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榆木菌

    我是野談雜論,都別搶答!我來回答!

    古代劊子手是個什麼職業?好當嗎?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劊子手這個職業本身入手。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劊子手的畫面就是在菜市口,這些人肥頭大耳,身穿紅衣,手拿大刀,站在犯人身後,時間到了就往刀上吐口酒,然後咔嚓一聲,人頭落地。

    實際上劊子手砍人的時候衣服都是沒啥規定的,都是很普通的衣服,也不一定是肥頭大耳的人才能幹,大多數都是膽子比較大的普通人,比如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他就是瘦瘦的,很普通的一個人。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

    那麼劊子手這個職業入門有啥要求?光膽大是不夠的,這門職業是祖傳的,最起碼在清朝的時候是祖傳的,因為劊子手的收入在清朝是非常豐厚的,相反在秦朝到隋朝是很不值錢的一個職業。

    做為一名職業砍人的,不僅僅要求的是膽大,劊子手更多人一門手藝,如何能一刀致命而不讓罪犯受到疼痛,這才是這門手藝的關鍵,據說明朝的劊子手就手藝高超,只要家屬肯花大價錢,就能偷樑換柱,讓一個死刑犯保住性命,具體操作就是一刀砍到脖子上,但頭沒下來,監斬官過去一看,人都成這樣了,指定是掛了,但其實不然,等人散了後,趕緊把人拉回家,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治療,人就可以保住,但落下殘疾人少不了的,比如歪脖子啦,不能講話啦等等。

    劊子手的手藝和錦衣衛的廷杖手藝原理差不多,錦衣衛執行廷杖的時候對於上頭點名饒過的人就是:皮肉盡碎而骨頭完好無損,不到半年這人就又能活蹦亂跳了。除此之外,要當好一個劊子手,心理素質必須要過硬並且是無神論者,現實中我們普通人就是殺個雞都得手抖一下,作為劊子手來說,砍的是人,所以必須要求心理素質過硬,並且砍完之後毫無負罪感,這樣才能不給自己留下精神方面的後遺症。在古代想當一個無神論者是太難了,因為大環境的影響下會讓你不得不信那些鬼神之論,所以並不是人人都能當一個劊子手的。

    綜上所述,劊子手在古代的吃香程度取決於這個朝代的律法是不是重典之法,要想當好一個劊子手,必須要有以下條件:1,祖傳職業。2,手藝必須好。3,心理素質必須過硬。4,無神論者。

  • 2 # 讀了一點歷史的王毓季

    給大家普及一下劊子手的操作規範吧。

    在中國古代,劊子手殺人,不是“砍”,而更應該叫做“割”,或者“快速的割”。

    具體操作:左手握刀柄,刀尖朝上,道北緊貼手臂,刀刃朝外。行刑之時,眼睛瞄準犯人後頸第三和第四節頸椎的縫隙,右手一拍犯人的肩膀,犯人受驚,身子和脖頸自然的一挺,趁這眨眼間的功夫,劊子手的身體向左轉動,左手的刀順勢從瞄準的那個縫隙切入。

    最講究的是,一個好的劊子手,能夠從犯人脖頸的粗細、肉質的軟硬程度、縫隙的大小以及犯人臨刑時的精神狀態,決定切入時手上力道的大小。如果紅包足夠,就可以留下一分,不至於身首異處。

    西方也有劊子手砍頭的情況,不過他們是把犯人放到一個平面之上,頭頸部探出,然後劊子手舉刀從上往下砍。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死刑犯多半都是提前知道自己要挨這麼一刀,而且臨刑前他們絕大多數的身體已經軟癱如泥,如果沒有東西托住他們的身體,很難想象他們能夠“跪的像個樣子”。

    除了一些個別屈死、冤死之人,即便是在古代,死刑犯多半就是有著“該死”的理由,因此沒有必要同情心氾濫。

    因為需要我們同情的事情、同情的人,有很多很多。

  • 3 # 三起落

    一、什麼是劊子手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很多以摧殘犯人的身體和心理的刑罰,如劓刑、宮刑等;還有就是以震懾他人為目的的刑罰,如凌遲、腰斬、斬首等。斬首一般在鬧市,負責執行斬首的的人就稱為“劊子手”,劊子手也執行其他的刑罰。

    二、劊子手幹什麼

    劊子手在古代是一種職業,和古代許多工匠類似是有特殊技能的人,通常以家庭或者家族傳承的方式延續。劊子手是古代少有的高收入職業,是專門給政府打工的,每次行刑都會根據行刑類別得到不同金額的賞銀相當於工資,同時也從犯人家屬那裡收工資外的收入。劊子手的物質生活較一般百姓好的多,精神生活估計會很悽慘,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一般百姓是不願意接近劊子手的,就像現在人辦喜事一般不會通知在殯儀館工作的親朋一樣。

    三、劊子手怎麼幹

    劊子手行刑時特別講究技術與忌諱,要想當一名合格的劊子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劊子手一般以“子承父業”的形式納新人,沒有後代的也招徒弟,大多要求徒弟為師傅養老送終。想做劊子手,首先要過心理關:一般人見意外死亡的人都會不寒而慄,劊子手要上臺親自殺人,這種心理衝擊一般人是承受不住的。其次,要過技術關:我曾看過一個片子,講述的是劊子手用冬瓜練習砍頭的技術,要求手起刀落,砍落的冬瓜薄如蟬翼才算出師。

  • 4 # 歷史評說

    說起劊子手,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那些膀大腰圓身上刺滿文身,手持鬼頭大刀的壯漢形象。其實不然,中國大清朝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就是個瘦瘦的個子絕對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圓潤,這個身材條杆絕對屬於美男子的級別。

    其實在古代劊子手這個行當屬於技術工種

    在大清王朝劊子手更是個祖傳行當,旁的人還真進入不了這個行當。因為在清朝時劊子手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劊子手和軍人一樣,他們的職業都是取人性命。但是劊子手和軍人又有所不同,軍人他們砍人不講究客戶體驗,怎麼殘忍怎麼來,怎麼能嚇破敵膽怎麼來,這些軍人老爺們砍人在這些劊子手眼裡,就很不文藝,很不藝術。

    而劊子手在行刑時還是比較講究客戶體驗的。他們研究的方向是如何一刀致命而且不讓罪犯受太大的罪。據說在明朝的時候,一個高明的劊子手能夠起到瞞天過海的作用。

    只要一個死刑犯他們家出錢出到位了,這位劊子手在行刑時他的刀就會恰到好處砍到脖子上,那一刀真的是血肉飛濺,慘不忍睹。但是你仔細看脖子被割開來了,但是頭沒有斷,這樣一來人就死不了。

    可是有人會說了監斬官是擺設嗎?這些監斬官自然不是擺設,可是他們沒有那麼多外科常識啊!這些官員是十年苦讀聖賢書,壓根兒就沒有讀過五年醫科大學啊,他們哪懂得其中的深刻的醫學道理。

    他們一看都剁到這種份上了,這個死囚斷然就沒有活著的道理了。更何況由於場面極度殘忍極其血腥,不是每一個監斬官都能承受住這種血淋淋的現實的。有些人他們只是走個過場,聽到圍觀群眾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叫好聲,這老兄也就想當然的認為那個死囚已經十死無生了,哪還會認真的去驗看。

    這些監斬官哪裡知道,只等著圍觀群眾散去之後,這些死刑犯的家屬立馬上來把人往家中已了早已準備好的大夫上去,還一個妙手回春,人也就保住了。當然有個歪脖子的後遺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不過掌握這門手藝的劊子手通常都是劊子手中的頂尖存在,這種手上力度的掌握,揮刀尺度的大小,鬼頭刀入肉的尺寸,火候的拿捏,這絕對沒有上百顆腦袋是練不出來的。所以說劊子手幹活那是妥妥兒的技術工種。

    其次在古代想當好一個成功的劊子手,必須要有一顆大心臟

    在古代沒有所謂的心理按摩,沒有人在你初次行刑之後對你進行心理干預。面對這種血腥的場面,能不能緩過來,完全得取決於自己的心理素質。作為一個劊子手工作就是砍人,奪取一個同類的性命,可比殺雞要難的多。

    那種殺人之後的心理負罪感是很強的,如果你沒有極強的心理素質的話,這種負罪感將伴隨你一生。所以通常這些劊子手都是世襲的,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在這樣劊子手世家的家族文化之下,他們的年輕一代天天耳濡目睹,早已經在砍人腦袋這件事情的血腥程度完全免疫。

    你想想看,一個家庭在吃年夜飯的時候,男性家長們都在進行無痛砍腦袋的技術交流,這個小朋友會產生砍腦袋去同類性命的負罪感嗎?我想這個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既然過了心理這一關,技術就可以慢慢磨練,所以就逐漸形成了劊子手家族化的情況。

    所以在古代要想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劊子手,首先得要有劊子手的基因。你是劊子手家族成員才行。其次要幹好這一行得苦練技術。前面我們也說了,劊子手砍腦袋這一可不是一般的活計,那是技術工種。

    雖然這事兒沒什麼職稱但是你剁腦袋的手段高不高明活兒好不好?圍觀群眾的眼光自然雪亮。更何況你的活兒好,還能有額外的收入,所以要當好一個劊子手,技術是不能不練的。

    第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想通過當劊子手掙大錢就得承受其重,負重努力前行。

    所以說360行行行都不容易,別看劊子手只是揮刀那麼一下的功夫,後面的學問可深著呢,沒有那麼好乾呢。

  • 5 # 奇聞播放機

    在古代,劊子手屬於底層公務員的一種,由官府直接聘任,但這個職業很少有人主動願意去做。劊子手這行當,原本就屬於損陰德的職業,刀下的亡魂大多跟他們無冤無仇。現代人看來,斬首是一種及其殘忍的刑罰,更不要說古人了。隨著解放後廢除砍頭這種刑罰,劊子手這個職業也漸漸變成歷史。1925年湖南《大公報》報道了清朝最後一個劊子手的生平事蹟。這人名叫鄧海山,透過他的講述,大家逐漸知道了劊子手這一職業中不為人知的一些奇聞異事。

    鄧海山

    不像很多影視作品中演得那樣,當犯人行刑時,劊子手雙手握住鬼頭刀,向側方舉起刀後,用力一砍,血濺三尺,人頭瞬間滾落到地上。對於這個職業,大家認為,身體強壯膽子大的人都可以勝任。但據鄧海山講,當時劊子手這個職業跟其他職業一樣,都需要拜師後苦練基本功,等出師後才可以自立門戶,不然在這個行業裡很難站穩腳跟。那跟師傅學些什麼呢?據鄧海山講,他白天練習砍冬瓜,晚上練習砍香頭。練冬瓜時在冬瓜的外皮上用筆畫一道紅線,然後用刀砍那道紅線。訓練的目標就是要做到一刀下去冬瓜一分為二並且砍痕和紅線重合。晚上練習砍香,我們知道香在點燃時,香頭位置燃燒時會產生一個亮點,劊子手學徒練刀時就砍香頭這個位置,直到有一天香頭被砍掉而香的其他位置依然完好。

    人們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 對劊子手這個職業來說,這條也適用。像鄧海山這種活很利索的劊子手在當時的行業中也算是可以排的上號人物。一般對一個劊子手來說,最基本要求就是砍得要精準,因為從人的腦勺開始數,第三節和第四節頸椎骨之間的縫隙是比較大比較脆弱的,如果一刀砍中這個位置,很容易就可以將腦袋砍下來。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是,在砍頭時一般要讓犯人跪著,直立身子,低頭面部朝地,這時候脊椎骨上砍頭的那個位置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來。在清朝時,行刑時除了劊子手外,還需要一個人在前面拉著犯人的鞭子,這樣做既可以讓死囚防前不防後,分散死囚注意力,也可以讓犯人露出脖子並將頭低下來。

    一些劊子手做這一行久了就會保留一些特殊的職業習慣, 如在電影《一代宗師》中宮家有一個管家叫老薑,電影中講他來宮家之前是一位很厲害的劊子手。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平時他的肩膀上總是站著一隻猴子,很多人覺得這個猴子可能是他養的寵物,平時出門時猴子站在肩膀上顯得很有派頭,其實不然。老薑養這隻猴子的原因正是當年當劊子手時養成的職業病,閒來沒事時可以摸一摸猴子的脖子以便於熟悉人體的脊椎結構,因為猴子的頸椎結構跟人類的差不多。除此之外,有些劊子手走在別人的後面總是會盯著別人的脖子看,心裡看著從哪個位置下刀會比較好。所以,古代人不喜歡劊子手跟在他後面。

    電影《一代宗師》中的老薑

    雖然劊子手在當時是一種很低賤的職業,但是收入很客觀。古代一個人被砍頭之前,除了要給官府牢房送錢外,還要給劊子手送錢。因為犯人家屬都希望劊子手在行刑時可以手起、刀落、頭掉,乾淨利落,以減輕犯人的痛苦,手上的活不利索或者刀不快都會給犯人以及家屬帶來了更多的痛苦。清朝時,砍一個頭要給劊子手送4兩銀子,根據當時的物價,4兩銀子可以讓一個窮人家庭維持半年生活。在秋決時,有時候需要砍幾十顆人頭,這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了。除了這種收入外,還有其他的收入,比如在魯迅的《藥》這本書中就提到了一個人血饅頭的故事。據記載,古人認為人血饅頭可以治肺癆,這種說法據說可以追溯到唐朝。有肺癆病人的家屬會賄賂劊子手,讓劊子手的在將犯人砍頭時把饅頭粘上人血,做成人血饅頭。肺癆吃了人血饅頭當然是沒啥效果,最後一命嗚呼,因此這是一個典型的古代迷信害人的例子。

    劊子手這個職業跟其他職業一樣,也有自己的行業忌諱。第一是一個劊子手一生砍頭的數量不能超過99顆,不然會斷子絕孫。不過鄧海山說他總共砍過兩百多顆人頭,這也映射了他的結局,一生孑然一身,無妻無子。第二就是砍完頭往回走時,任何人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在身後叫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回頭,因為他們害怕會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最後就是行刑完之後回到府衙,需要讓衙吏用板子抽打自己的身體,意在打掉身上的晦氣。

    老年的鄧海山,當時砍頭之刑被廢除之後,在家無所事事,結果他要求加入當地的善堂(民國時期的慈善機構)。結果不出意外,鄧海山被然拒絕。善堂給出的理由是“殺人數百,無入善會之資格。”

    晚年鄧海山

    1914年,北京政府頒佈《懲治盜匪法》,規定“死刑需用槍斃”。 1932年《六法全書》,再次確立“死刑用槍斃”,槍斃從此成為死刑執行的主要方式。

    延續千年的劊子手這門職業,被行刑隊所取代,自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開國六公爵誰的功績最大?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