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創媽咪
-
2 # 樺姐談養育
優秀?每個人對優秀的定義是不同的。關鍵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覺得孩子做到哪些才算是優秀?生活中,萬事萬物都在變化,孩子的未來更是這樣,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所以,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能否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個問題很難講,可能性太多。
但是,我們可以看現在,在當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1. 如果,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或是敏感,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會讓孩子更加內向和敏感。
2. 容易讓孩子沒有自信。這個在生活中就能觀察到,孩子總是拒絕挑戰,總說“我不行”、“我怕我做不好”
3. 孩子也學會了,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4. 叛逆對抗,孩子對這樣的教育方式很不滿意,就會用叛逆或者不良的行為,來跟你對抗。
5. 自暴自棄,孩子會想,“你也就只會用暴力,沒其它的辦法了,愛打愛罵隨便,我就這樣了。”
6. 沉迷網路遊戲,在虛擬的世界裡找成就感,價值感。
其實,教育方式正不正確,看孩子當下的行為表現就知道了。
-
3 # 膽汁質談育兒
家長用簡單粗暴方式是教育不出優秀孩子的
家長常用的簡單直接暴力方式有:
①操縱
父母會說:“生你那麼不容易,工作那麼辛苦就是為你有個好的生活條件。你這麼不聽話,爸媽的心都傷透了。” 這時父母是把自己置於劣勢的,讓孩子覺得:是我的行為導致了父母難過,我應該對所有事情負責。情感強迫孩子按自己期待生活。
②與他人進行比較
“你看✘✘家孩子真聰明,考試都第一。平時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又聽話乖巧。你看你自己真笨,這個都不會做。”這樣比較讓孩子處於自卑不自信中。
父母喜歡孩子必須安裝自己指令去做事情,“我說123必須去做”。“我的眼神一瞪就怕我們”引以為榮。若不按指令必須接受懲罰
④身體暴力
孩子沒有按照指令,或是有自己個體主見就會遭父母一頓打,父母經常解釋“你太皮了,本來不想揍你人的,看到你你們過分就打你了”。
⑤冷暴力
工作辛苦不想搭理孩子,或是孩子做錯事情不理會孩子,孩子道歉時,又不理會。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情感迴應。
簡單粗暴教育方式危害:
1.自我價值和自尊缺失
2.處理情緒的問題常伴挫折
3.感覺的缺失,生活會空虛寂寞感
4.抑鬱和沮喪,會經常進行自我批判,焦慮抑鬱的情緒會增多
5.情緒與行為失控
父母正確溝通方式: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對孩子的行為要客觀觀察和簡單描述,“媽媽看到你的作業好一些題挺難的,但是你非常用心去克服寫作業的難題”
感受:
“你太不聽話了”——而感受後“因為你太大聲說話,影響媽媽工作,所以媽媽好焦慮”
多嘗試用“我感到…因為…”的表達方式與孩子溝通,父母只有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真的找到自己對孩子生氣問題。
需要:
例如,孩子一放學就跑出去外面玩耍,好晚才回家。家長十分生氣說:“誰讓你出去玩?以後不能出去外面玩,必須一放學就回家。”
父母應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減少語言矛盾,可以這樣說“你這麼晚回家,我們很擔心你的安全。”
請求:
命令“太晚了,趕緊去睡覺”
請求“現在有點晚了,可以告訴我晚睡覺對你有什麼好處?”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需要改善你的親子關係 不能用簡單直接粗暴方式,可以嘗試有正面和非暴力溝通法。讓我們家長從容育兒。
-
4 # 少兒科技程式設計老陳
一個媽媽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嗎?
一個是簡單,父母跟孩子溝通最好不要太複雜,孩子年齡小,大腦發育不完全,所以家長跟孩子溝通 只要記住:語速要慢,和孩子說話差不多就可以了,除非是專門訓練的時候。其他時候還是要慢點。第二個不管孩子做什麼,都不要急著回覆可以思考五秒,最好問一下孩子你現在是怎麼想的呢?多問 ,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生活即使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而是粗暴,這個我覺得是不可取的,教育是終身的,學習如涓涓溪水,循序漸進,人家說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資,投資你期望什麼,今天投入明天賺大錢嗎?有這樣的,不過你也不要忘了,也有今天投入明天就血本無歸的,這叫粗暴。我們還是應該循序漸進多點耐心才好。
我是素質教育踐行者和推廣者陳老師
-
5 # 浩天創績商務
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
一日,在江蘇省沭陽火車站一約十六七歲的年紀的少年小胡(化名)割腕臥軌自殺,幸好被及時就醫,否則很可能發生失血性休克,後果將不堪設想。
後經瞭解,小胡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父親。小胡的父母是個名副其實的“鷹爸”,對小胡給予了厚望,要求非常嚴格。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時,三、四歲的他就被要求背三字經、做奧數題、學小提琴……沒有達到父親的要求,輕則不給吃飯,重則挨一頓皮鞭,身上常常青一塊紫一塊,舊的傷疤沒好又添新的傷疤。小胡這次期末考試僅在班上排列第八名,而父親要求是每次考試必須進入全班前三名。小胡害怕父親的責罵而上鐵路自殺。
可以說,自從“虎媽”、“狼爸”的教育成功之後,引起一大批父母追隨,而後又有類似其的“鷹式教育”出現,仍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究其他們受到歡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存在著一種錯誤的觀點——教育孩子就得打罵,就得嚴厲。輔以佐證的,比如“不打不成器”、“黃荊條子出好人”、“棒下之下出孝子”等之說。
誠然,我們必須承認:在“棍棒教育”模式之下的確誕生了許多傑出人才,然而這種簡單、粗暴、野蠻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釀出了不少悲劇:杭州一男子因3歲兒子不肯認字失手打死孩子;浙江嘉善縣一3歲女孩因不會念“床前明月光”被母親打死;東莞“狼爸”為了教育孩子將4歲女兒暴打致死;溫州“狼爸”體罰6歲女兒致死……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很多父母們都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他們好,是對他們負責的表現。認為現在孩子還小,長大了就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殊不知,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孩子天性純真善良,他們幼小的心靈最容易受到傷害。這些簡單、粗暴而野蠻的家庭教育方式一旦實施,只會重重刺傷孩子稚嫩的心靈,傷害了孩子的人格尊嚴和自信心,甚至給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結束自己年幼的生命。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和幫助,而不是打罵。 作為父母的,要關注的不僅僅應是孩子學業成績,更要看看孩子幸福嗎,不要老是看中分數,在那種向分數看齊的畸形成才觀下,不要說成“才”,成“人”都很危險。
當孩子做錯事情或闖禍時,父母不能把握自己的情緒,大發雷霆,甚至對孩子進行體罰,這會使孩子覺得父母對待自己太苛刻,不講道理,以後就很容易出現不聽大人話,與父母不融洽的現象。並且,當孩子心中有怨憤時,還會以同樣的粗暴方式對待同伴。
父母採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之後,等到怒氣平息了,又後悔對孩子的懲罰,甚至跟孩子說對不起。這樣又導致孩子對父母這種出爾反爾的教育感到迷惘,失去對父母的尊敬,以後不拿父母的話當回事。
那麼,我們的家長該怎樣丟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採用引導疏導的辦法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呢?
第一,家長必須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克服急躁情緒。
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育人的姿態對待孩子已經發生的缺點、錯誤,力戒使用粗暴手段教育孩子,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威脅、諷刺、打罵孩子,防止孩子見了父母像老鼠見了貓那樣害怕,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膽小、冷漠、卑視自己等不良性格。
第二,家長必須瞭解孩子,懂得孩子。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具體表現,把握孩子的內心世界,認識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清楚孩子的性格特點。做到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常跟孩子平等地談心,讓孩子敞開胸襟,告訴你他們在想些什麼,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你瞭解了孩子,懂得了孩子,就能有的放矢的教育孩子,這樣,方式方法也會對頭,能夠做到科學施教,提高家教藝術,避免粗暴的家教方法。
第三,家長必須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孩子發生問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並不是一種因素造成的。有主觀原因,有客觀原因,有直接原因,有間接原因。這就要求家長看問題不能簡單化,不能犯主觀主義的錯誤,只有掌握了具體分析問題的本領,才會找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可以避免簡單粗暴的教育手段了。
第四,家長必須具備和孩子交流、溝通、談話、談心的能力。
家長和孩子交流、溝通、談話、談心的形式是說服教育方法中常用的方式。孩子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經過分析,家長掌握了發生問題的原因,就可以結合孩子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孩子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說服教育。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溝通、談話、談心的過程中,要做到態度溫和、氣氛輕鬆、言出有據,寓教於喻,使孩子感到家長真正是自己和藹可親的益友,他就會尊重家長,聽信家長的話,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家長達到教育的目的了。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採用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法是最不明智的,不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親子之間的關係等
因此,作為父母,除了給孩子提供一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更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親子關係不融洽,很容易造成孩子走錯路,導致行為、思想出現偏差。
-
6 # 劉濤中學數學課堂
首先,父母對待孩子不能簡單粗暴。人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說明父母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人,在這樣家庭中成長大的孩子,必然會自然而然地“繼承”父母的性格和做事方法! 教育中,家長經常容易走進的誤區:一是孩子教育父母從來不管,或者只是交給教育機構託管,等孩子長大了,父母指責孩子沒有出息;二是孩子教育父母不是“局外人”,不能認為孩子學習和自己沒有關係,只是一味地作為一個“旁觀者”批評孩子成績不好,學習不努力,而不去幫助孩子共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三是對待孩子不能以“老子”自居。時代在發展,孩子接觸新鮮事物遠遠要比成人快,孩子在小學時因為崇拜家長,什麼都聽家長的。等孩子上了初中或高中後,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們還會覺得家長的思想“落伍”了,所以好多事情不願意聽家長的,不願意和家長說,加之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家長如果還像以前那樣簡單粗暴,孩子可能迫於好多事情還受制於家長,表面上附和答應,但私下裡還是我行我素。
其次,每個人對優秀的理解是不同的。父母往往會以自己對社會的認識來判斷孩子是否優秀!從政的家長覺得孩子能在政界混的有頭有臉就是優秀;從商的家長覺得孩子有能力接替家族產業就是優秀;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考上985或211就是優秀;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實現了他們家族的期望就是優秀……,所以這種優秀很多時候只是家長單方面認為的優秀,而不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目標。瑞士的伯努利家族在數學領域的貢獻是相當突出的,但是雅各布·伯努利和約翰·伯努利的父親起初希望自己的孩子學醫,因為當時主流社會認為學醫在社會上有地位,但是他們兄弟倆人都學了數學,而且在數學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還培養出了偉大的數學家尤拉,那在他們父親的眼裡他們兄弟倆人是否優秀呢?
回覆列表
一個媽媽如果用簡單粗暴的辦法,肯定教育不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而且每個孩子還不一樣,這些教育孩子的心靈雞湯不是適用所有的孩子,根據自己家孩子的特點,因人而異去用心教育。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對,好多都是未知的,孩子在跌跌撞撞中一步步成長,這個過程中家長就要用心的對孩子教育和引導。
就比如小孩子犯錯誤吧,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可能大部分的小孩子犯錯誤是無意的,因為他不知道那是對的那是錯,於是就選擇了自己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如果是正確的,有的家長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的家長就會稱讚,給予鼓勵和表揚。
如果小孩子選了一種錯誤的方法,結果也就是錯誤的,有的家長就會生氣大罵,有的甚至是動手打孩子,其實孩子捱了一頓打之後也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有的大人就會告訴孩子,這種方法是不對的,正確的應該怎麼做。
以上兩種做法,你是哪一個家長,如果是簡單粗暴的,是不是隻會動手?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會去過問孩子到底知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只是看結果,如果這樣做確實大錯特錯。
有些人是在這種簡單粗暴的環境中長大的,所以他不會去教育,不會去引導,只會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去讓孩子服從。可以試想一下,自己小時候被父母簡單粗暴的對待,心裡邊是什麼感受?你當時是什麼感受?那你們現在的孩子他就是什麼感受?請不要讓這種痛苦在繼續延續,我們要讓愛繼續延續,要學會去愛孩子,需要學會去教育孩子,引導孩子。
不要以為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也可能會把孩子打得叛逆,出現極端的情況,因為一次次肉體的傷害就會傷害到他的心靈,孩子的心裡都不健康了,那對於大人來說,是不是會感到一輩子的愧疚和自責?還是理所應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