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圓讀書
-
2 # 劇中觀史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的轉折點,經歷安史之亂的重大打擊,唐王朝猶如進入暮年的老人,逐漸走向衰敗,再無恢復。但安史之亂的危機其實在之前便已埋下伏筆,藩鎮問題,節度使坐大,而由於平叛有功,地方節度使的削弱更為困難了。
加上後期的黨爭進一步內耗,宦官專權,內政混亂,黃巢起義給了王朝最後一擊,唐亡後又陷入分裂割據局面。
-
3 # 宋安之
這話說的,要細說安史之亂的原因,不應該侷限於天寶年間,應該放長遠點,從大局上來看安史之亂的深層次爆發原因。
首先安史之亂的發生其實跟唐朝的府兵制和均田制有著密切的關係。
唐朝開國以後沿用西魏的府兵制,自唐太宗整頓府兵制以後,全國形成“內重外輕”的局面,也就是說關中的一帶的府兵佔據全國總兵力的近半,這樣一來方便中央朝廷集權和駕馭天下。
而府兵制類似於兵民合一的制度,府兵的經濟來源很大一部分在於均田制下的分到一百畝土地(其中二十畝是永業田,其他八十畝六十歲以後收回),還可以免賦。再加上府兵出征在外,建下戰功以後,可以獲得朝廷的獎勵,帶動了老百姓參軍的積極性,所以可以保證府兵的兵源和戰鬥力。
但到了唐玄宗時期,因為土地兼併的原因,均田制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土地根本分配不了那麼多,加上連年戰爭,府兵兵役加重,所以府兵大量逃亡,兵源更得不到保證。
於是唐玄宗開始了作死之路。
首先唐玄宗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募兵制下的軍隊不同於之前府兵,往往長期服兵役,又由邊境將領長期統領,會形成武將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勢。
同時唐玄宗為了方便開疆拓土,設定了十個節度使,並且為了這些節度使可以整合資源最大程度上開疆拓土,將地方的民政、軍政等大權都交予節度使之手,這不只是鼓勵他們開疆拓土,更是變相鼓勵他們進行地方割據。
因為大量的精兵強將都集中於邊境,唐朝形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當時全國軍隊為五十七萬,而邊鎮軍隊就有四十九萬,這樣一來關中一帶兵力薄弱,加上唐玄宗年老以後日益糊塗,地方節度使更是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再出現一個安祿山這種狼子野心之人,自然就爆發了安史之亂。
-
4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權力失衡,李隆基晚年重用安祿山等人,讓安祿山掌握了東北地區的所有邊防兵力,掌控了49萬邊軍中的16萬,還掌控了半數馬匹。在李林甫在世時,還能用各種手段制衡安祿山,王忠嗣沒有去世時也可以對抗安祿山。到了天寶末年,楊國忠並沒有手段制衡安祿山,他的一系列舉動反而提前激化了矛盾。張國忠對南詔用兵損失巨大,幾乎賠掉了關中僅剩軍事潛力。南詔並不是安史之亂以及後世唐朝衰落的原因,和它相比吐蕃對唐朝的威脅更大。南詔只能威脅唐朝的西南,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只用劍南道數萬人馬對付他,而為了對付吐蕃則集中了16萬以上兵力。安史之亂後除了原有的西北軍隊外,唐朝還把半數神策軍也派往邊境防禦吐蕃,此外還有西南的兵力,唐軍不僅是為了防範吐蕃秋天的定期侵犯,準備的兵力就高達30萬以上。此外南詔並不是以助人為主的國家,它的王族是彝族人,但貴族階層中白族佔優勢,平民更是各民族都有。
-
5 # 開涮歷史盛唐留給後人的一直是氣吞萬里山河的大氣象:威加海內,萬國來朝。但是,長期致力於開疆拓土的唐王朝,在國家熠熠輝煌的背後已經危機四伏。
唐王朝經略西域,征伐高麗,與青藏高原的吐蕃,和雲貴高原的南詔之間不斷產生利益糾葛和摩擦。
如果說大唐的衰弱與滅亡是南詔造成的,不免言過其實,若說跟南詔毫無關係,也著實說不過去,大唐王朝一手扶持南詔強大,但強大後的南詔,在吐蕃和唐帝國之間,首鼠兩端,尋找利益最大化的生存空間,並兩次打敗征伐的唐軍,導致唐中央威嚴掃地,元氣大傷,安祿山和史思明乘機發動安史之亂。
一、南詔(738年-902年):唐王朝一手喂大的“白眼狼”根據《新唐書•南蠻列傳》記載:南詔又稱鶴拓、龍尾、苴咩、陽劍,是哀牢夷之後。他們的王稱為“詔”。
原先這個地方一直是小部落林立的狀態,先後有六個部族比較強大,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
蒙舍詔依附唐王朝,藉助唐朝的力量先後滅了其他五詔,成為雲貴高原的霸主,因為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為“南詔”。
唐王朝利用南詔加強對西南地區的控制,同時牽制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
二、南詔與唐帝王有過一段相當長的蜜月期。(一)南詔第一代王
細奴羅,又名獨邏、獨邏消,舍尨之子,649—674年在位。在唐高宗時,細奴羅派遣使者入朝,皇帝賜錦袍嘉獎。
(二)南詔第二代王
邏盛,又名邏盛炎,細奴邏之子,674—712年在位。武后時,第二代南詔王盛炎親自來到唐朝,他已有兒子炎闔,那時候他妻子又生了兒子盛邏皮,盛炎很高興,說自己又有兒子了,即使死在唐朝也心滿意足了。後來炎闔早死,沒有子嗣,他的弟弟盛邏皮繼位。
(三)南詔第三代王
盛邏皮,712-—728年在位。
(四)南詔第四代王
皮邏閣(697—748年),盛邏皮之子,皮邏閣是個有野心的人,他藉助唐朝勢力戰勝河蠻,取太和城。唐玄宗賜皮邏閣名歸義。
那時候五詔勢力越來越弱,歸義獨強,歸義用重金賄賂劍南節度使王昱,要求統一六詔,得到唐玄宗的許可。之後歸義兼併了諸詔,還打敗進攻的吐蕃,一下士氣大漲,他入朝覲見唐玄宗,唐玄宗加封他為雲南王,賜錦袍、細鈿帶七事。
(五)南詔第五代王
皮邏閣死後,他的兒子閣羅鳳承襲王位。閣羅鳳的兒子鳳迦異進入長安宿衛,拜鴻臚卿,後來加封為陽瓜州刺史。
三、第五代南詔王與唐反目成仇南詔強大之後,南詔王自然覺得自己腰桿子挺硬了,沒想到閣羅鳳與妻子去拜謁都督,竟被地方太守張虔陀索賄。閣羅鳳一口回絕了,失了顏面的太守張虔陀就在背後搬弄是非,甚至羅列罪名上表朝廷說閣羅鳳有罪。
閣羅鳳哪受得了這個氣,直接發兵攻打奪取張虔陀據守的城池。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遂調遣大軍鎮壓,閣羅鳳派遣使者謝罪,說願意歸還所擄獲的俘虜,希望得到朝廷的諒解,並威脅說如果朝廷不肯,南詔將親附吐蕃。
劍南節度使仲通大怒,囚禁了使者,發兵攻打閣羅鳳,結果大敗而歸。
獲勝的閣羅鳳得意洋洋,將戰敗的唐軍將士屍體築成京觀,然後向吐蕃稱臣,吐蕃以兄弟相稱,稱其為“贊普鍾”,頒給金印,號稱東帝。
唐王朝一手培養扶植的勢力,竟成了強勁的敵人,尤其是閣羅鳳的作為極大的羞辱了唐帝國的尊嚴。
這件事爆發後,可想而知,對正沉浸在盛世繁華的唐玄宗來說,絕對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且當時把握政權的是楊貴妃的堂哥楊國忠。楊國忠靠貴妃得寵上位,個人才能平庸不說,更無力制衡地方節度使,甚至與安祿山的矛盾已經公開化,為了樹立自己個人在朝的威望,他極力主張出兵南詔平叛。
於是,楊國忠命劍南節度使調天下兵十萬,由侍御史李宓帥兵征討,結果入西南的唐軍得了瘟疫,損傷嚴重不說,又再一次被南詔大敗,損傷十之有八。
《新唐書•南蠻列傳》記載:”會楊國忠以劍南節度當國, 乃調天下兵凡十萬,使侍御史李宓討之,輦餉者尚不在。涉海而疫死相踵於道,宓敗於大和城,死者十八。”唐軍接連兩次被小小的南詔打得慘敗,損失慘重不說,赫赫大唐的威嚴掃地,包括安祿山在內的擁兵自重的節度使,看穿了唐中央不過是“紙老虎”的真面目。
唐王朝在這個環節似乎重蹈了周王朝的覆轍,當年周昭王帥六師南征討伐楚國,結果周軍大敗,周昭王溺死在漢水,從此周王朝一蹶不振,再無力轄制各諸侯。
結語唐王朝的衰弱,固然有唐玄宗驕奢淫逸,有楊國忠等唯利是圖的奸臣當道導致國家腐敗的內在原因;也有唐開國以來崇尚武力,大肆擴張的外部原因。
因為擴張需要兵力,中央無力供養龐大的軍隊,只能給地方節度使人事權、財政權,扶植周邊勢力,導致尾大不掉,最終這些勢力反撲朝廷,終釀成大禍。
詩史杜甫在《兵車行》有一句詩形容再貼切不過——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大規模的軍事擴張使唐帝國龐大的國家機器不堪重負,逐漸外強中乾,而統治者卻始終沉浸在盛世繁華之中不自知,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倉皇西逃。雖然最終安史之亂被鎮壓,南詔也被削弱,但唐王朝再不復往日輝煌。
-
6 # 青史如煙
天寶十載和十三載,大唐與西南面的南詔政權開打了兩把,這兩把大唐方面的微操,歷史書上記得是明明白白,那可是相當的糟爛。
十載四月, 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將兵六萬討雲南, 與雲南王閣羅鳳戰於滬州。官軍大敗, 死於滬水者不可勝數。
十三載六月, 侍御史、劍南留後李泌率兵擊雲南蠻於西洱河…… 為閣羅鳳所擒, 舉軍皆沒。
對於大唐為啥要打南詔,咱們在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
在大唐建國之時,高原之上謎一般崛起了一個戰鬥力爆表的政權——吐蕃,李世民坐鎮的初唐時期,雙方短暫接觸、武力交流了一番,便立即探出了彼此的底細——不好惹。
隨後,文成公主的下嫁,大唐、吐蕃之間的關係一度緩和,但兩者之間的區域競爭卻從未停歇過,畢竟安西都護府這個地方對於大唐和吐蕃來說,都是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縱觀整個大唐,即便大唐武力超凡,滅高句麗、吐谷渾、東突厥,吊打契丹、薛延陀,然而對於吐蕃來講,始終互有勝負。
既然戰術上征服不了對方,那就從戰略高度上來佈局,到了唐玄宗時期,大唐扶持西南面六詔中的南詔,培養出一個區域強盛的政權,作為輔助小弟,拉著南詔一起對付吐蕃。
然而,崛起後的南詔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現狀,他對打手這個角色,非常不滿,畢竟自己雖然是小弟,小弟也是有追求的呀。
因此,這個想要積極進步的小弟便和先前的大哥——大唐,開始變得貌合神離起來,雙方的互相猜忌、提防,逐漸演變成了劍拔弩張、最終到了圖窮匕見的地步。
天寶年間的兩次戰爭,大唐原本仗著國力強盛,痛毆一把南詔這個不聽話的小弟,然而沒想到,兩次南征,不僅勞民傷財,還落得個全軍覆沒、鎩羽而歸的下場。
戰敗的結局,使得唐朝方面元氣大傷,而就在天寶十三載最後一次南征敗北之後一年,天寶十四載,漁陽鼙鼓動地來,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舉起了反旗,也拉開了那場動搖大唐根基的大叛亂——安史之亂。
有鑑於兩者之間間隔時間之短,很多人覺得,天寶年間的兩次南征敗北,元氣大傷的大唐,最終開啟了范陽那批野心家們的覬覦之心。
那麼安史之亂到底是不是源自於天寶之戰的敗北呢?
其實在杜佑的《通典·兵典序》當中,有過這麼一個觀點,比較客觀:
祿山稱兵內侮, 未必素蓄兇謀。
通俗的講就是,造反這件事,不一定就是安祿山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人家造反,其實也是被時局所逼,沒辦法,畢竟都想活嘛。
那麼安祿山造反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咱們一起看看,他的作亂,究竟跟天寶之戰有沒有太多的關係?
從開元后期開始,唐朝內部的矛盾,便主要體現在皇帝與太子,宰臣與太子、宰臣與宰臣之間。
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廢,支援太子的張九齡等人相繼被罷相,李林甫成為了掌控中樞之人。
而隨後,隨著被高力士等人推薦的李亨被封太子,朝廷內部的爭鬥,便始終在皇太子李亨和李林甫之間進行著激烈博弈。
唐玄宗則在兩者之間的衝突之間,左右調和,穩坐皇位十餘年。
而隨著李林甫與皇太子,皇帝與皇太子之間的勢力制衡發展,皇宮內的角力最終將各地藩鎮大佬們,紛紛拉下了場。
藩鎮制度下的節度使們,一方面是朝廷的臣子,另一方面又成為了影響朝廷內部力量,此消彼長的重要因素。
針對與皇太子關係密切的西北軍鎮,唐玄宗一方面對其打壓控制,另一方面大力拉攏、培養安祿山等人,以范陽、平盧制衡西北藩鎮。
唐玄宗以優容來換取安祿山的忠誠,他覺得自己對安祿山已經夠好了,安祿山必定不可能反。
“朕推赤心待之,祿山必無異志。”
或許當時的安祿山,確實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朝廷裡面,有靠山,咱怕啥。
但隨著楊國忠的上位,最終一切都變了。楊國忠上來之後,就發現,安祿山這邊自己搞不定,此時的楊國忠已經顧不上去制衡皇太子了。
為了達到平衡,楊國忠開始打造以隴右、河西、北庭、安西、劍南等節鎮來制衡平盧、范陽、河東、朔方藩鎮的局面。
西北節鎮和東北節鎮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積越深。
然而,此時的唐玄宗,卻依然保持著先前的節奏,將主要矛盾放在自己與皇太子之間,不相信太子、楊國忠等人的奏告,最終使得安祿山與楊國忠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天寶十三載十一月, 楊國忠奏貶吉溫; 十四載四月, 楊國忠日夜搜求安祿山陰謀事, 圍抄安祿山在京邸第, 捕殺其門客李紹、安岱等。
雙方的矛盾,最終激化,安祿山也被逼上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綜上可知,安史之亂其實與天寶之戰,並無太大的關係,天寶之亂雖然使得唐朝元氣大傷,但真正導致安史之亂的,其實是朝廷一直以來的權力爭鬥。
不管有沒有兩次南征,也不管天寶之戰最終的結局如何,安史之亂,其實最終也是難以避免的。
回覆列表
說“安史之亂”起於“天寶戰爭”,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總的來說,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之後的結果。天寶戰爭是導致它爆發的一個小小的開端,但是並不能算作是主要原因。
熟知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爆發,主要是因為“武皇開邊”的原因。這一點,杜甫在他的《兵車行》裡說得很清楚。他是這樣說的: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那麼,為何作者說,天寶戰爭是安史之亂的開端呢?我下面來進一步說明一下;
唐玄宗為了對外擴張的需要,他不惜將大多數的軍隊都安置在了邊境地區,這樣一來就造成了軍事佈局上的“外重內輕”局面。邊境的兵力很多,但是中央政府的兵力卻很少。到了玄宗後期的時候,邊境地區的軍隊甚至高達四十九萬人之多,而中央政府的兵力卻只有不到十三萬。
被世人說成是“口蜜腹劍”的大唐宰相李林甫去世之後,接替他的是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但是在楊國忠上臺之後,中央軍立馬就又損失了將近一半,這是為何呢?原因就在於他發動了征討南詔的戰爭。
在《舊唐書》裡,對楊國忠的評價是這樣的,說他這個人不學無術,品行也很差,家族中的人都很鄙視他。甚至連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都瞧不起他。由此可知朝廷上的官員是如何看待他的了。
而這個時候,楊國忠就急於做出一點成就來樹立自己的威望。
但是,要做些什麼呢?
楊國忠知道,此時的玄宗皇帝熱衷於對外擴張,推崇軍功,於是就想著:“我要有了戰功,那不就能站穩腳跟了嗎”?當然了,楊國忠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但是,要去攻打誰呢?北方的遊牧民族太過兇悍,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這個打不得。南方倒是有那麼幾個理想的目標,好,就去攻打南詔吧!楊國忠自以為南詔是一個軟柿子,可以捏上一捏。
其實,早在楊國忠就任宰相之前,他為了給自己樹立威望,就已經發兵攻打過一次南詔了。結果當士兵們深入雲南地區時,就感到水土不服,生病者眾多,反被南詔軍打得大敗而歸。楊國忠認為,上次失敗主要是因為自己派去的兵力不夠,這一次,決定多帶一些兵去。於是,楊國忠便開始派人在長安、洛陽、河南、河北一帶募兵。一開始還只是合法合理的募兵,但是老百姓們一聽說是要去雲南打仗,頓時間都不想去了,所以就沒有多少人來報名。
楊國忠見募兵不起作用,便開始下令強行徵兵,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道: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唐玄宗在位時期的宰相宋璟,不肯獎賞軍功,是為了防止窮兵黷武。唐玄宗在位後期的宰相楊國忠,想要討好皇帝,就拼命追求軍功,搞得是民怨沸騰。
最為嚴重的是,楊國忠這次攻打南詔仍然是大敗而回,他帶去的七萬大軍在南詔國都太和城外全軍覆沒。這次攻打南詔失利,大大透支了唐帝國的國力,也使得朝廷威信掃地,老百姓怨聲載道。
而也就是這個時候,北邊的安祿山正在靜靜地等待局勢的變化。
當時的安祿山已經是身兼三大藩鎮的節度使,手中至少有十八萬軍隊。此外,出將入相的道路已經被李林甫給切斷了,安祿山升官的機會也沒有了。後來玄宗也想過要恢復出將入相,召安祿山進京做宰相,但結果卻遭到了楊國忠的勸阻,最後不得不收回成命。這時候,安祿山和楊國忠的恩怨就更深了。以至於後來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時候,打的旗號就是“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
不僅如此,楊國忠還給唐玄宗進獻了一條“毒計”,他對玄宗皇帝說,安祿山想造反,不信你召他進京,如果他來了,說明他沒有問題。但如果他沒來,那就是做賊心虛,咱們就趕緊率兵將他拿下!
但讓楊國忠沒想到的是,安祿山最後還是來了,而且還向唐玄宗哭訴楊國忠誣陷自己。這樣一來,搞得楊國忠十分尷尬,就在安祿山回去以後,他還下令將安祿山在長安的府邸給抄了。此時的安祿山和楊國忠已經是不共戴天了。
於是,在楊國忠兵敗南詔後的第二年,安祿山就打著“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的旗號發動了叛亂,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所以總結一下,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唐朝對外擴張造成朝廷的實力和威信下降,這大大刺激了安祿山的野心,於是引發了安史之亂!
但是,天寶戰爭的出現,只能說是刺激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但是卻不能將其作為這場叛亂的主要原因。因為,天寶戰爭的起因,是因為楊國忠“無理取鬧”,而楊國忠的無理取鬧,則主要原因是唐玄宗的窮兵黷武!
這些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僅一樣都無法將其解釋清楚!
史料參考:
《後唐書》
《安祿山叛亂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