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學專業深一度
-
2 # 大通教育課堂
本人認為,實力才是硬道理。學歷只是個敲門磚,進入單位之後靠的全是實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建議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把愛好當事業肯定能幹出成績。
如果你比較喜歡學習,搞學術研究比較擅長,建議你繼續深造,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一直努力下去,肯定能學有所成。如果你不想搞學術或科研,那就找個對口的工作好好幹,建議先去個不錯的企業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最好是行業內的好企業,不要侷限於地域,寧可先去個大城市或是國外闖一闖,記住,重要的是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最重要。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對您有用,若想詳談,可以私聊。
-
3 # 福兮壽長
關於本科研究生非985。211是否被社會淘汰現實的畢業研究生沒有那麼嚴重吧,現在的企業用人量非常之多。各行各業的研究生是非常好找工作的。就業是沒有問題的,就現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用人量非常之多,對於企業來說都在想招收研究生或者特長生在全國的各大企業都在招聘大學本科。研究生因為這些畢業生研究生非常敬業。懂得如何就業如何發展如何,在企業?創新新的產品新的技能,
能夠刻苦的研究。更新的專案能夠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新的活力。也能夠在今後的發展新的專案上更上新的輝煌,也能為今後的自己的發展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中國有很多個專案,等待這些畢業生研究生,研發出更多的好的新的成果等待他們研發出新的高科技專案。我個人的看法,對於畢業的研究生社會不會被淘汰現在我們的國家很重視人才國家的未來全靠你們國強非常重視人才。祝每位畢業的研究生能夠為國家研發出更好的科技專案國富民更強。
供稿,福兮長壽發表。
-
4 # 唐釋明月
絕對不可能。這是本人的結論。
當今大學多如牛毛,985.211大學只佔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非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專業,肯定基本上是這些學校的好專業,出來的研究生肯定也不會差的。
而且,當下找工作,學校只是一個參考,用人單位主要看的還是文憑,只要是研究生,差別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特別是考國家工作單位,只要學歷到了,都是平等競爭,學校的影響微乎其微。
-
5 # 亞城大MBA方老師
不要這麼悲觀的,你只看到了一角的! 在告訴你一個更殘忍的,真正好的單位是要求雙211的,本科、碩士研究生都要211出來的。
但是這樣的畢竟是少數。雖然題主是非985、211研究生畢業,但是你的起點已經比很多人都要高了,可能自己不服氣的是出來了跟待遇沒有想的那麼好。
其實中國的企業,除了那些成熟的、上規模的企業外,沒有哪個企業有很明顯的界定學歷工資這回事的。 剛入行很多都是一樣的,甚至有的本科畢業還不如一個沒有學歷幹了三四的工資高。
但是隻要你能擇一行,,踏實勤奮沉澱幾年,你必然會與別人不同的。無論是你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起點都是高於一般人的。所以,你得自信,當然,可別選錯了行業。有這樣打算的,建議選擇跟自己所學相關的行業。因為研究生畢業,你沒有太多的時間值得浪費。
總之,耐得住寂寞、有信心、肯鑽研。你不比211的差,全國非211、985的多了去了。
-
6 # 李小汪老西
985和211高校是不少考生和家長心中的夢,也是不少考生和家長心中的痛。
不爭的事實:非名校畢業生在就業時候會遭受到歧視非985院校和211院校在應聘的時候遭受各種歧視,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
在老版本的新華字典中,能讀到這樣一句話“張明考上了北京大學,李平進入了中等技術學院,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但是,現在對於大部分的畢業生來說,可以用朱自清散文之中的一句話來形容,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每到畢業季,求職中學歷上的歧視,已經成為橫亙在很多學生心中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傷痛,有些學生興致勃勃的去參加各種招聘,最後都敗興而歸,甚至換來的是招聘人員的挖苦和奚落。
一位從事過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在參加安徽衛視的一檔節目時候,公然稱招聘會上收到無數的簡歷,但是隻能取走其中的一部分,被帶走的簡歷多是來自於985院校的畢業生,而那些非重點大學的學生的簡歷,在招聘會的結束之後,就直接當做垃圾處理掉了。
學歷上的歧視並非個案,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學校在進行教師招聘的時候,竟然不要自己學校培養的博士。
不少企業之所以選擇明目張膽的歧視,主要是由其自身的利益上的考量。
每年在畢業季的時候,很多公司都能收到成千上萬的簡歷,如果真的要把每一個人的簡歷都篩選一遍,就算是資訊是對稱的,也需要花很大的成本。
更何況僅僅是依靠學生的簡歷,是沒辦法確切的判斷應聘者的能力。
另外,對於剛畢業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來說,工作能力上面差異並不是很大,大部分人在讀書期間並沒有太多的相關行業的實踐經驗,因此對於企業來說,最為明智的辦法就是依靠學歷來縮小篩選的範圍,儘可能的降低成本。
之前,谷歌在分享自己的招聘經驗時候,總結的心法“殺雞用牛刀”。就是讓博士生敢說是生的活,碩士生跟本科生的活。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任何一個職務能勝任的人太多了,所以只好大材小用。
高等教育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是關鍵大學生就業難,很多人把它簡單的歸因於大學的擴招。
大學畢業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好的就業機會並沒有增加,畢業生之間的競爭自然而然就會更加激烈,與此同時很多用人單位,就會提高招聘的門檻,那對於一些非重點院校的學生來說,畢業時候獲得的學歷或者學位證書的含金量自然就降低了。
如果沿著這樣的邏輯,自然而然就會推到出來,自己之所以找不到好的工作,是因為現在學歷還比較低,那麼很自然的就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學歷。
但是當自己讀完研究生畢業之後,突然發覺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又發生了變化,比如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不僅是要求研究生畢業於名校,並且要求本科期間也就讀於名校。
其實,造成現在大學生就業比較難,主要一個原因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定位正在發生變化,之前的時候,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偏向於精英教育,只要自己能夠考上大學,就意味著身份和階層的轉變,在畢業之後會有不錯的薪酬待遇和社會地位。
而大學的擴招就意味著大學正在由精英化的教育轉向平民的教育,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變得普及了,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以及社會地位的關聯性已經不是很強了。
不少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的時候,招聘條件也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在十幾年前,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對於應聘者的專業有嚴格的限制,而現在一些知名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的時候,對於應聘者的專業並不是很關心,而是關注於應聘者在學校期間的學習表現,以及畢業於哪一個院校,特別是更傾向於選擇一些比較難考的院校的畢業生。
企業在進行招聘的時候,之所以開始變得不太注重學生所學的專業,主要是因為就現在的知識更新速度太快,即便是一個人在學生學校裡面專業知識學的非常好,但是在進入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或者進入一個新的企業之後,都必須重新開始學習。
一個人很難透過一門技術,在現在社會一直立於不敗之地,而不論是在一個什麼樣的行業,學習能力才是一種非常關鍵的能力。
非名校畢業的學生應該怎麼辦?在職業發展的這條道路上,並不是有一條道路可以走,有些人可以透過學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有些人是透過專業技能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是自己不能夠和名校畢業的學生比拼學歷,那麼就可以和名校的學生比努力程度。
現在,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常權威的證書和考試,並且有一些開放性的實習機會。
比如說,在一些知名企業從事財務相關的工作大咖,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畢業於名校,有不少人是先通過了註冊會計師考試,然後去一些小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並且在實習期間或者是工作期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被一些知名企業看中,成功的獲得了和名校畢業生相同的發展機會。
如果自己是一個雞蛋,不要總想著和石頭相撞,而是要繞開石頭,找到自己的路。
沒有學歷的人,而在職業發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人也不勝列舉,比較典型的就是羅永浩。
羅永浩當年在求職新東方的時候,雖然學歷達不到本科的要求,但是他憑藉自身的一些優勢,透過一份感人肺腑的萬言書,成功的打動了老闆俞敏洪,而獲得了入職新東方的機會。
在就職於新東方的過程之中,他再次找到了自身的優勢,透過絕佳的口才和段子,從眾多英語老師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東方初期為數不多的名師。
-
7 # DS二當家
題主有點偏激和自卑了,完全沒有必要!
首先來看看,中國大學各個層次的構成。
中國各類普通高等院校已達2246所,其中公辦本科院校就有782所。其中,雙一流大學一共42所,目前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名單的高校只有112所,在公辦本科院校中佔比還不足15%。如果把民辦高校和專科院校算進來,這一比例將下降至5%,也就是每20所高等院校中才會出現一所“211”或“985”高校。試問,與全國畢業的研究生相比,985、211畢業的研究生所佔比例又有幾何呢?
的確,現在的就業單位,無論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公司等,在招聘時會偏向於雙一流高校,或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但也只能說明“985”、“211”高校的畢業有一定的優勢而已,不能代表“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就不行或者就找不到工作。 而且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許校園招聘中出現限定211高校生源的情況。用人單位之所以偏向於985或211研究生還是有一定原因,這點我們不得不承認。
985,211大學的畢業生在學習能力、自控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
985,211大學的教育資源比一般學校要好,所以畢業生的能力和見識上要比普通高校的學生強。
儘管985,211研究生有一定的優勢,並不代表“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就找不到工作或者好工作,歸根結底還是看自己的實力。不管是應屆生招聘還是社會招聘,實際都是看能力的,可是能力拿什麼衡量?靠面試管主管判斷嗎?面試官擔不起這個責任。你們要明白麵試官最擔心什麼問題:
看能力 看人品
具有大局觀、綜合素質好、社會責任感強的畢業生最受青睞。企業往往更加看重學生的社交能力、人際理解力、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阿里巴巴在招聘時會重點考察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能力,其次會考察應聘人員的成果,第三是價值觀層面的考察。“聰明,樂觀,皮實,自省”是阿里巴巴對所有即將加入阿里的年輕人的期望。
有潛力 可塑造
用人是想要一來就能獨當一面的“成品”,還是“潛力股”?我想應該是後者。“新人可能並不是完美的‘成品’,但帶來了活力、新穎的思考角度。同時,用人單位招聘是‘招培一體化’的,也就是說,將招聘和對新人的培訓結合起來。
-
8 #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非985、211的研究生是否被社會淘汰了?畢業後該如何就業?
首先,絕對的不是!
正常來說,大家都是研究生,起點應該是一樣的,但社會的現實是,企業會對您的學校,產生一定的要求,因此,整體情況來看,985、211研究生相對來可能會比雙非研究生更容易就業,此外,就業的工資水平平均數也可能會更高,但如果迴歸到個體來說,雙非研究生工資和工作要優於985、211研究生,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985院校研究生畢業平均起薪:9,842元/月
211院校研究生畢業平均起薪:8,648元/月
雙非院校研究生畢業平均起薪:6,468元/月
可以明顯看出來,985院校的平均起薪,要比211院校高1000塊左右,211院校相比雙非,又稍微高2000塊左右。但這只是一個平均的情況,迴歸到現實,雖說985、211院校更容易得到企業以及HR的青睞,如果您本身屬於雙非院校,但您有非常硬核的個人能力,又或者沉著的奮鬥幾年後,您有過硬的經驗和經歷,反超985、211,絕對是手到拿來的。
好的用人單位和企業都要985、211本科出身的,或者研究生讀985、211院校的,但是大部分研究生還不是這個範圍的,畢業出來後,辛辛苦苦三年,然後給一個應屆本科生的工資給你,還要承受結婚、房價的壓力,人生是不是已經無望了,既然社會都淘汰我們了,那我們還奮鬥的意義是什麼?
回覆列表
沒有這麼殘酷
全國的高校除了一百多所211,985外,剩下都是普通高校。沒800多萬的畢業生,重點高校的可能也就五十萬左右。研究生的數量也是普通高校居多。也就是研究生較大部分是普通高校畢業出來的。
在重點高校比較集中的地區,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大企業可能會要求重點高校的研究生。但在重點高校很少的地區,普通高校研究生競爭力就比較大。在杭州,只有浙大是重點高校,其他高校的研究生也很搶手,非常容易找,也容易進一些比較大的企業。
學校是能夠影響學生進入什麼企業的一個平臺,學生要清晰的認識到學校和自己的定位,如果在當地找不到好的工作,可以嘗試著改變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