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不是個東西
-
2 # 清說歷史課
細究明清歷次戰役就能發現這些戰役中,很多區域性的野外戰鬥明軍打得還是很好的,並沒表現出明顯不敵。但是,最終歷次大戰役除了寧遠寧錦,明軍基本上全輸了。
何解?且看如下十點:
1 ,渾河之戰,遼軍坐視不救白桿兵與浙兵。為什麼不救?並非站一邊的遼軍貪生怕死,而是遼軍與南軍本來就有矛盾(援朝時就有矛盾)。南軍不僅與遼軍有矛盾,與薊鎮邊軍也有矛盾。
為什麼南兵與白桿兵分河佈置?根本就不是什麼戰術規劃,而是兩軍互不信任,因為在援遼之前這兩軍在薊鎮已經打了一次群架,各有死傷,連炮都動用了,何談信任和配合?大敵當前互不下絆子就算良心了。
2 ,經常有部分將領為儲存實力而選擇逃跑。如大淩河中的長山之戰,吳襄率家丁騎兵和兩降夷營騎兵直接跑路,將宋偉車營和步兵甩給了皇太極。回錦州清點他所帶的軍隊居然沒太大損失。
3,部分人利用戰爭發國難財。明末渤海灣內向遼東海運輸糧食還能動不動就漂沒,真不知下西洋怎麼下的。松錦大戰很多人都說皇太極抄了洪承疇的糧倉,是造成明軍敗北的關鍵,但實際上被清軍派去運糧食的北韓世子發現那個糧倉裡的所謂糧食都是腐臭不可聞,根本不能吃。
實際運往遼東的各倉儲糧食一直都在被官吏“插和沙土糠秕”,北韓世子真是大驚小怪。
4,倍受今人讚譽的西法黨在萬曆四十七年曾提出練精兵兩萬人,報價是各種軍械營房四十萬,糧餉五十萬。就是說練兵2萬就敢向朝廷要90萬,這價格讓後來的薊遼督師們看了都得感覺遼餉要太少了啊。這麼高價的理由就是“製造極精器械,一人食數人之餉”
然後崇禎時西法黨們終於在山東開始練兵了,練的這些兵為了一隻雞最後叛亂投了八旗。真不知一人食數人之餉的精兵怎麼會餓到去搶一隻雞?
5 ,崇禎初,京營士兵月餉一兩四加一斛米,絲毫沒什麼戰鬥力,一年吃掉97萬8千的糧食,卻只選出來不到一萬戰兵。關寧軍月餉1.4兩加一斛米。南兵1.5~1-7兩。東江月餉7錢加一斛米。其他九邊軍鎮從2錢到8錢不等,如薊鎮有4.5錢的,也有7.5錢的。
都是兵怎麼差距這麼大?
6 ,永平城原本有1千標兵,民壯操兵兩千餘,遼事興起後又增設了忠武營3000。但是崇禎起搞汰兵,一下子營兵兵力減了2/3,操兵減了十之六七。己巳之變就被清軍輕鬆打下來了。
7 ,薊鎮守臺用火箭,戚繼光定製需5分銀一支才能製造出合格品,且每年淘汰庫存換新。明末崇禎變成了8釐一支,實際只給了工匠4釐銀子製造,還從不更換,不知另外4釐到誰腰包了。
8 ,萬曆19年定大同鎮8萬兵力守六百里邊,崇禎時堪戰僅萬餘,養馬僅春秋給點豆草,夏秋自己放牧去養吧。
9 ,“遼難無兵非無兵也,將官家丁額有成數”
遼西一家丁吃五六名士兵之餉,其家丁之餉又有一半入了將官囊中。前面說關寧月餉1.4兩,實際大半剋扣給了家丁,然後實發給普通士兵才4錢。祖氏一門多蓄家丁,吳襄養3千彝丁,真是好買賣。
10 ,遼事初起時,調川湖貴三省兵,兵部為了湊數,把無主苗民招來湊到這些援兵了。然而這裡苗民之間很多就是世仇…“以世仇殺之人並馳而入”…這特麼什麼操作。
-
3 # 深山老林二狗哥
松錦大戰可以說是清王朝與明王朝誰要成為中華大地最終統治者的決定性戰役。但最終以清王朝的勝利,明王朝的潰敗而告終。為什麼明王朝會失敗那,我覺得與以下這幾個方面有關:
一:與清王朝悍不畏死的作戰相有鮮明的對比,儘管明王朝的部隊人數與作戰武器都佔優勢,但是軍隊的情況確實人人畏戰,將領怕死,造成明軍大敗。
二:與老蔣一樣崇禎皇帝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位合格的軍事家。沒有軍事的才能,卻偏偏愛插手各種軍事,一味的催戰,力求斃敵於一役。但最終結果確落下個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三:最高將領的指揮失誤。明軍的高階將領洪承疇在這樣一場關乎國運生死的大戰役中出現了動搖和猶豫的指揮,那麼這場戰役就註定了要失敗。 天下沒有長治久安的封建王朝,一個王朝的沒落,必定就會有一個新的王朝崛起。清王朝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走向,決定王朝的長治久安的決定因素是人民是否安康樂業,所以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
-
4 # 白馬非馬1001
松錦大戰是決定明清軍事力量對比,帝國命運興衰的關鍵戰役。
黃太吉精心謀劃,將崇禎殘餘智商緊攥手心,洪承疇則被迫配合表演。
陣地塹壕,步步為營。
佯敗誘明,待禎催戰。
三倍紅夷,圍殲承疇。
鐵騎追擊,九邊盡屠。
此役中,清軍並非以重灌騎兵衝鋒擊潰明軍,反而先以陣地戰和明軍對峙,佯敗引誘明軍主動出擊,落入布好的口袋,方才搬出3倍於明軍的37門紅夷大炮圍殲明軍。明軍潰敗四散後,再以八旗騎兵機動優勢追擊屠戮。
火藥時代,火炮飽和轟擊比騎兵衝鋒,威力更大、效率更高、傷亡更小、成本更低!
滿清雖整體野蠻落後,但掌握了先進火槍火炮技術,又兼具騎乘優勢。明朝廷輸了軍事一項,便輸了一切!
-
5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松錦大戰是發生在明末崇禎十三年至十五年明清之間的決定性戰役,是決定明朝興衰的關鍵之戰……,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為什麼明朝在擁有精銳邊軍,堅固堡壘,和清朝士兵數量差不多的前提下,會馬失前蹄,一敗塗地!
一、明朝和清朝在遼東的情況
明崇禎十一年,由袁崇煥打造的遼東堡壘圈已經全部完成,並且在清朝第一次攻擊遼東的時候,明朝利用這些堡壘防線,彼此相互呼應的特點,給了清軍慘重的打擊,極大震撼了當時的清朝政府,他們沒有想到明軍依然有如此強大的戰力。在第二次進攻遼東的時候,皇太極不顧身負重病,夜行600裡,親赴前線,充分說明了清朝對此次作戰的重視!
而錦州守將祖大壽自大淩河戰敗以後,騙取皇太極的信任,逃回錦州,堅守不出,並且拒絕了皇太極一再的招攬!皇太極在苦招無果之後,依然像大淩河之戰一樣,利用地形,挖壕築牆,圍困錦州城,並派出大量輕騎兵,殲滅錦州附近的明朝有生力量!祖大壽在錦州被圍之後,曾最後上書明朝皇帝,城內糧草不足,如若錦州城破,則遼東破!
明皇帝崇禎最終下令洪承疇率邊關八總兵,兵力總共13萬,馳援錦州城!
二、崇禎不通軍務,大臣不顧大局 在洪承疇率兵馳援錦州城的路上,曾和清軍進行過小規模的戰鬥,均以明朝勝利告終!這個時候的崇禎不顧前線的具體情況,只是下令催促洪儘快趕赴錦州,確保錦州不失,反駁了洪承疇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策略!而這個時候的皇太極正心急如焚,不顧身體有疾,星夜奔赴前線,探查軍情。
明朝援軍在行軍到錦州外圍的松山時,遭遇了清朝的大部隊,形成了對峙局面,幾十萬人的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人膽敢主動發起攻擊,無論清朝還是明朝,都明白,這次是決定清朝能不能入關,明朝會不會滅亡的關鍵之戰!
這個局面一直到皇太極到來之前,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對抗。在他關注明軍佈陣的時候,突然發現明軍由於地形原因,在陣後疏於佈防,有嚴重疏漏!於是皇太極利用清朝騎兵機動力強的特性,組織大量的軍民在明軍後方挖掘壕溝,斬斷明軍後撤和增援的路線!對明軍來說,最嚴重的問題在於糧道被堵,十幾萬人的糧食即將告罄!
洪在上書朝廷以後,掌管兵部的尚書以“兵多響艱”為由,催促洪承疇儘快決戰!這種不顧前線戰況,不顧大局的做法,徹底葬送了明軍最後的希望。
三、明將貪生怕死,士兵畏清如虎
在洪承疇接到朝廷命令以後,下令決戰。我們都知道,對陣的雙方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誰先發動進攻,就要付出更大的傷亡!明軍在經過前期的戰鬥以後,面對巨大的損失,將領開始消極抵抗,甚至出現撤退的聲音,士兵反戰的情緒日益高漲,畏清如虎!洪承疇無力調動將士,唯有下令突圍!
明軍的突圍毫無章法,被早已等候在側的清朝騎兵追擊殲滅!至此,明朝葬送了最後的精銳,松錦大戰以明朝的戰敗落幕!
-
6 # 薩沙
松錦大戰失敗原因很多,關鍵在於實力差距。
明軍共20萬,清軍共24萬。
而當時明軍戰鬥力較差,就算是24萬對20萬清軍恐怕也贏不了,更別說實力顛倒。
實力差距決定了明軍幾乎不可能獲勝。
當時大明遼東的戰局已經極為惡化。
除了敵眾我寡以外,滿清曾多次迂迴殺入今天的華北地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實行三光政策,導致華北遭受很大破壞。
而遼東以華北為後方,現在後方尚且自身難保,前線當然就更岌岌可危。
就整體防禦來說,一線的錦州、松山、寧遠等城市孤懸山海關以外,面對滿清隨時可能的攻勢。
而山海關的明軍數量有限,守城尚且沒有把握,更別說北上救援。
而松錦大戰,滿清其實就是圍城打援。
圍住錦州、松山的目的,是將洪承疇的主力引誘到這一線的關外野戰,發現滿清最大的戰鬥力優勢。
而洪承疇雖看破滿清的計謀,卻架不住崇禎的催促,況且一旦錦州松山淪陷,山海關也難以固守。
最終,洪承疇率主力北上救援,很快被優勢清軍合圍,最終殲滅。
此戰其實明軍基本沒有獲勝的可能,即便沒有崇禎來攪局也不可能獲勝。
主要是敵我力量懸殊,遼東明軍其實處於內外夾擊的局面。前面是滿清大軍,而農民軍已經從後方殺入河南。
其實,當時明軍唯一可行的就是以部分兵力固守錦州一線,能守多久是多久。
主力則收縮到山海關,不要出擊。
等到錦州一線淪陷,明軍則繼續後撤,以山海關為一線,主力轉移到後方長城以北的山地,儘量堅守。實在不行,退守長城。
總之,保住本錢,多支援一會是一會吧。
回覆列表
松錦大戰是由皇太極率先發起的,明軍和清軍在這次大戰之中各自投入的軍隊有10萬之多,而這場大戰從崇德四年二月一直到崇德七年四月,戰爭歷時三年多的時間,最後以明朝的失敗而告終。
既然有勝有負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來看戰勝方。皇太極在戰前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為戰爭勝利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之中,也是由於皇太極運用戰略打擊目標的選擇正確、作戰時機的掌握恰到好處、臨陣指揮靈活多變等方面。
比如,皇太極十分注重吸取對明朝作戰的經驗教訓,最大限度發揮拔氣兵善於長途奔襲野戰的長處,並沒有發動兵力對明朝的守軍進行猛攻,因為清軍並不善於攻城拔寨。皇太極十分靈活地採用了圍點打援的戰術,順利的消滅了洪承疇所率領的10餘萬援軍,還迫使松山、錦州的明將投降,明朝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
再來看戰敗一方。造成這次戰爭慘敗的最根本原因是明朝朝廷的腐敗,但其突出表現形式有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選擇失誤。當時的崇禎皇帝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聽信遼東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的片面之詞,催促洪承疇率明軍迅速與清軍進行決戰。張若麒是何許人?
這個人為官清明,政績十分突出,曾經任北直隸保定府清苑縣知縣,後來又任刑部主事,張若麒“原屬刑曹,本不知兵”,後任兵部職方司郎中,成為明朝軍事部門的實權人物。在張若麒的逼迫下,洪承疇無奈只好率領明軍進軍,結果陷入騎虎難下之勢,最終明軍10萬餘人覆沒殆盡。這廝後來投降了大順軍,作為使者去山海關勸降吳三桂的就是此人。後來又投降了清軍,順治元年擔任順天府丞。
二是指揮系統混亂。洪承疇時任薊遼總督,他根據關外的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的建議,準備逼迫清軍於明軍展開野戰,而且且戰且守,步步為營。結果督軍張若麒卻堅決反對,主張一鼓作氣、速戰速決。結果在明軍之中,只知道遼東督軍張若麒,而不知道薊遼總督洪承疇。可以說,總督和監軍的意見相左,經常會出現互相掣肘的現象,說明軍的指揮系統完全崩壞毫不為過。
三是臨陣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謀略,但他考慮到崇禎皇帝、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以及個人的安危,毫無原則的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張,選擇了孤軍深入,結果招致一敗塗地。此後,洪承疇又多次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
四是將官貪生怕死。明軍在嵩山與清軍對陣的時候,兵員和火器,都比清軍要強,若是拿出決一死戰的勁頭來,是很有可能解錦州之圍的。但是一些明軍將領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比如總兵王樸不顧全軍的安危,率先逃跑,造成了明軍松山大敗。再比如,明朝朝廷為了解救洪城城,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結果兩個人都不敢帶兵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