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瓏門奇俠

    姜伯約是儒將,諸葛亮之所以看重他,這方面的原因很重要,才有後來處心積慮的招降他的舉動。作為儒將,姜維的武功屬於一流的,當然還是不能與趙雲這樣的猛將相提並論,畢竟武功對於他來說屬於副業,他主要靠頭腦吃飯。另外就是諸葛亮認為他的政治能力也較高,其實這方面孔明明顯是看錯他了,要不然後期也不會被朝中寵臣排擠到別處練兵,無法回都城問政,直至劉禪自作主張投降,也沒見誰跟他商量一下。總體來講姜維是個悲劇人物,生不逢時,在魏國不被重用,跑到蜀漢雖然在諸葛亮的照顧下處境好了很多,但諸葛亮一死,姜維基本上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被楊儀費禕這樣的政客給架空了,在皇帝那裡說不上話,又得不到應有的重用,也夠鬱悶的吧。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劉禪已經被諸葛亮壓制很多年了,早就煩了,這個姜維就是諸葛亮欽定的接班人,劉禪願意重用就怪了,難道他還想要一個相父?

  • 2 # 不成器的老股民

    蜀漢著蜀漢、蜀漢後期實際上的軍事統帥,諸葛的繼承人。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陳泰、郭淮、鄧艾等多次交手。然而由於蜀漢國力弱小等原因,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

      諸葛亮對姜維評價很高,曾說:‘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我觀察他的才能,李邵、馬良都比不上他,為涼州的上選人才。’又說:‘姜維不但在軍事上很有見解,而且為人勇敢大膽,深明義理,深解兵法。更為可貴的是此人心存漢室,我打算讓他一邊操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邊將我平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傳授給他,然後就帶他進宮去覲見天子,請天子予以重用。至於他排名,我想還是因為沒能北伐成功吧!

  • 3 # 以史勵人

    不難看出這首詩對三國武將的武力值進行了一個排名,依次為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

    先看姜維在單挑方面的表現:

    姜維出場時就取得了與年近七十的趙雲戰平的成績,那麼當時趙雲戰力如何呢,從他連斬魏軍將領韓德及其長子韓瑛、次子韓瑤、三子韓瓊和四子韓琪毫不拖泥帶水可以看出趙雲老當益壯。反推姜維武力,肯定也是有好幾把刷子的;

    再就是姜維徒手接箭的典故了,鐵龍山之戰時,姜維被郭淮追殺,當時的姜維手裡只剩下一把空弓。逃跑中姜維直接就把郭淮射來的一箭給接住了,然後反弓一箭把郭淮給射死了。在如此逆境下還能夠用手接住射來的弓箭,並反身搭箭射死郭淮,足以證明他的反應能力和弓馬能力。

    如此出色的單挑能力卻為什麼排在最末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姜維成名在三國後期

    前面都是三國前期的成名將領,就鄧艾和姜維屬於三國後期的人物,他倆與前期的名將基本沒什麼交手機會並且也不是呂布、典韋類的萬人敵;另外,三國後期說實話沒有前期那樣群英薈萃、好戲連臺,已經不是那麼吸引人了。所以基於出場時期和劇情精彩方面考慮,排在後面。

    2.姜維文武雙全,謀更突出

    姜維的出場算是諸葛亮的寄託,在諸葛亮逝世後姜維繼承了他的遺志,從六次組織伐魏,到蜀漢滅亡時的一計害三賢,更多提現的是姜維的運籌帷幄和謀略智計。與詩中其他武將對比起來勇武提現略有不足。

    3.詩句押韻所需

    朋友們基本對姜維排在前二十二位武將之後不怎麼質疑,因為沒法對比,但是在鄧艾和姜維的排名爭論尤為激烈。那麼從詩的整體看來,詩句的尾字“韋”、“飛”、“魏”、“悲”讀音都是“ei”,將姜維放在末尾整個詩句更顯流暢!

    最後筆者想說除了人中呂布公認天下第一外,其他的排名基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大家無需糾結,自己喜歡的、認可的就是最厲害的!

  • 4 # 趣史大爆炸

    “三國二十四將”這個說法並非載於正史,三國演義中也沒有這樣的描述,所以題主所問的應該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首打油詩中關於三國武將的排名: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

    這首打油詩的出處已無從考證,由於裡面涉及了三國時期一些著名武將的排名,在民間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也引起過不少討論。許多人對自己喜愛的武將排名頗有微詞,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裡面的很多武將並沒有真實對陣,誰勝誰負還猶未可知。

    說個真實的事例,七八十年代,中國的識字率極低,人們對三國的瞭解大都透過廣播的評書節目,據身邊老人回憶,當時評書對於武將的排名是“一呂二馬三典韋”,而不是現在的“一呂二趙三典韋”。

    所以說,所謂“三國二十四將”這種戰力排名,只是某些三國愛好者心中主觀的想法,大家看個樂就好,不需要太過深究其中的依據。不過題主既然提了這個問題,本著互相交流的原則,我也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自諸葛亮、費禕等老一輩重臣去世之後,蜀漢的軍事將領青黃不接,姜維靠一己之力率軍隊北伐,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勝多敗少,單憑這個戰績,足以擔起名將這個稱號。

    但按照人們對“二十四將”普遍看法,這個排名是按照武力來排的。姜維的武力究竟如何?無論是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我們都很難有個清晰的認識,畢竟當時很多名將都已經去世,並無與姜維有過直接的接觸。

    在《三國志》中,有一句諸葛亮對姜維的評價:“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之所以看重姜維,並不是因為他的武力,而是他的軍事能力。

    而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姜維武力的橋段正如題主所說:一是他與趙雲大戰數十回合,令趙雲讚賞;二是徒手接住郭淮的箭。現在我就對這兩件事來做個簡單的分析。

    一、與趙雲大戰的水分。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趙雲隨軍出征。由於趙雲生年不詳,我們無法精確判斷第一次北伐時趙雲的年紀。不過後人有一首詩讚揚他當時的勇武,我們大致能推算他應該是70歲左右。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在平均壽命不到30歲的三國時期,70歲絕對算得上高齡老人了。想當年黃忠不過60歲,就被列為“老當益壯”的典型。70歲和60歲雖然只差了十年,但從人體的衰老程度來說,這十年可不單單只是數字遞減那麼簡單。

    70歲的趙雲,無論體力還是精力,都已經衰退到了人生的最低點。正值壯年的姜維與趙雲對戰幾十回合,其實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這種戰力在猛將如雲的三國初期,或許連號都排不上。

    二、徒手接箭的水分。

    這個水分只是我的個人猜測,大家就當看個樂子。

    姜維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徒手接箭的人,其它武將最多也就用兵器將箭擋開,這樣看來好像真是挺厲害的。

    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書中並沒有具體描述郭淮射箭的距離。我們都知道,箭矢射出後有個極限距離,越接近離極限距,箭矢的威力就越小。

    根據小說描述,當時姜維手中只剩下一張弓,箭矢都射完了。看到郭淮追過來,姜維虛拉弓弦多次,把郭淮嚇個半死。

    一般人看到敵人射箭,第一反應肯定是躲閃和後退,然後拉開到安全距離,所以我推測當時郭淮躲閃的同時,也放慢了追擊步伐。

    等到發現姜維手中並沒有箭矢,氣急敗壞的郭淮向姜維射了一箭,但這一箭由於距離太遠,速度並不快,才會被姜維一把抓住,然後借箭反殺郭淮。這個反殺最多隻能證明姜維的武力強於郭淮。

    綜上所述,縱觀整個三國時期,姜維的武力也就在中等水平,只是沾了三國後期武將凋零的光,才凸顯了他的武力,並藉此登上“二十四將”排行。我個人認為這個排名對他來已經很不錯了。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姜維應該是《三國演義》中發揮最不穩定的戰將了。

    姜維這人似乎有個特點:打仗全靠心情。興奮起來就人來瘋,超常發揮,多猛的敵人他都不怕;如果心情不好,狀態就大打折扣,保不住出什麼妖蛾子。

    這有點像上個世紀的中國男足,打了雞血抽起瘋來能幹掉世界公敵阿根廷,也有可能被小小的葉門灌成漏勺篩子。

    咱們來看一下姜維的戰鬥履歷:

    1. ⚙️趙雲――戰不數合,精神倍長,趙雲大驚,退走

    2. ️魏延――戰不數合,魏延詐敗而走

    3. ⛏️張翼、王平――戰張翼不數合,王平夾攻,姜維敗走

    4. ⚙️司馬師――三合擊敗司馬師

    5. ️徐質――刺殺潰敗狀態下徐質的坐騎,令其倒地後被眾軍分屍

    6. ️郭淮――空手接住來箭,反手一箭射死郭淮

    7. ⚙️ 鄧忠――三四十合,平手,詐敗,箭射鄧忠不中,後夾住鄧忠槍,鄧忠敗走

    8. ⚔️ 鄧艾――數十合,平手

    9. ⚙️王頎――三合擊敗天水太守王頎

    10. ⚔️鄧艾――十餘合不分勝負

    11. ️ 楊欣――一合擊敗之,連射楊欣三箭不中,折弓並追趕,卻馬失前蹄。一槍反中楊欣的馬頭。

    12. ️ 魏軍眾將――持劍殺十數人,心病發作,自盡。

    總共12場戰鬥,有效勝績是7場,斬殺有名有姓的敵將3人。

    為啥說姜維的發揮極不穩定呢。咱們來分析幾場戰例:

    一、戰趙雲

    天水關一戰,諸葛亮設下調虎離山之計,被姜維識破,將計就計設下埋伏。趙雲率軍來攻天水,被早已埋伏的姜維殺出阻住。兩人交鋒,戰不數合,姜維“精神倍長”,這就打上雞血了,把趙雲嚇了一跳。

    本來趙雲是依諸葛亮之計奉命行事,到了城下發現敵情有變,原先的作戰計劃就執行不下去了,趙雲的首要任務就不是勉強完成任務了,而是要率領部下安全撤退,在這種情況下,姜維攔路,趙雲是想陣斬敵將,威懾敵軍,以保障隊伍的安全。

    沒想到一動手,碰到個硬茬子,趙雲大驚,知道短時間內搞不定對手,形勢陷入了危急。在這種情況下,與姜維交鋒,只好選擇迅速撤退。

    雖然不能說明姜維的武藝能與趙雲不相上下,但至少說明,姜維足以保障趙雲在短時間內拿他沒辦法,是個強手,武力值與魏延接近。

    這是姜維在興奮狀態下的發揮。

    二、戰張翼、王平

    在蜀漢後期,張翼和王平的武藝在蜀軍中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但要放在前三國時期,這樣的水平實在是拿不出手。

    姜維與張翼交手,不到數合,王平來夾攻,姜維就迅速逃離。

    這樣的膽氣和武力能與趙雲相提並論嗎?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是趙雲對付張翼和王平倆這種水平的武將,放跑一個都算失敗。

    三、戰郭淮

    姜維在極度意外的情況下,與郭淮來了一次公路追逐賽。

    本來是件很丟人的事情,倉皇逃跑,連長槍都沒拿,箭壺也灑了,姜維完全是處於赤手空拳的狀態。

    郭淮是曹魏陣營中的後起之秀,少有的智勇雙全的大將。逮住姜維的狼狽狀態,豈肯放過,窮追不捨。

    姜維幾次假裝射箭,終於被郭淮識破,放心追來,順手給了姜維一箭。但就這一箭,上了姜維的當。姜維以身家性命做餌,空手接箭,這份功夫和膽氣真是罕見。反手一箭,射中了上當的郭淮額頭,解決了一個大患。

    打敗仗都打出這份精算師的水平,姜維還是很厲害的。

    四、戰楊欣

    楊欣的武藝很不怎麼樣,根本撐不住姜維一個回合,回頭就跑,姜維開弓就射,結果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氣得姜維把弓都折斷扔了。

    要說姜維箭法好,那這水平就太不正常了。他就是個人來瘋,讓他好好射,他不行,非要來點刺激的。

    追逐途中,姜維又來個馬失前蹄,栽了個狗啃泥。看來不僅武藝和射術發揮不穩定,連騎術都不能有效保證。

    偏偏越是危險,姜維就越能激發潛能,楊欣回馬來撿便宜,姜維情急之下,又蹦起來一槍刺中楊欣馬頭。

    這就是鮮明的姜維特色,非要玩個心跳。

    五、戰鄧忠

    與鄧忠的交戰,更體現了姜維的特點。

    一個小年輕,三四十合與姜維打成平手,姜維還想搞個詐敗,暗箭傷人,回頭放箭,偏偏被鄧忠躲過,鄧忠趁機一槍往姜維背後刺來,這要是刺中了,姜維的腰子就會被扎破了。

    危急中,姜維再次瘋魔附體,閃身夾住了鄧忠的長槍,再拔劍,鄧忠見勢不妙,跑了。

    透過以上幾場戰鬥,我們發現,姜維這個人,不玩點刺激心跳,他就不能好好幹。這就是他的特點:

    1.發揮不穩定;

    2.膽大包天,敢於弄險;

    3.反應迅速,隨機應變。

    這其實也是姜維領兵作戰的風格。

    但姜維這種幹法,你要對付個尋常武將還可以,要是遇到個類似於蜀漢五虎、許禇、典韋、顏良、文丑這樣水平的猛將,還能行嗎?馬上就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

    按照姜維這樣的武藝,這樣的表現,能排到二十多名的位置上,基本上還是很符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方正證券80後員工借賬戶加槓桿炒股虧36萬還被罰10萬,這說明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