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談偶記

    我個人認為信陵君在戰國四公子中最出類拔萃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為的是姐姐,其實也是沒了秉承仁義的真本色。一直以來他靠仁義廣交天下人才。趙國有難,平原君多次求救,他怎能坐視不理。他竊符救趙,解圍之後在趙國待了十年。後來秦重整旗鼓,對魏國用兵。大軍壓境之際,魏王不計前嫌,懇請弟弟魏無忌,也就是信陵君出手相救。

    各國聽說信陵君領兵,紛紛派兵援助,五國諸侯聯軍大破秦國,可惜此時秦國獨強,六國貧弱。只能是延緩秦國統一的步伐。

    《六國論》對於秦之所以統一,六國之所以破滅做了精闢分析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單個的秦國肯定不是聯合起來的六國的對手。可是六國就是六國,並不是鐵板一塊。大家都有自己的盤算。

    秦國不單有商鞅變法,還有遠交近攻、連橫合縱的策略。不斷蠶食六國,再加上秦國六代君主個個勵精圖治。

    其他各過不是沒出過能君,比如

    魏文候用賢養賢,魏國首先崛起。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闢地千里,使趙國能跟秦國分庭抗禮。

    齊威王也重用孫斌,虛心納諫,使五國朝會。

    楚懷王滅越國,甚至攻破函谷關,差點亡秦,可惜別的國家又出手相救。

    可是這些國家明君就那麼一兩個,被蠶食是遲早的。

    回到正題,魏王不聽信陵君的話很正常,因為秦國不單強在有虎狼之師,還善用反間計。

    歷代秦王都不是貪圖享樂之輩,都捨得花重金去收買敵國重臣。比如趙國的廉頗被相國排擠,換趙括領兵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這幾乎就是一場滅國戰。

    無獨有偶,信陵君率五國退秦後,魏王開始懷疑他,秦王花重金收買被捶殺的晉陛的門客,給魏王挑唆信陵君有自立為王的野心。

    魏王怎麼會信任信陵君。

    甚至說,魏王知道魏國會被滅亡,只要自己還是魏王,自己能苟活,管不了那麼多了。

    被收了兵符信陵君成天沉湎與酒色,四年就死了。

    這樣的例子在六國比比皆是,被滅亡也就不奇怪了。

  • 2 # 歷史千百度

    主要是秦國使用離間計,派人持萬金詆譭信陵君,離間魏王和信陵君關係。於是信陵君不得魏王重用,便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與賓客日夜飲醇酒,且多近女色。如此四年,終於因飲酒過多,於公元前243年患病而死。秦國於是開始蠶食魏國,信陵君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滅。

  • 3 # 靈山小七

    按當時的國際形勢他當然不信,秦國是最偏僻的地方,又窮又落後,那時魏國都是強國大國。而且魏國一直都是很自大,很自負那種。

  • 4 # 慵懶國王

    主要立足於公元前267年的國際局勢,往前推100年,往後推50年,就會驗證信陵君的認識。這個問題說到底就是魏王和信陵君的大局觀不同。

    一、信陵君的認識

    遠交近攻和連橫是秦國對外最重要的戰略,既可以說是外交,也可以說是軍事,最根本的是大國在國際間的角力。

    前期秦國雖然靠商鞅表法迅速變強,但並不能獨擋一面,還需忌憚東方六國,所以這段時期主要以連橫為主,到了公元前267年,秦國已經不再需要連橫了。範睢的上臺,驅逐了秦國四大貴族,確立了遠交近攻的大方針,加緊了對三晉和楚地的進攻。

    信陵君作為戰國四公子、魏國第二權位者,對於秦國的意圖再清楚不過了。信陵君是一位大才。他遠見卓識,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造詣。座下門客三千,收集各國的情報,使他能在局勢上有很強的洞解力和敏銳的觀察力,這也是兄長魏王忌憚之處。

    魏國本來就處於四戰之地,又與秦國有百年世仇,雙方光在河西就打了百年。魏國比秦國早變法七十餘年,將秦國打回了老家。這都是一場場人命去填,雙方在百年裡打紅了眼,不可能和解。最終只會出現一國被另一國滅亡的結局。而此時魏國衰弱,秦國變強,此消彼長,魏國終究被滅。

    第六次河西之戰後,魏國喪失了河西郡和河東郡,國土面積縮水大半,人口和財富銳減,魏國的國力也在不斷倒退中。尤其再經過伊闕、華陽兩場大戰,曾經不可一世的特種部隊魏武卒損失殆盡,國家再也無力重建這支部隊。魏國士兵的軍事素質對標秦國銳士慘不忍睹,軍事將領更無法與之相比。這些軍事上的差距,信陵君都是看在眼裡。

    魏國都城從山西安邑搬到河南大梁,是魏惠王為了進軍東方和躲避秦國而做的努力。如今百年過去,魏國和南韓成為秦國進軍東方的最主要交通障礙,秦國必然將先清除眼前的敵人。魏國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興亡。秦國不斷東進,魏國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這是一個常識性的認識、必然的趨勢。

    我們把時間推到6年前(公元前273年),秦軍打到了華陽(今天河南新鄭北),距離南韓都城新鄭很近,距離魏都大梁城也不遠(今天不到100公里)。魏趙出兵十五萬救援南韓,結果被殺神白起全部幹掉,這場戰爭魏國損失了13萬大軍,割了南陽地,可以說魏國已經主力被滅,元氣大傷。

    時間再推到8年前(公元前275年),秦國就已經打到魏都大梁城下,魏王和信陵君都經歷了這場差點亡國之戰,最後魏國割地求和。可見,秦軍隨時可以兵臨大梁城下。幾十年後,秦將王賁挖開黃河,水淹大梁城,魏國滅亡。而那時的魏國只剩下10多座城池。

    在信陵君看來,只有六國一心抗秦才能遏制秦國的發展。但六華人心不齊,利益訴求不同,無法實質性地遏制秦國變得更強。

    三晉裡,南韓最反覆無常,華陽之戰南韓淪為秦國的走狗。齊國閉關鎖國,不問世事。燕國距離秦國太遠,沒有直接利益衝突。楚國與秦國雖然有仇,但雙方整體上還是保持姻親和聯盟關係。趙國此時稱霸,但國力不足,終究是曇花一現。

    可以說,天下難以消滅秦國。六國君主昏庸無能,有才之士沒有發揮空間,奸佞小人當道朝堂,讓他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比如自己,在魏國雖然號稱第二人,但根本得到不到重用,更無法接觸國家權力。當初自己被封信陵君,也是為了抗衡孟嘗君。哥哥防著他奪權,又寵著龍陽君,自己出頭之日難說。國家經歷大戰,軍隊損失慘重,國土又縮水,國力不堪一擊。

    二、魏王為何不信?

    魏王其實也不算昏庸之輩,只不過他即位時太慘了。公元前276年即位,兩年後就差點亡了國。魏國的家底都被他的上兩輩敗光了,他即位的魏國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如果不是信陵君在之後的兩次表現,一定程度上拖緩了秦國統一的程序,也為這個昔日東方霸主續命了幾十年。

    公元前267年,國際形勢還不是太糟。趙國已經起來了,成為了抗秦主力,秦國的目光轉移到趙國,讓魏國大大緩了口氣。此時,秦國與趙國多年小範圍交鋒,進展並不順利。

    在魏王看來,秦趙必有一次大決戰。兩者軍力差不多,最後都會兩敗俱傷。魏國可以聯合其他國家趁此收復失地,痛打落水狗。長平之戰時,魏王抱的就是這個想法。他的想法最終成為了現實,秦趙最終都損失了五十萬人。魏國也痛打落水狗(信陵君竊符救趙),將秦國趕回老家,魏國多年來被佔、被割的地又都回來了。

    魏王也有自己的底氣,認為聯盟可以確保魏國不會滅亡。首先就是三晉集團同出一脈,唇齒相依,大家都經常聯軍作戰,對於秦軍還是可以抗衡一二的。自己又處於天下之中,一度是抗秦主力,六國不會坐視魏國的滅亡。

    其次就是合縱聯盟和連橫集團。打得過秦國就加入合縱聯盟,合縱聯盟畢竟集合了六個國家的力量,魏國也不會獨面秦軍。打不過秦國就加入連橫集團,充當秦國的走狗,避免秦國的攻擊。這也是老祖宗的牆頭草精神,是苟延殘喘的活命大法。

    同時,魏王心裡也抱著僥倖心理,也就是自我安慰。再加上大臣們的敷衍與昏庸,養成了魏王的短視。這對兄弟生不逢時,卻在同一年去世,魏國也在18年後滅亡。

  • 5 # 愛歷史的傻狗

    信也好不信也罷,沒有足夠的實力,為之奈何?

    俗話說“金角銀邊草肚皮”,魏國地處四戰之地地理位置可以說是最好的也可以說是最差的。魏國最先改革,國力為諸國之首然而僅僅可以奪得城池卻不能滅掉邊角的任何一個大國搶佔有利位置,這就決定了一旦魏國衰落就幾乎無法再崛起。

    而自從馬陵之戰(前343年)魏國被成建制消滅十萬人以上,魏國就已經從一流強國變成二流國家且再也未曾有時間恢復國力了。

    楚國自公元前334年派昭陽滅掉東邊的越國將其併入楚國之後,就有足夠多的兵力對正北方的魏國動兵了。在前323年,昭陽又率兵攻打魏國,得襄陵(今河南睢縣)等八邑,此戰在古代軍事史上影響頗大,稱“楚魏襄陵之戰”,威震齊、燕、趙、魏、秦、韓六國。

    第一次合縱(前318年)。由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但實際出兵和秦交戰的,只魏、趙、韓三國,攻到函谷關,秦出兵反擊,魏國又損失慘重,無奈講和。

    伊闕之戰(前293年)中白起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南韓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戰後,魏國、南韓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量單獨抵禦秦國。

    再到長平之戰的時候,南韓已經成了任人宰割的局面,魏國也就只有一支部隊。從馬陵之戰開始,每一代魏人至少損失數萬多則十幾萬在戰場上,哪還真的有餘力幫助別的國家呢?

  • 6 # 漩渦鳴人yy

    魏國和趙國兩個國家的處境可以說是相當相似,兩個國家都曾經有過輝煌,都曾經有過執天下之牛耳的時候,但是都面臨著沒落的局面,他們的沒落總會讓人想起一個成語叫曇花一現。

    事實上,這是因為整個國家沒有多少戰略資源,沒有戰略縱深,才造成了這種局面,只要經歷過一次慘敗,只要一次國家實力遭到重創以後,就很難翻盤,

    國家在前進的時候不能夠犯一丁點兒錯誤,只要有任何錯誤,那你這個國家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對於信陵君來講,此時的魏國事實上已經是病入膏肓,不能說病入膏肓吧,只能夠說已經步入暮年。人老啦,不可能做任何的事情了,對於山東六國來講,唯一的希望就是聯合在一起使用合縱戰略,共同遏制秦國東出。

    作為函谷關面前首當其中的兩個國家之一,魏國就必須得承擔六國共同進軍的糧草涼到必須要承受秦國間諜日復一日的離間計。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信任就是這樣,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你。今天可能因為要共同對付秦國而並肩作戰,明天就可能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而選擇大打出手。這種事情鬧的還少嗎,對於魏國來講。那自然是不放心其他的國家一直派軍隊駐紮在自己的土地上。

    魏國國君,也就是魏國公子無忌的兄長。為什麼不相信自己這個弟弟呢?因為這個弟弟太強了,強到都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了。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家,裡面的兄弟,兩個可能因為老人留下的1000塊錢打個你死我活,更何況是堂堂國君之位呢?

    實力強一點兒,那也就算了,關鍵你還不聽話,盜符救趙雖然玩兒的很漂亮,但是對於這兄弟兩個來講,這是一生永遠沒有辦法抹平的痕跡,責任是在為王身上自己猶豫不決,最後逼的弟弟如此出手,但是魏王是覺得貴,承認自己有錯誤的我為了守護住自己的王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有錯嗎,至於說著魏國究竟是興是亡,這就跟我無關了。

    這種人是可憐的,同時也是可悲的。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個人上面的私心和。慾望最終葬送了魏國最後一點兒希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成為國家的領導者,但是一旦你成為國家的領導,不能夠摒棄某些東西,那你就是一個失敗者,國家滅亡,這不是你要背的鍋,而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君子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

  • 7 # 看點兒歷史

    魏國除了開國的魏文侯撐起了魏國百年幸福生活之外,魏王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後諾大的家當被敗光,也是必然。

    魏國本來有很多的機會,可能比秦國統一天下的機會還大,只可惜一次都沒把握住,最終失去了先機,為他人做了嫁衣。

    魏國趕走了一手建立起魏武卒的吳起,趕走了商鞅,趕走了范雎,而往往聽從一些垃圾建議。真的是應了那句“親小人,遠賢臣”。

    魏國彷彿很奇怪,他們的王自我感覺實在是太好。演技也很棒,最後把自己玩死了。就是這個feel ,倍兒爽。

    再說信陵君(對,就是長平之戰後靠打秋風,一炮而紅的角兒)預測到天下的局勢。長平之戰七年前的局勢,只要不是腦殼有病,大概都能預測到一些結果。秦趙必有一戰,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則是必然了。

    只不過,想著背後捅刀子吃肉是不太現實的。且不說你魏國差不多已經一窮二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道理大家都懂。最明顯的例子是燕國,想要打趙國的秋風,結果被趙國按在地上摩擦。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魏國燕國典型的作死,而且還依舊自我感覺良好(這種好心態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魏王不信信陵君,其實魏王就像一隻迷路的小羔羊,自己都不知道該往哪兒走。聽不去別人的,又沒有自己的(似乎有點尷尬)。

    魏王不信信陵君,就像我們不信天氣預報,雖然知道它有可能發生,但是有幾個人信了?

  • 8 # 漫談偶記

    我個人認為信陵君在戰國四公子中最出類拔萃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為的是姐姐,其實也是沒了秉承仁義的真本色。一直以來他靠仁義廣交天下人才。趙國有難,平原君多次求救,他怎能坐視不理。他竊符救趙,解圍之後在趙國待了十年。後來秦重整旗鼓,對魏國用兵。大軍壓境之際,魏王不計前嫌,懇請弟弟魏無忌,也就是信陵君出手相救。

    各國聽說信陵君領兵,紛紛派兵援助,五國諸侯聯軍大破秦國,可惜此時秦國獨強,六國貧弱。只能是延緩秦國統一的步伐。

    《六國論》對於秦之所以統一,六國之所以破滅做了精闢分析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單個的秦國肯定不是聯合起來的六國的對手。可是六國就是六國,並不是鐵板一塊。大家都有自己的盤算。

    秦國不單有商鞅變法,還有遠交近攻、連橫合縱的策略。不斷蠶食六國,再加上秦國六代君主個個勵精圖治。

    其他各過不是沒出過能君,比如

    魏文候用賢養賢,魏國首先崛起。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闢地千里,使趙國能跟秦國分庭抗禮。

    齊威王也重用孫斌,虛心納諫,使五國朝會。

    楚懷王滅越國,甚至攻破函谷關,差點亡秦,可惜別的國家又出手相救。

    可是這些國家明君就那麼一兩個,被蠶食是遲早的。

    回到正題,魏王不聽信陵君的話很正常,因為秦國不單強在有虎狼之師,還善用反間計。

    歷代秦王都不是貪圖享樂之輩,都捨得花重金去收買敵國重臣。比如趙國的廉頗被相國排擠,換趙括領兵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這幾乎就是一場滅國戰。

    無獨有偶,信陵君率五國退秦後,魏王開始懷疑他,秦王花重金收買被捶殺的晉陛的門客,給魏王挑唆信陵君有自立為王的野心。

    魏王怎麼會信任信陵君。

    甚至說,魏王知道魏國會被滅亡,只要自己還是魏王,自己能苟活,管不了那麼多了。

    被收了兵符信陵君成天沉湎與酒色,四年就死了。

    這樣的例子在六國比比皆是,被滅亡也就不奇怪了。

  • 9 # 歷史千百度

    主要是秦國使用離間計,派人持萬金詆譭信陵君,離間魏王和信陵君關係。於是信陵君不得魏王重用,便推說有病,不去朝見魏王,與賓客日夜飲醇酒,且多近女色。如此四年,終於因飲酒過多,於公元前243年患病而死。秦國於是開始蠶食魏國,信陵君死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滅。

  • 10 # 靈山小七

    按當時的國際形勢他當然不信,秦國是最偏僻的地方,又窮又落後,那時魏國都是強國大國。而且魏國一直都是很自大,很自負那種。

  • 11 # 慵懶國王

    主要立足於公元前267年的國際局勢,往前推100年,往後推50年,就會驗證信陵君的認識。這個問題說到底就是魏王和信陵君的大局觀不同。

    一、信陵君的認識

    遠交近攻和連橫是秦國對外最重要的戰略,既可以說是外交,也可以說是軍事,最根本的是大國在國際間的角力。

    前期秦國雖然靠商鞅表法迅速變強,但並不能獨擋一面,還需忌憚東方六國,所以這段時期主要以連橫為主,到了公元前267年,秦國已經不再需要連橫了。範睢的上臺,驅逐了秦國四大貴族,確立了遠交近攻的大方針,加緊了對三晉和楚地的進攻。

    信陵君作為戰國四公子、魏國第二權位者,對於秦國的意圖再清楚不過了。信陵君是一位大才。他遠見卓識,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造詣。座下門客三千,收集各國的情報,使他能在局勢上有很強的洞解力和敏銳的觀察力,這也是兄長魏王忌憚之處。

    魏國本來就處於四戰之地,又與秦國有百年世仇,雙方光在河西就打了百年。魏國比秦國早變法七十餘年,將秦國打回了老家。這都是一場場人命去填,雙方在百年裡打紅了眼,不可能和解。最終只會出現一國被另一國滅亡的結局。而此時魏國衰弱,秦國變強,此消彼長,魏國終究被滅。

    第六次河西之戰後,魏國喪失了河西郡和河東郡,國土面積縮水大半,人口和財富銳減,魏國的國力也在不斷倒退中。尤其再經過伊闕、華陽兩場大戰,曾經不可一世的特種部隊魏武卒損失殆盡,國家再也無力重建這支部隊。魏國士兵的軍事素質對標秦國銳士慘不忍睹,軍事將領更無法與之相比。這些軍事上的差距,信陵君都是看在眼裡。

    魏國都城從山西安邑搬到河南大梁,是魏惠王為了進軍東方和躲避秦國而做的努力。如今百年過去,魏國和南韓成為秦國進軍東方的最主要交通障礙,秦國必然將先清除眼前的敵人。魏國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興亡。秦國不斷東進,魏國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這是一個常識性的認識、必然的趨勢。

    我們把時間推到6年前(公元前273年),秦軍打到了華陽(今天河南新鄭北),距離南韓都城新鄭很近,距離魏都大梁城也不遠(今天不到100公里)。魏趙出兵十五萬救援南韓,結果被殺神白起全部幹掉,這場戰爭魏國損失了13萬大軍,割了南陽地,可以說魏國已經主力被滅,元氣大傷。

    時間再推到8年前(公元前275年),秦國就已經打到魏都大梁城下,魏王和信陵君都經歷了這場差點亡國之戰,最後魏國割地求和。可見,秦軍隨時可以兵臨大梁城下。幾十年後,秦將王賁挖開黃河,水淹大梁城,魏國滅亡。而那時的魏國只剩下10多座城池。

    在信陵君看來,只有六國一心抗秦才能遏制秦國的發展。但六華人心不齊,利益訴求不同,無法實質性地遏制秦國變得更強。

    三晉裡,南韓最反覆無常,華陽之戰南韓淪為秦國的走狗。齊國閉關鎖國,不問世事。燕國距離秦國太遠,沒有直接利益衝突。楚國與秦國雖然有仇,但雙方整體上還是保持姻親和聯盟關係。趙國此時稱霸,但國力不足,終究是曇花一現。

    可以說,天下難以消滅秦國。六國君主昏庸無能,有才之士沒有發揮空間,奸佞小人當道朝堂,讓他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比如自己,在魏國雖然號稱第二人,但根本得到不到重用,更無法接觸國家權力。當初自己被封信陵君,也是為了抗衡孟嘗君。哥哥防著他奪權,又寵著龍陽君,自己出頭之日難說。國家經歷大戰,軍隊損失慘重,國土又縮水,國力不堪一擊。

    二、魏王為何不信?

    魏王其實也不算昏庸之輩,只不過他即位時太慘了。公元前276年即位,兩年後就差點亡了國。魏國的家底都被他的上兩輩敗光了,他即位的魏國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如果不是信陵君在之後的兩次表現,一定程度上拖緩了秦國統一的程序,也為這個昔日東方霸主續命了幾十年。

    公元前267年,國際形勢還不是太糟。趙國已經起來了,成為了抗秦主力,秦國的目光轉移到趙國,讓魏國大大緩了口氣。此時,秦國與趙國多年小範圍交鋒,進展並不順利。

    在魏王看來,秦趙必有一次大決戰。兩者軍力差不多,最後都會兩敗俱傷。魏國可以聯合其他國家趁此收復失地,痛打落水狗。長平之戰時,魏王抱的就是這個想法。他的想法最終成為了現實,秦趙最終都損失了五十萬人。魏國也痛打落水狗(信陵君竊符救趙),將秦國趕回老家,魏國多年來被佔、被割的地又都回來了。

    魏王也有自己的底氣,認為聯盟可以確保魏國不會滅亡。首先就是三晉集團同出一脈,唇齒相依,大家都經常聯軍作戰,對於秦軍還是可以抗衡一二的。自己又處於天下之中,一度是抗秦主力,六國不會坐視魏國的滅亡。

    其次就是合縱聯盟和連橫集團。打得過秦國就加入合縱聯盟,合縱聯盟畢竟集合了六個國家的力量,魏國也不會獨面秦軍。打不過秦國就加入連橫集團,充當秦國的走狗,避免秦國的攻擊。這也是老祖宗的牆頭草精神,是苟延殘喘的活命大法。

    同時,魏王心裡也抱著僥倖心理,也就是自我安慰。再加上大臣們的敷衍與昏庸,養成了魏王的短視。這對兄弟生不逢時,卻在同一年去世,魏國也在18年後滅亡。

  • 12 # 愛歷史的傻狗

    信也好不信也罷,沒有足夠的實力,為之奈何?

    俗話說“金角銀邊草肚皮”,魏國地處四戰之地地理位置可以說是最好的也可以說是最差的。魏國最先改革,國力為諸國之首然而僅僅可以奪得城池卻不能滅掉邊角的任何一個大國搶佔有利位置,這就決定了一旦魏國衰落就幾乎無法再崛起。

    而自從馬陵之戰(前343年)魏國被成建制消滅十萬人以上,魏國就已經從一流強國變成二流國家且再也未曾有時間恢復國力了。

    楚國自公元前334年派昭陽滅掉東邊的越國將其併入楚國之後,就有足夠多的兵力對正北方的魏國動兵了。在前323年,昭陽又率兵攻打魏國,得襄陵(今河南睢縣)等八邑,此戰在古代軍事史上影響頗大,稱“楚魏襄陵之戰”,威震齊、燕、趙、魏、秦、韓六國。

    第一次合縱(前318年)。由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但實際出兵和秦交戰的,只魏、趙、韓三國,攻到函谷關,秦出兵反擊,魏國又損失慘重,無奈講和。

    伊闕之戰(前293年)中白起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南韓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戰後,魏國、南韓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量單獨抵禦秦國。

    再到長平之戰的時候,南韓已經成了任人宰割的局面,魏國也就只有一支部隊。從馬陵之戰開始,每一代魏人至少損失數萬多則十幾萬在戰場上,哪還真的有餘力幫助別的國家呢?

  • 13 # 漩渦鳴人yy

    魏國和趙國兩個國家的處境可以說是相當相似,兩個國家都曾經有過輝煌,都曾經有過執天下之牛耳的時候,但是都面臨著沒落的局面,他們的沒落總會讓人想起一個成語叫曇花一現。

    事實上,這是因為整個國家沒有多少戰略資源,沒有戰略縱深,才造成了這種局面,只要經歷過一次慘敗,只要一次國家實力遭到重創以後,就很難翻盤,

    國家在前進的時候不能夠犯一丁點兒錯誤,只要有任何錯誤,那你這個國家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對於信陵君來講,此時的魏國事實上已經是病入膏肓,不能說病入膏肓吧,只能夠說已經步入暮年。人老啦,不可能做任何的事情了,對於山東六國來講,唯一的希望就是聯合在一起使用合縱戰略,共同遏制秦國東出。

    作為函谷關面前首當其中的兩個國家之一,魏國就必須得承擔六國共同進軍的糧草涼到必須要承受秦國間諜日復一日的離間計。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信任就是這樣,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你。今天可能因為要共同對付秦國而並肩作戰,明天就可能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而選擇大打出手。這種事情鬧的還少嗎,對於魏國來講。那自然是不放心其他的國家一直派軍隊駐紮在自己的土地上。

    魏國國君,也就是魏國公子無忌的兄長。為什麼不相信自己這個弟弟呢?因為這個弟弟太強了,強到都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了。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家,裡面的兄弟,兩個可能因為老人留下的1000塊錢打個你死我活,更何況是堂堂國君之位呢?

    實力強一點兒,那也就算了,關鍵你還不聽話,盜符救趙雖然玩兒的很漂亮,但是對於這兄弟兩個來講,這是一生永遠沒有辦法抹平的痕跡,責任是在為王身上自己猶豫不決,最後逼的弟弟如此出手,但是魏王是覺得貴,承認自己有錯誤的我為了守護住自己的王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有錯嗎,至於說著魏國究竟是興是亡,這就跟我無關了。

    這種人是可憐的,同時也是可悲的。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個人上面的私心和。慾望最終葬送了魏國最後一點兒希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成為國家的領導者,但是一旦你成為國家的領導,不能夠摒棄某些東西,那你就是一個失敗者,國家滅亡,這不是你要背的鍋,而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君子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

  • 14 # 看點兒歷史

    魏國除了開國的魏文侯撐起了魏國百年幸福生活之外,魏王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後諾大的家當被敗光,也是必然。

    魏國本來有很多的機會,可能比秦國統一天下的機會還大,只可惜一次都沒把握住,最終失去了先機,為他人做了嫁衣。

    魏國趕走了一手建立起魏武卒的吳起,趕走了商鞅,趕走了范雎,而往往聽從一些垃圾建議。真的是應了那句“親小人,遠賢臣”。

    魏國彷彿很奇怪,他們的王自我感覺實在是太好。演技也很棒,最後把自己玩死了。就是這個feel ,倍兒爽。

    再說信陵君(對,就是長平之戰後靠打秋風,一炮而紅的角兒)預測到天下的局勢。長平之戰七年前的局勢,只要不是腦殼有病,大概都能預測到一些結果。秦趙必有一戰,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則是必然了。

    只不過,想著背後捅刀子吃肉是不太現實的。且不說你魏國差不多已經一窮二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道理大家都懂。最明顯的例子是燕國,想要打趙國的秋風,結果被趙國按在地上摩擦。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魏國燕國典型的作死,而且還依舊自我感覺良好(這種好心態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魏王不信信陵君,其實魏王就像一隻迷路的小羔羊,自己都不知道該往哪兒走。聽不去別人的,又沒有自己的(似乎有點尷尬)。

    魏王不信信陵君,就像我們不信天氣預報,雖然知道它有可能發生,但是有幾個人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英法聯軍空襲敘利亞,俄羅斯會做何實質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