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浪30636993

    謝謝邀請,王陽明龍場悟道,找到了心之本性,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想到這裡人們總會把王陽明悟道,和六祖慧能大師悟道結合在一起,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當如是觀。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行善去惡是格物。自古以來,聖人用心若鏡,心如明鏡。西遊記中說,心即佛,佛即心,佛在靈山莫遠求,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看來心即理,心即佛,萬法唯心造!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心之本體,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切有為法都是意之動,鏡中所現,無實無虛,亦實亦虛,色空不二,如如不動。王陽明的偉大在於把儒道釋智慧應用到現實中,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王陽明的心學理論,對後世的影響以及當今社會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2 # 國學思維

    龍場悟道。"

    ……1508年春,王陽明作為朝庭"驛丞"被流放來到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驛站。此時此刻他發現自已已經身處萬山叢棘中,山中蛇虺魍魎,蠱毒瘴厲盛行,而且周圍滿是野蠻原始的苗族土著居民,他認為自己在這次流放中難以活命。所遇到的這一切讓他深深地絕望前途渺茫。也正是在此山窮水盡,西楚霸王項羽十面埋伏,烏江自刎之際,忽然一夜大悟大徹而柳暗花明拔雲見日,此悟對於王陽明極為重要,此悟對於中國哲學也極為重要。

    ……下面就是王陽明在《年譜》中對這件事的詳細記載。三年(正德,即公元1508年),先生三十七歲(即36歲):在貴陽,春至龍場,先生努悟"格物致知"。…………,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他所找到的證據見於《大學》。此為儒家《四書》之首。此經是明朝年間官學的主題。其中的兩個詞語:格物,致知就是王陽明在貴州龍場被流放期間所沉思的東西。早在20歲時,王陽明就曾試圖認識朱熹的“即物窮理"之說,他花了七天時間對著一片竹林,孜孜以求竹子的存在之理。據《年譜》記載,他相信:“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當時年輕的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在北京為官,在他父親的官署中,栽種有一片茂盛的竹子,王陽明即取竹格之。對竹沉思其理之所在,遂因之遇疾。這件看似幼稚而又誠意的行為在王陽明龍場得悟之後很久才向他的弟子們談起。

    ……龍場沉思得悟使得王陽明發現以前他多年的努力卻是走錯了方向。使他認識到“理不在心外",而朱熹的“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理。”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此後王陽明極力主張:"真誠而簡單地認知自己,窺視自己的心,你將會發現天賦本性"。但這種"自窺已心"決不應將此混同於道家的沉思,即不要像道家一樣對"人之本心"的徒勞尋求,而應當自覺地向內尋求"存在之理",即這種所謂的"宇宙之理"。因為這是_種一切存在之理。

    ……為了進一步區別道家之沉思,王陽明又說:"專求本心,遂遺物理,此蓋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求於吾心…………心之體,性也,性即理。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

    ……正是他在龍場親身體驗而得到的啟示,所以使他完全相信:正統的新儒家的格物學說是錯誤的。於是王陽明與正統的程朱理學分道揚鏢而各行其道。由於王陽明緊緊抓住了“良知",從而使得他的意志成為知覺對外物的反應,讓意志成為了知識的功能,也由此而避免了天理的觀念化而脫離實踐的空轉。

    ……也正是王陽明的"物"就是"事"就是"理氣"的運動。所以使得他的"知行合一"具有了自己特有的生命與靈魂。這樣就可以讓他既不至於滑向佛家主觀論,又不會落入朱熹的"唯理論"也因為如此,王陽明的心學從經驗上假定了外物之存在,並且使得啟示成為研究深藏在外物中的宇宙之理的槓桿。

  • 3 # 靈臺主人

    王陽明作為一代大儒,對整個明代以後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絕非一般只知之乎者也的讀書人可比,而是有其真正修持成就的一位讀書人,所以在史書上要說他在龍場悟道,而不是說在龍場讀書。因為他的成就不是簡單的努力用功學習,而是真的頓悟了,而代表他的真正成就的,同時也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便是那四句偈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從這首偈語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常見的名詞如:善、惡、心、意、良知、格物,這其中除了“良知”、“格物”是來自四書中的《大學》外,在我們普通人的觀念裡,這些“善、惡、心、意”等的概念,一般最多的是出現在一些佛、道典籍之中的,也就是所謂的心性之學。可見,王陽明的真正成就,並不是簡單的學識有多淵博,而是在心性中真的領悟到了什麼?這個便是是龍場悟道的真正意義所在。

    事實上,王陽明本人除了是一代大儒之外,其實他是既學佛又學道的,既修過天台宗的六妙門,也參過禪。所以他的成就是集合了儒、道、佛,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綜合成就。當然宋代以後的儒釋道三家早已融為一體了,真正的有識之士大多沒有門戶之見,而是在三家學說之間互相印證,互相註解,以起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而早在我們的春秋以前,儒家與道家其實是不分家的,它們所描述的是同一個大道,乃至諸子百家的來源,都是來自上古文化中的一個“道”字。並且這個“儒”,也只是對於一般讀書人的通稱,而孔門所傳“內聖外王”之學,其中的“內聖”之學原本就是與佛、道門中的修持法門所相通的,如曾子在《大學》中,提出的“內聖外王”路線是: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這樣由內而外,一步步由個人到整個天下,這與佛法中的自度而後度人是極其相似的。

    因而,若問所謂的龍場悟道究竟悟到了點什麼?我輩凡夫俗子自是不好妄自猜測,但是依照《大學》之中“致知在格物”、“知至而後意誠”、“欲修其心者先正其心”等的道理,我想王陽明當時一定是悟到了何謂“格物”。因為做到了“格物”,其他的“修身齊家”便一步步的自然而然了。

    而由偈語中所說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我們很容易想到六祖在度化惠明時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而六祖在悟道時曾說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具足萬法?”,可見我們的自性中本來就是具足一切的,所以同是悟了道的王陽明說出“吾性自足”便毫不為奇了!

  • 4 # 劉燦權

    我沒讀過王陽明的書,也不知道他是何人,只聽過他的名字,是看到了問答,從回答中瞭解到了一點,再去搜索一下人們對他的描述,從他的知行合一和吾性自足才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人們都說王陽明在㔫場悟了道,他的心學和學說是溶儒道佛三家之長。但就從他的學說是溶儒道佛三家之長和建立了心學來看,就可以斷定他是個完全不懂道不懂佛的人,不是道中人,也不是佛中的人。因為他始終放不下名利,為了名利而鬱鬱寡歡,五十多歲因不得志而鬱悶而死。所以說他不懂道也不懂佛,他在龍場不是悟了道,而是看穿了人性。

    一個真正懂道的人,會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也就是說看清事物的真相,懂得不爭的道理,不會象他那樣,拼命去地追求名利。一個懂道的人,會懂得不爭的道理,做官不會掉官也不會被貶,只會辭職歸故里。一個懂道的人,會懂得順其自然,不會象他那樣因為不得志而鬱悶早死,一個真正懂佛的人,會知道放下和隨緣,不會象他那麼的執著。

    人們之所以說他悟了道,是因為他經歷了太多而看懂了人性,從人性中發展了他的學說,而一般人又不懂得人性,所以認為他是悟了道,因為人從他的心學說和知行合一理論,認為他的學說是溶儒道佛三家之長,所以人們就認為他是悟了道和懂了佛。其實他的心學就是人性學,只要懂得人性就能懂得心理學,懂得心理學就能懂得心學。

    王陽明的學說和他的心學,其實是把儒家的學說和理論結合了人性所創立起來的一派學說。因為他所說的人要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因為人會為了自己利益而不擇手段,為了利益會言行不一,所以他才會說人要知行合一。他之所以會說“吾性自足”,是因為他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導致他因不得志而認命,所以他才會說“吾性自足”。

    為什麼說他說“吾性自足”是在認命,因為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的性格是自求多福”。為什麼他說的“吾性自足”的意思是“我的性格是自求多福”,因為他的人生始終不得志,而又無力迴天,鬱鬱寡歡,所以他最後只好認命,有了遮醜,只能無奈地說“吾性自足”這樣的話。

    “吾性自足”之所以要這樣解讀成“我的性格是自求多福”。是因為如果他是懂道的話,他就不會寫“吾性自足”這樣的話,而是寫“吾性自強”這樣的話。如果他是懂佛的話,就會這樣寫,“吾性知足”而不是“吾性自足”,所以“吾性自足”只能解讀成“我的性格是自求多福”才算是合理。

  • 5 # 波羅密2

    最大的意義是創立了心學,影響後世文化,核心為,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良知等。

    所謂吾性自足,大概意思是每個人都有成聖的基因,本來俱有,不靠外力!

    胡言亂語,請方家指點一二!

  • 6 # 陽明正傳

    王陽明從小立志成為聖人,認為是做聖人是讀書人的頭等大事。但是,王陽明之前學道家、學佛教,學朱子。

    王陽明從小有段時間學習朱熹的學說,認為格物就是從每件事物中去尋求天理,於是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不僅一無所獲,反而一病不起。

    後因上疏得罪宦官劉瑾,廷杖四十,同時貶謫貴州龍場。

    在窮鄉僻壤,人員雜居的環境下,王陽明日夜反省,終於頓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所以,王陽明龍場悟道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發現了一個世界觀——心即理。

    之前做聖人太辛苦覺得,也沒有方法和要領,龍場悟道之後,真正理解了人皆可為堯舜這句話的內涵。

    心即理是什麼意思呢?不是心決定理,而是心能感應理。

    而這個理,是事理,而不是物理。王陽明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特別信奉孟子學說。儒家是不太關心自然,更多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注重人的定位和角色,在不同場合我們應該怎樣處世。所以有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最討厭的是僭越,做不合適自己身份和角色的事。

    所以,當我們與人相處,或者處理一些人與人之間的問題的時候,心能夠幫助我們決策。孟子的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比如你看到老人在街上摔倒,很自覺地就會於心不忍,這是真心,於是情不自禁想去施救,但你又一想會不會碰瓷,於是又徘徊了,這是真心被自私遮蓋。

    比如孝順父母,我們內心本來就是有這樣一種需求,我個人親身體驗,以前不太喜歡往家裡打電話,打電話也不願意多說,但現在感覺每次與父母溝通之後,都有一身暢快、放鬆的感覺。

    為什麼年輕的時候與中年的時候有不同的感受呢?主要還是之前的心的本來面目被世俗的功利矇蔽了,年輕人要多掙錢,要事業為主,所以動機不純,不是真正內心渴望的東西。

    所以,儒家和王陽明都說孝最難的是發自內心的和顏悅色,如果不能夠做到這一點不是真孝,做到了這一點,你就是本心感召,所以你很愉悅。

  • 7 # 二哥略知曉

    龍場悟道的重要意義是,王陽明自此悟出了格物致知的謬誤。即對“格物致知之智”作出了新的詮釋。

    王陽明本人也曾對龍場悟道的內容有所表述(出自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祥注集評》):先生曰“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 我著實曾用來。…… 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陽明格竹發生在龍場悟道之前,當時年僅十八歲的王陽明受婁諒關於程朱理學中“格物致知”一說的點播,決心窮竹之理,結果他在竹園裡廢寢忘食的“格”了七天竹子,不但一無所獲,還因體力不支而受寒病倒(有人猜測,王陽明晚年的肺病就是這次病倒所引發的後遺症)。自此,王陽明便對“格物”產生了極大的懷疑,直至龍場悟道,他才幡然覺醒,進而對“格物致知”之說有了新的詮釋。

    實際上,“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本就是當時的道學家的共同追求。王陽明早年無書不讀,且用功執勤,對於這些“常識”不可能不知道,但熟知不等於真知,無法獲得鮮活的生命體驗,就無法真正參透其中“道”的本質。

    而龍場悟道作為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之思想認知的關鍵轉折,實際上是對其長期追求的“成聖”之路上所遇生存問題的關鍵解答。

    在此之前的王陽明一直受困於“萬物必存表裡,草木皆涵至理”的格物論調。始終無法做到心無旁騖地放下一切去追求內心所向。正是因為龍場悟道這一契機,使得王陽明能夠放下一切雜念,從生存的本質出發去參悟。最終發現那個一度讓人迷惑的道,那個看來遙不可及的道,原來不在別處,就在自家身上。

    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說這種“大悟”是陽明先生對“格物致知”之旨的悟,不如說是他對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頓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霞多肉為什麼葉片總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