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野說歷史

    原因很簡單。曹魏佔據中原,一統北方。中原士子人才輩出。商業繁榮。多大城。人口多。無論是蜀還是吳都無法憑一力抵擋。唯有兩家練手,才能勉強抗衡。一旦蜀吳翻臉。曹魏一定會從中渾水摸魚。漁翁得利。所以諸葛亮要阻止劉備。但失敗了。所以諸葛亮之後說要是法正還活著的話。就能避免夷陵之敗。

  • 2 # 文儒風

    《先主傳》中明文這麼說的: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裴注裡則說:而自出軍伐吳,大敗還,忿恥發病死。

    諸葛亮、李嚴兩人的傳,荊州、夷陵時期舉動全無記載,推測是不反對。劉封傳則說:“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最後殺了劉封。雲別傳則稱趙雲勸劉備以曹操為國賊先滅魏,劉備也沒聽進去(當然雲別傳略存疑)。

    劉備曾經答應過東吳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取了益州和漢中後便會親自把荊州歸還給東吳。東吳孫權屢次派使者討荊州失敗後,又怕與劉備交兵之際曹操伐吳,只能無奈答應了劉備的要求。畢竟劉備的勢力足以和自己抗衡,如果兩兵交接,勢必會魚死網破,留給曹操可趁之機。可是怎奈劉備說話不算數,在已經得到了益州和漢中後,仍然以各種理由推脫不還荊州。畢竟荊州的地理位置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明確指出,荊州是蜀國的立足之本。所以對於東吳的索要劉備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拒絕。導致東吳從周瑜到魯肅,再到呂蒙都沒有把荊州給奪回來。眼見文薦不行,孫權氣急敗壞,決定只好以武力奪回荊州了。

    當時鎮守荊州的只有大將關羽,其與大將都跟隨劉備在前線和曹操搶奪漢中之地。東吳深知關羽的武藝高強無人能敵。所以手底下謀士建議只能智取,不可搶奪。於是他們抓住關羽驕傲自大的特點,派人寫信誇讚關羽武功蓋世,謀略非凡。關羽由此而放棄了荊州的防務。調集荊州全部兵力死戰樊城。東吳將士趁此機會佔領烽火臺,不費一兵一卒便把荊州給拿到手了。等到後來關羽知道荊州丟失的訊息後,為時已晚。在敗走麥城,前往西川的道路上,被吳軍半路殺出,因此而喪生。

    劉備聽到這個訊息後,悲憤交加更加下定了討伐東吳的決心。可是話說回來,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親信軍師,明知道劉備的兩兄弟被東吳害死了,為何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劉備伐吳呢?是他自己體會不到劉備心中的痛恨嗎?還是關羽張飛二人根本和諸葛亮就沒有一點感情呢?其實都不是,諸葛亮阻止劉備伐吳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當時曹丕已經稱帝,他的志向是整個天下,不再只是單單的一個北方了。如果這是後蜀國與吳國發生戰爭,兩國勢必會魚死網破,收益最大的莫過於魏國,這時候,魏國如果趁虛而入,或許吳國,或許蜀國,都將面臨滅頂之災。而兩國之中滅亡掉一個,三國鼎立局勢不在存在。1:1:3瞬間變成了1:4,到時候曹丕一統天下豈不是易如反掌?至此,劉備“匡扶漢室”的夢想完全破滅!

    第二,劉備是世之梟雄,他之所以討伐東吳,名義上是為兩兄弟報仇,實則是為了奪回荊州。這樣既可以開疆擴土,又可以將自己的仁義佈滿天下,引得天下人敬仰。如果他真心只想為關羽報仇,三年前就該報了,為什麼拖了整整三年呢?劉關張三人的感情固然非同一般,可是劉備並非關羽張飛二人,關羽張飛是英雄,但劉備是梟雄。換句話說,劉備不會因為兄弟情而放棄帝王夢。

    第三,關羽張飛二人從來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所以諸葛亮和他二人的情感也不會如劉備他們三人一般。更何況諸葛亮乃是懂的取捨的謀士,孰輕孰重分的更輕。他深深的知道劉備此刻奪取荊州並不是最好的時候,所以才會極力勸阻劉備伐吳的。

  • 3 # 平凡人讀史記

    諸葛亮和劉備心中雪亮:荊州不能丟,必須取回來。

    這是他們多年前初次見面,隆中對戰略的第一步。沒有了荊州,相當於伐魏大業斷了一條腿。

    然而,諸葛亮與劉備在這個時候產生了分歧,他們對繼續聯吳還是伐吳,武力奪荊州還是等待時機這個問題上發生了策略衝突。

    諸葛亮的阻止,只是二人在時間和策略上的短暫分歧。

    諸葛亮在心裡希望蜀漢繼續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劉備卻等不及了,他已經年近六旬,害怕生前看不到北伐中原。他不想把這個重任留給子孫後代來完成。

    於是他堅決伐吳,武力收復荊州。

    劉備是天下梟雄,他一輩子都沒有糊塗過。他絕不至於感情用事,為了報關、張之仇,而舉全國之力去伐吳。

    雖然我也不太喜歡劉備,但是逐漸理解了他,我更願意相信:

    劉備他不是伐吳,他是要滅吳。他心中有了一個更加霸氣的戰略,那就是:先滅吳,再伐魏,擁江東之地,攜吳蜀之眾,北定中原,還於舊室。

    只有這樣,才更像劉備,才能配得上他的野心。

    但是仁義虛偽了一輩子的劉備,最怕暴露自己的想法,他還是將這個野心藏到了心裡,打出了“為關、張復仇”的旗號,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諫,舉全國之力,執意東征伐吳。

    這一點,諸葛亮猜到了,所以他勸了一次就閉嘴了。趙雲卻沒有看明白,一直力諫劉備放棄伐吳,這也是後來劉備不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最終,野心必須有實力支撐,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作為三國最弱的一方,卻想著速戰速決吃掉一個吳國,牙口和腸胃都不夠啊!

    諸葛亮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阻止劉備伐吳,只希望等蜀漢發展到實力足夠時再行動。

    最後無法阻止,諸葛亮才感嘆,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能勸阻陛下伐吳。

  • 4 # 昊陽閒看歷史

    關羽之死是東吳主動策劃的,意在爭奪荊州,與劉備久借荊州不還有因果關係。這件事是改變蜀國的一個轉折點,令東吳與蜀國的聯盟蕩然無存,兩國之間局勢緊張,大戰在即。

    而張飛的死,和東吳卻沒有關係,是張飛馭下不力,隨意鞭打屬下,不給將士活路,才反被人刺殺。被割首級後,屬下張達、範疆才轉投東吳的。東吳事前並不知曉,知道後也沒重用兩人,反而是把兩人扣押了。

    而劉備想為義弟關羽報仇,諸葛亮一直反對,其中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蜀國並沒做好準備討伐東吳。

    關羽失荊州對蜀國的影響極大,本來蜀國一直在討伐魏國,又剛經歷漢中之戰,劉備稱王,遷都成都,一件件,一樁樁,都令蜀國抽不出手對付東吳。

    且東吳有長江天險,想攻東吳需要水軍作戰,而蜀中並未儲備這樣的人才,就算蜀國有強兵猛將,在水上,也拿東吳沒辦法。

    還有糧草問題,蜀國的屬地在三國中最小,與魏國廣大的國土以及東吳的富庶相比,國力真的不佔優勢。

    且蜀國一直在打仗,糧草非常緊張,如果要攻打東吳,並沒有足夠的糧草儲備和運送機制,後來劉備攻打東吳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缺糧,才致使蜀國國力越來越虛弱。

    二、強魏在側,蜀國打東吳,並不能取得成果。

    三國之中魏國最強,且有統一天下之勢。所以諸葛亮一直建議劉備聯盟東吳,共同攻打魏國。兩國在赤壁之戰中,一起抗敵曹操,以少打多,取得了巨大勝利。

    若這時蜀國棄魏國不打,反攻同是弱小的東吳,只會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蜀國和東吳,不論誰打贏這場仗,最後的勝利者只可能是魏國。若兩國消耗過多,魏國可以以逸待勞,一舉收拾兩國,統一天下。

    這對於蜀國長久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諸葛亮急切的反對劉備攻打東吳。後來劉備的夷陵之敗也見證了這個結果,蜀國也從強盛轉為虛弱,國力下降,大將凋零,給蜀國埋下了亡國的因素。

    三、關羽之死是私仇,不應左右蜀國長久的利益。

    在劉備提出要攻打東吳的時候,不止是諸葛亮反對,蜀國上下都反對。其中包括和關羽關係很好的趙雲也反對,全國上下只有張飛附合劉備的提議。

    大家勸諫劉備的話都差不多,說關羽的死是兄弟的私仇,不應牽扯國家大義,要劉備以天下為重。

    而劉備一直強調,若兄弟之仇不得報,雖有萬里江山,心中也不快活。無論群臣怎麼諫言,他都一意孤行。

    可能對於劉備來說,關羽太重要了,以致不顧蜀國的未來,非要親自率軍攻打東吳,這是棄國家的利益不顧,實在不是明君所為。

    若想報關羽之仇,完全可以等把魏國打殘了,再慢慢和東吳清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國君的身份,意氣用事,不是國家之福。

    對蜀國這個國家而言,關羽就是一員大將,戰死沙場,與無數的大將死於戰場一樣,並沒什麼分別。劉備想為關羽報仇,就是報兄弟的私仇,他太意氣用事,也難怪諸葛亮反對,蜀國上下都反對。

    我的總結:關羽之死,讓劉備失了分寸,亂了心志,一心只想報仇雪恨,卻忘了他是一國之君。諸葛亮之所以反對,也是他為臣的根本,為國家謀求更大的利益。而張飛的死和東吳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頂多只能算殺他的人跑到東吳去了,間接給東吳添了一樁罪。

  • 5 # 祥子談歷史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關羽、關平率領數十騎逃到距益州僅有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被埋伏的東吳將領馬忠所擒,後被孫權處斬。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聞知關羽被孫權所害,憤然大怒,以為關羽報仇為名,令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由於張飛平時經常鞭打士卒,不料出兵前卻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身亡,並帶著首級投靠孫權。

    這下,相當於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兩個兄弟都死在了孫權手上。雖然,孫派遣使前來請和,只是傷痛萬分的劉備堅決不許,並欲起傾國之兵,討伐孫權。當時,諸葛亮站出來,竭力勸阻劉備征討東吳,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勢:鼎足勢成,如若兩國用兵相爭,易被第三國“漁翁得利”

    《三國演義》記載: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當時,北方的曹魏,從曹操統一北方,到曹丕建立魏國,歷時13年;東吳從孫策一統江東,到孫權繼承兄業,歷時更是長達20年之久;而劉備從佔領成都到稱帝,霸業僅有7年。可以說,當時魏、吳、蜀三國鼎足之勢已成,而唯有蜀國根基最是不穩,勢力最是弱小。所以,如果蜀漢伐吳,極有可能給曹魏創造趁虛而入的良機。

    大局:聯吳抗曹,乃蜀國的根本國策,不可輕易變動

    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之時,二人分析天下形勢,荊、益二州州牧懦弱無能,可取之以立業。同時,由於北方的曹操強大而孫權、劉備皆弱,所以必須孫劉聯盟,才能對抗曹操。然後,待天下有變,一路從荊州出兵攻打宛洛;一路從漢中出兵,攻打關隴,則中原可圖,帝業可期。

    但是,關羽被殺前,劉備攻佔漢中,便將善守的魏延留下鎮守漢中,而不是選擇善攻的張飛鎮守漢中。以此來看,劉備並無出兵漢中的打算。所以,就算關羽不死,劉備依舊會選擇先行討伐東吳,而不是曹魏。同時,從劉備欲起傾國之兵討伐東吳的趨勢看,他是打算放棄曾經制訂的最初國策,明顯想要先消滅東吳,佔據南方的半壁江山,然後與北方的曹魏進行對決。如果,劉備此計成功,他將成為中國歷史上南北劃江治的開創者。

    然而,剛剛成就帝業的劉備,似乎自信心膨脹太過,明顯有點看不清“三國鼎立”的大勢,更不以當初“待天下有變”的國策大局為重,悍然發動夷陵大戰。遺憾的是,他率領的大軍反被東吳陸遜的一把大火,幾乎燒了個精光。

    對此,諸葛亮看得非常明白,因為當初的基本國策就是他的治國理念,所以他要竭力進行勸諫,奈何他的年齡與劉備相差太大,威望並不足以改變劉備的決定。所以,諸葛亮當時感嘆:“如果孝直(法正)沒有死,以他的威望,定然可以勸阻主上東征。”

    大略:建國之後,治國固基才是根本,待“天下有變”方可用兵

    公元214年,劉備攻佔成都;次年,曹操鎮守漢中的夏侯淵、張郃等將,多次入侵蜀州巴西,劉備隨派遣張飛與張郃大戰於瓦口,張郃敗退回到南鄭,劉備也返回成都。休整四年後,劉備與曹操正式拉開漢中爭奪戰的帷幕,直到公元219年才打敗曹操,佔領漢中。同年末,關羽被孫權所殺。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拉開了夷陵之戰的帷幕。從劉備佔領成都立業,到他稱帝,歷時僅有6年,但是其中有3年多的時間在打仗,治理轄地也就3年,其轄區根基如何能和曹操和孫權相比。

    所以,諸葛亮勸阻劉備東征,意圖“高築牆,廣積糧”,但是劉備信心膨脹,一意孤行,結果大敗,並造成國家根基動搖。

    大規:事物發現,基本都會遵循物極必反的定律,當發展處於巔峰之時,應多謀穩妥之道

    古人常言:“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蜀國先是關羽喪命,接著又是張飛遇害,如果以唯心論,此時命運的車輪已逐漸偏移劉備的人生航向。作為上知天文,下識地理,陰陽八卦無所不精的諸葛亮,絕對能看到這一點,所以他要勸阻劉備用兵。同時,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劉備已到了人生的巔峰,接著稍有不甚,便會滑落。所以,作為智者的諸葛亮,同樣也會勸阻劉備。

    可惜的是,當時劉備正處於志得意滿,信心膨脹之時,竟然想要一統江南,然後與曹魏隔江而治。但是,想法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夷陵之戰中蜀漢的傾國大軍盡失,數十員智勇戰將殞命,最終將“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人才匱乏的爛攤子,留給勸諫他的諸葛亮來收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手機”時代已經來臨,PSV和任天堂要被取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