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azhu2
-
2 # 蝴蝶叔
謹慎過頭。
《晉書》中記載有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亮慮多決少”,《三國演義》九十五回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
看起來諸葛亮的謹慎至甚是事實,這從他與司馬懿的幾次交鋒來看,諸葛亮用兵的原則就是謹慎當先,他擺空城計一事在歷史上肯定是沒有的,可想而知謹慎的諸葛亮不會這樣“玩火”。
謹慎在為人處世方面可能還能有其積極的意義,但行軍打仗卻未必管用,以少勝多的戰例往往都是指揮員敢於冒一定風險取得勝利。
用兵打仗時謹慎固然能減少損失,但過度謹慎常常會貽誤戰機,考慮太多就會躑躅不前。古今中外都能找到這樣的例子,總而言之諸葛亮算不上一個軍事家。
二、事必躬親。
《三國志》中對諸葛亮事無鉅細必親自過問大加讚賞,認為這是他鞠躬盡瘁的真實寫照。誠然諸葛亮是很有職業道德的,一篇《出師表》就可以看出他對蜀的忠心耿耿。
然而可悲的是他不是一個會抓工作重點的領導,事必躬親犯了大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諸葛亮不是神,即使他再有能力,將所有的事都自己包攬也會透支光他的精力和體力,事實上他也是這樣活活的累死的,才五十四歲,並不算大。
三、用人不善。
在諸葛亮的一生當中錯過了這樣的三個大將,沒有將他們用在合適的地方,才讓蜀國走向滅亡,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有武藝,力氣過人,累立戰功。曾率軍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在劉備佔領漢中後,率軍沿漢江而下,佔領陝西東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些地區。和孟達、申耽等駐守在西城、上庸、房陵一帶(現陝西西康、湖北房縣、竹山一帶)。
關羽攻打襄樊時,令劉封、孟達發兵相助,劉封和孟達以山區郡縣剛剛歸附,不能隨意行動使它不穩定為藉口推辭,不接受關羽的命令。在關羽因東吳偷襲失敗後,孟達降魏。魏國派夏侯尚、徐晃攻擊劉封。孟達勸劉封投降,劉封不聽。申耽也投降魏國。劉封打敗了,逃歸成都。
劉備因關羽失敗而責備劉封,這是正常的。而諸葛亮認為他剛猛,不易控制,就勸劉備藉口殺了他,這就太過分了。
魏延是率自己的私人武裝(部曲)加入劉備集團的,英勇善戰,立有戰功,很得劉備信任。在劉備自稱漢中王后,選他為漢中太守,“一軍盡驚”,漢中太守當時大概是除留守荊州的關羽外,最重要的駐守一方的大員了。
劉備在宴會上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魏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以為說的很好。
後曾為諸葛亮北伐先鋒,曾大破郭淮(應是諸葛亮北伐中最重要的勝利)。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曾提出過子午谷偷襲長安的計策,是蜀漢這邊不可多得的智勇雙全的悍將。
但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對於這位大將則是沒有發現他的才華,而是處處提防他,甚至將軍權都交給魏延的死對頭,以這種方式來氣他,實在是讓人們無法理解,魏延的離世也是讓人們惋惜,認為此人的存在定會為蜀國的發展帶來貢獻。
馬謖本是個頗有見地的參謀型人才,但在實戰上顯然還缺乏經驗。而孔明卻偏偏一下子就把他放到一個獨當一面的關鍵場合上去與優勢魏軍作戰,一旦失敗,就死心眼的非要殺了不可。
李嚴長期鎮守白帝城,負責東方防務,本是個有用之才。只因一次運糧不及時,又文過飾非,就被孔明一棒子打倒,再不錄用,直到最後大哭病死。
擴充套件資料:
諸葛亮除了性格上有缺陷,戰略上的也有致命錯誤。
諸葛亮錯在隆中對有戰略設計,卻沒有抓住實現這戰略的關鍵環節:歸還荊州,吳蜀結盟。諸葛亮“興復漢室”的想法真實、真切,他也明知單靠經營蜀漢積聚力量,然後策動軍事攻伐無法達成這目的。
聯吳伐魏是唯一可取的戰略路線,諸葛亮也始終主張加強吳蜀聯盟,但卻沒有認識到實現鞏固的吳蜀聯盟的關鍵環節是處理好荊州。
諸葛亮這位三國智慧第一的千古名相卻的確沒有掂量出荊州的份量和最佳利用,拒還荊州,逼友為敵,最終斷送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戰略意圖。荊州戰略權重極大,對於蜀漢是或加或減都加乘一倍的份量。
吳國無荊州便與蜀國結怨為敵,以荊州換取與吳國鞏固的政治軍事聯盟,滅魏復漢的前景則一片光明,得勝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諸葛亮貪荊州說明他戰略思維能力其實一般,作為蜀國戰略的主要制訂者的諸葛亮的確錯了,應負全責。不還荊州是兩個敵人;放棄荊州是一個強大同盟和一個敵人,而且關羽20萬荊軍迴歸西川從純軍事角度說也將蜀國的軍力提升一倍。
這個帳以諸葛亮的智慧沒有計算清楚不能免責,他若算清楚了,以他對劉備的影響力和劉備為人一定會採納,從接近正史的《三國演義》看劉備有歸還荊州之意
-
3 # 瓷中故事
真要說缺點的話,就只能說他能力太強,太全能。因為能力強,所以任何事物都安排好了,別人的鍛鍊機會和試錯成長機會少了,他死後容易造成青黃不接的局面。因為太全能,所以任何事都能把控到,以至於成為細節控。別人做事他不放心,凡事事必躬親。這樣雖然能極大的獲得群眾的認同,但也勞累了自己。戰亂年代,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保證政局的長期穩定,這個是非常之重要的。
-
4 # 稻米我家清香
1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對手下不放手,不放心。2,過於謹慎,考慮太周。3,感情用人,長期冷落,猜忌,排斥魏延,實際上,魏延的軍事才能在姜維之上。正如粟裕所說,諸葛亮只是一個戰術家,不是一個戰略家。
-
5 # 君少楓
1:做事太認真,凡事必躬親,自己操勞不說,也沒有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2:發掘人才以及用人方面有問題。用馬謖就不說了。幾次北伐都是用劉備那些老本,身邊的將領不是劉備心腹就是追隨劉備多年的,等這些人一死,就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了。問題是偌大的蜀中就真的窮到沒有大將人才的地步了嗎?還是亮哥沒發掘到?在這方面亮哥比劉皇叔差遠了。
3:作戰方針有問題。魏國和蜀國相比孰強孰弱一目瞭然。但亮哥的作戰方針就是正面推進,雖然佔了一些便宜,但魏國方面無傷大礙。敵強我弱的時候應該出奇制勝,不能正面死磕。後來魏滅蜀的時候正是出奇制勝一戰成功。
4:身後事安排不周。知道魏延的性格,還下發了一道埋下禍根的遺命,致使魏延和楊儀內訌,雙雙身死。姜維後來又在朝廷上遭到諸葛瞻的排擠。
-
6 # 港灣裡的那個人
沒有十全十美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諸葛亮也如此,“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葛亮達不到曹操的用人的境界。我認為諸葛亮的缺點有四點:
不放心,凡事親力親為
諸葛亮晚年的時候,凡事親力親為,打二十軍棍以上的懲罰措施都要親自盯著,有時候他甚至自己親自上去打,權利集中在自己手裡,不放權,軍人需要軍功,打戰都是自己指揮,不管大小戰役“都是給三個膠囊”。
不會用人,後期沒人才用
諸葛亮太小心謹慎了,他不能放手讓他人去做事,因為他唯恐別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別人,不能放手讓別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鍛鍊和施展,自然很難出人才。因為就算有人才,你不給他機會,他也被埋沒了,人才有智慧,但沒有施展的地方,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劉備死後,姜維北伐時,蜀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無人可用,只得讓原來在關公帳下做書記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典故。你累得要死,又沒有培養出人才,國家就危險了。
不會授權,權利捏的太緊
諸葛亮大小權利的捏在手裡,軍權,財政都自己親手把持。打戰都是自己指揮,大將只是帶兵上場。大勝,軍師乃神人也!失敗,此乃上天之意!
財政,採摘糧食都自己去,軍費都要算好久,每出去一分錢,都要清清楚楚。
不會分錢,打戰不分錢
諸葛亮每次打戰勝了收繳的錢財,都上交國庫,都不能私自藏,發現都要打屁股的。想要牛犁地,又不給吃飯。
利益是一切動力的源泉,需要下面的人更努力的為自己服務,就要給更充足的利益。
總之諸葛亮的治國方針,把國家政務處理的妥妥當當,讓國家穩定發展,已經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是蜀漢最大的功臣。
回覆列表
一、謹慎過頭。
《晉書》中記載有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亮慮多決少”,《三國演義》九十五回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張郃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
看起來諸葛亮的謹慎至甚是事實,這從他與司馬懿的幾次交鋒來看,諸葛亮用兵的原則就是謹慎當先,他擺空城計一事在歷史上肯定是沒有的,可想而知謹慎的諸葛亮不會這樣“玩火”。
謹慎在為人處世方面可能還能有其積極的意義,但行軍打仗卻未必管用,以少勝多的戰例往往都是指揮員敢於冒一定風險取得勝利。
用兵打仗時謹慎固然能減少損失,但過度謹慎常常會貽誤戰機,考慮太多就會躑躅不前。古今中外都能找到這樣的例子,總而言之諸葛亮算不上一個軍事家。
二、事必躬親。
《三國志》中對諸葛亮事無鉅細必親自過問大加讚賞,認為這是他鞠躬盡瘁的真實寫照。誠然諸葛亮是很有職業道德的,一篇《出師表》就可以看出他對蜀的忠心耿耿。
然而可悲的是他不是一個會抓工作重點的領導,事必躬親犯了大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諸葛亮不是神,即使他再有能力,將所有的事都自己包攬也會透支光他的精力和體力,事實上他也是這樣活活的累死的,才五十四歲,並不算大。
三、用人不善。
在諸葛亮的一生當中錯過了這樣的三個大將,沒有將他們用在合適的地方,才讓蜀國走向滅亡,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有武藝,力氣過人,累立戰功。曾率軍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在劉備佔領漢中後,率軍沿漢江而下,佔領陝西東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些地區。和孟達、申耽等駐守在西城、上庸、房陵一帶(現陝西西康、湖北房縣、竹山一帶)。
關羽攻打襄樊時,令劉封、孟達發兵相助,劉封和孟達以山區郡縣剛剛歸附,不能隨意行動使它不穩定為藉口推辭,不接受關羽的命令。在關羽因東吳偷襲失敗後,孟達降魏。魏國派夏侯尚、徐晃攻擊劉封。孟達勸劉封投降,劉封不聽。申耽也投降魏國。劉封打敗了,逃歸成都。
劉備因關羽失敗而責備劉封,這是正常的。而諸葛亮認為他剛猛,不易控制,就勸劉備藉口殺了他,這就太過分了。
魏延是率自己的私人武裝(部曲)加入劉備集團的,英勇善戰,立有戰功,很得劉備信任。在劉備自稱漢中王后,選他為漢中太守,“一軍盡驚”,漢中太守當時大概是除留守荊州的關羽外,最重要的駐守一方的大員了。
劉備在宴會上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魏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以為說的很好。
後曾為諸葛亮北伐先鋒,曾大破郭淮(應是諸葛亮北伐中最重要的勝利)。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曾提出過子午谷偷襲長安的計策,是蜀漢這邊不可多得的智勇雙全的悍將。
但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對於這位大將則是沒有發現他的才華,而是處處提防他,甚至將軍權都交給魏延的死對頭,以這種方式來氣他,實在是讓人們無法理解,魏延的離世也是讓人們惋惜,認為此人的存在定會為蜀國的發展帶來貢獻。
馬謖本是個頗有見地的參謀型人才,但在實戰上顯然還缺乏經驗。而孔明卻偏偏一下子就把他放到一個獨當一面的關鍵場合上去與優勢魏軍作戰,一旦失敗,就死心眼的非要殺了不可。
李嚴長期鎮守白帝城,負責東方防務,本是個有用之才。只因一次運糧不及時,又文過飾非,就被孔明一棒子打倒,再不錄用,直到最後大哭病死。
擴充套件資料:
諸葛亮除了性格上有缺陷,戰略上的也有致命錯誤。
諸葛亮錯在隆中對有戰略設計,卻沒有抓住實現這戰略的關鍵環節:歸還荊州,吳蜀結盟。諸葛亮“興復漢室”的想法真實、真切,他也明知單靠經營蜀漢積聚力量,然後策動軍事攻伐無法達成這目的。
聯吳伐魏是唯一可取的戰略路線,諸葛亮也始終主張加強吳蜀聯盟,但卻沒有認識到實現鞏固的吳蜀聯盟的關鍵環節是處理好荊州。
諸葛亮這位三國智慧第一的千古名相卻的確沒有掂量出荊州的份量和最佳利用,拒還荊州,逼友為敵,最終斷送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戰略意圖。荊州戰略權重極大,對於蜀漢是或加或減都加乘一倍的份量。
吳國無荊州便與蜀國結怨為敵,以荊州換取與吳國鞏固的政治軍事聯盟,滅魏復漢的前景則一片光明,得勝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諸葛亮貪荊州說明他戰略思維能力其實一般,作為蜀國戰略的主要制訂者的諸葛亮的確錯了,應負全責。不還荊州是兩個敵人;放棄荊州是一個強大同盟和一個敵人,而且關羽20萬荊軍迴歸西川從純軍事角度說也將蜀國的軍力提升一倍。
這個帳以諸葛亮的智慧沒有計算清楚不能免責,他若算清楚了,以他對劉備的影響力和劉備為人一定會採納,從接近正史的《三國演義》看劉備有歸還荊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