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陝南老寧
-
2 # 小川讀歷史
在唐玄宗之後,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應該有三個。
唐代宗李豫。李豫(727-779年),唐朝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間平定安史之亂、改革漕運與鹽政、安定社會,給民眾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
在其父唐肅宗李亨靈武即位之後,李豫就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在他的指揮下,唐軍成功收復兩京(長安、洛陽)。在他即位之後兩年,徹底平定了安史之亂。
天下平定之後,李豫考慮到戰亂導致漕運的廢弛,任命劉晏為宰相,推行漕運、鹽政、經濟的改革。透過《榷鹽法》《常平法》等有效實用的政策,刺激經濟發展,減輕民眾稅賦負擔。修復漕運之後,可以迅速呼叫東南地區的糧食供給關中地區,極大的緩解因安史之亂所導致的饑荒。
在李豫在位期間,平定內亂,恢復經濟,成功的扭轉了局勢,讓唐王朝開始緩慢的恢復。唐憲宗李純。李純(778-820年),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良,積極削藩,重振唐王朝的威望。
李純即位之後,大量的啟用那些年輕有為、忠於皇權、力主削藩的人才,像武元衡、裴度、白居易、元稹、韓愈等人,都是他在位期間提拔並重用的。
從他即位開始,就不斷的面對藩鎮的叛亂。有感於各大藩鎮漸漸脫離唐王朝的掌控,李純很果斷的開始削藩。先後平定劍南、淮西、平盧等藩鎮,重新樹立起唐皇室的聲威。
在李純在位期間,大力削藩,發展經濟,為之後宣宗的中興奠定了基礎。唐宣宗李忱。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整頓吏治,擊敗吐蕃,收復河套地區,勤儉節約。時人稱其為“小太宗”。
在李忱即位之後,有感於前幾任皇帝的碌碌無為,他致力於改善前人所遺留下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對內壓制李德裕,結束了牛李黨爭;限制宦官的權利,強力打擊不法外戚與權貴。對外擊敗吐蕃,收復了大片自安史之亂後失陷於吐蕃的領土。讓唐朝國力大有起色。
李忱一直把唐太宗作為偶像,處理政事前總要翻看《貞觀政要》,透過學習太宗的處事之道,來加強自己的執政能力。同時又多才多藝,生活節儉,給當時的社會風氣影響極大。
在“小太宗”李忱在位期間,唐王朝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恢復,對內民眾安居樂業,對外打敗吐蕃等傳統強敵,可惜後繼無人,最終唐朝忘於黃巢之亂。 -
3 # 大樹nn
晚唐有為皇帝有兩位:
憲宗:玄宗五世孫,歷肅、代、德、順四帝,受順宗內禪即帝位。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方鎮權重,朝廷微弱。元和之初,憲宗志平僭叛,剪削亂階,軍國樞機,歸於朝堂,唐之威令,幾於復振。惜乎服食過當,或曰閹豎竊發,天不假年,未終其業。
宣宗:憲宗第十三子,間隔穆、敬、文、武四帝,年三十七以武宗皇太叔即位。器識深遠,久歷艱難,備知人間疾苦。洎大中臨馭,權豪斂跡,奸臣畏法,閽寺讋氣,刑政不濫,賢能效用,十餘年間,頌聲載路。恭儉好善,虛襟聽納,帝道皇猷,雖漢文景不足過也。
……
自是而後,唐衰矣!
-
4 # 文物樑子
晚唐如果從武宗開始算起,只有兩個皇帝有所作為,武宗與宣宗。
一,唐朝前後兩個時期,五個階段!唐朝以755——763年發生的安史之亂為分水嶺,劃分前後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又個劃分為幾個階段。
618——655年為初唐;655——713年為高宗武則天時代;713年至755為盛唐時代。655年是永徽六年,九月九日,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在肅章門新皇后接受百官朝賀之先河,正式介入活開始影響朝政。初唐以關隴集團為領導核心的時代隨著褚遂良,長孫無忌的出局而結束。705年2月22日神龍政變(“五王政變”)迫使武則天下臺,但750——712年先後執政的中宗、睿宗還沒有徹底從武周政治軌跡中完全擺脫。
713年,唐玄宗上臺,與武周政治完全切割。進入中國封建社會有名的“開元盛世”
755年(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轉衰!在靈臺即位的肅宗領導了平定安史之亂的大事!763年安史之亂正式結束,宮闕殘破,千里赤地,餓殍遍地,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國家和人民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與摧殘!
安史之亂一個巨大影響是,各地軍閥割據,以節度使為首的各地軍政首腦往往獨霸一方,有的公開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有的武裝獨立。
二,中晚唐在位皇帝
755—763年肅宗平叛期。
763 ——805年為中唐。
763——779代宗
780——805德宗
805——820憲宗
829——824穆宗
824——826敬宗
827——840文宗
841——907是晚唐時期
841——846武宗
846——860宣宗
860——874懿宗
874——888僖宗
888——904昭宗
904——907哀帝
三,中唐特點
中唐最大特點,就是兩大內部矛盾突出。
1.宦官與朝官的矛盾突出。宦官把持新皇廢立。這與唐玄宗嚴格管理宗室子弟也有歷史關係。他把宗室沒有任職.開府的皇子皇孫限制在狹窄的百孫院內交由宦官管教。
由於涇源兵變時,德宗在建中年間從大明宮出逃時,身邊只有區區幾個宦官護駕,對朝臣大為失望,將禁衛軍主力神策軍交給宦官管理,宦官達到唐朝公權力頂峰,直到唐末。在此過程中,唐文宗試圖剷除宦官,但835年的“甘露之變”以失敗告終。宦官仇士良開啟殺戒,宰臣血流成河。
2.中央政府與割據勢力矛盾難以調和。這其中,唐憲宗在宰相武元衡被暗殺後,堅決平藩。派裴度,李愬,韓愈徹底打敗吳元濟收復蔡州,朝廷威信大增。但憲宗暴亡,有人懷疑是宦官暗殺。
進入晚唐後,朝廷幾乎難以再擴大直接統治範圍,在與地方的鬥爭中,處於焦灼狀態。朝廷直接控制區不到盛唐時一半。
四,晚唐有作為的兩個皇帝
晚唐皇帝只有武宗和宣宗有些作為。
唐武宗(814—846),李炎為穆宗第五子,憲宗孫。在宰相李徳裕(787——850)輔佐下在內外國事上有些作為。他與李徳裕的君臣搭檔,被視為千載一時的絕好合作:
1,武宗是仇士良違逆文宗意願,廢太子李成美而擁立。宦官對李徳裕也較為認可。上臺伊始就對佛教進行打擊。史稱會昌法難。全國被勒令還俗的僧人達26萬人,毀掉寺院4.8萬所。京城百餘座寺院,按照要求只能留下四座寺院。可見相當嚴厲。神像被毀掉鑄造銅錢,在一點程度上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促進經濟發展。實際上,不光佛教遭到打擊,三夷教也遭到沉重打擊,特別摩尼教因為回紇人原因,幾乎到了被毀滅程度。回紇(回鶻)人因平叛安史之亂有功,在唐境內飛揚跋扈,為所欲為。打擊佛教,捎帶打擊回紇勢力。
2.強勢削藩。會昌三年(843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死後,從子劉稹企圖襲位割據。唐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命諸道出兵征討,最終劉稹遇害,叛亂平息。
道勢力開始迅速抬頭。雖然被視為國教但一直超越不了佛教在各方面的影響。佛教遭到打擊道教影響上升。但這正是由於道教的丹藥,使武宗暴亡。
晚唐另一個值得敘說的皇帝無疑是唐宣宗,李忱。他是憲宗第十三子,穆宗弟弟。從憲宗,穆宗,文宗和宣宗的關係看,古代嫡長子繼承製完全被宦官的無作非為和朝廷勢力博弈所拋棄。
宣宗(810——859,846——859在位)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很好地做到了韜光養晦。裝聾賣傻使他躲過一次次刀劍。宦官看他昏懦,以為便於控制,立為皇太叔。坐穩皇位後,他的沉穩與明察秋毫使宦官朝官對他另眼相看。國家管理進入正軌。
1.為甘露之變中死難大臣(除參與的鄭注、李迅)平反昭雪,打擊宦官。
2.立即叫停對佛教徒的侮辱迫害,恢復名寺大寺,但沒有全部恢復所有寺院,而是整頓合併。對留寺僧人嚴格考核。
3.貶李徳裕於海南。結束牛(僧儒)李(徳裕)黨爭。使官場清明。
4.收復吐蕃長期佔領的河湟之地(青海湟水谷地)。
5.對收復敦煌的歸義軍張義朝等進行封賞,徹底將吐蕃勢力逐出絲路,使絲綢之路正常執行,鞏固對西北的直接統治。
6.對江西,湖南,廣東的叛亂進行平定。
他的作為受到時人稱道,被譽為“小太宗”!病重時遺囑太子李漼承繼大寶,後來的唐懿宗。
他也因服侍食丹藥,病情加重而身亡。
懿宗在位15年,階級矛盾突出,國家機體嚴重老化,瀰漫的驕奢之風又加劇社會離心力增加。他去時當年就爆發農民起義。兒子李環(僖宗)上臺不久,就爆發黃巢起義,假道漢中逃亡成都。僖宗成了各勢力爭來爭去的木偶,最後早早,年僅27歲,被葬於奉天縣,陵號靖陵。靖陵被髮掘,極為簡陋。
昭宗在位四年,被迫遷都洛陽。最後一位皇帝哀帝,更是不可能有半點作為。昭宗、哀帝都被朱全忠殺害。
當然有的學者將晚唐劃的較晚,認為從宣宗才真正進入晚唐。我們在此把宦官因素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將文宗劃為中唐。
-
5 # 方山中人
唐史中的晚唐還有些爭議,中唐大致是代宗大曆初至文宗大和末,也就是公元766年到公元835年,如果把此後的唐稱為晚唐的話,那麼相對有作為的皇帝應該只有唐武宗李炎與唐宣宗李忱了。不過題目中既然要問唐玄宗之後比較有作為的皇帝,那時間還應該再往前走走。
代宗李豫。他是玄宗之孫,肅宗之子,在位期間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改革漕運,鹽政以及糧價等,所謂“平亂守成”,是個中材之君,雖然中材,可在唐朝中後期,已然是個十分不錯的皇帝了。
憲宗李純。這位可以稱得上唐後期最為英明的一位君主了。在位期間,削藩,改革。勤勉政事,有“元和中興”一盛世,唐朝一度回覆到本來的氣象。
宣宗李忱。有小太宗之美譽,在位期間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有“大中之治”傳世,勤於政事,十分體恤百姓,甚至唐朝滅亡之後,仍有百姓懷念。
可能成為明君的皇帝:唐順宗李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當了足足25年的太子,而他儲君期間,表現十分不錯,處世嚴謹,利用優勢勸諫其父唐德宗。韓愈稱其“居儲位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可惜他後來中風,在位僅186天就被逼讓位給憲宗李純了。
回覆列表
唐宣宗李忱,晚唐時期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
在他在位期間,從諫如流,節儉愛民,賞罰分明,被人稱為小太宗。都知道,唐太宗治理的大唐有“貞觀之治”的稱號,開創了大唐盛世。而唐宣宗被人們稱為小太宗,可見真的是很有謀略和智慧的一個人。唐宣宗繼位過程其實是很複雜的,他原本是唐憲宗的兒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政治險惡,人心難測。於是他為了保護自己,就把自己扮成一個傻瓜,整天裝瘋賣傻的,實質上他在暗處默默的積攢能量。這讓別人都誤以為李忱是個傻子。唐武宗病危之際,宮中的宦官自作聰明,想要找一個好控制的聽話的皇帝,就看中了已經三十七歲的李忱,把他立為皇太叔,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
在宦官們沾沾自喜的時候,李忱立馬改頭換面,表現出他厲害的一面。他一掃之前的舊態,但凡經他手處理的政務都十分妥當。這下人們才發現,原來唐宣宗是個不可小看的君主。隨著他的治理,晚唐也出現了新的精神面貌。
自從繼位以後,唐宣宗就對於政事十分上心,致力於治理。他先是把唐武宗時期的舊臣清理出去,調到荊南為節度使,把這些政敵們打了個措手不及。由於李忱本人十分重視科舉,他就重用了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一下子就消滅了為患帝國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局面。在建立民眾支援上,他支援寺院佛教,使得信仰佛教的百姓和大臣們對他萬分敬仰,打下了很堅實的政治基礎。
唐宣宗重新挑選宰相,他第一想到的人就是白居易,但當時白居易已經去世了。白居易不僅有文采,還有政治之才,不管從哪方面都是很出彩的。唐宣宗對於這樣的人才,深感遺憾。悲痛之餘,他為白居易寫下了悼念之文。
在政績方面,唐宣宗是向著老祖宗唐太宗學習的。他以“知亂未嘗不忍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為座右銘。每日都要把《貞觀政要》這本書讀個爛熟。他重新整頓了吏治,限制了皇親宦官。唐宣宗體貼百姓,勤儉治國,重用人才,削弱了階級矛盾,使得百姓生活富裕... ...這讓晚唐一時間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對於官員的冊封,他也是有很嚴格的限制。唐宣宗對於封官員,有三個條件。一是不到規定時間的不授,二是不以個人好感相授,三是不以親近相授。
唐宣宗的腸胃不是很好,吃口飯嘴裡就發苦。一位醫者為唐宣宗看病以後,病情好轉。這位醫者就利用醫人之便,請求唐宣宗為自己封官,可被唐宣宗一口回絕,最後賞賜了他重金。想升官,必須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業績才行的,怎麼能這麼隨便?
有一次,唐宣宗從老百姓口中得知,當地縣令為人親民惠政,回去就把縣令封為刺史了。但是如果發現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員,唐宣宗必定會給予嚴厲制裁。唐宣宗對於地方刺史十分重視,一定要讓刺史親自來京城見他,透過考察才能上任。他認為地方父母官的好壞,決定著民心是否團結。
對外關係上,唐宣宗收復了湟河之地,平定了吐蕃,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樣的治理,無不被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