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5184057398baihe
-
2 # 油膩的明仔
電視劇《小歡喜》是一部以高三作為背景,講述了三個家庭的生活。
在每個家庭裡面都有著不同的家庭矛盾,家長和學生都可以看看每個家庭的矛盾,也可以學習一下每個家庭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比如方圓的好心態、劉靜的溫柔體貼和童文潔跟孩子溝通等等,這些是家長們可以學習到的一些東西。
其實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從父母這裡學習到東西的,比如像方一凡就從方圓身上學習瞭如何讓自己放好心態,所以他無論是遇到什麼挫折都不會做一些過激的行為。
學生就可以從五個孩子身上學習到如何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奮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可以從《小歡喜》中學習季楊揚在劉靜生病後的懂事,認識到自己以前的錯誤,從此去改正,做個一不讓父母操心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智商愛好各色各樣,不可只用學習成績論成敗。“俗話說一隻羊一條道”,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如何發現孩子擅長的領域並下決心幫助孩子向其努力真是家長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
3 # 神奇麻麻在哪裡
最近抽空追了幾集,太有共鳴了,裡面的英子媽媽像及了我們很多父母,心裡知道要尊重和接納孩子,但每到“關鍵時刻”還是忍不住控制,並且始終不願意承認孩子的不完美。
比如在高考的誓師大會上,有個環節叫“放飛夢想”,請家長和孩子在氣球上寫上夢想,然後一起放飛。
英子寫的是自己的夢想“中國國家航天局”。
英子媽媽看到後忍不住進行了干預——“高考之際,學習為重啊,這上面應該寫心願,這些什麼愛好,火箭這些以後(再說),來來我給你寫”。
然後很自然地拿過氣球,歡歡喜喜地寫上“清華北大取其一”。
全然沒有發現一旁的英子早已變了臉色.....
再後來的分班考試,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回家後卻依舊不敢說實情,只是含含糊糊地說“我進快班了”。
其實媽媽早就得到訊息了,不過表面也沒生氣,反而笑呵呵地安慰英子“高考之後每天都有考試,沒事,下回好好考就行了”。
直到她發現了英子藏在書包裡的樂高,直接爆發了: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剛才我是沒好意思說你........高考以前這些玩具就媽媽幫你儲存吧,行嗎。
在英子媽媽的心裡,女兒就應該是第一。
長期的壓抑,英子最後終於崩潰,她對媽媽說,“對,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英子爸爸的現女友),至少她不會逼我幹我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我們總以為,自己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怎麼就不知道好呢?
但對每個孩子來說,有一對開明的父母,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允許自己自由地表達和做選擇,才是真正的幸福。
特別是我們的孩子,因為年齡還小,對自身和外界的理解都非常有限,遇到挑戰/困惑時,他往往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應對,只能求助於萬能的爸爸媽媽:
“媽媽,學前班是什麼樣子的 ?”
“要是媽媽乘坐的那架飛機忘了飛,那可怎麼辦?”
“要是聖誕老人裝玩具的大口袋漏洞了呢?”
......
那些刨根究底的問題,其實是孩子敞開心扉,向爸爸媽媽傾訴自己對環境的無法預期和控制(新的環境,對孩子來說,總是伴隨著恐懼。)、對自身不瞭解的一種焦慮。
這個時候,只要你順著他的思路,幫助他把那些藏在問題背後的焦慮發洩出來,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大半,他便能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會漸生出自信。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緒不被體察、接納,他就會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為什麼我這麼難受,卻沒有人來關心我,幫助我”?
隨著被忽視、被拒絕、被批評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就會越低,最終無法信任、尊重他人和自我,甚至有可能會將這種“自我否定”遺傳給下一代。
1:對孩子來說,被父母無視,等同於拋棄
在吃瓜群眾的眼裡,姜文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金雞、百花雙料影帝,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
用世俗的標準來看,是非常典型的成功人士。
有人問他,你的人生有什麼失敗嗎?
姜文說“有啊,比如我跟我媽的關係,怎麼都處不好”。
姜文的母親是名小學音樂教師,小時候,對姜文管很嚴(因為姜文是長子,她覺得把姜文管住了,餘下都好辦了)。
在姜文成年以前的記憶裡,母親除了打他,讓他好好讀書之外,沒做過什麼。稍有差錯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數落,捱打也是常事,甚至有時候明明是弟弟姜武犯的錯,捱打的卻是姜文,因為弟弟認錯態度好,而姜文卻總愛和媽媽“講道理、掰扯”。
姜文記憶猶新的兩件事:
一是高考那年,姜文落榜。
回家後,他對母親說:“媽,我想考中戲。”
當時媽媽在磨豆腐,沒工夫搭理他:“你覺得好玩就去吧,來,幫媽磨會兒豆腐。”
等他如願以償拿到戲劇學院通知書時,姜文心想這下媽媽該高興了吧,可是她卻說“你那一籮筐衣服還沒洗呢,別和我說這個”。
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父母不斷的反覆的確認才會堅固的。如果一個孩子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積極迴應”,久而久之,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沒有存在感的。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存在性焦慮”。
被困在存在性焦慮中的人會有一種生命的缺失感——彷彿有些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東西突然消失了,而自己卻說不出失去的到底是什麼。
長大後也容易不自信。
並且很難與人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
弟弟姜武說,他們兄弟倆都不擅長與人相處,再熟的朋友,也需要有一個人在一起,不然光倆人特陌生,不知道聊什麼。
2:不被父母認同,不被允許做自己的孩子,更危險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導演隨機選取了不同背景的7組14個孩子,從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進行跟蹤拍攝,瞭解他們的生活變化。
其中一位叫Neil的小朋友,是最讓我唏噓的一個,小的時候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後來卻成為別人口中的“瘋子、怪人”靠領社保救濟度日。
3:“你要自己的孩子幸福,你會希望他/她得到滿足感”
王健先生,世界20名能靠獨奏生存的大提琴家之一,我喜歡他的音樂,欣賞他的為人,更為他的愛女之心感動。
我記得在有一期的《十三邀》,主持人許知遠問王健,平時會給女兒聽些什麼音樂。
王健說,“我自己最喜歡聽一種很讓人感動的曲子、很深刻的曲子,但很奇怪,我不願讓我女兒有這種感受。我情願她是一個感受不到悲傷的人”。
有沒有想過引導女兒去學琴?
王健說,我一定會教她進入音樂的世界(他曾說過,人生艱辛,需要有一個能夠體會自己靈魂的工具,體會到自己的靈魂,會讓一個人變得強大),但沒必要拿這個來謀生,因為成功率太低了。
一般人如果考進上海交響樂團這樣全國最好的樂團,或者紐約愛樂樂團,都會很開心,但他的女兒可能不會開心,因為她看慣了自己的父親在做什麼。這是很殘忍的。如果她去學別的,幹什麼都會比自己成功,比如當作家或者設計師,幸福感可能也會更強一些。
他說,“你要自己的孩子幸福,你會希望他/她得到滿足感”。
因為,一個人真正變好,是自我驅動的結果。
所以,在童年期間,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就像《人生十年》裡,從小在福利院長大,後來卻收養了100多個孩子的西蒙說的,“被愛、被需要,這是所有孩子都想要的東西,如果你能給予他們這些,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當孩子知道,無論前面自己會經歷什麼,都會有人去接住自己,他才有底氣向前走,遇到坎坷才有勇氣邁過去。
4:如何在對話中,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需要?
毫無疑問,大多數的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括姜文的母親。
我曾看過姜武的一個專訪影片,他提到了一個細節,說1988年,姜文憑藉電影《紅高粱》一炮而紅時,父親和母親並沒有表現得特別開心,老人家真正在意的電影中兒子被放缸裡三天的那場戲,到底是不是真的。
姜文自己也知道母親是愛他的,他說母親去世的前兩年,陸陸續續給了自己包了幾個大紅包,因為擔心姜文那幾年沒拍戲,缺錢。
只是,他們母子的問題在於,一個想聽,一個不說。
相比上一代的媽媽,我們這一代的媽媽已經好很多了,因為已經意識到權威教育、打擊教育的問題所在,都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學著表達愛,學著無條件接納孩子。
但就像袁詠儀一樣,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已經做很好了,也不認為自己與孩子談話的方式是暴力的,但是孩子並不覺得,兒子魔童就一度非常討厭她,簡直想要殺了她一樣。
去見了一些專家才發現,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出生警察家庭的她對兒子的教育要求很嚴格,各種立規矩,說一是一,孩子接受不了。
《妻子的浪漫旅行》張智霖曾給她提過建議:“不要常常罵兒子”。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表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迴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的愛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怎麼和孩子發展有愛的對話呢?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了四個原則:
1、觀察。留意發生的事情,清晰地表達我們觀察到結果,而不是判斷或者評估。
2、感受。體會孩子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與他們建立聯絡。
3、需要。聆聽他們的需求,來發現做什麼可以幫助到他。
4、請求。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袁詠儀後來就做很好。
兒子想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小狗,她既沒有直接否決孩子的請求,一口斷定他養不了,但也沒有馬上答應兒子的請求,而是帶他到寵物店,對他說:“如果你肯給這些狗狗撿屎,我才考慮給你買”。
後來看到兒子“透過考驗”了,才把小狗買回家。
就像有一期蒲蒲蘭繪本期刊《萌》裡張貴勇老師說的,“不把一個40歲的父親的生活經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而是尊重一個有想法、有獨立訴求的孩子,在觀念上把他看作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在行動上給他更多自由生長的空間,在他需要我們的時候去幫助他,給他更多的關心和愛”。
瓜媽最後說:
為什麼我們心裡都知道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但現實中卻總是做不到呢?
這裡頭其實有很深的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學家喬伊斯·麥克杜格爾說,每個人都有一座“心靈劇場”,它的劇本寫於童年時期。隨著孩子長大,他在遇到不同場合的時候,劇本的內容就會在潛意識中重複上演。
如果我們的父母在過去總是忽略你的意見,面對衝突也只會恐嚇“你再不乖,媽媽就不要你了”甚至是胖揍一頓來讓你乖乖就範,那麼,現在,面對相似的場景,你也會自然而然地用父母的那一套來教育孩子。
要擺脫原生家庭裡的負面影響是很難的,因為這種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然後重新學習,學會更好地跟自己、家庭相處。
但再難,咱們也得去做,因為我們現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我們手牽手站在鏡子面前,照出來的就是孩子將來的模樣。
-
4 # 肆朵兒
《小歡喜》劇中的三個家庭,四個孩子,家庭格局不同,孩子性格不同,還好,劇中的家長都深愛自己的孩子,努力改善和孩子的關係,經歷了艱難悲傷,迎來了人生歡喜。
1.“一切為你好”這句話的結果,往往都是反效果。和孩子溝通不能總站在家長角度,帶著同理心的溝通,獲得孩子的認可比較重要。
2.父母的相處方式,往往決定了孩子的成長心路,父母之間相互詆譭,只可能讓孩子性格自卑矛盾。
3.太懂事的孩子背後,可能是壓抑孩子需求的家長,最後可能讓孩子和家長越來越疏遠。
4.父母越相愛,孩子越溫暖,因為孩子是沿著父母相愛的方式成長,耳濡目染,性格不會差。
5.在孩子身上缺的陪伴,後期可能加倍讓父母償還,孩子也會想方設法引起父母關注,成為父母眼中的"問題孩子"。
6.父母面對孩子,不能總是高高在上,能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錯誤,遠比一直指責孩子錯誤重要的多。
7.控制型家長,會讓孩子學會反抗和叛逆,尊重,是要讓孩子有獨立人格,而不只是名義上的尊重。
8.很多父母認為學習成績最重要的,卻沒有關注自己孩子的身心成長問題,高分變態,高分低能的孩子比比皆是。
9.父母更好的認識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因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
願父母的愛,讓孩子感同身受,相互理解,相親相愛~
回覆列表
孩子的性格智商愛好各色各樣,不可只用學習成績論成敗。俗話說一隻羊一條道,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如何發現孩子擅長的領域並下決心幫助孩子向其努力真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