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仔

     

     

    1、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後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2、把罵人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說幾句髒話,特別是幼兒,覺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進行鼓勵。這是極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覺得孩子說髒話、罵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鬨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是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

     

    同時可以利用故事、兒歌及其他形式向寶寶灌輸道理,講解行為標準。使寶寶慢慢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3、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罵人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宣洩反應,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會罵人。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與他人的摩擦,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不要為這些小事而生氣罵人。

     

    如果寶寶好打人、罵人、搶東西的毛病透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還可以採取短時間地不讓她遊戲權利或將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使孩子認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歡,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幫助他改正缺點。

     

    4、鼓勵進步

     

    孩子行為轉變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鼓勵,使寶寶明白打人、罵人、搶東西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歡,有錯就改大人才喜歡。

     

    另外,家裡不要有人做和事佬,這種行為不管怎麼說都是不對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但是對這樣不好的行為不能姑息,否則養成習慣再改就更難了。

    2孩子罵人怎麼處理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著急了就會爆粗口,說髒話,這些舉動會影響到小孩子,因為小孩子沒有是非觀念,會經常模仿大人,因此一些不好的舉動也是因為大人引起,所以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做個文明人。

     

    進行冷處理

     

    孩子出現罵人行為,如果家長表現出氣憤和緊張,孩子會因為好奇而加深記憶,從而加重了罵人行為。因此,在孩子罵人時,父母應該不予理睬,孩子就會因為失去了別人注意,不再去罵人了。

     

    引導孩子使用文明用語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用文明用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多教一些文明詞彙,這樣孩子遇到事情時才會用文明語言。

     

    告訴孩子罵人的嚴重性

     

    必要時可以哄一下孩子,告訴孩子罵人非常不好。大家都討厭罵人的孩子,讓孩子自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態度平靜自然,不予過分注意。

     

    年幼的孩子還不可能真正理解所說的髒話中影射的不健康的內容,更沒有意識到說髒話、罵人有什麼不對。假如家長對此不予大驚小怪,而是悄悄注意孩子舉動 ,他也許不會再重複說髒話了。反之,家長的驚駭和憤怒、旁人的發笑和慫恿,會引起孩子對自己所說髒話的注意,讓他覺得髒話具有刺激性和傷害性,待到他憤怒、興奮時,便會口出髒話來攻擊他人。

     

    讓孩子學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情感。

     

    家長和老師要經常教育孩子懂得這樣一個道理:罵人,是無助於解決矛盾和衝突的,聰明的孩子應該運用幽默、機智的語言來化解對方的敵對情緒,同時也使自己的心中怒火平息,減少心理壓力。

     

    耐心說服教育。

     

    嬌聲怪氣、用詞汙穢、病語連篇等,都是孩子們使用語言中應該避免的弊病,一旦發現,應隨時幫助孩子矯正。例如:這句話聽起來很難聽,這不是一個好孩子要說的話。好孩子是不能說髒話的,你看,爸爸媽媽和老師都不說髒話,是嗎? 。大家都不喜歡這句髒話,如果別人罵了你,那是他的不對,你不應該罵他,因為你要做一個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你看,你罵人,別人多不高興,今後再別罵人了,好嗎?

     

    如果孩子罵人、說髒話屢教不改,家長和老師應該採取適當的懲罰措施。

     

    首先要讓孩子認錯,向被罵方道歉。其次,讓孩子把我保證再不罵人 這句話抄寫幾十遍。另外,取消孩子的某些權利,如取消獎勵和有關活動計劃等等。

    4孩子罵人教育妙招

    1、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

     

    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建議爸爸媽媽們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專家建議,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 2 # 今夜的星辰ymc

    孩子罵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孩子罵了人,家長就要讓孩子及時承認錯誤,並向對方道歉。那麼,如何引導孩子不罵人呢?

    一、家長做好示範引領作用

    二、讀一讀、講一講有關文明禮貌的故事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中有很多名人尊師敬長的故事,可以引導孩子去閱讀,也可以講給孩子聽。如六年級課本中的《談禮貌》就是一篇佳作,文中列舉了兩個事例,一個是宋代武將牛皋無禮問路遭到老人嫌棄,而岳飛有禮問路受到老人熱心指點;第二個是周總理被理髮師傅誤傷不僅沒責備,還主動承攬責任,讓理髮師傅感動不已!這些故事一定能觸動孩子幼小的心靈,在心田裡種下禮貌的種子。

    三、在生活中養成禮貌的習慣

    正如《禮貌歌》所唱“假如你幫助了我,我就說一聲謝謝你;假如你得罪了他,你就說一聲對對不起。一聲謝謝你,話少重情誼;一聲對不起,消了心中氣……”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要要求孩子禮貌待人、不說髒話,與同學、與家人和睦相處。經過上述步驟訓練有素的孩子,怎麼可能還會罵人呢?

  • 3 # 喵電影00

    我認為,第一: 應找準原因所在,孩子為什麼罵人?

    第二: 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第三: 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習慣時,大人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 4 # 彩色的雲57

    小侄子去年宣佈結婚了。親朋好友都去喝了喜酒。弟弟,弟媳也升級當上了公公,婆婆。媳婦的到來給這個家帶來了無比的快樂。一家人每天洋溢在喜悅之中。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爭吵,每天都沉浸在快樂之中。

    媳婦的到來依然沒有管住弟弟,弟媳之間互相說髒話的毛病。他們兩個人就算開個玩笑也要捎帶上罵點兒髒話。媳婦經常說他們:“爸爸,媽媽,你們得改掉說髒話的毛病了,要不將來有了小孩會跟你們學的。”他倆根本聽不進去,把媳婦的話當耳旁風。

    一八年的二月份媳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休完產假媳婦就把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就上班去了。這爺爺,奶奶那叫一個盡職盡責。把小孫子養的白白胖胖的特別可愛。前幾天弟弟,弟媳帶上小孫子來我家做客。我拿出來玩具給小傢伙,小傢伙用稚嫩的口氣說:“謝謝奶奶。”我對弟媳說:“小傢伙都比你們強,懂禮貌,不說髒話。”弟媳嘿嘿的笑著說:“我們現在不敢說了,被小不點兒管住了,我們再說髒話害怕小不點兒學了。”所以說要想讓孩子不說髒話,做一個有禮貌,懂道理的好孩子,我們做大人的就要起到一個模範帶頭作用,大家說對嗎?

  • 5 # 霆軒閣

    孩子罵人跟以下環境有關:

    1.孩子是否被周邊的孩子所影響.

    2.孩子是否受網路遊戲語言的影響.

    3.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父母要以身作責,起良好示範作用.

  • 6 # 嘿呦喂哦

    孩子為什麼愛罵人?

    孩子罵人應該具體看,有的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只是受周圍環境影響,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罵人”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指出來,並告訴孩子這樣不對。但上面案例中,這個孩子已經五年級了,那麼罵人就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為之,所以,家長需要分析背後孩子的心理問題了。

    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上的問題通常反映出他們的心理問題,而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是大人問題的延伸,所以要想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家長應該先找一找我們自身出了什麼問題。

    建議家長首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問題

    第一、是不是被情緒所困擾。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時,並不是以教育為前提,而是以自己發洩情緒為主。所以會在處理問題之前首先需要透過懲罰他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然後試圖讓孩子能夠透過自己的懲罰行為來理解自己,滿足自己。懲罰激起的第一反應不是反省而是抗爭,所以他們選擇罵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第二、我們是不是處於“焦慮狀態下的認知融合”。認知融合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它是將對未來的想象與當前現實融合在一起的邏輯思考過程。但如果我們處於焦慮的情緒狀態,那我們對未來的所有預期都是負面的。而這些負面預期又會反過來更加激發我們的焦慮。

    當家長處於焦慮的認知融合狀態下時,會誇大孩子的某些行為。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是在為“被預見”了的未來受到了過度的懲罰,由於基於目前的行為並不應該遭受到如此強烈的懲罰,所以在孩子看來,他的抗爭也會顯得合情合理了。

    第三、我們有沒有給孩子貼標籤?當家長都在用“熊孩子”這個概念來認知這個10來歲的小男生,認為他一定會變壞時,那麼受到傷害的他為了逃避痛苦,一切行為都可能會向更“熊”的方向去發展。

    第四、我們有沒有過度溺愛。其實,溺愛是一種變相的精神忽視,表面上的百依百順妨礙了大人去探尋孩子真正的需求。強調自己的犧牲與付出,就是要給自己一個可以絕對壓制對方的道德優勢,讓對方無視本身的痛苦來遷就自己。這麼做在對方反抗能力弱,或者情緒等級不高的時候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如果對方已經有很強烈的痛苦了,這種方式就只會激起更強烈的反抗。

    如何解決?

    首先,家長應該清楚意識到:教育切忌情緒化,缺乏規則,這樣會讓孩子除了無所適從,還會有樣學樣,也養成隨心所欲喜怒無常的個性。

    所以,家長的態度和示範對孩子非常重要。因此在教育時,一定要注意是否過度採用指責、懲罰等負面方式。在這裡需要家長採用“優勢視角”,以積極的視角去解釋孩子的行為,避免自己陷入焦慮的認知融合當中。

    接下來,家長需要知道孩子的主要問題是什麼。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有一個著名的“人格八階論”。其中學齡期(6~12歲)是:勤奮對自卑的衝突。因此,小學5年級孩子的主要人格塑造目標是“克服自卑,獲得勤奮感”。因此在教育時,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透過學業進步建立勤奮感。

    告訴孩子:“你做不好並不等於你是糟糕的,只要你不逃避失敗,你就是好孩子,你失敗只是由於你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你有權利去試,並且有權利在受傷後要求家人、老師的幫助和安慰。我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也希望我們以你為榮,對嗎?”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建立勤奮感。

    另外,如果孩子能夠獲得父母和他人的認可,他絕對會樂於去做得更好。如果孩子想要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他就需要不斷受到正面強化,不斷受到鼓勵,並且有人不斷告訴他:你儘管去犯錯,你犯的所有非原則性的錯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諒的,但前提是你願意改。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的負面情緒被減弱,自然不會發脾氣、罵人甚至打人。

    當然,我們強調愛孩子,給孩子正向的鼓勵,但是絕不是溺愛,無原則的縱容,而是在建立規則的前提下。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分享一個免費的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週末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