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鞅論財經

    我們可以從胡潤報告中財富變化看出一些端倪。

    2019年相比與上一年,3000萬美元以上的淨資產家庭數量減少了5.4%,億元以上淨資產家庭減少4.5%,擁有千萬淨資產以上的家庭數量減少了1.2%。而擁有600萬以上的富裕家庭數量則是增加了1.2%,大中華區從去年的488萬戶增加了今年的494萬戶。而且,中國資產家庭數量達到了3320萬戶,幾乎佔到總家庭數量的10%。

    這些變化可以看到自去年以來,有錢人的日子也不是現象中的那麼一帆風順,並且,還是越有錢的變化壓力越大,財富流失的可能性也越大,市場變幻莫測。說又能知道今年還是風光無限,而明天就可能負債累累。

    反而是中產階層和600萬以上財富的家庭數量在遞增。這種得益於高收入人群的增加和房地產市場的增值帶來的效應。可是,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未必會像前幾年那樣節節攀升,這也可能會出現在2020年600萬以上財富的家庭數量也出現負增長。但是,中產階層的數量應該還會持續上升。

    那麼,2020年到底投資理的情況會如何呢?

    在這裡不能概而全地做全面論述,這是從居民財富佔90%以上的房地產、股市和基金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從經濟工作會議的思路看,2020年穩字當先,尤其是美國的利率下跌和再次開啟量化寬鬆政策,這讓我們緊繃的神經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房地產市場經過了這幾年的快速上漲,再次發起上漲的動能幾乎沒有。而其中的穩字是還有一些“撐”的內涵。2020年以後房地產會進入總量平衡區域逐步分化的格局。投資房地產可能很難達到預期的收益!

    股票市場是在泥濘路做了多年的化肥,可也需要有一些成長的機會,至少會比房地產要更加看到。但也不可能期望太高,見好就收應該是最容易入袋為安的選擇。但是,小高潮可能需要,而且還會持續不斷。

    在股票市場向好的前提下,基金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基金的收益和風險性也會好於2019年。

    總之,在投資選擇中,從房產入手一定要考慮區域型的優勢,土地稀缺性和人才增長性是最需要考慮的因素;在投資股票時低吸高拋短平快也是一種較好的投資策略。至於投資基金那就要看好穩定好的基金,即便帶有一部分股票型基金在內也是可以接受的

  • 2 # 懿財經

    的確,從去年截至現在呢,理財市場的“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說到底,理財市場的風險事件均與地產行業的下行有關。具體是怎樣影響的呢,我們來看。

    理財市場的風險點在哪裡?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恆大、萬達、綠地這樣的大型地產都擁有齊全的金融牌照。眾所眾知,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本集中性行業,房企的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從哪裡來呢?除了向銀行借貸之外,房企的手段就是透過所控制的金融機構發行產品,讓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最終流向了自己的專案,已達到為企業融資的目的。

    在房地產行業處在高速發展週期時,理財產品的收益都能兌現,但一旦房地產行業預期改變,房企銷售遇阻,資金鍊脆弱的房企就存在資金壓力,這便是理財產品市場風險不斷的根本原因所在。

    理財市場的未來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理財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預期的變化,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很難維持,而且越是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者越要防備。

    購買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

    一定要了解理財產品資金的最終流向,遠離高風險行業;

    對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要謹慎,收益越高往往意味著風險越大。

  • 3 # 微觀見真章

    2019年投資理財市場風險不斷,但是也意味著未來越來越規範!

    2013年之前炒白銀市場風險大,現在基本沒有了,2014年-2016年炒原油風險,現在也沒有了,2017-2018年黃金外匯投資市場風險大,也沒了,2019年小額網貸風險大,國家嚴格管控了投資理財市場,未來的理財應該找專業的投資理財機構人士專業理財了,不需要多擔心,行業規範只會讓行業服務更到位!

    目前市場投資理財產品非常多,支付寶裡面的種類很多,銀行投資理財產品也非常多,都是低風險的投資理財產品,你可以多關注,如果你覺得收益低了可以投資房產。目前正在建造粵港澳大灣區,有錢可以投資一套比很多投資利潤更高,抵抗了通貨膨脹也有了升值空間。一舉二得!

  • 4 # 明亞知略

    理財的實質是對資產做科學系統的配置,既要有保本的錢,也要有增值的錢。

    具體可按照標準普爾進行家庭資產配置。

  • 5 # 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風險是伴隨著機遇的 其實有時候很多高風險的投資並沒有那麼高的風險 是因為在做任何一項投資之前你必須確保你是根據合理的分析和理由作為依據來進行的 而不是靠熱點 靠直覺

    理性的對待投資 投資市場的變化在於人性的變化 要做到旁觀者的觀點去看待市場不是那麼容易的

  • 6 # 投資技術派1971

    本人觀點:

    第一:把家庭資產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留70%固定資金,放入銀行定存,30%的資金用於理財,增加家庭收入!

    第二:把30%的理財資金細分三部分,分別佔10%,因為理財風險一般分為低風險產品,中高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把三部分的理財資金分別投向低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產品。

    第三:低風險產品一般為貨幣型基金,比如餘額寶就是典型的貨幣型產品,大家應該都用過,收益比定存高一點,隨時支取,比較方便;中高風險產品一般為債權類產品,混合型產品等,收益高,風險可控,本人在支付寶上也有投資,三個月的收益已經超6%了;高風險產品一般為股票型產品,指數型產品,收益高,風險也高。

    綜上所述即便投資於高風險的產品嚴重虧損也不會嚴重影響家庭資產,畢竟只佔10%,但如果高風險的產品收益很好,就會給家庭帶來額外的收入,改善生活條件。總之投資有風險,一定要把資產劃分相應的等級進行投資

  • 7 # 信託者

    不請自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筆者回答問題的時間是12月份了,也是時候可以對2019年的三方財富市場做個小結,的確如題目所說風波不斷——有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自融暴雷的,有券商風控不嚴,被投資人被迫開新聞釋出會的,有地方城商行被官方接管的,有信託機構爆出不少專案逾期的,也有一些國企背景的金交所被迫改為民營的,一句話:Sunny下沒有新鮮事兒!!

    而這一系列事件的起源,可以說是從資管新規頒佈開始——2018年4️27號。

    資管新規明確提出打破剛性兌付,去槓桿,去通道,去巢狀,去資金池運作,讓資管業務迴歸本源,真正迴歸“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而這第一步 它就是刺破這金融泡沫,這自然而然,作為財富管理的載體,不少機構平臺暴雷!!甚至有所謂金融創新的網貸行業,時至今天,全國已經有不少省市公佈在各自區域全部取締網貸業務,不留一家平臺!! 發展了這麼多年,真的是應證了那句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網貸行業 在國內很難有一席之地了,落得一地雞毛。

    至於說如何看待未來的理財發展,筆者建議 答案也是在資管新規中找。

    各位 機遇與風險並存,資管新規出臺目的是引導資管行業健康向上發展,而不是讓其反方向發展。

    時下,資管產品還是以債為主,在圈內也經常有“非標”和所謂標準化債權之分,資管新規也是第一次明確了這2者的界限,給出了標準化債權的定義,在今年第三季度,央行也再一次細化,對“非標”非非標“進一步說明,真正從底層的投資邏輯 來規範金融資產。

    另外對合格投資者也有更進一步的約束。。。。。。 這是一步綱領性檔案,至少在資管行業是如此,值得每位投資者細讀研究。

    鄙人拋磚引玉,一點愚見,感謝閱讀!!!

  • 8 # 小胃王小鄭

    一個做股票的人要是自己天天看著都賠錢那麼就不要去碰理財產品了,因為他們的水平可能還不如你?股票被套一波牛市還能沒準回本,買理財產品賠了錢還要給管理費,要是那樣就不如把錢存銀行(大銀行)或是買黃金。

  • 9 # 莫吝

    其實,這跟經濟大環境有很多的關係。

    2018和2019年經濟大環境都不是特別好,私募、信託、債券、P2P暴雷的一個接一個,股市,一家連著一家財務造假,股東、法人一個接著一個被抓。這都不是單一性事件,而是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

    所以,未來怎麼樣,我覺得首先要看未來經濟大環境怎麼樣。美聯儲停止降息讓以往跟進降息的小弟也暫緩了行動,全球降息潮暫緩,至於明年會不會繼續降息,明年經濟怎麼樣。還要再繼續觀望,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好轉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續跟進關注

    而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首先要守住財,選擇一些安全性高的資產保值,比如說結構性存款、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等。然後再適當搭配一些收益較高的正規理財產品,來提高整個資產組合的收益率。但是還是要遵循瞭解了才購買的原則,對於那些,你不懂的、不瞭解的理財產品,慎重選擇。

  • 10 # 順風逆勢者

    2019年投資理財市場風險不斷,未來的理財要做得更有規劃和謹慎。

    一、做好理財目標和理財計劃的日記賬。進行一項投資需要對未來有所期待,進行一定的有目的性投資更有利於目標的達成,所以在風險不斷的情況下做好理財計劃是基礎。

    而輔佐計劃的執行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進行日記賬和月記賬的工作,透過監控計劃的執行來考核執行情況,從而微調理財行為確保計劃的準確有效執行。

    二、謹慎投資。由於風險不斷,市場受情緒的影響波動會更加明顯,所以更多人會把資金存進銀行來進行保本投資,但實際上,資金銀行存款利息通常都是比較低的。

    所以我們在做理財規劃時,需要兼併理財收益和理財風險兩個問題,合理的購買投資理財產品不僅能幫我們保障資金的安全,還能規避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

    三、繼續對提升自己的投資。前面說過,其實在年輕人二三十歲的時候最好的投資是對自己的投資。財富積累有一個關鍵因素是節流,但是另一個更重要的是開源。

    如果資金源頭不夠大的話,那麼再多的投資手段也不能明顯地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未來的投資由於受到市場波動性的影響,更多的劃給時間與金錢來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或者其他技能,是相比其他任何投資都更加安全、靠譜的一種。

    所以在未來投資風險不確定的情況下,更多的進行自我升值和提升,少量進行有規劃、安全性高的投資是未來投資最穩妥的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裡鎮元子法力處於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