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正說動漫

    現如今,動畫周邊已經成了每一部動畫的標配,

    作為賺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動畫做得怎麼樣,先賣點周邊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先出動畫,再出配套的周邊,

    但也有一些任性的傢伙,他們專門出一部動畫來賣周邊,

    最重要的是,人家的動畫人氣賊高,周邊也賣的超棒!簡直是業界羨慕嫉妒恨的物件!

    那麼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那些專門為了賣周邊而做出的動畫吧!

    1.變形金剛

    說到做動畫賣周邊的帶頭大哥,那必定是非變形金剛莫屬了,

    其實,變形金剛的誕生其實頗具偶然性,

    1983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推出了一款名為“戴亞克隆”的汽車變形機器人,

    這種新型玩具雖然創意十足,但在萬代公司的高達系列統治下,並沒有取得什麼商業成果

    (戴亞克隆 V2宇宙機動型,當然這不是1983年的那個)

    命運的邂逅來自這年的東京玩具展,

    此時的“孩之寶”公司剛剛從負債,資產重組的泥沼中走出來,

    雖然他們的“特種部隊”和“彩虹小馬”銷量一直很爭氣,但此時急需一個“爆款”來續命,

    於是,在東京玩具展上,孩之寶一眼就相中了這種“會變成車的機器人”玩具

    (1983年東京玩具展上的“戴亞克隆”)

    回到美國後,孩之寶先是與漫威合作推出漫畫,並給這種機器人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Transformers”(變形金剛)

    在漫威的漫畫中,變形金剛獲得了一個劃時代的設定,既他們不再是機器人,而是擁有意識的自主生命體

    與此同時,孩之寶還製作了三集變形金剛動畫,並付費給電視臺,在電視上播放,

    這三集動畫徹底點燃了變形金剛,很快成為了當時美國收視率最高的動畫片。

    以致於,孩之寶的變形金剛玩具根本不夠賣,於是便從TAKARA公司的庫存中拿了不少,重新包裝,

    並雞賊的把原本汽車形態的機器人變成了機器人形態去售賣!

    最終,僅僅7個月,就賣出了超過1000萬個玩具

    變形金剛的爆紅讓孩之寶賺得盆滿缽滿,而三集的動畫片也讓人意猶未盡,

    在1984年年底,孩之寶又推出了16集動畫,並在1985,1986年推出續集,最終,長達95集的變形金剛G1問世,變形金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精靈寶可夢

    1989年,任天堂釋出了第一代掌機Game Boy,

    與此同時,一個名叫田尻智的小夥子,產生了“將自己幼年捕捉昆蟲的經歷做成遊戲”的大膽想法

    這個想法雖然沒有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但最終還是投入了開發,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遊戲拖了6年也沒能發售,

    此時的Game Boy已經進入頹勢,

    “連遊戲機都不行了,你這遊戲還能掀起多大波瀾呢?”外界紛紛唱衰田尻智,

    到了1996年,這款名為《精靈寶可夢紅/綠》的遊戲終於開賣了,

    依靠精良的製作,這款遊戲的銷量比預想中要好很多,但真正讓他成為現象級大作的,則是一隻被稱為“幻之寶可夢”的“夢幻”

    這個“夢幻”原本是開發員森本茂樹利用程式冗餘空間,當作彩蛋偷偷加入的私貨,原本是一隻“不存在的寶可夢”

    但卻被玩家透過BUG意外發現,這件事在玩家群體之間發酵,成為當時最津津樂道的趣聞,

    官方也看到了機會,在一套推波助瀾的騷操作後,《精靈寶可夢紅/綠》的銷量飆升,成為當時的現象級遊戲。

    第二年,《精靈寶可夢》開始推出漫畫,動漫等配套產品,依靠動畫的傳播,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最終發展成了世界級的大作

    只不過,寶可夢的核心一直在遊戲,動畫只能算是陪襯了!

    3.四驅兄弟

    1982年,日本田宮模型公司將專業競技用的無線電搖控賽車模型縮小,從而製造出了迷你四驅車,

    迷你四驅車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隨後也推出了諸多和迷你四驅車相關的漫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四驅小子》和《四驅兄弟》了

    這兩部作品都和田宮公司關係密切,

    《四驅小子》我沒看過,就不多說了,這裡只說四驅兄弟。

    在動畫版中,作為裁判的四驅鬥士衣服上的圖案正是田宮公司的LOGO

    (上為四驅兄弟動畫,下為田宮公司LOGO)

    其次,在原著漫畫中的第三卷末尾,作者越田哲弘畫出了自己親自參觀田宮公司的經歷

    雖然四驅兄弟不是宮田官方出品,但二者之間的關係也算是十分密切了,

    不過,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這,而在他來到中國的經歷,

    四驅兄弟對於很多人而言,都算是童年回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動畫還是四驅車,

    但你知道,當年是誰把《四驅兄弟》(包括《四驅小子》)引進中國的嗎?、

    猜猜看

    。。。

    。。。

    。。。

    。。。

    。。。

    。。。

    是奧迪雙鑽

    沒錯,就是那個名字發音和四個圈一樣,LOGO和天宮模型公司賊像的

    而在當時國內,奧迪雙鑽即是高大上標誌也是正版的代表,

    也是它帶動了當時中國的四驅車熱潮(同時也賺了一大筆)

    然而,關於它是否獲得了田宮公司的授權,這一點我也不得而知。

    4.《海爾兄弟》

    《海爾兄弟》是由海爾集團投資,北京紅葉電腦動畫製作技術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國漫

    關於海爾集團當年為何要製作這部動畫片,一種說法是受到了卡西歐投資拍攝《鐵臂阿童木》的影響,因而產生了要拍一部長篇動畫的想法

    (N年前,卡西歐用鐵臂阿童木的形象拍攝的手錶廣告)

    海爾兄弟中二位主角的名字最開始為琴島和海爾(海爾集團前身為青島琴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但在播出時,名字變成了海爾哥哥和海爾弟弟,

    整部動畫製作歷時8年,耗資6000餘萬

    在《海爾兄弟》誕生的90年代,正是中國動畫最慘淡的時期,海爾兄弟出現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援,也讓海爾集團受益匪淺,一度成為中國名氣最高的企業。

    另外,《海爾兄弟》應該是動畫史上週邊最賺錢的了!

  • 2 # 手捧珍珠的少女

    首先我說的大家都認識的玩具:機器貓,變型金剛,芭比娃娃,葫蘆娃等。後來都拍有相應的動漫片!

    @吹破天 @建

    iii

  • 3 # 勿棄撩動漫

    感謝邀請,我認為動漫與周邊是相互依存的,周邊的出現是因為這個IP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甚至想將其融入生活,沒有所謂的專門為了賣周邊而做的動漫,絕對是這個動漫受人喜愛,人們才可求它出周邊,動漫是為人而生的,不是為物,如果想要周邊賣得好,不如想想怎麼讓作品更吸引人。衍生品終究是依附於IP的。

    看看世界上衍生品的大拿:迪斯尼,漫威,DC,皮克斯,萬代等等他們無不是依附與高人氣且製作精良的動畫。

  • 4 # CodeRSS

    不知道是我很少看新的動畫,還是現在這類動畫少了。基本上,絕大部分的「競技類」動畫,都是專門為針對玩具銷售做的動畫。

    這類動畫有很多,例如田宮《四驅兄弟》系列、萬代的《激鬥戰車》,TAKARA 的《爆旋陀螺》和《超速搖搖》……等等,這些競技類的動畫其實就是專門為玩具銷售而生的。畢竟,動畫裡面用的競技玩具其實都是可以量產的,雖然故事中有極其誇張的成分,但至少,產品還是可以做出來的。

    就像很簡單的,你家的四驅車雖然不會各種技能,當然也沒有 GP 晶片這些智慧化的東西,但至少它還是一輛能跑的四驅車,它還是具備競技屬性的,你還是要跟動畫裡面的遊戲規則那樣來比賽,這些是不變的。

    這一點對於四驅車等競速類產品,或者是激鬥戰車、爆旋陀螺等競技類玩具,也是一樣的。

    除了這些「能在現實競技」的產品,也還有一些不能在現實競技的產品也推出了動畫。

    例子就有之前被高舉成「高達模型動畫新基準」的 Build Fighters 系列,以及被噴成「地底泥」的 Build Divers 系列,以及萬代拿下玩具版權,由 Level 5 開發的機器人競技動畫《紙箱戰機》,這些都是比較近期的機械人競技動畫。

    當然,多年前的《徽章戰士》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只是,它的玩具沒有像現在哪有廣泛鋪開而已。

    以上說的這些,都是一些玩具銷售導向比較強的動畫作品。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導向性沒那麼強的動畫,其實都是為了產品而存在的。

    不過老實說,現在已經是 TACG 文化閉環的年代,每一部動畫作品、遊戲作品、電影都有著自己的商品化模式,他們賣的不再只有內容,周邊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 IP 盈利手段。即便你只是一個簡單的少女動畫,裡面的角色也會有一系列的 PVC Figure 出現。

    所以,現在很難去界定一部動畫到底是不是為產品而生。

  • 5 # 散慮-逍遙

    變形金剛 魔神英雄傳,四驅兄弟,四驅小子等等,大多數原創動畫(就是先拍動畫後有漫畫,輕小說等等)漫畫輕小說也算是周邊。這就是是這些動畫為什麼?總是出新的的機器人,因為主要就是賣玩具。對於電視劇要的是熟悉和習慣,電視劇主角通常只有一個人。動畫通常很亂因為根本就是看個熱鬧。

  • 6 # 二次元宅姬送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萌萌噠小宅姬~

    作為日本三大特攝之一的《奧特曼》,在最開始的開始還只是比較單純的做特攝,劇情也都線上,變身器更是簡單,只需舉起變身器呼喊一聲就能變身,而現在的奧特曼變身時長已經可以長達2、3分鐘了,而且變身器也越來越複雜多樣,從展示變身器,到開始變身,再到變身結束,整個過程都有種在做這個變身器的廣告,變身完了也並沒有結束,還可以用變身器來變換形態,或者是發大招,換一張卡片或者水晶又是一個新模樣。不禁讓人吐槽這簡直就是為了賣周邊才做的劇嘛!

    說到變身器,變身類的動畫真的是很容易出周邊啊,像《巴啦啦小魔仙》,各種玩具店都一定可以看到他們的變身器,還有特攝《假面騎士》也是一樣是一個變身器複雜的周邊廣告,還能在劇中無違和感地插播變身器廣告,想不到吧!

    還有非常有名的《海爾兄弟》,就是為了賣海爾周邊才做出來的吧!

  • 7 # 動漫穿越者HARO

    要說到專門就是為了買周邊而出的動畫,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現在的高達就是專門為了賣膠而製作的廣告片,已經沒有哪一部動畫可以做到現在的高達動畫那樣明顯的了,當然過去的高達已經是一個系列,但是當過了SEED這個高峰和00的復興之後,高達就已經開始變了,正在的成為了一部讓小孩子都開始買膠的廣告動畫。

    要說到高達就不能不說變形金剛,過去的變形金剛和高達一樣都是專門為了賣玩具而製作的一部長篇動畫,當中的擎天柱、大黃蜂和威震天已經是熟悉到不能夠再熟悉的角色,但是自從電影化以後變形金剛一改以往賣玩具的套路,一躍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影IP,這無意中極大量的拉動了其周邊大賣。

    神奇寶貝動畫到了今天依然是和遊戲相輔相成的動畫系列,基本上神奇寶貝的每一款正統續作都會在動畫的劇情和神奇寶貝的出現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雖然智爺和皮神打拼了二十多年還依然拿不到聯盟冠軍卻為公司給賺翻了,估計這輩子都甭想拿冠軍了。

    其次日本三大特攝片之一的假面騎士也是一部周邊特能賣的片子,而且他的周邊可以說說價格都比較昂貴,變身器、手辦、骨雕哪一款都是能夠吃下錢包君不少血,而且數量還多得可以,所以說一旦入坑就深似海。

    說了那麼多最不能不提就是我們的海爾兄弟,當年的海爾就是為了把家裡的電器賣的更好而製作出這部動漫作品,可以說這個想法還真的是非常的超前,至少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能夠想出這樣的點子不得不讓人佩服,雖然海爾產品的大賣和動畫有沒有關係還真的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海爾兄弟絕對是最值錢的一個動漫吉祥物。

  • 8 # lc跳糖qc

    美,日無疑肯定是這方面的開創者了,日本更是做成了產業,是集大成者了。不過,天朝的很多中國產動漫,為了賣周邊而無所不用其極,抄襲,劣質,毫無創新的玩具,配合著low到爆的動畫,就是抄襲,吃相也是太難看了。

  • 9 # 小豹貓糖片兒他爸

    哪些動畫都是為了賣周邊,沒有不是的。

    迪斯尼一年的銷售額,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周邊,包含迪斯尼樂園都屬於其周邊。對於動畫產品來說,那點票房可以忽略不計。日本是動漫強國,一個作品,動畫,漫畫,遊戲,周邊同時發行,周邊收入例如高達奧特曼也絕對是佔大頭的。

    沒有好的設計思路自然帶不來好的銷售額,中國201X最佳原創動畫華表獎獲獎者<<麋鹿王>>就失敗在沒抓住周邊設計這個重點,製作特效劇情都OK,片子是不錯,遺憾的是人物太寫實,變身的妖怪動物也太寫實,你無法一眼認出該作品設計的特點,這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沒有不以周邊產品銷售為重點的動畫作品,有那就是等著失敗的命運,不賣周邊靠票房這種作品的生命週期不會長久,因為不具備可持續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是被逼無奈還是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