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重口味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下設的國際癌症權威研究機構將手機輻射劃定為2B類致癌物。這個訊息曾經一度讓華人談手機色變,手機變手雷,以至於睡覺時,手機放哪兒,都成了憂慮的問題。

    但,別被2B類致癌物的名頭給嚇壞了。

    所謂2B類致癌物,它指的是可能的致癌物,即它們對人致癌性證據非常有限,是否致癌還是個問號。

    手機當然是有輻射的,但它的量實在太小,很難對人體產生危害。

    網上流傳的手機輻射致癌實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

    只要是電磁波,包括Sunny、燈光、火等都是輻射,在夏日裡,你穿著衣服Sunny下曬上一會兒,這產生的輻射量,是你抱著手機睡一晚所產生輻射量的幾十倍。

    如果手機輻射致癌,那Sunny就更不能曬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輻射要做好區分。一種輻射叫電離輻射,它是可以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核輻射,以及X射線、CT、PET等檢查裝置所產生的輻射,就都屬於此類,需要儘量遠離。另一種輻射,如手機、太Sunny等等都屬於非電離輻射,它們對人體的傷害微乎其微,當然了,如果一直處於這種環境中,如一直被Sunny暴曬,也會產生危害的。

    所以,睡覺時,手機愛放哪放哪,抱著睡也沒關係。

  • 2 # 科學閏土

    輻射這個詞聽起來很可怕,但實際上它包括任何型別的電磁波如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光、微波和無線電波。電磁波譜根據小劑量的輻射是否會造成傷害分為兩部分——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包括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這類輻射射線的一個輻射光量子中就具有足夠的能量,可以從原子中電離電子或使化學鍵斷裂。所以電離輻射有可能導致DNA損傷甚至致癌,因此患者有時在做x光檢查時,需要穿一件鉛背心,或者當出去曬太陽時,一般建議摸防曬霜。一個人不能完全避免自然(氡和飛機上的宇宙射線)和人造(診斷x射線)的電離輻射源,但一個人應當儘量減少暴露在可能的電離輻射中,這是非常合理的建議。

    非電離輻射包含了我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光——燈泡發出的可見光、烤箱和人發出的紅外光、WIFI發出的千兆赫波、手機發出的射頻電磁波,以及汽車收音機發出的無線電波。非電離輻射在小劑量下是無害的,因為一個光子的非電離輻射電磁波沒有足夠的能量電離原子和斷裂化學鍵。但大劑量的非電離輻射是有害的,例如一個有足夠功率的可見光鐳射器(至少比鐳射筆強幾百倍)集中在一個足夠小的地方,就會灼傷你的面板,如果直接照射研究,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

    手機射頻輻射電磁波頻率在450-2000MHz之間變化,手機射頻輻射的功率在通話過程中會發生變化,在呼叫開始時可能達到2瓦,在最優執行時可以下降到0.02瓦。在這個頻率範圍內,物質和光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透過光的電場分量來實現的,振盪電場使極性分子旋轉,促使分子振動即加熱,跟微波爐的工作原理(2450MHz)一致,與電離輻射導致DNA突變完全不一樣。因此,如果手機會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傷,其機制將與在微波爐中加熱水一樣。考慮到手機0.02瓦的穩態發射功率,假設人的體重是100公斤,並完全由水組成。如果所有的輻射都被身體吸收並使人升溫,那麼需要241天才能使人升溫1度。據估計,用手機貼著耳朵發出的射頻輻射會加熱你臉部的區域性區域,並在較小程度上加熱你的大腦,但這比運動等引起的熱量要少。之前有一項顯示手機導致老鼠癌症的研究,但是該研究中的大鼠暴露在0、1.5、3或6瓦每千克的輻射功率密度下,這相當於一個100公斤的人處在600瓦的電磁波輻射下,而手機的效能要弱幾百上千倍。

  • 3 # 只有營養師知道

    手機有輻射這個說法不少朋友都聽說過,一聽到輻射大家就害怕了,輻射會不會影響健康?會不會導致畸形?睡覺的時候應不應該關機?手機放在哪裡更合適?要離自己多遠?這些問題可是把大夥兒操心壞了,的確也有傳言說,手機輻射還可能會有致癌的危險,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真的未必,大家並不用那麼害怕手機,放在自己枕頭下面,放床頭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你看現在的年輕人,那個不是抱著手機就睡著了?他們大部分也能茁長成長吧。

    手機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也可以說是一種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極小,就現在的研究來說,他們和致畸致癌都無關聯,這和我們心裡害怕的“電離輻射”,比如X射線,還有大型爆炸後的α(氦原子核裂變,可能會打斷DNA,致畸致殘)、β、γ射線(嚴重燒傷),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可有各種各樣的輻射,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物質都會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播熱量,比如太Sunny、燈光照在我們身上有熱輻射,哪怕是你在一壺熱水旁邊,那也是有輻射的,如果一聽到輻射就覺得自己處於被害的地步,那麼幹脆把自己隔絕在什麼都沒有的真空裡那才能安全了。很多輻射能量微弱,我們有面板的保護,所以一般來說,除了威力和能量強大的輻射,很難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

    那也有“輻射累積”一說吧,雖然能量微弱,但長期暴露在輻射環境我們就會有威脅,其實電磁輻射並不會有所積累,我們的身體也無時無刻不在代謝,如此小劑量的生活輻射,基本上我們能代謝大於積累效果,不過可並不能完全否認這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有害,如果長時間堅持在電磁輻射較強的環境中,人體是可能出現不適的,例如頭暈腦脹,噁心,精神不佳等情況,如果長期如此,可能會慢慢讓我們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的確會越來越差,總之,日常多加強鍛鍊、提高代謝,調整生活作息,減少長時間接觸電器的習慣,比如長時間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等,即使輻射給我們的損害不大,但對視力、精力、腰椎頸椎等等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手機輻射最大時是對方通話還未接通的時間段(但輻射量也低於100毫西弗),基本對人體無害,如果真的那麼害怕,那麼晚上可以選擇勿打擾模式,或者不要放在枕下或是關機,總之不需要那麼慌張,但該遠離的輻射我們要儘量遠離,如輻射量高於100~500豪西弗,如核電站、化工廠、甚至X、Y射線(儘量保健,減少自己做CT等機率)。

  • 4 # 推子

    只要手機不漏電,多近都沒有傷害,一談到“輻射”很多人都為之色變,但實際上輻射遠沒有你我想象中的那樣可怕,輻射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電磁輻射。

    電離輻射指的是那些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這些射線會傷害人體的細胞組織,造成細胞變異等等,那麼核輻射就是典型的電離輻射,人只要被受到核輻射的攻擊,輕則身患癌症,重則身死命亡。

    但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一般是很難接觸到電離輻射的,除非是一些比較特殊的行業,例如核工業,醫學器械,放射性礦場等。

    然後就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很常見,我們的身邊幾乎充斥著各種電磁輻射,但電磁輻射並不可怕,例如太陽就會不斷朝地球釋放電磁輻射,說白了我們人只要暴露在太Sunny之下,就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所以電磁輻射一點都可怕。

    手機的輻射也是電磁輻射,而且輻射的量比太陽要低太多太多了,據可信的資料顯示,人曬太陽所受到的電磁輻射,是手機釋放出的幾十倍以上。

    如果手機的輻射能傷害人的話,那估計人類早就滅絕了,畢竟人還是一個細胞的時候,太陽就已經存在了,所以不要自己嚇自己,手機那點電磁輻射根本不是事.........

  • 5 # 優蒂豪

    只要手機不漏電,多近的距離就不會造成傷害。當談到“輻射”時,許多人會為之色變,但是實際上,輻射遠沒有您和我想象的那麼可怕。輻射有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電磁輻射。

    電離輻射是指具有短波長,高頻和高能量的射線。這些射線會損壞人體的細胞組織,引起細胞變異等,因此核輻射是典型的電離輻射。只要人們受到核輻射的攻擊,他就患有癌症,重則身死命亡。

    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特殊行業(例如核工業,醫療裝置和放射性地雷)之外,通常很難獲得電離輻射。然後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非常普遍,我們身邊幾乎充滿了各種電磁輻射,但是電磁輻射並不可怕。例如,太陽將不斷向地球釋放電磁輻射,坦率地說,我們只需要暴露在Sunny下,就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所以電磁輻射一點都可怕。

    手機的輻射也是電磁輻射,其輻射量遠低於太陽。根據可靠的資料,人們在Sunny下所受到的電磁輻射是手機釋放的電磁輻射的數十倍。如果行動電話的輻射能夠傷害到人,則估計人類早已消失了。畢竟,當人類仍然是細胞時,太陽已經存在,所以不要自己嚇自己,手機的電磁輻射根本不是問題。

  • 6 # 張子立

    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射頻電磁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的問題。這個問題說起來非常複雜,也需要很長的篇幅。

    太長不看版:總體來說手機對人體沒有太過明顯的危害,遠遠跟X射線,CT,放射性物質沒法比。但是放遠一點總是好的,因為省的大家老熬夜刷手機。。。

    物理學原理

    從物理上說,電磁波根據頻率不同可以分為電離電磁輻射和非電離電磁輻射。只有當電磁波的頻率大於一定程度,對人體會造成電離效應的時候,才會對人體造成明確的危害。而我們常用的手機的頻率在微波部分,不屬於電離輻射。

    所以我們完全無需擔心,手機的輻射和核彈或者核電站一樣會讓你斷子絕孫,胎兒畸形,不孕不育,癌症纏身。

    生物學實驗

    不會電離不等於完全沒作用。非電離電磁輻射跟人體會產生什麼樣子的作用,這個是很難解釋的問題。因為沒有明顯的有害作用方式,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大量的生物學實驗,這個需要大量的經費和時間。

    好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下屬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NTP)聯邦研究小組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2006 年前提出的要求而啟動 ,科學家在3000只雌雄兩種性別的大鼠和小鼠身上做了大量研究——給予它們的輻射劑量分別為每公斤體重 1.5、3 或 6 瓦(w/kg)。其中最低劑量幾乎與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對手機輻射暴露劑量所規定的上限相同,即 1.6 w/kg。這些動物在兩年內每天暴露 9 個小時(大鼠的平均壽命是兩年),並且暴露劑量會隨著動物的體重同步增加,從而保證單位體重的吸收劑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保持不變。

    2016年的時候,初步結果表明,雄性大鼠的所受輻射劑量與心臟神經鞘瘤有明確的統計學關係(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16/05/26/055699.full.pdf)。 在遭受輻射暴露的動物中,發生淋巴瘤,以及前列腺、面板、肺、肝臟和大腦相關癌症的比例都很高。

    但是這些癌症的發作與手機輻射存在直接聯絡的證據卻顯得不那麼給力,因為研究人員無法排除除了射頻輻射以外有其他原因干擾了實驗。矛盾的是,受輻射處理的動物比未暴露的對照組壽命更長。

    這個結果非常有意思,本來癌症發病率就跟壽命是成正比的,而被輻射的大鼠壽命增加,很多癌症發病率高就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了。

    唯有心臟神經鞘瘤不是這個樣子,首先這個與壽命的增加絕對不成正比。其次,義大利馬齊尼(Ramazzin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對2500只大鼠的遠場輻射進行了研究,同樣發現了心臟神經鞘瘤的明顯高發。(Falcioni, L., Bua, L., Tibaldi, E., Lauriola, M., De Angelis, L., Gnudi, F., et al. (2018). Report of final results regarding brain and heart tumors in Sprague-Dawley rats exposed from prenatal life until natural death to mobile phone radiofrequency field representative of a 1.8 GHz GSM base station environmental emiss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doi: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18.01.037.)

    但是你們身邊聽說過誰得心臟神經鞘瘤嗎?幾乎沒有吧。因為人體這個組織比較小,跟齧齒類動物不一樣。所以人類不太能得這個病。

    總之,嚴謹的科學表明,似乎對於齧齒動物,射頻輻射不是完全沒效果的。但是效果很微弱,而且不好判定。

    國家衛生組織致癌物判定

    國際衛生組織把射頻輻射定位2B類致癌物讓很多人很擔心。但是這個組織是非常謹慎的,比射頻輻射更可能致癌的東西(2A類)包括了紅肉(就是豬肉了),高於65攝氏度的飲料(就是熱茶),涉及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可以理解為熬夜)。

    這個組織認為這些東西都比射頻輻射更容易讓你得癌症!所以先別擔心手機了。。。

    結論

    睡覺的時候手機離多遠合適?遠點比較好,省的刷起抖音就不聽了,最終影響睡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媽媽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