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高興18
-
2 # 量子讀書
一個人的成長實際上就是他生命的歷程。唯其不可重複性和有限性,才顯得彌足珍貴,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想想如何對待和度過她。
時間如白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在我還未弄明白青年和中年是怎麼回事時,轉眼間已五十有五,即將步入老年行例了。
覺得時間過得這麼快,當我感到自己什麼都沒做好,應該做的事還有很多時,我真感到後怕:歲月真是不饒人呀!要是老天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該有多好啊。
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長和度過自己的這一生,是我上學時就考慮的問題。直至今日,我才算找到了一點門路,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才知道更加珍惜她。
今天看來,一個人出生後並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會成健康成長,他必須接受個人成長教育,接受必要的成長訓練和培訓,瞭解生命的意義和成長的規律。
從本質上來講,一個人並不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物質實體,他還有思想和精神、情緒。在一個人當中,他的思想和精神佔了一大部分,佔了決定地位。也就是說是一個人的思想決定和影響著一個人的一切。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僅是外在肢體的長高變粗變大,更主要的是一個人內在心靈的成長。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了瞭解一個人的稀有性和珍貴性,因為一個人出生的機率為1/30萬億,幾乎為零。另外,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世界冠軍,都是最棒的!
要想生活得好,我們還必須瞭解自己的大腦和潛意識,是它們支配著我們一生的命運。我們還要了解蘊藏在人體內的潛能,正因如此,我們才生活在一個無限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更主要的是我們要了解人對外部世界和自己本身的認識,因為正是這些東西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和人生命運。你如何看待它,你就如何對待它,很自然地就會採取相應的行為,產生一定的結果。
人是信仰動物,自出生之日起信仰便誕生了。人又是精神動物,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是信念、信仰、目標和價值觀念等主宰因素主宰著人的行為和一切。因此一個人的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是必須建立和確立的東西。
最主要的是,人生的過程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和檔次的過程,由此也就引發出了人生的終極意義是"磨練靈魂和提升心性"的過程。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情緒和健康,注重財富的積累和時間的運用,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和培養心想事成的智慧和能力。
而人生最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和什麼是你生命當中最重要的。選準一件事,堅持終生做下去,必有所得,必出成績。
-
3 # 健玲駕馭體重學堂
“認知”和“能力”。這兩個概念都來自心理學,看似簡單、常用,實則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含義。這次,我想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重新推導一下,一方面希望給你提供新的視角,另一方面對自己而言,總結之後相關的書就可以少讀一些了,因為從基礎理論上看,這50年來其實都沒有太多新東西。
要解釋這麼抽象的東西,我選了邏輯學的視角,首先,簡單看下人的思維規律,引入邏輯工具,用邏輯工具來辨析“認知”,然後,帶著對“認知”新的理解,再來解讀“能力”是什麼。這麼串下來,希望你會對個人成長有新的認識。
哲學家們發現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能夠運用一種叫“抽象思維”的方式,超越感觀,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既然是抽象的,那人們如何對自己頭腦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思考過程進行研究呢?這就有了邏輯學,人的思維過程最終都可以體現在人的語言上,因此邏輯學透過分析語言對人的思考方式進行觀察、提煉,最終總結出了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
“概念”是思考的基礎,它看似是一個抽象的單詞,實際是一個知識單元,包含了大量的資訊。例如“汽車”,你立刻能想到,它是什麼、由什麼組成、有什麼用途、有什麼特點,對應的各種案例、影象、故事等等。
每個概念的描述都分內涵和外延兩類,內涵是它的本質含義,例如一句話描述出汽車是一個具有什麼特點由什麼組成的交通工具,加很多的定語是為了讓它有別於其他的概念,具有唯一性。而外延則是它反應的具體物件的集合,例如貨車,麵包車都是汽車。一般來說,內涵的條件越多,概念的描述越精確,相對的,其外延的範圍就越小。
我們腦中的知識體系正是由一個個的概念堆砌而成,概念之間相互關聯、包含,形成一張交錯複雜的大網路。
“判斷”是一個陳述語句,它將概念連線起來,用來陳述事實或者表達觀點。在知識體系中,常常會放到某一個概念的知識單元中,擴充我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一個事實,如“汽車有四個輪子”,也可能是一個主觀觀點,如“汽車還是勞斯萊斯好”。
“推理”則是抽象思考的過程,它由一個或多個已知的判斷(前提)推出新判斷(結論)。常用的歸納法、演繹法、三段論都屬於推理。
感覺像不像小學語文課的內容?如果你想問為什麼以前沒學過,邏輯學在國外是一門必修課,而中國的教育把邏輯學融到了數學和語文中,沒有提煉出來講,就好像是神鵰俠侶裡,小楊過去全真教學武,趙志敬只教了招式,沒教內功。
順便一提,如果你是一個懂面向物件程式語言的程式設計師,你會發現“概念”和“類”非常相似的,也會明白為什麼用高階語言編相對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如果你還見過一個大型的面向物件系統的“類圖”,那你一定能想象到我說的知識體系張的是什麼樣子。
接下來,咱們再對“概念”深挖一下。你別看這東西貌似簡單,把“概念”開啟來看一下,它其實深不可測,下面,看看它的三個特點以及對人的影響:
1.概念是有抽象程度的,越抽象的概念,其內涵就越複雜,有的甚至很難清晰的定義,常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成功”、“自由”、“愛”,你的理解八成和你朋友的理解、父母的理解、愛人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這很正常,你去看看辯論比賽的辯題,裡面充滿了這樣的詞,沒有答案的東西,才有的“辯”嘛。
2.概念是有廣度的,每一個概念中其實都隱含著無限多的資訊,隨著你的學習可以無限擴充套件。
比如“蘋果”,它的內涵確實是明確的,你一說,大家腦中都會迅速定位到那個圓圓的東西,但是它的外延卻會隨著人的多角度觀察而無限擴充套件。生物學家會知道更多的成分,美食家會知道更多的味道,畫家會知道更多的顏色,果農會知道更多的品種,事實上,沒有人能集中如此豐富的資訊,並傳遞給所有人,所以,即使是“蘋果”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大家所理解的廣度其實不盡相同。
3.概念是有深度的,越高抽象概念,下層越會關聯到很多低抽象的概念,以此類推,就會形成複雜的樹形結構。所以同一個概念,不同人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同。
再拿”汽車”舉例,它的內涵是這樣的:“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於…”,5歲小孩理解汽車,由於不懂“動力”是啥意思,估計只認識自己家的車,或者,把能推著走的四輪玩具也當成汽車,這就是隻知道外延,不理解內涵,我們說他沒抓住本質,其實不懂這個概念;一個普通司機,他知道動力就是發動機提供的動能,能舉一反三認識很多車,這就是理解了這個概念;一個汽車修理工,他對動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髮動機以及其內部構成、工作原理等等,他能從“汽車”概念,關聯到其他下層更多的概念,形成一個體系,我們說,他對汽車理解更深,更懂車。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出冷汗,你頭腦中的那麼多的概念,真的正確嗎?你所知道的概念和別人知道的,真的一樣嗎?
有沒有這樣的場景,你對女朋友說“等我成功了就娶你”,她說“好!”,其實你所認為的那個成功,是成為一個出世的智者,大隱隱於市,而她所認為的那個成功,是成為一個入世的強者,要開著勞斯萊斯來接她,所以,你們其實並沒有達成一致。
還有,很多事從這個角度上也很容易解釋了:
有人問“為什麼人變聰明難但是變傻容易呢?”,現在很好解釋了,變傻就是對概念理解不深,甚或者把概念混淆、搞錯,這確實容易。而變聰明則需要對概念進行理解、打磨、關聯,這當然需要系統、深入的學習。
有人被批評,說他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如此看來,就是沒有掌握概念的內涵,只看到外延,就以為自己懂了。
還有人說,知識的質比量重要,深度比廣度重要,如此看來,這句話的含義是,持續增強概念的深度和廣度,比持續吸收更多理解淺顯的新概念,更超值。
二,認知是什麼通常的解釋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即個體對感覺訊號接收、檢測、轉換、簡約、合成、編碼、儲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斷和問題解決的資訊加工處理過程。
它的內涵很明確,“人認識事物的過程”,而把過程展開之後,發現這個過程非常複雜,涉及了一連串的其他概念,這些屬於認知神經學的研究範疇,我也搞不懂,但是認知的產物我們是可以明確知道的,因為它和思維活動正好是契合的,用邏輯學的視角看,不就是我們腦中的一個一個概念和判斷嗎。
回過頭來再看,所謂人和人認知的差異,就很明顯了,從結果上看,你和一個高手對同一個概念的理解差異,無非就三種典型情況:
1.概念抽象程度太高,你沒有理解它的全部內涵。也就是說,你沒有看透事物的本質。
2.廣度不夠,明明一起學的概念,雖然你理解了內涵,但是掌握的外延太少,缺乏足夠的資訊。
3.深度不夠,你以為理解當前這一個概念就完事了,高手則會把下層更多的概念搞清楚,與之關聯起來,形成更完備的體系。
以上三種情況,即使你的推理很強,思考後得出的判斷八成和人家是有差距的。網上常說,為什麼懂得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先不論不確定性啊、機會啊什麼的,就單說“懂”這件事,你可能就已經落後了。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個概念“演講”,你的理解可能就是站在臺上把自己的觀點有邏輯的表達出來,那你一上來,就會聚焦在演講稿的內容上,並開始不停的演練。而專業人士所認知的“演講”,則是如何讓聽眾接受你的觀點,那麼按聽眾能接受的邏輯講才是關鍵。這樣一來,專業人士他們就會先調研聽眾群體,對整個過程進行編排,在演練過程中,會不斷的換位思考,怎麼循序漸進的給聽眾搭建理解的臺階。
另一個概念“努力”,你的理解可能是一種信念,一種意志力的較量,那需要你努力的時候,你只要咬著牙堅持就可以了,而還另一種理解,“努力”其實是一種策略性的活動,包括對個人的資源調配、行動方向的選擇、執行進度的把控等多方面,而好的策略是可以不斷學習和最佳化的,按這個理解,努力就不僅僅是一種自我激勵行為,而是一開始就要思考,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策略來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怎樣有效的啟動等等。
這就是所謂的認知的差異,別說和別人比,如果你持續的在學習,可以試著自己和自己比,找一本5年前讀過的書,現在再讀一遍,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理解,有句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書還是那個書,不同的是你掌握的概念更清晰了,認知水平更高了,所以能讀出很多以前讀不懂的東西來。
說到這裡,你應該對“認知”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了,那麼一些帶有“認知”詞彙的含義,都可以推匯出來。
比如“升級認知”,可以簡單認為是提升對概念獲取的質量和速度,提升判斷和推理效率。
再比如“自我認知”,就是對“自我”這個概念的清晰定義,既要搞清楚內涵,還要不斷探索自己找到更豐富的外延,再深入一些,就是要向下做關聯,要知道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性格特質等等可都是承載在一個一個的概念上的,只有不斷的關聯,才能獲得完整的自畫像。
還有就是“元認知”,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如果你能主動對頭腦中的抽象概念進行補全,關聯,合併等操作,就是觸發了元認知。
最後,關於“認知能力”,這個好像沒法解釋了,因為它的關鍵詞不是“認知”,而是“能力”,這是一個更抽象,更豐富的概念。
回覆列表
謝邀。實話實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如何由小變大,從大到老一路走來的。因為在人生道路上沒有幾件大事是在自已有充分思想準備,事先由自己謀劃好的。記的兒時是父母要我讀書,而不是我要讀書。我的工作是由國家統一分配的,而不是自主選擇的。我結婚成家時不僅無房無車住單位宿舍,而且經濟條件不好,生兒育女後幾乎成了困難戶。我也不知道能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現在生活水平有如此大的提高。如果說這就是命運,那麼我的命運還不錯。不過看看左鄰右居,許多人比我過的更好,難道他們命運真的都比我好?看來說命運好還不如說世道好,國家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