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智力、能力差距到底有多大?為什麼?如,上幼兒園後有的幼兒寫的字字清好看,語言流暢,但是有的幼兒寫得很差。
3
回覆列表
  • 1 # 木傾燈

    分享一下身邊的例子,一鄰居也算朋友,孩子A生日卡在了9月1號,也就是整整三歲送到了私立幼兒園,本想著孩子上幼兒園,度過開學後幾周便會習慣幼兒園生活。可是,入園後,經常會生病,然後在家養病,好不容易養好,送到幼兒園,便會又是感冒咳嗽了,情況嚴重時一個月只去幼兒園去了5天,父母為此也是焦頭爛額,一個家庭陷入焦慮之中。

    寶寶B是一個親戚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都是在職人員,工作需要也無法辭職。長輩們也因為各自的問題無法幫忙帶帶,只能兩歲三個月就送到幼兒園了。寶寶還很小,自理能力有限,所以很多都是老師多加照顧,寶寶倒沒有太大問題,順利度過幼兒園小小班。

    說說我家大寶,入園時,已經三歲零八個月,同樣是私立幼兒園,大寶入園後,幾乎沒有分離焦慮症,反而是我送她離開時更想大哭。等到放學時,滿滿教室的小朋友在哭,大寶倒沒有哭,她說:我不哭,爸爸媽媽放學就來接我。第二天也會特別期待去幼兒園,放學後,也會開心的和我們演繹學校裡的遊戲兒歌之類的。開學一個月全勤,整整一學期請假天數不超過5天。

    寶寶能不能順利入園,在幼兒園能不能開心度過,不僅僅和年齡有關,和身體免疫能力,和性格都有關係的。寶寶A和寶寶B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但是A寶寶雖然年齡大點,但是抵抗力比較低,所以幼兒園裡一旦有感冒咳嗽的小朋友,就容易傳染上。很多寶媽都知道,寶寶一旦生病,很難和媽媽分離,更不易送去去入園了。

    寶寶B也是私立幼兒園,是系統性比較好的連鎖經營幼兒園,父母要和多和老師溝通,畢竟寶寶太小,自理能力差,很多事需要老師特殊照顧的,必要時也給老師送點禮物什麼的。但寶寶B抵抗力尚可,所以年紀小也不怕,實在沒人幫忙帶,就要考慮全面,寶寶是否適合早於三歲入園。

    最好的情況就是像我家大寶一樣三歲半入園,這樣,她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而且比較有強烈的交朋友過集體活動的迫切需要。在入園前,我們會帶她去學校周邊逛一逛,在開門允許進去的情況下,去園內熟悉熟悉環境。一般學校裡有玩具,或者滑滑梯等,會告訴她,以後來上幼兒園,這些每天都可以玩。慢慢接受了,入園時都是熟悉的,自然就不那麼排斥了。

    所以,每個寶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多方面考慮,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案。從幼兒園起,寶寶給予父母的就是漸行漸遠的背影了。父母子女一場是一場修行,是學會慢慢放手的修行,珍惜甜蜜的三年時光,感恩選擇我們做父母的他們。

  • 2 # 做一個更好的普通人

    入幼兒園年齡需要根據小朋友的情況考慮

    第一:幼兒園的條件

    現在每個幼兒園都有不同的特色,比如我們這,城區的幼兒園是不教寫字的,小朋友基本就是去幼兒園玩,各種遊戲學學唱歌讀讀弟子規唐詩宋詞什麼的,這種幼兒園其實早一些去挺好的,畢竟在家也是做這些,家長還不一定有老師那麼多時間和耐心

    而有的幼兒園很強調規矩,要規定小孩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這種就不太適合太小的寶寶去,因為他們不太理解老師的要求,個性發展會受影響,沒有特殊情況不建議三週歲前去

    第二:小孩的個性

    有的孩子天生要早熟一些當然也就有一些孩子會晚熟一些,早熟的孩子更早開始有社交需求,適合早去讀幼兒園

    另外,一般來講,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這也是霍思燕選擇四歲才送嗯哼去幼兒園的原因之一

    第三:小孩的身體狀況

    這個很關鍵,因為聽到太多小朋友入園後交叉感染,生病時間比上學時間多,所以打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的話就要多注意鍛鍊身體,多帶他去社交,讓身心適應集體環境

    另外,孩子的智力發展在三週歲前是挺明顯的,我和我隔壁位置同事的孩子差四個月,我的孩子的很多行為表現就一直跟著同事小孩

    比如他會說整句話了,我家的過段時間也會說了,他會自己組織語言表達自己了,我家的也跟著會了,他會拍媽媽馬屁了,我家的也會甜甜地說“媽媽我愛你”了

    亦步亦趨的節奏

    可以的話多陪伴孩子吧,爸媽的用心陪伴是最好的!

  • 3 # 友友媽媽幼教小記

    幼兒入幼兒園的年齡以3週歲為好。

    從幼兒的身體發展來看,3歲,能單腳站立,會踮著腳走,跑步穩當,能用手拿筆畫圓圈,會自己往杯子裡倒水,也能自己解開和扣上紐扣,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自己也有大小便的規則意識,能握勺獨立吃飯,所以從這些來說,已經能夠適應幼兒園新生活。

    從認知發展來看,3歲的幼兒已經掌握口頭語言,能夠表達出頭腦中事物的表象,但思維是單一和不可逆的,而幼兒園科學的教學能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學前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採取保教合一的教學方式,而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從遊戲中認識世界,啟發心智,學習基本的待人處事,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

    一般公立幼兒園入學年齡定在3週歲,3-4歲是幼兒發展的初期,4-5歲是幼兒發展的中期,5-6-7歲是幼兒發展的晚期,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幼兒的發展特徵,幼兒園課程設計也是根據這些特徵來設計的,所以什麼年齡就該上什麼學。

  • 4 # 心連心好月嫂

    為了滿足媽媽們的需要,不少幼兒園已經開始招收小年齡段(3歲以下)的寶貝入園。小年齡段寶貝入園一方面滿足了媽媽們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媽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緊緊的:寶貝那麼小,他在幼兒園會遭遇些什麼呢?他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嗎?到底這麼小送到幼兒園裡,對孩子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一、太早入托孩子更富有攻擊性

    澳洲兒童教育專家在《養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幼兒園嗎?》一書中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援他的理論——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他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係問題,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英國兒童問題權威人士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他們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由父母養育的孩子比在幼兒園、由保姆照顧或交給親戚照顧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得都更為優秀,他們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於其他對照組的孩子。

    牛津大學的教授對1200名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從小被放在託兒所裡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富有“攻擊性”。另有兩項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結果,那就是在託兒所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展“反社會行為”和“暴力行為”。兒童專家指出,過早上幼兒園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情感發展、社會行為、認知能力培養,另外他們的身體發育也遲緩,神經萎縮,腦發育異常,這些都是與沒能得到一對一家庭關懷有關,所以專家建議應該讓幼小的孩子在溫暖安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而不是過早地將他們幼兒園。

    二、幼兒園還是等孩子3歲後再送

    陳女士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保姆,她將兩歲的兒子送到了幼兒園,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時間裡,就是她們一家與疾病搏鬥的一年。班上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會被傳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頂風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帶孩子去看急診,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孩子在上小小班時還感染了手口足病,所幸不嚴重。陳女士粗略統計了一下,因為疾病、天氣惡劣等原因女兒實際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專家建議說:如果家裡有人帶孩子,建議三週歲再上幼兒園。因為兩週歲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兒園是一個公共場所,再好的幼兒園也不會像家裡一對一的照顧那麼好。年齡越小的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越強烈,這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進食,進而會影響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別容易生病。從孩子的健康考慮還是三歲比較好點。

    三、最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媽媽

    小虎的媽媽說:我兒子2歲多了,,因為一家人都寵著他一個,現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於是我堅持把他送進了幼兒園,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並不是想學多少知識,而是想讓他學會和別人相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的社會中,情商的發展絕對比智商重要。像是道德、基本常識啊、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氣了又怎麼辦,她認為與人相處的技巧比文化知識來的重要。這些都只有在幼兒園裡才能學得到。

    專家則認為:兩歲半以下的孩子就該受到媽媽一對一的關愛,父母共同養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讓幼兒的大腦健康發育,就需要對其進行愛的刺激,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而幼兒園中缺乏的就是這種影響,即使請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媽媽親自照顧好,更何況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運氣找到理想的保姆。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幼兒園裡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遊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迴應和滿足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育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嬰幼兒的發育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需要持續地關心,更需要協調一致地關心,這意味著與他們交流的人相對是固定的,孩子太早送去幼兒園以後由於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如果由於幼兒園老師是不固定的,經常換來換去,比如老師生病、休假以及培訓等,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是無法適應的。即使人員相對固定,她們也要輪班照顧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期,父母的堅持照育是很重要的。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託兒所有多好,那些較早或較久待在託兒所的兒童在整個小學時期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而且更不聽話,這是有關兒童護理的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個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研究人員推測,託兒所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缺少時間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

    該研究成果由美國國家兒童衛生及人類發展研究院作出,其研究報告發表在26日出版的醫學月刊《兒童發展》上。

    這一針對1364名兒童,歷時十多年的兒童護理方面的研究比較了兒童從出生一個月大到四歲半所接受的護理的規模、型別和質量,並研究了直到兒童11歲前其情感和語言的發展。接受調查的小學教師們稱,那些待在託兒所時間較長的孩子即便在11歲時,也會出現“容易打群架”、“愛爭吵”等問題。

    四、入園太早淡了親情

    樂樂媽媽都是在職場打拼的年輕父母,倆口子的工作又忙,無奈之下他們讓兩歲四個月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小班,而且還是全託。剛開始孩子非常不情願去,每次去都哭得很厲害,從早上起床情緒就不好,為此還影響早上的食慾。孩子適應幼兒園之後反而對班上的保育員產生了依賴,回家後與父母親熱一陣之後就自已呆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與爸爸媽媽講話明顯少了很多。

    兒童教育心理學專家認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小班孩子的入園年齡應滿3週歲。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園的想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認為自己不會帶,早入托就能使孩子早點受教育,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偏頗的,首先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說,幼兒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最好以家庭撫養為主;離開父母、家庭的時間不宜太長。6個月-2歲是孩子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線階段,直到2歲左右孩子與同齡人主動性社交才開始萌芽,2歲半左右孩子邏輯和秩序感才逐漸建立,方能有效進行組織性互動和生活。由於嬰幼兒階段是早期依戀感發展的最佳時期,過早入園會導致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夠成熟,語言發展有侷限性,不懂調節情緒等問題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負擔變的不願意主動社交和表達,缺乏安全感,這對孩子今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入高層次情感發展都會產生影響。所以適齡性的行為和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因為家長的一已之見而成為阻礙孩子長期發展的絆腳石。

    五、三歲前上託兒所易致情感問題

    在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蘭姆近日公佈的另一研究結果迴應了美國國家兒童衛生及人類發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蘭姆透過研究發現,早早送孩子上託兒所可能導致其長期出現情感問題。

    蘭姆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就被送到託兒所,長大後更容易有不良行為,處理壓力的能力更低。去年,蘭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兒中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入托前9個月兒童體內的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齡孩子的兩倍。而且,上託兒所的幼兒年齡越小,壓力值就越大。

    澳洲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夫就提出警告說,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託兒所會增加損害他們正常心理發育的危險。

    超前入托對孩子帶來的危害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建議家長們最好在孩子達到規定的年齡再讓孩子入園,以免人為地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設定不必要的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暑假高中學生的時間怎麼安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