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說財經
-
2 # 鞅論財經
以違法亂紀造就的劣幣驅趕良幣的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可是劣幣制造者最終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假如因為規定的缺陷或對一部分劣幣制造者的保護措施,那麼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會打破市場的不公平,甚至對低劣者的保全,最終影響經濟或社會環境的良好形象。
就以今天下午開車回來的情況為例:
可能是由於週末下了點雨的緣故,回市中心的各條道路都是非常的堵。於是特意繞經了一條溼地邊上雙向兩車道行駛,可是還是十分擁堵,在焦急中等待。可一些等不及的車輛就從逆行車道中超車搶道。後面的車輛也開始跟進,最終造成了雙向車輛都堵車一起,就這樣耗了一個多小時,直到交警來了才慢慢疏通開來。這就是一例劣幣驅逐良幣的交通案例。
同樣,在經濟中佔據及其重要地位的股票市場也會出現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在美國股票市場,在1997年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了8800的歷史最高點,而美國市場採用的是註冊制,於是一些劣質的公司被淘汰,而讓位於優質的企業進來。那些年每年新進來的公司大約150家,而被踢出去的公司卻是抵達400~500家(含兼併),到了2010年只剩下5600家,到如今也是7700家,整整少了1100家。這就是可以達到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
可是,在中國股票市場,卻是隻進不出,只要上市成功,即便是一個空殼也可以賣上幾千萬。這樣很多好的企業難以進來,劣質企業又出不去。使得股民更加難以在幾千只股票中尋找優質股票,甚至有些投資了劣質股票而出現大量的虧損,類似於被割韭菜。從而打擊的股民的信心,成為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近日,中國也開始了科創版的註冊制試點,這樣可以更好地讓一些優質的企業進來,並讓劣質的公司淘汰出局。還市場一個良性迴圈的環境,從而逐步讓良幣去驅逐劣幣。
歸根結底,每個人都可在身邊例舉出不少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可也希望更多的良幣驅逐劣幣現象的出現,不可能讓一點汙水汙染了一桶油。只有讓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成為社會的主流,那麼才會出現不斷看好的世界,淨化整個環境。
-
3 # 益寧商業思考
我先舉幾個例子,然後透過例子來分析為什麼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例一:
王大叔是賣蜂蜜的,他是個老實人,賣的蜂蜜都是蜜蜂實打實產的。直到某一天,來了個李阿姨也是賣蜂蜜的,但是他的蜂蜜裡摻了糖水,賣的蜂蜜比王大叔的一斤要便宜2塊錢,這時候大家都去買李阿姨的蜂蜜了,王大叔的蜂蜜就賣不出去了。而且會有更多人模仿李阿姨往蜂蜜裡摻糖水降低售價,導致像王大叔這樣沒摻糖水的蜂蜜反而賣不出去,降價就要虧本。
例二:
一個大部分都是新人的公司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一開始大家都是幹勁滿滿,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人開始變得好吃懶做,而這些人可能會因為溜鬚拍馬得到老闆的喜歡,那其他努力工作的人反而得不到認同,甚至那些懶人會嘲笑努力工作的人,導致他們變得不再願意付出,最終離開這家公司,留下的只有那些好吃懶做溜鬚拍馬的員工。
例三:
現在的瓜子二手車和人人車平臺上,其實經常會有不少優質的二手車掛牌的,但普通人每天要上班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瀏覽網站,而車販子則有,他們一天到晚盯著這些平臺,一有不錯的二手車就直接偽裝成個人去買走,再放到二手車店裡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個人買家,最終網站上的好車源會越來越少,賣不掉的壞車源會越來越多,車子的價格也會越來越高。
在以上的三個例子中,例一的王大叔賣的不摻假的蜂蜜是良幣,李阿姨賣的摻糖水的蜂蜜是劣幣;例二中勤勤懇懇付出的好員工是良幣,好吃懶做溜鬚拍馬的壞員工是劣幣;例三中好車源是良幣,壞車源是劣幣。
從第一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導致摻假蜂蜜佔據市場的是便宜,群眾的消費認知要求便宜,從而讓劣幣有了市場;第二個例子中劣幣(壞員工)上臺,良幣(好員工)離開的原因是因為公司不給到好員工足夠的回報,沒有讓好員工感受到付出有價值,即良幣在這個市場中沒有被重視,沒有顯出價值;第三個例子中,良幣(優質二手車)被意識到是好東西,被大量買家買走,使得市場上的良幣減少,導致只有劣幣(劣質二手車)不斷在流通,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那麼,經過以上分析,就可以得出這道題答案了,為什麼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
4 # 大犀牛財經
”劣幣驅逐良幣“根源於資訊不對稱及認知的侷限性。
劣幣:含金量不足或摻雜質的金幣;
良幣:成色足的金幣。
在交易過程中,由於上家知道那幾枚是有瑕疵的劣幣,那些是良幣。所以他會保留良幣,將劣幣用於交易,交給下家。由於下家無法在交易現場識別劣幣的瑕疵,故而收下。下家回到了家中,透過更豐富的手段(如測量密度,化學反應等)識別出劣幣。他也會在下次交易中將劣幣交給他的下家。
這樣導致的結果便是:良幣沉澱,成為傳家寶。考古發現的”窖藏金銀“成色很足就是證明;劣幣流通,由於劣幣的暫時擁有者都希望將其轉手給下家,所以劣幣快速流通。
可以看出,良幣迴歸了其貴金屬的天然屬性;劣幣成了物品交換的媒介,表現出貨幣的流通屬性。流通的快,也就活得好。
-
5 # 北漂阿鋒
劣幣驅逐良幣”定律,又稱“格雷欣法則”,因其核心表述的簡潔易懂,成為大眾最為熟悉的一條經濟學原理之一。許多民間經濟學愛好者把這六個字當成了定律的全部,以為這條定律指的就是市場上劣質貨幣會排擠並替代優良貨幣而流通,這真是誤會它了。按這麼理解,我們身邊的錢怎麼還沒有被劣幣所充斥呢?
格雷欣法則的最原始邏輯是這樣的:
在鑄幣時代,市場上的貨幣根據所含金屬的實際價值,分為“劣幣”和“良幣”。他們在幣值上相同,但因磨損、金屬純度差異等原因,實際所包含的金屬量並不相同。
例如,一個人有兩塊錢。一塊是磨損嚴重的1元硬幣(劣幣),另一塊是儲存完好的1元硬幣(良幣)。它們在幣值上都是1元。現在這個人要到市場上去消費1元。他摸了摸口袋,決定自己先留著這個好的1元錢,因為它實際價值更高;然後用那個磨損嚴重的1元劣幣去支付。
人之常情。
於是,大家都拿出自己的劣幣來消費,以期用實際價值更小的貨幣購買等值的商品。久而久之,市場上流通的只剩下劣幣,而良幣都被貯藏起來。“劣幣驅逐良幣”,就這樣發生了。
看起來很有道理,細想一番卻有一點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買家好像都很聰明,他們總能區分劣幣良幣。而這個世界上的賣家大概有點傻。他們不具備區分劣幣良幣的技能。收了各種劣幣,毫無怨言,還乖乖交出自己的商品。抑或是賣家們非常自信,相信就算收了劣幣也無妨,因為自己總能花出去,總能找到一個更蠢的賣家接盤。
這顯然不大現實。
有人嘗試對這個邏輯漏洞進行修補。他們指出:“因為買賣雙方存在資訊不對稱。”這也站不住腳。更有甚者,把“劣幣驅逐良幣”和“檸檬市場理論”綁在了一起。
檸檬市場理論,指的是在完全自由的資訊不對稱市場,由於商品的賣方往往掌握商品個體更多的資訊,而買方只能根據商品的行業整體平均水平判斷,最終導致賣好商品的商家沒有優勢,卻因成本更高而被排擠出市場。
其實兩者是邏輯差別很大的兩個理論:在檸檬市場理論中,買方選擇購買平均水平商品是一種事先知道自己資訊不充分的自保策略,而在這裡的“劣幣驅逐良幣”中,則完全把收錢的人當成了傻瓜,毫無緣由地收取劣幣。除非這種資訊不對稱能夠長久存在,並且能夠隨著賣家買家身份的轉變而瞬間轉變。否則,這種“劣幣驅逐良幣”只是轉瞬即逝的,難以形成“良幣全被貯藏、劣幣流通市場”的局面。更何況,如果貨幣市場的資訊不對稱真的嚴重到這個程度,假幣大可以直接取代真幣,哪裡還輪得到劣幣來取代良幣?
第二個問題在於,除非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非常有錢,身上的貨幣多於自己的實際需要,每次消費都有的選。對很窮的人來說,身上總共就那麼幾個錢,全部都要花出去,不存在劣幣良幣選哪個的道理。如此一來,這就是一個貨幣發行量嚴重大於社會實際貨幣所需的畸形社會,也不現實。
後來,人們對其進行了改進,得到了邏輯更嚴密的格雷欣法則2.0:
還是在鑄幣時代,但存在著雙本位幣,比如金銀同時流通。金和銀之間存在一個法定兌換比率。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金銀之間的實際價值比率是變動的,但他們之間的法定兌換比率卻相對固定和滯後。比如,1枚金幣可以兌換10枚銀幣。突然,由於市場波動,導致黃金實際價值上漲,1枚金幣的實際價值可以兌換12枚銀幣。但由於資訊的滯後性或政府的強制規定等原因,導致市場上仍然是1:10的比率。這時候,在可以選擇1枚金幣或者10枚銀幣來支付的場合,人們會選擇用10枚銀幣來支付,因為此時的金幣更值錢,支付1枚金幣等於實際上支付了12枚銀幣!
基於此,市場上銀幣開始大面積流通,相對價值低廉的銀幣(劣幣)就驅逐了金幣(良幣),而成為實際流通貨幣。
相比前者,這個角度的格雷欣法則更為嚴密,並且在人類歷史上真實發生過:
唐肅宗時期,由於前代皇帝生活奢侈,加之安史之亂的動盪,國庫空虛,財政告急。這時,唐肅宗聽取大臣建議,用了一記餿招:
原貨幣“開元通寶”重3.98克,唐肅宗推出一種新貨幣,名曰“乾元重寶”,重5.97克,規定可以兌換10文開元通寶,用了1.5倍重的金屬換取10倍的貨幣,大肆掠奪民間財富,短時間內迅速充實了國庫;嚐到甜頭的唐肅宗變本加厲,進一步推出“重輪乾元重寶”,重11.94克,卻規定可以兌換50文開元通寶!
這之後,短期內彌補了國庫,長期來看卻帶來了惡劣的後果:一是全國範圍內迅速的通貨膨脹;二是民間意識到金屬量和實際貨幣比率之間的不科學後,出現嚴重的盜鑄情況,爭先恐後盜鑄“重寶”企圖從其他人那裡攫取利差;三是出現價格雙軌的現象,同一件商品,有一個用開元通寶計價的價格,稱為實錢,還有一個用重寶計價的價格,稱為虛錢,兩種貨幣漸漸脫鉤。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出現良幣(開元通寶)被劣幣(重寶)驅逐出去的情況,而是兩種貨幣獨立共存並漸漸脫鉤,價格雙軌。套用前面的模型,就是用金幣一個價格,用銀幣一個價格,兩者互不相干,你有金幣就付金幣,有銀幣就付銀幣,並沒有出現銀幣把金幣驅逐殆盡的情況。老百姓的智慧還是無窮的。
基於這些史料的研究和邏輯上的推演,人們對格雷欣法則2.0又加上了幾條前提假設,得到了更嚴密的格雷欣法則3.0:
假設1 良幣劣幣都是法定貨幣。並且,理想情況下,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力量(通常情況下是政府)來禁止良幣的流通,或者說,這個強有力的力量為劣幣的信用背書。例如近代社會實際價值明顯比不上面值的紙幣。
假設2 兩種貨幣都有一個法定比率。這個法定比率相對固定,而不是現代化的浮動制比率。而這個比率與兩種貨幣的實際價值比率之間,存在著套利空間。
假設3 兩種貨幣的總和必須超過實際社會實際所需的貨幣量。也就是說,人們要有的選,選一部分,貯藏另一部分,才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步入現代社會,我們的貨幣環境和貨幣規則日益複雜。我們早已跨過紙幣時代,步入電子貨幣和信用貨幣時代。而國際市場上,基於資訊科技,隨時波動的浮動匯率制也成為可能。這時,“劣幣驅逐良幣”成為了一個理想情況下的模型。“良幣驅逐劣幣(逆格雷欣法則)”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例如,在國際貨幣市場上,人們往往樂意接受信用更高、走勢更堅挺的良幣(美元等),而不願使用劣幣(小國家、落後國家的貨幣)。當然,這就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範圍了。
相比那些晦澀難懂的圖表曲線以及數理模型,格雷欣法則似乎只需理解“劣幣驅逐良幣”六個字即可理解,知識門檻低,邏輯簡單通暢,成為許多民間經濟學家的最愛。但是,相比於一條嚴密的經濟學定理,它更像是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的區域性生活現象。中國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甚至批判其為一傳十、十傳百的經濟學傳言,也不失為一家之言。
目前來看,它更像是心理學上各種名目繁多的“心理效應”,成為人們寫雜文時的比喻。但凡形容劣品排擠良品,諸如“貪官排擠清官”、“假冒偽劣產品擠壓正版商品市場份額”云云,全部套用一句“經濟學上有個定律,叫做劣幣驅逐良幣”,令人哭笑不得。而這大概也是被誤會得最深的一條經濟學定律。
回覆列表
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在古代,朝廷一開始鑄造數量差不多的金和銀兩種貨幣,比如一斤豬肉,你既可以用一兩銀子買,也可以用半兩金子買,但是久而久之,官府卻發現大家都用銀子來買豬肉,沒有人用金子買東西。原來,人們認為金子的顏色造型更美觀,都被收藏起來或者鑄成各種首飾雕塑,所以金子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劣幣驅逐良幣的最初含義就是當政府發行兩種合法貨幣時,人們都傾向於用材質造型比較差的貨幣,而造型顏色比較好的貨幣都被收藏起來了。
我自己覺得還可以這樣說:公司對能力不同的人給以相同的工資,其實是將實際價值不同人冠以相同的名義價值,其結果必定是能力高的離開而能力低的留下。繼而劣幣驅逐了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