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ALRIGHT
這和王翦請田是一個道理,鄔思道是一個難得的師爺,既有政治抱負,又有政治情商,他深知康熙晚年的弊政需要改革,也認為雍正就是那個能改革而且敢改革的人,但是他同時也認識到雍正的刻薄寡恩,所以雍正登基後他立即選擇半隱,而且是選擇雍正的絕對心腹李衛,這就向雍正表示我仍在你的監控之下,不會做出對不起你的事,也不會把你那些見不得人的人公諸於世的。後來他轉投田文鏡,問他要錢4000兩一年俸祿,要知道這個價格是當時師爺的幾倍。因為雍正朝密摺制度非常盛行,像田文鏡這樣的封疆大吏家裡有一點風吹草動雍正很快就知道了,所以雍正當然知道4000兩的事,也知道鄔先生的意思,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按照原著中說法,雍正在登基之夜老十三帶兵勤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回到潛邸,說是處理私事,其實是想處理掉這些人的,尤其是鄔先生。只不過鄔先生早就料到了,而且準備了一番精心準備的話術,終於打動了雍正,雍正一時心軟就放過了他,所以鄔先生急匆匆的走了。但是鄔先生也擔心哪一天雍正想起來了他這條漏網之魚又會殺了他,所以在雍正視察河南田文鏡到來之前,鄔先生連包袱都沒收拾完就跑了。
-
3 # 大頭雨傘我都有
雍正繼位,鄔先生功成身退回家養老,也可以說是躲雍正。畢竟九子奪嫡的鬥爭中,鄔先生深度參與。他知道的太多太多......
康熙老爺子駕崩 ,傳位雍正繼位。當夜駕返潛邸,想提拔鄔先生,而鄔先生毅然拒絕,理由有三。
一、鄔先生本為前朝罪臣,且身體殘疾。若被重用 ,有汙雍正忠孝之名也有辱官體。
二、鄔某自詡有幾分才學,但幾十年下來早如燈枯油盡。早已有心無力。
三、鄔某之謀皆為陰謀,天子皇道正統,自然光明正大,必不能用之。
雍正聽罷,也不能強求,便問鄔先生打算。鄔先生表露心跡,要隱退。不過不是全退隱,而是半隱。原因有三。
一來幾十年來為雍正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突然身邊沒了這個智囊難免不習慣。半隱也算全了二人幾十年君臣之義。
二來鄔先生手無縛雞之力,全隱自然不能養活自己,只能餓死。
三來在田文鏡那還幹師爺老本行,有薪酬。不會餓死。田文鏡是雍正心腹 ,鄔先生身在官場 ,遠離廟堂。且雍正觸手可及,自然也會放心。
聽完這些,雍正自然給鄔先生自由。有一年,黃河大水,雍正著便服到田文鏡處視察河務,想見一面鄔先生。此時鄔先生早已離去。田文鏡立即命人追回來,雍正倒制止了。他心裡明白,這是躲著他 ,也沒有強求。
鄔先生的急流勇退,也保全了自己。不失為大智慧.....
-
4 # 勇戰王聊歷史
鄔思道這樣的才俊,侍奉過天子的人,會在意區區四千兩銀子嗎?鄔思道的理想是實現報國之志後,功成身退,全名全節。這也是讀書人的最高理想。
鄔思道在坎兒被雍正毒死以後,就決定從雍正身邊逃走。所以,雍正繼位當晚,鄔思道對雍正一頓忽悠,然後以“半隱”為由離開雍正。第二天,鄔思道就起身離開京城。鄔思道要是求名求利,跟著雍正和胤祥才是最好的出路。既然,他選擇“半隱”,就絕說明鄔思道不看重這些。
這一點,胤祥也知道。所以,胤祥送鄔先生走的時候,只是向他道歉,並送了一位長得很像“秋月”的丫鬟給鄔思道作伴。鄔思道這樣的文人,風骨傲然,視名利如糞土。此時,只有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鄔思道去田文鏡處,就是為了自己徹底離開雍正的控制做打算。田文鏡是酷吏,鄔思道是清楚的。田文鏡曾幫胤禛追繳國庫欠款,得罪了一大批人,甚至還把魏東亭、老狀元陳文勝都給羞辱一番。這樣不知道尊敬別人的酷吏,鄔思道是不會真心想輔佐的。
鄔思道去田文鏡處,就是等著讓田文鏡“趕”他走。李衛知道鄔思道的底細,肯定會好好供養鄔思道,不會放鄔思道走。而田文鏡卻什麼都不知道。以鄔思道的智謀,從鄔思道那裡離開太簡單了。鄔思道“埋下”的矛盾點就是“八千兩一年的報酬”!鄔思道知道,田文鏡出了名的刻薄,肯定容不下他在哪裡吃閒飯。所以,雖然,鄔思道誇田文鏡前途不可限量。其實,鄔思道看不上田文鏡。
果然,田文鏡當了河南巡撫以後,雖然官級和年薪都漲了。但是,還是一樣刻薄-----“摳門”。雖然,他田文鏡養得起鄔思道,但是,他不捨得花這份錢。於是,在拖欠半年工資以後。田文鏡把鄔思道“趕走了”。鄔思道要的就是這個機會,趕緊帶著如月走了。等雍正到河南的時候,鄔思道剛走。田文鏡見雍正問起鄔思道,才知道鄔思道不簡單。可惜,鄔思道早走了。
鄔思道要是不走,讓田文鏡知道他和雍正的關係以後,他就再也別想走了。田文鏡肯定把鄔思道當爺供著。
鄔思道不能不走,他在雍正身邊還有一個炸彈-----年秋月。年秋月對鄔思道一直念念不忘,甚至,年秋月死的時候還對雍正說,讓他告訴鄔先生她走了。
這份感情真是難得,但是,跟皇帝的女人有瓜葛,真是要命的事。在二月河的另一部作品《康熙大帝》中,河神陳璜與蒙古貴族阿秀相愛,最後阿秀卻成了康熙的貴妃。兩人的感情為康熙所嫉妒,最終,治河有功的陳璜卻被關進大牢。
鄔思道要是不走,早晚也會因為女人被“關起來”。
-
5 # 七色花666
歷史是什麼?是前人走過,後人評說。透過歷史能看到朝堂廟宇的興衰,更能看到人心。
我是小花,淺談雍正與老鄔之間的愛恨情仇。
“距離產生美”。這一至理名言,不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尺度,也可以是君臣之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雍正榮登皇位,老鄔作為他的謀士,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穿不盡的綾羅綢緞,吃不盡的山珍海味。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啊!放著好日子不過,老鄔為什麼要脫離雍正呢?
他有一萬個美好的理由留下,卻只有一個無奈的理由離開。
活命。
自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帝王無情,少有知恩圖報,多是過河拆橋。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雍正沒有登上帝位時,他和老鄔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同榮辱,共患難。而一朝君臨天下,他們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不再有共同的利益。
老鄔是一個老狐狸精,熟讀史書,深諳人心。雍正帝,這個甄嬛娘娘的老公,生性乖戾多疑,忌憚有功之臣。
有時人翻臉比翻書還快,皇帝也不例外,伴君如伴虎,不知何時說著笑著,老鄔的人頭就沒了,見好就收,不貪戀鏡花水月的榮耀。
韓信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幫著劉邦打天下,卻沒有及時隱退江湖,結果窩窩囊囊的死在呂雉這老孃們手中。
惹不起,躲的起。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雍正登基之後,老鄔就開始醞釀金蟬脫殼。所以,向田文鏡要四千兩銀子,告老還鄉,頤養百年。
下面配圖是雍正老爺子,人還挺帥的。
回覆列表
從胤禛奪位成功的那個夜晚以後,鄔先生就開始了脫離雍正掌控的過程。
這個過程很長,鄔先生經過步步謀劃,與雍正的距離也漸行漸遠,直到最後徹底擺脫。
在雍正登上皇位的那個夜晚,他不在宮中為先帝守靈過夜,而是急匆匆地返回雍王府,他想幹什麼?就是為清理手頭那些暗人暗事。
鄔先生陷入巨大的危機中,他的選擇很艱難。
首先,留下在朝中做官,這是死路一條。
雍正奪位成功,鄔先生居功至偉,若論功行賞,應當身居高位,但像他這樣一個能勘破帝王心思的陰謀家立於朝堂,雍正一翹兔尾巴,他就知道拉什麼顏色的屎,做為君臨天下的雍正皇帝,難道不感覺毛骨悚然?
但要是給鄔先生封賞低了,功勞和能力又不配位,會不會心中有怨,再生出事端呢?
與其以後再生事端,不如今夜就一了百了。這就是雍正的計劃。
再次,鄔先生要走,也是死路一條。
做為雍正奪嫡的主要推動者和策劃者,鄔先生知道的太多了,他掌握著雍正幾乎所有的陰暗秘密。這樣的人,如果被政敵掌握,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而且,這些秘密若洩露出去,雍正帝位都將動搖。
這種人,不能為我所用,也決不可為他人所用。
所以,在那一夜,鄔先生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一著不慎,難保已身。
鄔先生調來五路兵馬,互不統屬,造成迷霧,讓雍正不敢輕易下手。又與雍正談判,條件是即不當官,也不脫離雍正的監控――半隱。這個選擇是很明智的。不留下做官,不在朝堂上讓雍正感到忌憚。也不遠離,引起雍正的猜疑。
在君王的手掌之外,卻在君王的視線之內。
這個距離把握得很好。鄔先生到李衛處半隱,也能隨時被雍正監視住,彼此都很放心。
這是鄔先生與雍正拉開距離的第一步。
但是從這一刻起,兩人就陷入了糾結狀態。雍正千方百計地想把鄔先生拉近一些,而鄔先生則千方百計地想脫身而去。
鄔先生在李衛的府中做幕僚,真的就萬無一失嗎?當然不是。在李衛府中待了一段時間,上面發文來,是關於山西巡撫諾敏清理虧空的事情。但是按照常理,這樣的檔案是發給各省的大員,總督和巡撫的,而李衛只是一個布政使,怎麼也能收到呢?
因為雍正要升李衛的官。李衛升官是好事,但對於鄔先生來說,就未必了。
李衛升了官,自然必須要到朝廷中去謝恩,而升官做了一省大員,每年還要回京述職。而做為李衛的幕僚,鄔先生再躲著不隨去,就形跡可疑了。
所以,鄔先生必須要找另外的安身之所。
李衛進京,雍正召見,沒說幾句,話題就扯到鄔先生身上了。從年羹堯做大將,迅速轉換到鄔先生。李衛是聰明人,不能讓雍正挑這個頭,就主動說起。大家注意,當雍正有心思的時候,他總是裝做一付漫不經心的樣子,做些其它動作,以掩飾自己專注豎起耳朵的心境。“聽說鄔先生想到田文鏡的幕府裡去。”
這句話,充分證明,鄔先生的一舉一動完全在雍正的監視之下。李衛說這是個玩笑話,實則是要獲取雍正的意見,鄔先生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讓雍正拿主意。
雍正同意了鄔先生去田文鏡府中,因為田文鏡也是雍正的心腹,在他那裡也能起到監視作用。
這就是鄔先生開始與雍正拉開距離的第二步。
到了田文鏡府中,鄔先生基本上什麼也不幹,從他向田文鏡自告奮勇,給年羹堯的前線送糧,兩人間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八千兩銀子一年,不幹事。這肯定會讓田文鏡很不高興。
而鄔先生則進一步刺激田文鏡的神經。鄔先生把田文鏡欠酬的事情當眾攤開,引起田文鏡下屬們的集體嘲笑和鄙視。這也難怪,養個不幹事的閒人,每年八千兩,還給不起薪酬,眾官們都鬨笑起來,這讓田文鏡又羞又怒。
鄔先生送糧回來,做出一付矜功自恃的狂態,又抓住時機向田文鏡討債。
而田文鏡呢,經歷過官場上的風風雨雨,也學會了搞錢。
田文鏡是透過抄官員的家,將他們的不法之財沒收充公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費用。但這種方式遭到鄔先生的狂笑嘲弄。注意上圖的鏡頭,抄家成功了,沒收了財物,下屬來彙報,卻被阻住,田文鏡想瞞過鄔先生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被鄔先生嘲笑,田文鏡的面子掛不住了。和鄔先生談條件,想搞價還價,降低薪酬。但鄔先生要的就是這個,他步步緊逼,把田文鏡逼入窘境。鄔先生拿出討債的憑據,寸步不讓。田文鏡苦苦哀求,但鄔先生卻得理不讓人。鄔先生指出田文鏡有錢入賬,這讓田文鏡火冒三丈,再也無法容忍。
拿著高薪不幹事就算了,還十分狂妄,更令人厭惡的是,他還死死盯著田文鏡的錢袋子,摸出了田文鏡的收入狀況,這令田文鏡忍無可忍。
田文鏡強壓怒火,想用自己的處境打動鄔先生的同情心。但鄔先生堅決不為所動。鄔先生給田文鏡設個套,“沒有那麼大的塘,就不要養那麼多的魚。”
田文鏡怒從心頭起:怪我養的魚多?明明是你這條魚太大,太貪,還太懶,不幹活。
養你何用?終於,田文鏡爆發了,他決定趕走這條貪婪而懶惰的大胖魚。鄔先生順坡下驢,趁機一口咬死。假裝發怒,大家不歡而散。但鄔先生畢竟知道田文鏡的為人為官,臨別賺言:
“可疑之利不可收,得之易時失之易!”
鄔先生迅速收拾行裝,轉身離去。
從這一刻起,鄔先生徹底擺脫了雍正的監控,從此逍遙江湖。
而雍正趕來時,已是晚了一步。那麼,雍正匆匆趕來,要見鄔先生,是什麼目的呢?
他是要來請教對付功高震主,又桀驁不馴的年羹堯。一是看鄔先生的態度,二是請教計謀。
但是,鄔先生不能不走啊,他對雍正的來意心知肚明,但鄔先生能表這個態嗎?
一、鄔先生是年羹堯從監獄中救出,推薦給雍正的,做為他當初奪嫡的臂助和軍師。
二、鄔先生與年羹堯的妹子年秋月又是感情至深。
三、鄔先生與年羹堯同是雍王府舊人。而鄔先生若留下來見雍正,尚未脫離掌控,年羹堯倒臺,鄔先生何以自處?
種種原因,鄔先生不得不離開。
而後來,雍正到李衛處巡視,才從李衛口中獲得了鄔先生的態度。
“年羹堯這個人,遲早會闖出天大的禍來”,
“帝出三江口,嘉湖做戰場”。
鄔先生遠遁江湖,杳然無蹤。年羹堯一朝失勢,問罪自盡,雍王府舊人就只剩下一個李衛了。
這就是帝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