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滿爸說baby

    千萬不能捂被子發汗,這是一個經典而可怕的育兒誤區

    因為很有可能得捂熱綜合症。

    什麼是捂熱綜合症?捂熱綜合症多發生於1週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多因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也稱蒙被缺氧綜合症。這種綜合症可出現機體器官,多系統受累,是兒科的一種急症,病死率高達18.3%,即便存活也很容易有後遺症,如癲癇、腦癱、失明等。每年像下面這樣的悲慘新聞都會發生幾起:

  • 2 # 書霞育兒說

    感謝邀請,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如果孩子吃完退燒藥,不用扣捂被子發汗的,正常情況,吃完藥的時候,孩子不用一會就會自己出汗,但是一定要記得給孩子多喝溫開水。以前不會帶孩子的時候,我記得,如果吃退燒藥退燒的話,孩子很容易反覆燒的。孩子發燒,我們是最辛苦的,半個小時要測一次體溫,要隨時注意體溫升高,一但情況不對,要馬上送醫院的。

    退燒的方法

    【食療法】一個老中醫給的。香菜去葉子留莖和根3至4根,白蘿蔔2至3片,生薑1至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鐘。 待溫度適中孩子喝,我試過很多次,效果非常好。這個方子適合於感受風寒,感冒初起階段,體溫不是特別高、輕微流涕,無明顯咽痛的孩子。

    【物理法】物理降溫,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攝氏度時,可以不用退燒藥,最好是多喝溫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溫度適當的情況下,少量的酒精或者溫水進行擦試,主要是大血管的分佈,如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大腿根部,這樣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啊,泡澡降溫,泡熱水澡降溫也可以起到緩解作用,熱敷降溫如果溫度不是太高,可以用來退燒,用溼毛巾反覆擦額頭,四肢,噬魂師散熱,直到退燒為止。冷敷降溫,如果體溫達39度高燒,可以用冷敷的方法在額頭,手腕,小腿上一塊冰冷的毛巾蓋住

    孩子發燒時的護理的平時的預防

    發燒的護理,孩子衣服要穿適量,不能穿太多,要控制室內溫度不能太高。孩子吃生病期間應該多吃易消化的粥,湯水面條兒。

    孩子發燒的預防,防病重於治病,只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能抵抗各種疾病發生,孩子自然很少生病,平時注意孩子營養均衡,少吃垃圾食品,要多吃天然食品,維生素的礦物質的蔬菜,水果為主,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平時要注意冷暖變化,隨時關注天氣,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少去公共場合別讓孩子反覆感冒,多給孩子喝溫開水。

  • 3 # Jane看世界

    另外3歲以下小朋友可以結合推天河水退燒方法,可以加速降溫。也可以採用肚臍眼放藿香正氣液降溫的方法降溫。

    多喝水,多休息,少穿衣物,多量體溫。

    祝小寶貝早日康復。

  • 4 # 悠爸跟你聊育兒

    不要給發熱的小孩子捂被子!!!

    幼兒體溫調劑機制很弱。包裹的越嚴,體溫上升的越快,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容易出現抽搐驚厥甚至休克等危險。小嬰兒甚至會危及生命。請家長們記好了一定一定不要給發熱的小孩子捂被子,要減少衣服做物理降溫,多給小孩子喝水。

    其實發燒本身並不完全是有害的。發燒是人體的主動防禦機能之一。人體的部分免疫機能只有在較高的體溫下才能發揮作用。加強保暖措施可以幫助人體把體溫維持在必要的高位(38.5°C左右),節省體溫提升過程(例如打寒顫)所消耗的體力。

    當體溫達到或者超過必要高位時,體溫調節機制就要向另外一個方向努力了,人體就開始透過排汗來達到降溫的目的。這時候採用物理降溫可以減少人體排汗,節省分泌汗液所需的體力。保暖措施和降溫措施看起來努力方向完全相反,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節省體力。有技巧地同時使用保暖措施和物理降溫可以相對穩定地把體溫維持在一個理想的區間。

    再來說幾個錯誤的物理退熱法:

    一、溫水擦浴

    家長們希望透過水和寶寶身體之間的溫差來帶走熱量。乍聽上去還挺有道理的吧,但其實溫差小了是沒有效果的,而溫差大了反而是會引起寶寶的身體不適,所以這種方式反而是違反生理的。

    其實在國外,這種方法在很多年前就不推薦使用了。在中國2016年之前老版的發熱指南上還有關於可以用溫水擦浴,但是在2016年最新推出的兒童不明原因發熱指南上也明確指出了不建議對發熱的孩子採用溫水擦浴這種降溫手法。

    二、酒精擦浴

    如果溫水降溫效果不好所以我們不推薦給孩子使用的話,那麼改用降溫效果更明顯的酒精是否可行呢?答案當然是:更不行。

    酒精確實降溫效果明顯,然而它更容易被面板吸收,酒精揮發的蒸汽容易經呼吸道被寶寶吸收到體內。但是對於肝臟功能發育不健全的嬰幼兒來說,這些還有酒精的蒸汽是很容易造成孩子酒精中毒的。所以孟媽要提醒媽媽們絕對不要用酒精來給寶寶做物理降溫。

    三、冰敷或冷敷

    有很多家長會用冰敷或者用冷毛巾外敷的方式給孩子降降溫,但是卻不知道的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恰恰是一種冷刺激,反而會引起來自的發抖。

    這種發抖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運動,所產生的大量熱量可以導致體溫進一步的升高。所以有的時候冷敷並不能達到降溫的目的,還會讓孩子更加難受,所以這種降溫效果差,持續時間短的降溫方式孟媽是很不推薦的。

    四、退熱貼

    和上面擦浴一樣,退熱貼作為冷敷的一個升級版本,在媽媽們給寶寶降溫的時候最常用的物理手段,也算是家裡常備的神器之一了。

    首先退熱貼的原理是依靠水凝膠的水汽揮發帶走熱量的方式來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這麼小面積接觸面板的降溫方式,起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退燒效果也就侷限與退熱貼覆蓋的區域內,充其量就是一種安慰劑。

    此外退熱貼容易引起孩子的面板過敏,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用的來的。

    五、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可以說是很有中國特色的一種退熱手段了。一般透過一些推拿按摩寶寶身上的一些穴位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然而這些推拿是缺乏科學根據的,也不能作為治療孩子發熱的一種手段使用。

    那為什麼很多家長還如此的信誓旦旦說有效果呢?其實大多數引起孩子發熱的疾病都是自限性的,你不去給孩子任何干預,等病程到了,體溫自然也會下降,和推拿什麼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說了這麼多誤區,那麼孩子發燒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舒服一點呢?

    在孩子發熱溫度比較高的時候他會特別的難受,我們需要做的也就是減輕這種發熱帶給孩子的不適感。這個時候給孩子吃退燒藥就是一種很好的處置手段,至於副作用就先別擔心了。只要是給正確的遵從醫囑來吃退燒藥,那些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計的。

    另外孩子在發燒的時候要確保孩子充足的休息,在孩子體溫比較高的時候就少穿點衣服,蓋得被子薄一點。還有就是保持室內的通風,開開空調調節下室內氣溫,給孩子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24°~26°左右)。

    此外發燒的時候孩子身體的水分消耗會增加,這個時候一定要提供給孩子充足的水分,包括電解質,避免發熱導致的脫水。作為家長我們提供足夠的水或者補液鹽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決定喝不喝就好。強行喂水導致的嘔吐反而會讓孩子更難受。

    希望各位家長們接受一個醫學界的主流觀點,即治療發燒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舒適度。下次在遇到孩子發熱發燒的情況心裡就有底了,這讓也能讓寶寶少受點罪了。

  • 5 # 咔爸的感悟

    從純西醫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話,不需要捂汗,如果細心的話就會發現,使用退燒藥後,孩子就算穿得不多也會出一身的汗,出完汗後燒就退下來了。所以不涉及到捂不捂被子的問題。

    而捂被子的說法,不能完全說不科學或者沒有根據。個人認為捂被子的做法源自於中醫。瞭解過中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中醫是分熱症和寒症的,也就是說孩子發燒,如果用中醫的角度去辯證的話,先要看是寒症還是熱症,那麼就要去朔源,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發燒,比如受寒了的感冒發燒,積食便秘引起的發燒,中暑引起的發燒等等情況。

    而捂被子排汗的方法只適用於受寒引起的發燒。而中醫的基礎理論《傷寒論》又有萬病皆寒起的論訴,所以古時候的老百姓們的知識和教育跟不上的情況下,只會簡單記住這個論訴,那麼就會想著只要是病就跟受寒有關,那我讓身體暖和起來就行了,於是就有了捂被子的做法。而真正受了寒發燒的人,一般都是內冷外熱,明明自己感覺到冷得不行,但是皮表確是在發熱狀態。這時捂被子出汗,一個是能把身體的毛孔張開,汗水的排出能帶走皮表熱量的同時也會帶起入體的寒氣,所以很多受寒的人捂著捂著就退燒了。但是有一些是受熱引起發燒的人也跟著捂被子,越捂身體裡的熱氣越是排不出去,反而病情越發嚴重,甚至是死亡。所以才會引起捂被子是沒有科學論證的說法。

    所以捂不捂被子,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而不是統一而論。如果能確定是受寒的發熱,可以選擇在低燒時給病人喝點薑湯,蓋被子發汗來達到非藥物干涉退燒的目的。但如果已經達到了高燒的情況,就得酌情使用藥物來干涉了,因為高燒會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損壞腦部神經的情況。

    大夥都知道,西藥大多都有副作用,效果越好的藥,副作用也相應的,越大。而中藥雖然療效慢,但是副作用小或者沒有,同時能去根。那麼在選擇使用西藥或者中藥時,應該合理的衡量後再做決定。

  • 6 # 小咪駕到

    發燒在嬰幼兒時期最為常見。我們人體大腦有體溫中樞,人體體溫的高低受到體溫中樞的調節。當人體受到細菌病毒感染,機人體就會產熱,透過提高體溫殺死入侵人體的細菌病毒。所以發燒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機制的表現。所以我們家小孩發熱,一般不到39度以上,我都不會給他吃西藥。

    發燒的過程總共分為三個時期,兒童在發熱之後應不應該捂被子發汗,決定於發燒處於哪個時期。

    體溫上升期。發燒處於發熱期應蓋好被子保暖!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產熱大於散熱。在發熱期人體骨骼肌透過寒戰產熱,立毛肌收縮,血流速度減慢,預防體溫外流。透過一系列的生理表現,導致體溫上升。這時期主要表現為寒顫,自覺很冷,面板起雞皮疙瘩。這個時期要蓋好被子注意保暖幫助集體把體溫升到閾值。

    高熱期。不要蓋被子,注意散熱!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產熱和散熱處於平衡狀態。此時人體停止寒顫,立毛肌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增加。人體達到高熱期,已經完成大腦指示所需要的最高溫度,上升的溫度,從而殺死人體內的細菌病毒。這個時候如果捂被子,體內的熱量無法外散,容易導致中暑,高熱不退。

    退熱期。不要捂被子!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散熱大於產熱,體溫慢慢恢復至正常。服用藥物之後,在退熱期會大量出汗。這個時候如果捂被子,汗液無法蒸發帶走熱量,導致體溫無法下降。而且汗液不蒸發,容易弄溼衣服和床單,導致兒童受涼感冒。在這個時候應該注意擦汗,更換衣物和床單。預防兒童受涼,保持面板的清潔乾燥。

  • 7 #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不允許。

    很多大人喜歡給孩子發燒多蓋,尤其是老一輩人,因為覺得捂出汗孩子就可以退燒。這樣說法,通常是把退燒和出汗的關係搞反了。孩子不是因為出汗才退燒,而是在退燒過程中出汗了。

    發燒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體溫上升期。體溫調節中樞,就像是房間的空調,發燒時會把人體這間房的溫度從37℃調到了38-40℃.這時候,孩子的體溫是持續升溫,有時還特別快,有時會伴有手腳冰涼,打寒顫的情況。

    2.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體溫達到人體體溫調定點的溫度,寒顫停止,四肢轉暖,體溫不再往上升。

    3.第三階段:體溫下降期。如果疾病好轉或者吃了退燒藥,人體的體溫調定點往下調了,多餘的熱量會通過出汗的方式排出來。因此,人體不是出汗導致的退燒,而是體溫下降了,通過出汗排出多餘熱量.

    通俗來說,家長捂不捂被子,孩子退燒到出汗的時候,自然會出汗,不到出汗的時候,家長就是用被子捂著,汗也出不來。

    捂汗退燒,有可能危機孩子生命。兒童的體溫調節能力並不完善,在發燒+捂熱的狀態下,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體內儲積,導致體溫升到比調定點更高,出現41℃以上的超高熱。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脫水或高熱驚厥,一歲以內的孩子更有捂熱綜合徵的危險,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8 # 我與興飛

    不用,多喝水就可以了,沒必要捂汗的,發熱,咳嗽,考慮是支氣管感染或者是受涼感冒導致的症狀,抗感染治療的同時對症治療就可以了。

  • 9 # 早育之說

    發熱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疾病,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會經常的出現發熱症狀。對於發熱,要有正確的認識以及處理的流程。發熱表現為畏寒、寒戰,這時病人大多感覺到比較冷,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要注意保暖,嚴重的可能需要蓋被子。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的進展為體溫上升期、平穩期,這時的體溫達到頂峰,病人已經感覺到全身發熱,沒有寒冷的感覺,可以使用退熱藥,使用藥物以後一定不要捂被子,要處於暴露的狀態,使體內的熱量更好的散發,才有利於體溫的下降。同時,針對發熱要明確引起發熱的原因,進行基礎病因的治療。

    【貓小帥識字】是一款以冒險故事閱讀來帶動4~8歲小朋友學習漢字的軟體。冒險故事好多哦,可培養小朋友的初期閱讀能力呢。更多早教育兒資訊,有相關方面的問題請關注“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動畫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好就業嗎?未來想選動畫專業,希望能提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