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最好老師

    今年報名考研的人數確實很多。足以看出今年考研的競爭性有多大,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工作越來越困難的原因。

    現在的本科生,多數在畢業的時候都會考慮考研,因為一個研究生學歷確實能給帶來很多的機會,本科生,尤其是普通的學校本科生,能夠得到的機會越來越少,除非是211或者985的本科生,他們在這個社會上還能夠吃得開。

    但是一些特殊的領域和行業還是會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包括現在我們考公務員考試,頁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

    有的地方考試也編制研究生是免筆試的,而本科生必須要參加筆試,這就是因為當年你沒有選擇考研究生,沒有付出三年的努力,所以競爭的時候相對來說就要更殘酷一些當然這個世界是平等的因為研究生也是透過激烈的競爭才考上研究生。

  • 2 # 燕園終身學習

    還有3天,也就是12月21日,就是2020年考研初試了。

    今年考研,註定是難度空前的一年,這從報考人數就可以看出。從教育部官網獲得的訊息看,今年最終的報考人數為341萬,這比此前外界普遍估計的330萬左右還要多出了11萬。

    從2017年開始,考研人數就年年大幅度躥升,當年僅僅201萬人,不過3年時間,就上漲到如今的341萬,增長高達70%,這是以前很難想象的事情。

    如果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其實這雖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我們可以從高考報考及招生的角度來類比一下。

    我們知道,高考在1999年之前,屬於精英教育,每年高校錄取的大學生(包括大專生和本科生)只有幾十萬人,報考人數只有兩三百萬人。但是,經過1999年高等教育大改革之後,大擴招的時代來臨,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大學招生年年飆升,報考人數也相應地年年大增,從1999年的288萬人,迅速在三年後的2002年增加到510萬人,此後,增長勢頭依然沒有放緩,一直到2007年突破1000萬大關,當年達到1010萬人。直到2008年,達到歷史性的1050萬人,才走到增長的盡頭,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人數暴增了2.5倍。此後到現在的10餘年,一直在900-1000萬的高位執行。

    這清楚說明,高考報名人數在高教改革、進行大擴招之後,在不長的時間裡,報考人數將迅猛增長到一個歷史性的高度,直到增到的潛力用盡,才會停下來,此後保持在高位執行。

    作為類比,考研其實這麼一個增長過程。

    2010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進行了重大改革,最大的變化在於:1、將碩士分流為學術型和專業型;2、逐漸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規模。

    這一改革,與1999年的高考改革如出一轍,從此,研究生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同當年高考招生改革後報名人數年年大增如出一轍的是,2010年之後,研究生報考人數也是年年增加,只是最初幾年增速還比較緩慢,但從2017年開始,出現了急速躥升的現象。報考人數也從2010年的140.6萬增長到2020年的341萬,10年之間,人數增長了1.5倍。

    2008-2020年考研報名及錄取資料統計

    對比高考和考研,我們至少可以合理地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在中國,無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都已經從精英教育全面走向了大眾化教育,這是中國高等教育不斷髮展的成果,也是必然;

    2、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促使它們的繁榮,報考人數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是必然趨勢,這是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之必然;

    3、類比高考的報考增長趨勢,結合最近幾年考研報考人數的走勢看,考研報考人數的增長趨勢目前並沒有走到盡頭,2020年的報考人數341萬大機率並不是歷史的高峰,此後大機率還有增長的空間;

    2010-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走勢圖,增長趨勢沒有衰竭的跡象

    4、在未來幾年,考研報考人數只有在達到了一個頂峰之後,才會停止增長,但依然會在高位執行。

    由此,我們可以合理地得出以下結論:

    1、儘管2020年的報考人數達到歷史新高,考研全國平均錄取率大約只有16.7%(資料為估算,請參看我之前的回答,有估算過程),考研難度是空前的,但未必是絕後的,從考研報考人數的增長勢頭來看,此前考研相對容易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很可能隨著考研報考人數的進一步增長,全國平均錄取率會進一步降低,考研難度很可能進一步增加;

    2、正因如此,即將走上初試考場的考研學子們,面對難度空前的2020年的考研,請保持平常心,面對這麼激烈的競爭,在精心備考之後,儘量做好臨場發揮,只要能發揮出自身的水平就好;

    3、對於考研結果,如果能取得好成績,能進入自己心儀的高校讀研,那當然好,如果考得不太好,可以考慮調劑,建議有學校能上則上,因為下一年考研難度同樣很大,也許比今年會更大。

    我是博雅燕園,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學思地理

    接下來開始聊正事:

    今年的考研人數真的是讓人“大吃一驚”,竟然有這麼多的人,在感嘆人數暴漲的同時我覺得應該思考這麼幾個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報考研究生?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研究生嗎?研究生人數的增多會不會影響到其人才培養的質量?

    我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三個問做一番解答或者說是闡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第一,這麼多人考研為了什麼?首先我們需要有個這樣的認識,這341萬人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第二次考研(又稱二戰)和在職研究生,因為國家已經統一了全日制的和非全日制的考試。好吧,就算是去掉這些人,那每年真正新增的考研人數也是很大的。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當下的人才需求反推著學歷的提升,學歷貶值。也就是說用人單位不斷提高要求,而想要達到這個要求學生就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歷,比如說今年深圳、華師一附中等中學招聘清北碩博,現在一般的市級高中都要求最低研究生學歷。這讓大學生看到只有考研才有出路,才能找到工作,所以加入了考研大軍。

    第二,中國的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科研人才,考研人數的增多,這裡面不乏有一些真正熱愛科研或者在讀研過程中愛上科研的人,也會一步促進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

    但如此巨大的考研人數還是會造成科研資源的浪費,

    因為很多人讀研之後從事的工作和研究生期間研究沒有太大關係,僅僅就是為了一張畢業證,一個學歷證明,所以實際上我覺得我們不需要這麼多的研究生。

    但是就業形勢所逼很多人不得不踏上這條路!

    第三,報考人數增多,錄取人數也會相應有所增加,這就必將給人才培養帶來不確定性。一個導師可能帶一兩個學生剛剛好,現在擴招人數之後一個老師帶四五個甚至六七個學生,那這樣的培養肯定不能做到重點培養,只能兼顧每個人,所以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有可能會下降。

  • 4 # 留學李玲芬老師

    現在每年報考研究生考試的學生越來越多, 每年都在呈現一個遞增趨勢。

    這說明:

    1.大家意識到了學歷的重要性

    2.就業競爭力加大

    不過呢, 根據目前市場上的畢業生的綜合能力來看,平均水平來看, 現在的研究生水平和前七八年畢業的本科生綜合能力相比也會低一些。整理來說, 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另外, 趁著年輕,有精力,有時間,多讀書並非不是好事兒。年輕人還是要多讀書哦。

    但是呢, 在我看來,如果考研結果不理想開始工作, 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實踐中,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以後再接著考研或者出國留學讀書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5 # 高校研究生

    2020年考研人數341萬,我認為未來考研人數不斷增長是必然的結果,明年同樣還會繼續增長。大多數人考研真的是為了逃避就業嗎?真的不一定!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讀研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還是來看看2019年研招網的統計資料吧,研招網統計了10000多人為什麼考研這個問題。可以看到40%的人考研的目的是個人發展與就業前景,這說明什麼?說明的是大部分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工作,透過考研提升自我來找到更好的工作。

    逃避工作來考研是不想工作而進行考研,這樣考研動機的人我認為很難堅持到最後,每年很多考研放棄進入考場的人大部分都是這一類的。但是為了自己個人發展和就業前景的考研人則不一樣了,考研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的文憑和實力,為了將來找到更好的工作,這一類人和前一類人肯定是不一樣的。

    (二)越來越多的人讀研是必然的趨勢

    越來越多人想要讀研是如今必然的趨勢,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真的越來越看重學歷了!

    1.當今工作對學歷要求不斷提高。

    當你還是本科的時候,你發現和你競爭的都是研究生學歷,而且別人研究生學校還比你好,你認為你還有多大的機會能夠被一些大公司錄取呢?這時候你是不是自然而然的想要考研?

    當深圳高中開出30w年薪招收老師的時候,你看清華北大的研究生趨之若鶩,最後錄取的也基本是清北的甚至國外名校的;當名校高中都招收的是名校碩士甚至博士的時候,你作為本科生連和別人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時候你是不是也要考研呢?

    2.當今公務員選調都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

    公務員定向選調應該是非常不錯的工作了,但是各個省市都會限定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才有機會。從四川省2019年定向選調最終的錄取結果來看接近85%的比例都是雙一流高校的碩士。

    結束語:看完這些,你是否覺得應該讀研呢?規定到底,讀研不過就是為了未來能夠更好的生活罷了!

  • 6 # 高校專業那些事

    今天是2019年12月19日,而12月21日就要進行考研考試了。廣大考研學生也是急等著能透過這次考試能夠上岸。

    首先,我先說鼓勵話,看到我這個文章的朋友,今年絕對上岸,百分百進入面試環節,這個時間,應該是大力背誦政治的時候,放心,百分百上岸。

    想當年我也是考研大軍中的一員,掐指一算,我考研是16年前了,研究生也已經畢業十幾年了,想不到2020年考研人數已經達到了恐怖了341萬人。

    報考研究生人數連年增長,雖然研究生也在每年擴招,但是擴招的步伐趕不上考生增長的速度,所以這個錄取比例是連年新底。

    這個連年新低就造成了,大量的考生只能選擇二戰,三戰來考研。不考一個211誓不罷休。

    目前基本上往屆生基本上佔到了一半的比例,考研可以說是一年比一年難,比高考都嚴峻。

    而且985名校每年的免推比例是越來越高,留給統考的名額是越來越少,2020年研究生,基本上所有的985院校,研究生名額一半都留給了推免生。

    一些熱門專業,基本上全部免推,或者留極少的名額,所以考研人不容易啊。

    考研人都是很累的,要多吃點好吃的,對自己好一點,努力,就有收穫。相信自己。

  • 7 # 蘇小妮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本科畢業不立即就業而是去考研?這確實是令人引發人深思的問題。

    首先,當前就業的困難。本科學歷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本科畢業以後想找個好的工作,難度非常大,為了將來能夠找到好一些的工作,給自己一個更高的起點,很多人選擇了考研。基於這點原因,我覺得年輕人考研還是需要鼓勵的,趁著這大好的時光,多讀幾年書,多學點知識,將來學有所用,誰說這不好呢?

    其次,有一些學生不想直接就業,能晚一年是一年。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學生大學畢業後呆在家裡面不找工作,或者一找工作受挫以後就一蹶不振,呆在家啃老。當然,我也看到不少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就支援孩子大學畢業不找工作,在家再花上一兩年的時間複習考研。這些年大學畢業的學生有很多是獨生子女,很多父母覺得他們養的起他們,你既然眼下工作不好找,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如繼續好好學習,再拿個更高的學歷,到時候再考慮工作的問題,爸媽養得起你。

    再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歷文憑的含金量也在降低。當這個社會那麼多人都是本科畢業的時候,你也是本科畢業,你就缺乏競爭力,這時候或許有更高的文憑才能解決你的問題。跟我當年上大學的時候相比,現在碩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數已經遠超過當年的本科招生人數了。而且現在很多單位招聘的時候,對學歷的提升也有要求,一些在大家眼中實力強的單位單位在招聘的時候直接就要求碩士文憑起步,甚至有的要求博士畢業,如果你沒有這個敲門磚你就進不去。那麼對於學生來說,要找個心儀的工作,就必須要拿到這樣的文憑。

    本地曾出現過某中學招老師幾百名碩士生報名的現象,像北大清華碩士博士畢業生競聘深圳中學、華中師大附中等中學老師的名額等,都說明了學歷在某些時候的重要性。

    從數字來看,考研人數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52萬人,2020年則比2019年又增加了51萬人,這種增幅是驚人的,可能也代表著某種趨勢,所以考研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考生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屢戰屢勝”的王熙鳳,最後為何放過了秋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