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姐食養
-
2 # 徐大sao
銀耳有很好的養顏效果,大多數人喜歡煮銀耳糖水喝,但是很多人卻煮了很久也沒有那種濃稠感。其實銀耳想出膠其實很簡單。
1,銀耳本身的問題,放置太久的銀耳很不容易出膠,所以選擇購買時一定要選帶有淡淡黃色的銀耳,雪白的銀耳不要購買。
2,浸泡時間不夠,或者沒有浸泡就煮。銀耳熬製之前一定要進行浸泡,一般頭天浸泡隔日再煮為最佳。
3,銀耳在煮的時候整根放入,。煮銀耳的時候我們儘量把它撕碎,這樣才能煮的充分,更容易出膠。
4,煮銀耳斷斷續續加水。我們在煮銀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次性加夠水量,這樣能夠保持銀耳一直持續受熱,更容易出膠。如果中途加水會降低銀耳的溫度,所以出膠就更不容易了。
-
3 # 柴米油鹽醬醋茶3073
銀耳一定溫水泡開,洗淨。加水 放入鍋里加入紅棗枸杞,小火慢熬。起鍋前加入少許冰糖。 不想濃稠都難啊,農村最樸實簡單的方法,希望採納!
-
4 # 劉家四妹妹
首先選材非常關鍵,煮銀耳要選醜耳,就是比較小顆的那種,在某寶上就能買到,而且要冷水泡發至少兩小時,然後去除背面發黃的根部,手撕成小片片或剪碎,我一般都是用電飯鍋煮兩小時再燜半小時,出鍋後膠質非常多,口感軟糯,真真的好吃有營養!
-
5 # 美瑩仔
你好
銀耳浸泡了幾個小時,然後切成小小片,放入燉鍋中,慢燉幾個小時,最後加入枸杞 紅棗 冰糖,一定可以出膠的 吃起來的感覺就像是燕窩,入口即化,可以加入桃膠。
圖片是銀耳和桃膠一起燉的。
-
6 # 鑫雨霏霏
傳統的做法就是燉銀耳,最出名的就是銀耳蓮子燉百合。
深秋天干氣燥,許多人都會感到胸悶氣短,尤其是老年人。而這天氣也讓人感到口乾舌燥,陰虛火旺,咽乾咳嗽的人也非常的多。所以在這個季節就要多做一些比較滋潤的飲品,今天我做的這個就很有針對性,非常適合在這個季節飲用。
【銀耳蓮子百合湯】
【食材】銀耳、蓮子、枸杞、百合
【烹飪方法】
1.銀耳先用溫水泡開,因為銀耳能泡發10多倍大,所以一次不要泡太多。
2.枸杞用溫水浸泡。
3.蓮子用溫水浸泡一個小時。
4.把泡好的銀耳、蓮子、枸杞放入燉鍋中。
5.把百合洗乾淨,掰成一瓣瓣的放入湯內,上火燉煮一小時就可以啦。
這個湯也是我們漢族最傳統的一道湯品,它有很好的美容美顏的作用。而且百合和蓮子還有潤肺止咳以及安神的良好作用,非常適合在秋天飲用。而這道湯中的主角銀耳,服含有天然的植物性膠質,所以它也有滋陰的作用,很適合女性服用,經常喝可以美膚養顏。
既然好處那麼多,一定要經常吃,尤其是在比較乾燥的秋季,沒事就燉上一大鍋,全家都可以一起享用。這道湯也是老少皆宜,任何人和都非常適合。
回覆列表
姐妹們,你們在煮銀耳的時候,是不是也遇到過下面這些問題~
1、用高壓鍋燉銀耳,燉了3個小時還沒出膠。
2、用煮了好久4個小時,不黏稠,也不糯!
3、買了兩袋,大小不一,泡發之後葉片有厚有薄,一袋裡有的能出膠有的不出膠,是不是銀耳的形狀不同,出膠也不同啊?
4、我在超市買的銀耳是白色的,不知道為什麼這回發過來的這麼黃,銀耳不應該是白色的嗎?
針對姐妹們反映的情況,我們就銀耳的搭配方面,做了對比試驗,希望看完這個實驗,姐妹都能燉出滿滿膠質的銀耳湯。
3個實驗,告訴你銀耳出不出膠的秘密
有一些姐妹跟我說,她們同樣的方式燉銀耳,有時候能出膠有時候不能,問我為什麼?其實影響銀耳出膠的因素有很多的,譬如銀耳的質量,搭配的材料,炊具、燉煮時間等等,那麼今天我只從2個方面,銀耳的質量和燉煮時候搭配的食材,來講解一些銀耳出膠的問題。
以下的內容都是花姐實驗室自己內部做的小實驗,別的地方你可是看不到的哦!
下面的實驗都採用隔水燉,3克幹銀耳,配上200ml水,燉足3個小時,中途加2次水以防小燉盅內銀耳沒有被加熱到。(隔水燉盅也都是可以完美出膠的,加水是避免燉盅內的水燒乾以後,燉盅內的銀耳上層無法加熱到,影響出膠)
1 銀耳硬度、放置時間和葉片形狀不同,它的出膠量也是不同嗎?
1、花姐,我去年買的銀耳,放到今年再吃,還能吃嗎?
2、花姐,為什麼一袋銀耳裡,銀耳有的捏起來很軟,有的很硬?
3、花姐,我發現,每次買你家的銀耳形狀都不一樣,煮的時候,有時候能出膠有的不能,就想問下,銀耳出膠不出膠跟它的形狀有關係嗎?
針對這3個問題,我們做了3組實驗。
選取的銀耳:有硬的有軟的,有去年的,有今年的。泡發後,葉片也有厚有薄。
燉煮方式:3種銀耳泡發後,各取3克,分別加入200克水。同時在隔水燉鍋裡燉煮3小時。
結論:上述3種形態銀耳都能出膠,出膠程度差不多,都很好;而且小實驗2、3的結果,即使用熱水泡銀耳,泡過的水倒掉(損失了一部分膠質),也基本不會影響銀耳後續的出膠。1號實驗我們用的銀耳還是15年12月份的銀耳,仍然出膠。這就說明在這3種情況下,銀耳出不出膠跟銀耳品質沒有關係。
2 為什麼煮銀耳湯時,冰糖和枸杞最好後放?
記得我在一期影片裡講到,煮銀耳湯時,冰糖和枸杞要後放。很多姐妹們就問我為什麼要這樣。看完下面這個實驗,你可能稍微那麼瞭解一點燉煮的竅門。
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明白一些,我們又特意做了個小實驗。就是煮的時候銀耳加單晶冰糖(20g)、枸杞(15g)、冰糖+枸杞(20g+15g),看下結果是怎樣的。
枸杞或單晶冰糖和銀耳同時燉煮對銀耳出膠的影響(3g幹銀耳+200g水,隔水燉3小時)
出膠/口感打分
純銀耳(3g)
銀耳+單晶冰糖(3g+20g),單晶冰糖的量為一大把
銀耳+紅枸杞(3g+15g),枸杞的量大約是一大把
銀耳+紅枸杞+單晶冰糖(3g+15g+20g)
出膠(總分10分)
10
9(與純銀耳有細微差別)
6(看起來就是沒有出膠)
6(看起來就是沒有出膠)
湯汁的口感(總分10分)
10(膠質濃)
8(雖然也有膠質感,但與純銀耳有顯著差別)
5(清湯寡水感,枸杞放太多了,苦澀)
5
pH(燉煮後)26℃
6.8
6.8
5.1
5.0
結論:
1、單晶冰糖和枸杞對銀耳的出膠都有影響
2、加大量枸杞會非常顯著的影響銀耳出膠,但是同時口感上,非常苦澀,估計顧客不會放這麼多比例的紅枸杞
3、枸杞能降低銀耳湯的pH;銀耳的出膠量,隨著pH值的降低而減少!
案例分析:這張圖片這一個姐妹給我發來的照片,說她怎麼燉銀耳都出不了膠,問我為什麼。我問她,煮銀耳的時候,每次枸杞都是放這麼多嗎?枸杞是什麼時候放的。
她說,是的。她看別人都是這麼放的,然後自己也這麼放,量也控制不了,每次都是一大勺,跟銀耳一起燉3個小時。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枸杞放多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出膠,那麼怎麼避免這個問題?
解決方法:
燉銀耳,枸杞最好等出鍋前再放,可以和冰糖一起放,最好放多晶冰糖黃冰糖,不要放單晶冰糖。如果怕麻煩,那麼少放一點,只放幾顆點綴一下,避免影響出膠。看到這裡,喜歡多放枸杞又煮不出膠的姐妹,get到這個點了嗎!
3 銀耳裡多加蓮子、枸杞、紅棗=清湯寡水?!
之前,我接到一位廣州姐妹的電話,她跟我說,“花姐,我每次煮銀耳湯,裡面加桃膠或者皂角米時,熬出來的湯特別稠;而我加蓮子或者紅棗的時候,銀耳湯就變稀了,這是因為什麼啊?”
我記得當時我是這樣跟她說的,因為桃膠和皂角米本身含有豐富的膠質和銀耳同煮之後,膠質非常多,所以銀耳里加這兩樣,湯汁肯定會濃稠。而多加蓮子或者紅棗,銀耳湯會變稀,這個我當時沒有回答她。而是先和團隊一起做了實驗,總結完之後,再給她回的電話。
那麼大棗和蓮子放多了會影響銀耳的出膠嗎?看完下面這個實驗,你就明白了~
看下結果是怎樣的。
百合、蓮子、紅棗、枸杞和銀耳同時燉煮對銀耳出膠的影響(隔水燉3小時)
出膠/口感打分
銀耳+百合(3g+20片),
銀耳+蓮子(3g
+30顆)
銀耳+紅棗(3g+10顆)
銀耳+紅棗+枸杞(3g+10顆+30顆)
銀耳+蓮子+紅棗+枸杞(3g+30顆+10顆+30顆)
銀耳(3g
出膠(總分10分)
10+
7
8
5(清湯寡水)
6
10
湯汁口感(總分10分)
10+
7
8
5
6
10
pH(燉煮後)26℃
6.7
6.7
5.3
5.0
5.6
6.8
結論:
1、 蓮子和紅棗會影響銀耳出膠,蓮子的影響更大一些
2、 紅棗可能是降低溶液的酸度,影響出膠
3、 蓮子可能是澱粉含量高影響出膠
紅棗、枸杞能顯著降低銀耳的酸度,從而降低銀耳湯汁的濃稠度(多糖在酸性條件下容易水解是有科學依據的)。
4、百合幹對銀耳湯汁的稠度影響不是很大。
案例分析:下面這位姐妹也是反映銀耳煮不出膠的,從圖片中你可以看到,這位姐妹貌似很喜歡蓮子和紅棗啊。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水再加多了,銀耳再放少了,不出膠才是正常的。
針對這種現象,我的解決方式是:
解決方法:
如果銀耳湯要放蓮子和紅棗,一定不要放太多,放少一點避免影響出膠。紅棗和枸杞一起放的情況,尤其是放的比較多,那麼銀耳很不容易出膠,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清湯寡水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枸杞和紅棗最好少放,或者後放,控制好量,都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花姐碎碎念:
好了姐妹們,三個實驗已經介紹完了,你get到了嗎?我在給大家總結一下:
實驗1:銀耳的形狀、放置時間、硬度對銀耳出膠影響不大;
實驗2:煮銀耳湯的時候,枸杞要後放或者少放;
實驗3:枸杞、紅棗、蓮子對銀耳出膠都有一定的影響,經常煮不出膠的姐妹,檢查一下是否是這三樣東西放多了。
好了,關於銀耳的研究先寫到這來,現在是不是發現銀耳出膠還是非常有講究的,但是用心去做,你會發現銀耳出膠那都不是事兒了~
你是最棒的,我是花姐!做好湯,才能喝好湯,美容護膚,從燉出一碗滿滿膠質的銀耳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