129910
老,古時對公卿大夫的尊稱。《禮記 . 王制》:“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左傳 . 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這裡的“老”均為上公、大夫。師,用於對教師的稱呼源自唐代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此後,就把“老”和“師”合稱作為學生對教師的尊稱。應該注意的是,“老師”的“老”不同於“老張”、“老李”、“老二”、“老虎”等作為助詞的“老”,而是與“師”兩個尊稱的合稱。
到了明、清兩代,生員和舉子對主試的座主和學官也稱“老師”。
然而,“老師”這個詞不是唐朝以後才出現的。《史記 . 孟子荀卿列傳》中已經記載:“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不過當時僅指年輩最尊的學者。師父、師傅 對老師的尊稱。"師傅"原為春秋時國君的老師。
-
4 # 辣筆老李
中國歷史上對教師的尊稱多種多樣,夫子、師長、外傅、博士、教授、講師、助教、教師、教渝、教習、經師、訓導、先生。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稱為“老師”。
顧名思義,老,古時對公卿大夫的尊稱;師,用於對教師的稱呼,源自唐代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此後,就把“老”和“師”合稱作為學生對教師的尊稱。
老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功臣,他們做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正如一首詩中所說:“三尺講臺萬丈空,桃花源裡自耕農。磨劍十年圖破壁,開懷一笑坐春風。桃李報我山河麗,我付桃李一片情。不為浮華遮望眼,願作春泥化落紅。”
-
5 # 行走在鄉間的風景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其中,“師”指“老師”,最初也就是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教師的稱謂,最早出現在中國西周時期的金文中,稱為“師氏”,簡稱“師”,系教國子的官員。
在古代,老師的含義有以下幾種:
1.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2.泛稱傳授文化、技藝的人; 3.明清兩代,生員、舉子稱座主和學官為“老師”;4.對僧侶的尊稱;5.指軍隊出征日久而疲憊。
所以,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師長、夫子、山長、師傅、師父、西席、師保、宗師、教授、助教、學博、講郎、教諭、先生等。
“師長”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
“夫子”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山長是歷代對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的稱謂,
“師傅”是古時老師的通稱。“師傅”一詞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為這些職位負責教習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老師的代稱。
“師父“古代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也將老師尊稱為師父。《呂氏春秋·勸學》:“事師之猶事父也。”
“西席”也稱西賓,是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師保”原為古代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員,宗師原為掌管宗室子弟訓導的官員。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
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指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咸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
“學博”原為唐代府郡的學官。講郎原為講授經書的官員。
“教諭”原為宋代京師小學和武學中的學官名。
“先生”一詞的最初含義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長輩、知識豐富的人。《孟子》以及《國策》中的“先生”均是稱呼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後來,“先生”一詞被引申為從事教育工作的人。
現在教師,統指教育工作者,即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為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設立了教師節,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1985年,第六屆全華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真正確定將1985年9月10日定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老師這種潮流的興起大約在上世紀。現在,老師的含義更為寬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社會的風尚,如許多人明明不是老師,而且年紀也不大,但稱呼一聲老師,既表敬重,又透出親暱味道。有稱某演員為某老師的,有醫院年輕的醫生或實習醫生稱年老醫生為老師的,老師這個稱謂,可以說算是現代社交衍生出來的一個萬能詞。
-
6 # 摺疊歷史
看到“老師”這個熟悉的字眼,忍不住要想要嘮叨幾句,如果能幫大家解疑釋惑,那當然是最最高興了。
“老”者,考也。《說文解字》說:七十曰考。所以,老在古代本意是指年長的人,後來引申為動詞,指的是對長者的尊敬;後來又引申為形容詞,指的是值得尊敬的。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的這句話準確說出了教師這個古老職業的職能定位。在古代,“師”的地位很高,有“天地君親師”和“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話。
古代,對教師的稱呼有很多很多,大家的回答都有涉及,我就不再重複,我專門來講講“老”和“師”兩個字是怎麼結合在一起,並作為一個全新的稱謂來指代教師的。
也就是說,我重點說說什麼時候開始有老師這個稱謂的?
一、目前能看到的第一次物理碰撞發生在司馬遷的《史記》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這裡的“老師”,是兩個詞,是片語,不是一個詞彙。“老”是年長、資深、權威的意思;“師”是教師的意思。因為還沒有真正的融合成一個詞彙,所以我說這是“老”和“師”兩個字第一次發生親密的物理碰撞,並不能代表“老師”這個稱謂的產生。
二、目前知道的第一次化學融合發生在宋元時代。元好問有一首詩《示侄孫伯安》:“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這裡記載了“老”和“師”的第一次真正融合成一個詞彙。這裡的老師是小學教習的別稱。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裡的“小學”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小學”。古代的小學意思上大致上和現在的文字學相近,包括訓詁、聲韻等內容。所以這時候“老師”的稱謂專指那些教孩子認字、開蒙的教師,這個內涵和我們現在差別還是蠻大的。
三、近現代“老師”這個稱謂的流行不能不提一個廣東人。這個人叫何子淵,是辛亥元老,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1885年6月,20歲的何子淵在家鄉廣東興寧創辦了第一所西式六年制“宇南洞小學”,自任校長,並親自給學生授課,開設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圖畫、唱歌、體操、勞動等課程。當時,他為學生編了一本《學生操行規範》,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
後來,何子淵又連續辦了多所學校,從小學到師範都有,在他辦的新式學校裡,一直稱教師為老師。他自己也桃李滿天下。辛亥革命時,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據說在何子淵興辦裡上過學的就有200多人入會。這兩百多人多數成為辛亥革命的精英,正是在他們的推廣下,“老師”這個專用稱謂開始逐漸流行起來。
到了1941年,76歲的何子淵病逝,“老師”這個稱謂已經逐漸趕上、並代替了民國流行的另一個專用稱謂“先生”。
新中國成立後,就一直沿用“老師”這個稱謂了!
回覆列表
“老師”一詞是對在學校中從教者的稱謂,“傳道、授業、解惑”是其基本職責。“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19世紀末,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將“西學”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遂開始在《學生操行規範》裡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民國時期開始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其實,在“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經相當陌生——
師長:含有視老師為尊長之義,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夫子:原為孔子門徒對孔子的尊稱,後來夫子成為人們對教師的尊稱。《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山長:是歷代對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的稱謂,其出處源於《荊相近事》。五代十國時期,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受業者眾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後,“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元代時,各路、州、府都曾建有書院,設山長。明清沿襲元制,乾隆時期曾一度改稱院長,清末仍叫山長。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廢止。
師傅:古時老師的通稱。“師傅”一詞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為這些職位負責教習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老師的代稱。《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師傅這一稱謂迄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藝戲劇等行業的老師。
師父:古代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也將老師尊稱為師父。《呂氏春秋·勸學》:“事師之猶事父也。”
西席:也稱西賓,是對教師的一種尊稱。其來源為這樣一個典故:漢明帝劉莊當太子時,曾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他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座次以靠西向東為尊。漢明帝雖貴為皇帝,仍然給桓榮安排坐西面東的座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此後,“西席”或“西賓”就成了對教師的尊稱。
師保:原為古代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員,亦師亦保,統稱“師保”。《易·繫辭下》:“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後來泛指老師。如清代龔自珍《抱小》:“小學者,子弟之學。學之以侍父兄師保之側,以待父兄師保之顧問者也。”
宗師:原為掌管宗室子弟訓導的官員。《漢書·平帝記》:“其為宗室自太上皇以來族親,各以世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致教訓焉。”後逐漸演變為眾人所崇仰、堪稱師表的人。北宋孔平仲《談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徠山人也。文章學術,天下宗師,皆呼為徂徠先生。”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咸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
學博:原為唐代府郡的學官。唐代府郡置經學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經教授學生,後泛稱學官為學博。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這人大是不同。不但無學博氣,尤其無進士氣。”
講郎:原為講授經書的官員。《後漢書·儒林傳》:“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穀梁》、《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為講郎。”
教諭:原為宋代京師小學和武學中的學官名。明清時期,縣設“縣儒學”作為一縣之最高教育機構,內設教諭一人,另設訓導數人。訓導是指輔助教諭的助手。府學教諭多為進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明史·職官志四》:“儒學:府,教授一人,訓導四人。州,學正一人,訓導三人。縣,教諭一人,訓導二人,教授、學正、教諭,掌教誨所屬生員,訓導佐之。”
先生:“先生”一詞的最初含義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長輩、知識豐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以及《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其中的“先生”均是稱呼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後來,“先生”一詞被引申為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鄭玄注:“先生,老人教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