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書上說,自由職業指的是擺脫了企業與公司的控制,自己管理自己,以個體勞動為主的一種職業。如演員歌手或是自由撰稿人是也。推而廣之,似乎也將大街上練攤的那些小商小販為作此類,他們同樣也是沒有“組織”者。 據說,自由職業者的幸福指數排名第一。那麼,那些聲稱自由職業的人,到底做的是什麼職業呢?
2
回覆列表
  • 1 # 遊點楠受

    做自媒體,影片up主從中獲取廣告的利潤,利用自己的創作來獲取流量,而廣告商們最需要的就是流量,正好輔輔相成,一個願意給流量,一個願意用流量。

  • 2 # 66600257

    胡吹,所謂的自由職業者,一般是那些功成名就到哪裡都賺錢,如電視臺參加節目,演講,講課都是錢。另一部分就是有實業的,如在單位就已經打好基礎,用公事建立起人脈圈,這些人也好過。對於想當大一部分下崗的,本就是最底層,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的,下崗是噩夢的開始,但同樣被扣上自由職業者。

  • 3 # 海闊天空212905952

    所謂自由職業,就是工作不估定,隨時更換工作的人群,那裡給錢就到‘那裡去,比如做兼職的,下崗的無業遊民等很多職業都屬於自由職業。

  • 4 # 絕世之姿

    自由職業就是自己當自己的老闆,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什麼擅長就做什麼,有什麼疑問嗎?上班時間不固定。

    往小裡說,打零工也屬於自由職業,但是由於打零工很多時候解決不了溫飽,所以大家都不會把這算自由職業。

    但是,大家約定俗成認為自由職業的薪資應該與白領差不多,有些可能高過金領。

    所以,如果你要當自由職業,只需要問自己擅長什麼,想幹什麼,而不必問別人自由職業是哪些行業。

  • 5 # 產業園區運營

    “自由職業者”這個詞,遠不如其對應的英文(就是本版的英文名)來的貼切。“Self-employed”,自己僱用自己,香港人譯作“自僱人士”。

      根據《韋氏大詞典》,自由職業者是:獨立工作,不隸屬於任何組織的人;不向任何僱主做長期承諾而從事某種職業的人。

      比較準確的定義:是腦力勞動者(作家、編輯、會計等)或服務提供者,不隸屬於任何組織的人,不向任何僱主作長期承諾而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他們在自己的指導下自己找工作做,經常但不是一律在家裡工作。

      別名:顧問、臨時工、承包人、自由代理人、單飛雁、獨行俠、單幹戶、自由工、唱獨角戲的、靠電話聯絡進行工作的人、電信通(指精通電子的人,尤流行於歐洲)、虛擬僱員、虛擬企業主(目前非常流行)。 [編輯本段]自由職業者的分類  在中國,自由職業者包括三類人:

      第一類是小本生意人,如個體零售店、小吃店、沖印店、裝修公司老闆

      第二類是沒有底薪的推銷員,如壽險顧問、地產經紀、廣告中介、傳銷人士

      第三類是專業人士,如攝影師、專利代理人、律師、會計師、牙科醫生、技術顧問、管理顧問、管道工、電工、理髮師、藝術家、等等

      對於第三類的自由職業者,錢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的獨立性,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的自由,以及在他們的領域中被尊稱為專家,都比單純的金錢重要得多。

      大部分自由職業者是喜歡親自動手的人,他們不願意僱用幫手,因為不相信別人會做得跟他們一樣好。大部分自由職業者不喜歡與別人合夥,因為不相信別人會按照他們喜歡的方式做事。

      自由職業者的悲哀是,他的事業越成功,意味著他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與家人共聚的時間越來越短。

      自由職業者大致還可分為三類:SOHO族,MORE族和MO族。

      1.SOHO族:

      SOHO族是指在家辦公的一類新人。SOHO族(small office/home office)是隨著電腦時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而出現的。電腦的出現,一方面加快了社會節奏和生活節奏,社會價值的創造必須跟上電腦的速度,於是一切都加快了腳步,時間似乎總是不夠用。另一方面,電腦畢竟解放了勞動力,使很多工作可以節省時間,促使了"休閒文化"的誕生,工作節奏和生活節奏可以在時間的自由支配下舒緩下來。SOHO族就是享受電腦便利帶來的舒緩節奏的一族。

      SOHO族起源於美國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末已風靡世界各發達國家和地區。自90年代初期登陸中國,便迅速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掀起一股旋風。世界上目前僅德國就有360萬人以SOHO方式工作。德國IBM公司有25%的員工在家裡為公司工作。在美國現在已有3000萬人擁有了家居辦公室。SOHO族的出現標誌著自由職業者一族的興起。

      2.MORE族:

      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矽谷地區的MORE(mobile office residential edifice )社群,也就是互動商務居住區,是2000年歐美地區從SOHO演變而成的全新社群概念,是SOHO族基於人性化的延伸,因此也被稱之為"後SOHO時代",更體現人文精神,人權至上,以人為本。我們的家到此為止已經經歷了三代。第一代的家是傳統的家,它是與工作完全脫離的,是為家人提供依靠的港灣,給人以溫馨和安全感。第二代的家是SOHO式及LOFT式,以家為工作間的模式,是完全開放的沒有隱私的家,便於客戶來訪,交流。第三代的家是與工作既脫離又關聯的MORE社群。戶主及家人不但擁有工作間,而且各自擁有一片完全屬於自己的天空,更加人性化,更多地滲入了溫情,更多地關注人的需要,更多地與社會融合。這種更新的1+1居住模式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取代SOHO。

      3.MO族:

      MO族則是mobile-office(移動辦公)的英文縮寫,是現代白領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他們的裝備豪華,居無定所,四海為家,隨時隨地都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提電腦,行動電話等工具展開工作。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飛機,火車,旅途中。他們是真正的飄一族,工作起來機動靈活,神出鬼沒,收入頗豐,充分地享受現代高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時尚的生活。作為新型的時尚群體,他們的浪漫,他們的飄忽,他們的匆忙,他們的成就使他們成為時下最風光的一個工作群體,新新青年最羨慕的物件。他們比SOHO族更佔據時代優勢,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編輯本段]職業分析  自由職業者是指跟體制或者出資人不存在法律效力合作關係而擁有合法收入的個體,是對當代都市新新人類而言,多為從文從藝人員,如自由撰稿人,美術人,音樂人,電腦精英,策劃人等。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體制的放寬,技術的進步,

      自由職業者也正在向其他領域不斷擴充套件。學者指出,醫生,律師等將會成為最大的自由職業者群體。

      與自由職業相對的除了傳統的僱傭職業,還有簽約職業。20世紀90年代,簽約職業相對於體制內來講是個極具誘惑力的詞彙,誕生了許多簽約作者,簽約演員,專欄主持人等。著名撰稿人王朔,音樂人郝峰,譚盾等都是當時媒體捕捉的熱點。自由職業者享受著無拘無束的自在生活,但由於水平和名聲尚不能達到"簽約"的高度,有時也要以生計的窘困為代價。但是無論如何,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嚮往,一直就是絕大多數不滿於生活現狀憤世疾俗的新新人類的夢想。兩年前西安曾報道西安高校畢業生"兩成畢業生工作還‘懸"著,畢業就想做SOHO"。

      有人認為所有沒有正式單位的人員都可以叫做自由職業者,包刮待業人員,失業人員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所謂自由職業,即首先要有職業,而後再有自由。一個人沒有職業,找不到職業,是不可以叫做自由職業者的。美華人羅伯特和莎倫在《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一書中將世界上所有的人分為四類分在四個象限:E,僱員;S,自由職業者;B,企業所有人;I,投資者。他們認為四類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生活狀態:E,僱員,我有一份工作;B,企業所有人,別人為我工作;S,自由職業者,這工作屬於我;I,投資者,錢為我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必須至少有一項能夠安身立命的本領,比如寫作,攝影,動畫製作等。對於那些一無所有,一無所長的待業人員,失業人員是不能被稱作自由職業者的。成為自由職業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必須是具有一定的知識與技能,社會生存能力,還要有堅強的意志。缺乏生存的技能,缺乏相應的社會關係,就沒有資格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決不是無能者和平庸者。 [編輯本段]自由職業者“並不自由”  在都市裡,“自由職業者”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SOHO一族”代表了一種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近兩年,隨著網際網路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及電腦、傳真機、印表機等辦公裝置在家庭中的普及,自由職業者隊伍正逐年擴大。

      暢銷書作家李嶽是典型的“SOHO(Small officeHomeoffice的縮寫)一族”,儘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出版社和他簽約書稿的時候,“忙起來也會忙死人”,而且由於戶口不在北京,小孩又即將呱呱墜地,李嶽坦言自己時常會覺得十分疲憊,壓力空前。

      那麼,自由職業者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群體,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行列,他們的生活如何?前景怎樣?中華英才網日前針對自由職業者進行了一次廣泛深入的調查,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來自全國,由IT、金融、製造業等20個行業的2200餘名企事業職員構成。本次調查以更開闊的視野,從職業規劃的專業角度來了解自由職業者對目前工作和薪資滿意度,以及未來規劃。

      自由職業的分佈更加廣泛

      幾年前,人們所說的“SOHO一族”還大多指那些專門的自由職業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設計師、工藝品設計人員、藝術家等。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自由職業者的職業分佈十分廣泛,它的內涵與形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其中,計算機網路、寫作翻譯、文秘家教等從業人員較多,市場營銷、廣告策劃、企業管理諮詢、資本運作、融資代理等新興現代市場產業也日漸紅火。

      在地域分佈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的自由職業者比例較高,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34%,此外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直轄市、特區及省會城市所佔比例也較高。

      自由職業究竟靠什麼吸引了眾人的青睞?說起選擇自由職業的初衷,58.97%的人表示是為了追求自己的興趣,也就是為了獲得自由的發展空間。很多受訪者表示,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沒有人會來對你指手畫腳,可以任意支配時間,平衡工作與生活。

      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專家張廷文認為,一方面,在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眾多企業為提高效率,採取了產品和服務外包的方式;一方面,數字通訊、計算機、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地球越來越扁平化,自由職業者應運而生。目前,美國自由職業者的人數已經大幅度增加,約有2000萬到3000萬。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營運彈性,勢必會將更多的業務委外,因此自由工作者的人數會持續攀升。

      41%自由職業者月薪3000元以上

       在很多人眼中,真正的自由職業者是生活的強者,正是他們對理想的追求,敢於嘗試的勇氣,才讓他們選擇了一種非常自我的生活方式。如果說自由職業者的幸福感一半來自無拘無束的自由狀態,另一半就是高收入帶來的快樂了。調查結果顯示,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自由職業者佔總人數的41%,其中8000元以上的佔到9%。針對自由職業的調查還顯示,一半的受訪者對收入表示十分滿意或比較滿意,另有19.87%的人表示僅夠維持生活。

      與此同時,非自由職業者對自由職業也很嚮往,有75%的受訪者將月收入瞄準在3000元以上,更有31%的受訪者期望月收入過萬。

      對此,張廷文認為,自由職業者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獨立意識強,注重經濟收入,具有高學歷並掌握較複雜的腦力勞動技能,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強烈的事業心。他們對高薪的期待體現了其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和希望被社會認可的心態。他們對收入的較高滿意度和期望值,則說明了自由職業的方興未艾,必將會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SOHO一族”來。

      精神壓力大,自由職業者“不自由”

       有人說,自由職業者工作越成功,就越失敗,因為再也離不開工作了,一天不工作就沒有收入。對於工作狀態,多達63%的受訪者認為,從事自由職業“忙的時候忙死,閒的時候閒死”。也正是在這種不確定的工作環境下,自由職業者普遍感覺精神壓力比一般從業者要大。當被問及“自由職業者是否真自由”時,33%的受訪者認為精神壓力很大,20%的受訪者認為物質壓力很大,只有三成的受訪者認為“比較自由”。

      隨著自主擇業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自由職業者逐漸從保守觀念中的“不務正業者”轉變為令人羨慕的“不受束縛者”。然而,孤獨而又快樂的自由職業者,其實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逍遙自在,他們的壓力來自精神深處。“痛並快樂著”,也許是他們的最準確的寫照。

      調查顯示,不穩定的收入來源讓自由職業者時刻存在不安全感。如問“自由職業最讓您擔心的問題”時,約有52.56%的受訪物件稱收入不固定最讓人擔憂,另有21.79%的人最擔心職業前途渺茫。“吃了今天的,不知道明天的在哪裡”的生存壓力問題如自由職業者心頭永遠存在的一片陰霾,折磨著他們。

      對此,張廷文表示,由於工作、收入、消費的不確定性,使得自由職業者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未雨綢繆,加之無法享受到社會與組織提供的保障和福利,因此職業規劃、經濟規劃是人們選擇做自由職業者時必須加以認真考慮的,要在醫療、意外和養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險資金並注意儲蓄和理財。

  • 6 # 安而琪

    自由職業也就是無業,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自媒體、文字編輯、平面設計、攝影、基本職業覆蓋範圍多在藝術類或生活類行業,多用網路進行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玩家繼送死流賽恩之後研發新套路,網友調侃“火炮蓋倫惹不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