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老帥看戲

    因為曹操一生終未稱帝,而他不稱帝的原因我們可以大致分析為

    第一,他知道,在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比他稱帝討伐更加名正言順。他若廢帝自立,諸侯會聯合起來反對他;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個消滅地方割據勢力,然而,他無法使整個士族階層服膺。這就是他所比喻的爐火,也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高謀遠略。儘管他殺掉了這個階層的許多頭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個階層,他是不敢小視的。

    其三,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10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四,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五,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 2 # 澹泊25

    曹操從參加工作到駕鶴西去,嚴格來說都是在為漢朝工作。

    雖然他功勞很大,已至於官至極品,享天子制(就差個皇帝名號了)

    曹操沒有稱帝,原因很多。一、曹操一直以漢朝廷名義釋出公告。二、和他奮鬥的同仁,一直以漢朝忠臣自居(荀彧就是這麼一個代表)。

    三、吳,蜀未統一,正與他對著幹呢。

    東漢朝未代皇帝劉協還在呢,曹操以漢朝中央名義釋出檔案,對他最有利,曹操的謀略我們要佩服他。

    曹操駕鶴西去時,漢朝名義還在,不管曹操願與不願,離逝時還是漢朝丞相。

  • 3 # 古月笑看風雲

    因為曹操一直以漢丞相自居,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有改漢朝國號,曹操在世期間亦沒有稱帝。只是封自己為魏王,受九錫。為後世,曹否稱帝,奠定堅實的基礎。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雄才大略,是太尉曹嵩的兒子,也就是個官二代。少有才名,舉孝廉,選為議郎。歷任洛陽北部位、頓丘令、議郎,後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升任濟南相。由於政績出色一郡清平,升遷為典軍校尉。陳留起兵,組織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為東郡太守成一方諸侯!後來,迎接漢獻帝到許昌。一路升遷,最後官拜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地方勢力,徵匈奴、烏桓等統一北方。

    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津盟,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那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稱帝號,刻璽而北方。鎧甲生蟣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一直當漢臣,就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政治策略。

    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誰先稱帝,誰將會是天下群雄的討伐物件。袁術最先拿著玉璽稱帝了,建安二年在壽春稱帝。結果很快被曹操、呂布、劉備、孫策四路圍攻。沒過兩年,袁術就病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曹操很清楚的認識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其他地方的割據勢力,聽話的就給你封個官。不聽話的,就以天子的名義討伐你。這樣子做什麼事,都能做到名正言順!當自己勢力不足夠強大的時候,這個策略非常頂用。後面,曹操勢力夠足強大了,三國鼎立之勢也形成了。他也無意稱帝了,只是給自己封了個王,受九錫!接受漢朝最高的封賞禮儀,其實他也不在天子之下!天子是他的囚犯……

    因此,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

  • 4 # 火山文史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曹操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一個宦官之家,以鎮壓黃巾軍起義起家。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並遷都許昌。同年十一月,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開始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建安四年十二月,曹操在官渡與袁紹打了一仗,以少勝多,成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軍閥。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當時的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食邑三萬戶,位在諸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這時的曹操名義上還是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諡曰武王。

    縱觀曹操的一生,起於亂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統一了中國北方,雖然是當時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但他一生未稱帝,這是為什麼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的一段話表明了其心跡。當時,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說明曹操始終認為自己代漢的時機不成熟,擔任周文王這樣的角色也是其理想。曹操在他的詩作《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句,表達了他的志向。《三國演義》將其描寫成一代奸雄,那是為了塑造劉備為漢室正統的需要。《三國演義》是小說,與歷史事實差異很大,我們不能將演義中的形象當作歷史來讀。

    總之,曹操踐行了自己的理想,終其一生為漢臣。

  • 5 # 李某某6743

    不來虛的

    本人以為曹操自始至終都是漢臣

    第一點:曹操從舉孝廉 、置五色棒 、七星寶刀殺董卓 、反董聯軍(也只有曹操、孫堅有區域性戰鬥)

    第二點: 獻帝落難、諸侯無一人相迎 ,唯有曹操千里救駕。(假如曹操不去、獻帝與諸大臣的結局可參考袁術)

    第三點:獻帝兩次暗殺曹操、 曹操沒有廢之 殺之

    第四點:曹操稱公 稱王、有篡逆嫌疑。但是勸進這東西 如果你不進 後面的人也進不了、要麼等 要麼踩過去, 如果你進了 皆大歡喜

    第五點:曹操如果還政予獻帝、他就會成為第二個霍光 張居正 多爾袞 奪官罷爵 抄家滅族

    第六點:曹操終其一生始終是漢臣 哪怕漢賊 也是漢

    第七點:曹操死後一切從簡 該改嫁的改嫁 該織布的織布 這也許才是本來的樣子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 6 # 大鍋故國神遊

    不能說曹操終其一生沒有稱帝,就是漢臣。

    曹操一生所做的一切,特別是後半生做的一切就是造魏,而造魏=篡漢。

    這樣還能說曹操是漢臣嗎?顯然是不能的。

    曹操沒有稱帝,大概分析起來,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曹操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稱帝了;

    第二,曹操一生跟名教做對,但是最終不可避免地投入到名教的懷抱,這句話可能比較艱澀難懂,後面會做一個分析解釋。

    曹操晚年稱說天命,希望自己是周文王,這相當於是給子孫後代下達了明確的指示,就是要終結漢朝。曹丕稱帝之際,多次推辭,群臣直接說這樣怎麼行呢?曹操在高陵都會不高興的(武王必不悅於商陵之玄宮矣),這就是時人對曹操的認識。所以這算什麼漢臣呢?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是一個比較公允的評價。

    以上是一些關於曹操不忠於漢朝的宏觀情況,那麼曹操具體又做過些什麼事情,可以看得出曹操並不忠於漢廷呢?“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這些都是超越一般諸侯,形同天子的儀仗規制。如果說一個人把自己的等級規格提高到皇帝的程度,而他又不想當皇帝,這合理嗎?想當皇帝的臣,還是臣嗎?

    曹操之所以沒有走出這最後一步,和在他臨死前的時局有關。從建安二十三年開始,直到曹操建安二十五年去世,這段時間接連發生了吉本案,和劉備爭奪漢中,關羽北攻襄樊這些大事,因為關羽的北伐一度進行的很順利,已經威脅到許昌了,曹操還在考慮遷都避其鋒芒,沒有時間去完成稱帝的事,也是一個實際情況。

    第二點的情況就更復雜一些,曹操的一生充滿了矛盾。曹操可以說是名教的叛逆者,但是他利用各種手段,打擊消滅了自己的對手之後,完成了統一北方的不世之功之後,他自己也從叛逆者變成了正統,所以他也不可避免地投入名教的懷抱。當他提倡著“唯才是舉”,不計德性的時候,他是蔑視名教的。但是當形勢變成“治平尚德行”的時候,他又需要“至德之人”。這種矛盾放到他稱帝這件事上面,就體現在他一方面把自己作為皇帝對待,一方面確實又恐懼背上千古罵名。司馬光曾經尖銳地指出“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這算是一個比較中肯的結論了。

  • 7 # 月下冷風吹

    曹操一生未稱帝。他死前不久,孫權因為奪荊州、殺關羽,與蜀交惡,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書,建議他“早正大位”,曹操說:“是兒欲吾居爐火上耶!”。

    其實,曹操不是不想當皇帝,只是前車之鑑使他不敢登上皇位罷了。所以,擁有最高權力,卻又不是九王之尊的曹操,對於任何覬覦這份至高無上權力的人,總是格殺勿論、瘋狂鎮壓的。正因為他自己無法得到這個崇尊之位,別人想得到,他一定是要與之拼命的。因此,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正如他給行軍時擬的口令“雞肋”一樣,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來。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兒曹節下嫁給漢獻帝,除了政治上的籠絡外,不能說曹操對於這個儘管是符號的皇帝,未必敢太不恭敬。但另一方面,又根本不朝請,履行一個臣子的義務。雖然曹操不斷地在詩文中表露自己,如“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中,對於周公褒揚的同時,實際也是在自我標榜。可對比自己小26歲的獻帝則根本不放在眼裡,動不動就跑去發一通脾氣,嚇得人戰戰兢兢。

    漢獻帝曾拱手要把皇帝位置讓給曹操,但他始終不稱帝,只為王,這是他征討黃巾起義以來數十年的既定方針。後代人稱曹操為奸雄是很有道理的。曹操一生,最奸之舉,莫過於不奪帝位,而擁帝權,既撈取名聲,又得到實惠。

    事實上,曹操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沒有邁出最後的一步。如果曹操要當皇帝的話,從山東進軍洛陽時就可以把獻帝廢了。曹操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據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知道,在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比他稱帝討伐更加名正言順。他若廢帝自立,諸侯會聯合起來反對他;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個消滅地方割據勢力,然而,他無法使整個士族階層服膺。這就是他所比喻的爐火,也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高謀遠略。儘管他殺掉了這個階層的許多頭面人物,如孔融、崔琰,但整個階層,他是不敢小視的。

    其三,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10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四,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五,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一種自我評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熱度最高,人氣最旺,還容易上手的遊戲是哪一款?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