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軒銘小夥
-
2 # 文迪17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芝麻種植注意事項
1.播種方式
芝麻播種方式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釐米為宜。
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於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
2.化學除草
在播種後3天,畝用60%禾耐斯乳油60毫升,加水50千克稀釋後均勻噴佈於畦面,可減少雜草的生長。
3.適時間苗
過十多天,待其長出2~3片子葉後間苗,5~6天再間一次,使其株距在22~24釐米之間,畝植8000~10000株。適宜的株距,有利其分枝。
4.摘除頂芽
在盛果期後,當主莖頂端葉節簇生,近乎停止生長時,選晴天上午摘除頂芽。打頂的方法很簡單,即掐去頂端生長點1釐米以內為宜,但打頂只限於頂端生長點,而不是頂端的一長段,掐的過長將減少單株蒴數,導致減產。
5.灌溉排水
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除了以上五點,在芝麻施肥的時候也是需要種植戶掌握,苗期施肥要穩、現蕾期追肥要準、花期追肥要狠、盛花期追肥宜早,應分兩次施入,這關係到芝麻是否長得健康繁茂。
-
3 # 農民方姐
芝麻生長期是多少天?
(1)芝麻是喜溫作物,7月份是芝麻秋播的時期。芝麻適宜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全生長期一般在85ー95天、畝產量在80ー100公斤。
需要注意什麼?
1、芝麻為喜溫作物,因此一般春播在3ー4月,秋播在7-8月為播種最好的時節。芝麻播種時,土壤溼度要適中、以用手抓起泥壓住能成團,放開時用手指輕壓會散開為宜。芝麻的種植方法,有撒播、條播、穴播,也可以採取育苗移栽。
2、芝麻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缺苗的要及時補播補種,過密的要拔掉。
3、在施肥足有機肥的情況下,全期追肥為尿素、硫酸鉀、即可,追肥時間掌握在苗期施用1/3,蕾期和盛花期施用2/3,不好的土壤可以適當的多施肥。芝麻生長不能長時間乾旱,又不能漬水,土壤應保持溼潤。遇旱時,特別是在盛花期和結莢期遇乾旱,及時淋水或灌水(如果採用灌水,地面溼潤過後要立即排幹);雨後及時排水。
4、芝麻的病害主要有角枯病、葉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若土壤較乾旱時,應先噴水調整土壤溼度,在噴藥打蟲。
5、當芝麻開花後,大部分葉片枯黃並脫落2/3以上,果子呈黃褐色,下部有少量開裂,上部果子微黃色,用手搖晃植株下部,果子有響聲,果子呈現固有光澤時為收貨時期。如果過早收穫因果子未成熟,造成充實度不高,果子不飽滿,果重降低,從而導致產量不高。
-
4 # 憨憨理財
芝麻生長期是多少天?要注意什麼芝麻生長期:
指芝麻從出苗到成熟所經歷的天數。因芝麻品種,生長環境和栽培條件不同的影響,一個週期大概是九十天左右。
注意事項
芝麻是喜溫作物,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全生育期內需積溫 2500℃。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24—32℃,所以氣溫穩定在 20℃以上才是芝麻適宜的播種期。芝麻的發育在晝夜平均溫度為20℃時良好,在20—24℃時最適宜。氣溫低於15℃以下,不但幼苗停止發育而且植株根系容易腐爛。也就是為什麼芝麻要在五六月份種植的原因
2. 芝麻是中等需水作物,因此對水分也很敏感。
芝麻種子小,幼苗生長較慢,根系弱並且吸附能力差,所以苗期生長需要適當水分,以促進種子萌發出苗和生長,一般苗期田間土壤水分保持在65%一70%左右。乾旱時,則不能正常出苗或幼苗老化;水分過多,會受漬使幼苗黃化,生長不旺,嚴重時會大量死苗。與其他作物比,芝麻能稍耐乾旱,但對空氣乾旱的抵抗能力弱,當大氣溼度低於15%時,會產生花而不結實現象。開花結莢期需水量較大,但此時又最不耐漬。受漬常使芝麻發育不良,並增多蕾花脫落和無效蒴果,粒小不飽,降低種子含油量,易感染病害。
3. 充足的日照
芝麻屬於短日照作物。光照充足,不僅可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而且還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促進物質積累、轉化以及油分的形成,提高產量和含油量。之前還不理解家裡的芝麻為啥種在山上的小地裡長得很好,種在山腳下卻只有杆兒不接果子(有的有果子,掰開裡面卻是空的)。
4.適宜的土壤
芝麻對土壤要求較嚴格,以土壤 pH6.5—8較 適宜。沙質壤土疏鬆,排水通氣較好,適於芝麻生長。由於芝麻莖桿直立,遮陰面積少,芝麻常用來與矮杆作物混作。例如與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間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溝內間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間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較耐旱,而豆類比較耐溼,芝麻與豆類混作有利預防旱澇。
5. 打頂與收穫
在盛果期後,當主莖頂端葉節簇生,近乎停止生長時,選晴天上午摘除頂芽。防止再生長搶掉果子的養分。
芝麻收穫時間需趁早、晚收穫,一般以鐮刀輕割較好。收穫部分提前裂殼植株時或死株時,必須攜帶布單或其它相應物品,以便隨割隨收裂殼的籽粒,以減少落籽損失。之前家裡收穫芝麻的時候就吃過虧,下午太陽還沒落山,就去收割,剛剛碰到杆兒,芝麻殼兒蹦蹦一個接一個炸開,芝麻沙沙的落在地上......。在用鐮刀收割時一般在近地面3—7釐米處斜向上割斷,收穫後捆成直徑15-20cm的小捆及時晾曬,不要一大堆堆在一起,避免因悶大垛造成芝麻品質下降,甚至造成黴變,保證芝麻豐產豐收。
-
5 # 村民小江
芝麻生長期是多少天,要注意些什麼?
一:種植地塊的選擇。在農村,一般的都選擇在圍堤上;或坡地地段;及一些閒散的荒地來種植芝麻。因其對種植芝麻地塊的不瞭解,而導至種植的芝麻品質和產量的低下。
種植芝蔴的地塊要選擇透風、朝陽、地塊保水和排水性都很好的,土壤肥沃的地段。
二:種植管理。根據其成熟期,時眼的長短,來決定芝蔴種植的時間。以中熟型芝蔴為之例,其種植時間應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最適宜。
種植前應對地塊進行修整。把地塊翻耕後,加入適量的有機肥(約以300公斤/畝),進行碎化覆土,並整修平整。
種植芝蔴時可選擇點播、撒播、條播等。但無論是哪一種種植方法都應把握好其株行距的合理空間。
在其出苗後約3至4片葉時,即可對其進行補苗或間苗。
三:日常管理。在芝蔴的生長過程中,要做好日常管理。如日常的除草,中耕、病蟲害的防治、不同時期的料肥的合理施入、補水排水等等管理工作。
-
6 # 柏利世家
芝麻生長期是多少天,要注意些什麼?
芝蔴是一種油料作物。其營養物質豐富,對人體有一定的保養作用。其品種較多,如山芝蔴、劍葉山芝蔴、毛山芝蔴、長序山芝蔴、野角芝蔴等。按其熟收的時長,可分為早熟型芝蔴(約85天左右);中熟型芝蔴(約85至98天左右);晚熟型芝蔴(全程約118天左右)即可熟收。下面村民小江,將種植芝麻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簡述一下。
一:種植地塊的選擇。
在農村,一般的都選擇在圍堤上;或坡地地段;及一些閒散的荒地來種植芝麻。因其對種植芝麻地塊的不瞭解,而導至種植的芝麻品質和產量的低下。
種植芝蔴的地塊要選擇透風、朝陽、地塊保水和排水性都很好的,土壤肥沃的地段。
二:種植管理。
根據其成熟期,時眼的長短,來決定芝蔴種植的時間。以中熟型芝蔴為之例,其種植時間應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最適宜。
種植前應對地塊進行修整。把地塊翻耕後,加入適量的有機肥(約以300公斤/畝),進行碎化覆土,並整修平整。
種植芝蔴時可選擇點播、撒播、條播等。但無論是哪一種種植方法都應把握好其株行距的合理空間。
在其出苗後約3至4片葉時,即可對其進行補苗或間苗。
三:日常管理。
在芝蔴的生長過程中,要做好日常管理。如日常的除草,中耕、病蟲害的防治、不同時期的料肥的合理施入、補水排水等等管理工作。
回覆列表
芝麻的生長期長短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早熟的品種生長期是80-90天左右;中熟的品種是90-100天左右;而晚熟的品種則是100-120天的時間。它的生長期分為苗期、花期、結實期和成熟期。
注意事項:
一、播種時間
播期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二、播種量
每畝用種量,撒播為400克,條播為350克,點播為250克。
在土壤肥力高、病蟲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塊可適當少播。
三、播種方式
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
(1)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於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
(2)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
(3)點播每穴5-7粒種子。
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釐米為宜。
四、施肥
給芝麻施肥重點在於時機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做到底肥、種肥、追肥三肥配套,科學施肥,實現芝麻早發、穩長、不早衰。
(1)早施苗肥
芝麻因為種子較小,加上往往底施氮肥施用過多,容易使幼苗旺長,形成高腳苗。 因此,芝麻要結合早間苗、早定苗,看苗早施一次以速效性肥料為主的苗肥,施好苗肥是芝麻早發健長的重要措施。
苗期肥以稀釋腐熟的人糞尿或尿素為好,一般在定苗後每畝追施尿素2~3公斤,旱情較重時要先抗旱再追施或用稀薄人糞尿稀釋後澆灌。對苗勢較差的,還要採取“開特餐”的方法,追施提苗肥。 芝麻追施苗肥,還要根據芝麻根系較淺的特點,儘量淺施或重點施於根部。
(2)巧施蕾肥
芝麻現蕾期正進入花芽分化時期,這時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旺。因此,施好蕾肥對芝麻高產舉足輕重。現蕾肥一般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每公頃可分別施尿素75-150公斤,加施磷肥150-225公斤和鉀肥75-150公斤。
施肥時,對條播的可在距芝麻植株10釐米左右開溝條施或點施,施入10釐米深的土層中,以利根的吸收,施後覆土;對撒播的可將腐熟的餅肥或顆粒狀尿素摻入細碎土中充分拌勻撒施,施肥後隨即進行中耕鬆土掩肥。
天氣乾旱時,施後應噴水以充分發揮肥效。也可採用澆淋方法,即每畝用尿素4~6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 此外,對缺硼地區和缺硼土壤還應酌情增施硼肥。
(3)重施花肥
芝麻進入開花期生長最迅速,此期吸收的營養物質佔整個生育期間的70%~80%。
為了能滿足植株生長髮育的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1-2次,可延緩葉片衰老,使芝麻生長旺盛,積累更多的光合產物,增加花蒴的數量,後期穩長不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 同時,花莢期側根已開始大量形成,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養分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
因此,要重施一次花莢肥,分枝品種一般在分枝出現時施用,單杆品種在現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一般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200公斤澆潑於芝麻蔸部,也可施用漚制的餅肥、人糞肥等。
(4)根外追肥
在始花到盛花期,可進行根外追肥,方法是選晴天下午,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於葉片正反面,每次間隔5~6天,連噴2~3次。 種植密度 夏芝麻單杆型品種的種植密度為每畝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種6000-8000株;秋芝麻單杆型品種每畝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種8000-10000株。
五、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要在3-4片真葉以前定苗,間苗至合理的密度。 畦地種植
(2)中耕除草
從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後不可再中耕,中耕結合培土,有利於排水防漬,防止倒伏。
(3)灌溉排水
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4)收穫和貯藏芝麻在成熟時要及時收穫。因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貯藏。
故進倉時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