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城悟語

    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辯證的來看。

    首先家長的文化程度和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的。孩子是否優秀首先取決於家長的言傳身教。有一些受歷史客觀原因造成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家長,其為人處事,人品,以及在家裡對孩子的關心教育都做得非常得好,非常的到位的話,依然可以透過這樣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和品格,這些都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必備的反過來講,就算父母雙方是很好的教育背景,但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忽略了做人做事的正確教,即便孩子能夠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但是並不代表著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其次,孩子的優秀與否和成績本身並不是絕對相關的,我們在社會上看到有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很好,但最終並沒有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的高分低能兒。

    最後回答一下,關於為什麼現在學習很多時候要家長參與?這裡面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家長被動的參與學習輔導。比如說學校佈置了一些作業或專案需要家長的參與,比如說需要家長來檢查孩子的一些作業情況,要家長寫評語或者回復學校。

    第二種情況時更為普遍的是家長主動的選擇參與孩子的學習,輔導孩子的功課。這是大多數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所致,希望透過自己的外力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這個也是有現在的高競爭環境所導致的,對家長是很大的壓力和一個挑戰,其實孩子真正的學習應該來自於他自身的動力和好的學習方法,這個應該是家長努力的主要方向。

  • 2 # 紅袖future

    個人感覺和家長有沒有文化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要做一個溫和,循循善誘,慈祥的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們對話,做一個好榜樣,孩子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 3 # 上官眼小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許多優秀傑出人才他們的父輩並沒有太多文化教育。我跟你講一件真實事情,希望你可以從中明白

    在商場裡,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順走了一個玩具車,老闆跟孩子父母說孩子偷了東西。

    結果,父母不但沒有道歉,還指責老闆誣陷。兩人把老闆導購通通罵了個遍,並說老闆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以後都會造成影響,孩子不可能偷,一定是商場的人主動給孩子拿著玩的,孩子可能誤會是給他了就帶回家去。

    老闆問孩子:

    “你跟阿姨說,這個玩具是別人給你的還是你自己拿的?”

    “自己拿的。”

    “你在沒經過我們允許也沒有付錢的情況下自己拿走東西這算不算是偷?”

    “嗯,是我偷的。”

    本以為到這,家長就應該賠禮道歉補償損失,再給孩子一腳教育一下。但結果出乎意料,給一腳是真的,但"教育"的內容卻是:“什麼偷,你再說偷我回家打死你,不許說偷,就是她們給你拿著玩的。”

    2

    真為這個小朋友感到悲哀的,犯了錯誤,如果引導的好,錯誤也不過是給孩子一次經驗教訓,沒想到為人父母居然縱容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突然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新聞。

    劉先生在樓下發現了一天前丟失的腳踏車,車上鎖了把新鎖。本想躲起來看看小偷到底是何許人物!結果蹲守幾個小時,都沒有人出現。於是劉先生決定撬鎖回家,結果在車鎖上發現了一個塑膠袋。塑膠袋裡有車鑰匙和一封信。

    信的內容誠懇端正:意思是我孫子不懂事一時貪心偷了你的車子,回家時已經嚴厲地批評訓斥一頓,很對不起讓你身心受到傷害,望見諒,並賠付一把新鎖以表謙心。

    其實我倒是覺得如果是孩子親自認錯道歉肯定是更好的,但這位爺爺的做法也未嘗不可。告訴孩子錯在哪,自己用行動來給孩子示範了犯了錯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在這樣的榜樣示範下,孩子會得到更好的教育。

    像前文中父母的做法,孩子犯錯,父母不但不教育,還維護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承認自己犯了錯。很難想象這究竟是擁有怎樣三觀的父母才會做出這種事說出這種話!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上樑如果不正,下樑真的不會歪嗎?

    3

    曾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我父母都沒什麼文化”。

    沒有文化的父母,可能會跟不上你思想的步伐。

    沒有文化的父母,可能有些愚昧、有些頑固。

    沒有文化的父母,你可能會覺得跟他們的交流是那麼的困難。

    但是,不管父母怎樣沒有文化,他們都教出了一個最好的你。你上過學,看過了世界。你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努力著奔著更好的未來走去。

    而沒有三觀的父母呢?不敢說教出來的孩子都是不好的,但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對三觀不正的父母,孩子得有多大的意志力才能成為一個擁有好品德的人。

    人非聖人孰能無過,犯錯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認識不到錯誤。當一個孩子犯了錯時,及時的改成,他依舊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而像文中父母那樣呢?不教育反而還火上澆油,這個孩子長大後會不會真的變成小偷?會不會因為貪婪而走向毀滅?

    沒有三觀的父母,自以為在保護孩子,實際上是在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淵。

    也許,你沒有接受過更高程度的教育。

    也許,你沒有那麼多的財富。

    但請做個三觀正的父母,

    那將是孩子的福氣,

    也是你給孩子最大的寶藏!

  • 4 # 實言守真

    三分天資,七分學習。這說明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人才!除去天資不談,只論教育,教育有學校的家庭的社會的,環境塑造人,考試最公平,所以要努力學習進個好學校,受好的教育。孟母三遷說得就是認識環境,會找環境,能夠下決心改變或轉移到好的環境。教師只是學齡段的老師,而家長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所以要想孩子成才有作為,必須勇於擔責,講究方法,注意引導,言傳身教並舉。過去知識相對少,學習壓力不大,家長的負擔壓力小,而今知識大爆炸,生活節奏快,要求也高,雖然有個別沒文化的家長也能育出能才,但是在如清北大這樣的高學府中,家長沒文化是很難做到的,可以做個統計對比,初中高中孩子有不會的輔導不了,或沒辦法解決,一次拉下累積成災,難能學好有所突破!再說孩子的學習意識方法習慣這些對於家長的考驗更大!一旦教育引導好了,便會省心省力,高質高效!靠爆力蠻力都是費力而收效不大的!

    學習的動力源自理想志向目標夢想!所以家長應多在引領上下功夫,必能事半工倍,比如說大點,解放全人類,建美好社會,道義正義責任擔當,天下為公,大愛無疆,普渡眾生,做個有為之人,有用之人。說小點,有職業夢想,做個醫生濟世救人,做個教師開悟發智傳技授能,做個軍人公安保家衛國保一方平安,做個科學家發明創造福人類,做個工人農民敬職敬業,做個好人主持正義愛心善良…。才能生出求知的渴望和不竭動力。能吃苦抗措折,有興趣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有恆心和毅力。形成堅實的基礎和能力,一步步地走向成才和成功!

    有個學生,他說他一定要透過努學習找個好工作,做到自食其力,結果他勤奮努力,好學善問,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去銀行工作,天天數錢,開心加快樂!

    當然理想要現實,空想無意義,脫離實際,好高騖遠,一個是達不到,另一個是失去了該有的發展機會得不償識,比如有的學生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去了職校,不氣餒,不恢心,後發制人,考入對口大學,前景光明。神童的正途不再贅述!

    總之學習重要,學法習慣目標重要,教師重要,家長更重要。因為個人差異,無論教師,家長,因材施教,因勢力導更重要,當這些能與學生契合時,才是最為有用和有效的!

  • 5 # 媽媽V幫

    一、家長引導孩子學習到底是不是必須的呢?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帶著他們認識世界、學習各種生存和生活技能,在學習方面也是一樣,如果父母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再結合科學的學習方法,孩子一定會受益匪淺。 只是,引導孩子學習是要講究方法的,對於同樣天資的孩子,引導得好可能上清華北大,引導得不好可能會在無意之中,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磨蹭、依賴、粗心等壞習慣,甚至討厭學習。 二、怎樣引導才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呢?這裡有幾個原則:

    1、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家長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一開始就很緊張,整天盯著孩子有沒有主動寫作業、有沒有做錯題、是不是又磨蹭了,這會讓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跟父母形成“貓和老鼠”的關係,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為父母學習的,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只有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而父母只是個助手,為自己而學的孩子,學起來才有動力。

    2、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有時候你去請教學霸家長教育經驗,對方的答案很簡單,覺得自己也沒有在孩子學習上下多大功夫,孩子只是“自覺”或者只是“上課認真聽”。這是因為家長的引導有時候是潛移默化的:相對而言,父母關係親密的孩子更容易專心學習,學習型的家長也容易培養出喜歡學習的孩子,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比代替孩子思考更容易培養出愛動腦子的孩子。這些家長看似沒怎麼引導,實際上就是給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三、家長沒文化,怎麼引導孩子的學習呢?

    舉個我的例子。 我媽只上過掃盲班,大字不識幾個,但我覺得她對我的學習幫助很大。 我小學五年級轉學了,我能上學的時候已經開學一個月了,剛去就碰上數學測驗,考的題都不會,這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因為之前我也是班裡前幾名啊。我媽知道了我的成績,就問了我兩個問題:“你覺得這次沒考好是啥原因?”、“你準備怎麼辦?”我分析了原因,並表示我打算在期中考試前自己學完前面的內容。我媽就說:“好,你學吧,媽陪你。”之後每天晚上我寫作業的時候,我媽就在旁邊作針線活,那次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考到了全班第一。 我媽的做法在當時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現在回想起來,她的信任、陪伴和支援,有種神奇的力量,讓我能全力以赴並且效果很好,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定能生慧”吧。

    總之,孩子需要家長的引導,但引導要講究方法,其關鍵是要把學習的責任和自主權交給孩子,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家長文化程度高不高,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支援,讓他能夠心無旁騖的投入學習。

  • 6 # 迴音思凝說教育生活

    在學習方面,孩子需要家長引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是不是沒文化的家長就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為何現在在學習上需要家長引導呢?

    首先,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不良誘惑的影響。

    資訊化社會,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如,“網路遊戲”。人們在網路遊戲中,能身處快樂與自由的虛擬世界裡,擁有現實社會中很難體驗到的美妙情緒。

    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對學習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孩子對學習的態度。父母積極引導孩子學習,孩子更容易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假設父母每天都在孩子耳邊說到,學習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跟我們一起掙錢?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孩子只會排斥學習,厭惡學習。

    所以,孩子在學習態度的養成上,需要家長的引導。

    最後,孩子的教育,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教育共同發展,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的學習,不單純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做人與品德的學習。舉一個例子,在學校孩子學了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可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孩子做出了像“孔融”那樣的選擇,結果家長卻說孩子傻。最後,孩子矛盾了,他就再也不當父母眼中的傻孩子了。

    所以,孩子在品德方面的學習需要引導。

    那麼,是不是沒文化的家長就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呢?前文已說過。為了增強家長的信心,我來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一個朋友的表妹,00後,今年高考,文科超過一本線49分。可是,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勉強讀完了小學,母親連初中都沒上完。他們這就屬於沒什麼文化的吧,可是卻培養了一個準名校大學生。

    那麼,他們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其實,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也沒做什麼,都是孩子自己努力。如果真要說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付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他們即使窮,再窮也不會窮孩子的教育。

    除了三番兩次地叮囑孩子好好學習之外,就是按老師的要求檢查孩子的作業,只要孩子開口買課外書或者其他的教輔資料,他們都會從自己的吃食中省出錢來給孩子買……

    我覺得,家長沒文化,也不要妄自菲薄,一樣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在這裡,給家長几條建議: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2.時常陪伴孩子。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也在一旁學習。

    3.支援並配合學校教育,為孩子的學習保駕護航。

    4.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不玩手機,經常支援和鼓勵孩子努力學習。

    家長做到了這幾點,孩子也努力,這樣就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孩子了。

    寫在最後:家長要為孩子的發展,開啟一條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無論遇到什麼,支援和鼓勵孩子,加強溝通,父母與孩子共同解決。最後,祝您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學歷找的工作,努力工作能升職成好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