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中國曆代有不同的官員選拔方式。

    先秦之前是貴族世襲制。秦國變法之後以耕戰為目標,採取軍功爵制。

    西漢創立,這是第一個非貴族王朝,所以採取官學選才,推薦制兩個方式來選拔。可隨著世家的崛起,察舉徵辟制逐步演變為了九品中正制,最終形成只看家世的選拔,寒門子弟很難出頭,又令門閥控制資源,對國家政權有極大威脅。所以隋朝大業元年開始施行科舉,以文章策論的優劣來選拔官員,以令有才能者跳出所謂推薦和九品中正制的壓制,試圖改變門閥世家對官場的壟斷。此後,直到清末1905年才廢黜科舉。

    但是,科舉也是在不斷推進和完善。

    唐代科舉是最艱難,進士每科多者二三十人少則十餘,五六人,二三人,乃至一人不中。也因此進士在唐代屬於晉升快車道,短暫十來年就有機會入相。所以當時就有,中進士第,娶五姓女的人生成功標籤。

    宋代推崇文職。進士每科多則二三百,宋仁宗甚至創造一科進士八百的記錄。明清時期相對正規些,每科三百進士是定數。

    一、科舉是分科的

    除了最重要的進士科外,歷代還有其他比如明經科,用於選拔秘書類官員。明法科,用於選拔司法官員。明算科,用於選拔財政官員。

    至於秀才、俊士、明字等科,逐步廢黜。

    此外,還有武舉,選拔軍事官員。

    二、科舉是分級的。

    隋唐宋三個時期,一般分縣、州(軍監)、禮部、殿試。

    明清則分為,童生、秀才、舉人、禮部、殿試。

    三、科舉是艱難的

    以明清為例:

    5歲啟蒙,讀三字經等基本讀物。背訟四書、五經,韻表。學習詩詞、書畫。正式開科學八股文,本朝典章,大臣奏對,皇帝批示等。才能去考秀才。

    一般來說,明清時期中舉平均年齡31歲,進士35歲。

    即是說,家庭要養活一位不能產生效益的讀書人31年才能中舉,還要繳納拜師費、年節禮物。生活費、基本穿著,筆墨紙硯,書籍,正常交往費,幾十次考試的盤纏。

    這些錢,對大家族來說不算啥。但一般小地主富農家庭都難以承擔。

    同時,科舉成功率很低。

    明清時期,每兩年只產生約25000名秀才。每三年約3000名舉人和300名進士。而全國讀過書的人大約四五百萬,可見科舉之難。

  • 2 # 靈石蘊

    如用現代語言來陳述,所謂科舉制,就是一種科學選擇人才制度,目的為朝政提供所需要的各種官員吏目,方法呢,答題考試,儘量保障公正公平公開,擇優錄取,錄取試卷有時還會糊牆上公示……不分世家寒門有錢沒錢,考上才有為官資格,對於寒門子弟來說,無異於鯉魚躍龍門

    用古語來說,科舉制就是分科舉士,由舉薦錄取演化而成的考試錄取,是天下讀書人的一條相對公平的進階之路,起始於隋唐時期,例如隋煬帝時期,開了十科,諸如膀大腰粗科、文辭秀美科,恭良謙厚科等等,中一科的,叫一科舉人,中兩科的,叫二科舉人……中十科的,就叫十科舉人……後來慢慢發展成進士、明經兩科,元朝之後,只剩下進士一科,不過進士,要考詩詞、經書、策論、算學等多種學科,科舉這名稱則一直延續

    發展到今天呢,更科學了,小學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畢業了經過筆試面試進國家單位編制,對比古代,就差不多相當於進士了

    當然,正兒八經的科舉制度,1906年廢除,由新式教育替代

  • 3 # 財經檔案館

    這裡簡要說明一下中國的科舉考試製度。“科舉”是最具有中國特色,歷史悠久的中國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開始於中國的隋朝。到明朝時期,已經基本全面完備起來。

    1、考試一般分為三級,即院試(縣級),透過者為秀才;鄉試(省級),透過者為舉人;會試及殿試(國家級),透過者為進士。只有取得進士,才能真正做官。

    2、考試一般每三年考一次,遇到有重大喜慶事件的年份,可能加考或加錄,即“恩科”,考試內容一般以儒家的四書五經為主,以八股做文章的形式出現。

    3、進士考試全國共錄取人數為200人,分為三甲。第一甲3名,即狀元、榜眼、探花,授進士及第;二甲97名,授進士出身;三甲100名,授同進士出身。

    由此可見,考進士之路那不是一般的難吶,那是地獄級的,要經過魔鬼級訓練且很有天賦者,才能考取。考中進士的人,一定是超級學霸,且祖宗保佑上青天啦!比起現在的考取清華北大來,現在的考試就顯得相當簡單,毛毛雨了!

  • 4 # 奮進的火腿

    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隋文帝,成型與隋煬帝(據《舊唐書.楊綰傳》載近煬帝置進士之科,當時猶試策而已。《舊唐書.薛登傳》也載:煬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科)。隋朝以前一直都是奉行漢代的九品中正制。開皇年間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即用分科考試方式選拔官員,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推薦的方式選取官員。,這就是在中國奉行了1000餘年的直到清末才被廢止。科舉也是決定封建社會文人命運的一項舉措。下面介紹下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主要分三級:鄉試,會試和殿試(各朝代有所不同)

    鄉試:顧名思義就是每個地方組織的考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式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式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陰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Quattroporte,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大家熟知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描繪參加鄉試獲得第七名(捷報貴府老爺範諱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的范進高興得瘋啦,說明科舉多難考。

    殿試:殿試,為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於神都紫微宮洛城殿,所以是從唐開始的。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候又衍生了童試、院試,就變成了五級,文人升遷入仕更加艱難。

    童試:明清最初級的地方縣、府考試,透過縣、府兩次考試者,成為童生,表明已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寫作能力。但很多讀書人考到鬚髮皆白,仍試一介童生。

    院試: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又分為“歲試”、“科試”兩級。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通稱“秀才”。科試則是對已在學校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下一級考選舉人的鄉試,成績劣者要受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科試也稱為錄科。只要考取了生員,就算脫離平民階層,稱為“士”了。清順治九年(1652年)的“訓士規條”稱:對學校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各衙門官員以禮相待” ,“生員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報學政,俟黜革後治以應得之罪;若詞訟小事,發學責懲,不得視同齊民一體撲責” ,即生員享受免丁糧(免役稅)、食廩(國家供給衣食,優厚者稱廩生,次一等為增生,初入學生員無廩膳、稱附生)、政治司法特權(官員以禮相待,生員見官不必下跪,生員犯法地方官須先報學官才能處理,不得像對一般百姓一樣施用刑具)。

  • 5 # 書院老兵

    所謂科舉,“科”的意思是“科目”,“舉”的意思是選拔,這兩個關鍵要素聯絡起來就是科舉。因此,“科舉”的最初含義是分科舉人或者設科舉人。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官選拔制度。科舉的科目是有什麼呢?比如唐代有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書科、明法科、明算科等科目,宋代還有經義進士科、詩賦進士科。到元代,所有的科目都被簡化為一個科目——進士科,這樣,到元代科舉就完全特指進士科了。

    我們現在一般說科舉實際上是指進士科舉,它創立於隋代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廢止的時間是清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科舉正好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作為一種考試製度,能延續上千年是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唐宋時期,考生報考之後,需要一次參加州縣主持的解送考試,然後獲得到京城禮部參加省試的資格。唐代透過省試的考生可以獲得進士。從宋代開始,省試之後增加了殿試,透過皇帝主考的殿試才能成為進士。殿試最初也是有淘汰的,但宋初的殿試與省試一樣,具有選拔性,要淘汰一批省試合格者,每次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在殿試時名落孫山。這樣就出現了有的人多次參加省試都通過了,但每次都在殿試時被淘汰的現象,這引起了考生們的極大不滿。據說有個叫張元的考生,多次參加殿試都都被淘汰,一氣之下投奔了西夏,為西夏的元昊出謀劃策,多次進犯趙宋王朝的邊疆,大臣們將張元事件歸咎於殿試的淘汰制度。因此,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殿試時就宣佈:“進士殿試,皆不黜落。”也就是說,殿試也就成為只是排定名次而不淘汰考生的考試了,以保證所有參加殿試的人都能成為進士,成為天子門生。

    明清時期,考生報考之後,就成為童生,無論年齡多大,都叫童生。而那些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儘管他們一輩子讀書,也只能稱之為白丁,“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童生不能按照我們現在對兒童的“童”自來理解,也就是說童生不是一個年齡界限,童生可以是兒童,是青壯年,也可以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明朝士大夫稱秀才為“朋友”,稱童生則為“小友”。如果童生考上了秀才,哪怕他只有十幾歲,也稱為“老友”。如果考不上秀才,哪怕是八十歲也還是稱“小友”。清朝有一幅對聯諷刺老童生:“行年七十由稱童可雲壽考,到老五經憂未熟不愧書生”。

    童生需要依次參加縣官主持的縣試,合格的考生繼續參加知府主持的府試,合格的考生參加學政主持的院試,這裡需要說一下學政。學政是對明清掌管一個省教育事務官員的稱呼,明代稱提學御史、提督學道。清代還稱督學使者、學政使,又稱提學、提學使、學院、學憲,俗稱文宗、學臺、大宗師等等。雍正四年(1726年),各省學政統稱為提督學院,官方檔案稱“欽命提督某省學政”,如果是湖南學政,那就叫“欽命提督湖南省學政”。正是由於學政被稱為“提督學院”,因此他主持的考試被稱為“院試”。學政不論官階的高低,在地位上與各省的巡撫是平級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學政也是省部級的幹部,但他只是負責教育和科舉考試的事務,實際權力遠遠小於總督和巡撫,因此,學政最多就相當於現在各省教育廳的廳長或主管文化教育的副省長。

    童生透過學政主持的院試之後,就可以獲得最低的科舉功名,叫秀才。根據明清時期來中國的傳教士的看法,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學士學位。縣試、府試和院試合起來稱為童試。只要成為秀才,也就成為了官學的學生,因此童試實際上是為官學選拔學生的考試,不能算做是正式的科舉考試。是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呢?肯定不是,為選拔參加鄉試的考生,學政在鄉試的年份主持科試,考試的物件是所管轄地區的有意願參加鄉試的秀才,選拔優秀的秀才參加鄉試。鄉試的考試地點是各京城和各省會城市的貢院。考試時間是每三年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年,要考三場,每場考試前後是三天,具體時間是在農曆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開始,每場考試的時間是兩天,但第三場可以在15日當天出來,因為是中秋節,出來和家人團聚,吃月餅賞月。鄉試合格的考生被稱為舉人,舉人已經有任官的資格。舉人相當於現在的碩士學位。

    所有的舉人都有資格參加第二年舉行的會試。會試就是集中會考的意思,是鄉試後的第二年在京城貢院舉行,由皇帝任命的主考官和同考官主持。明清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因此會試又稱為“禮部試”或者“禮闈”。考試的時間是春天,明代洪武十七年的科舉程式規定,會試的時間是二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三天分別開始舉行三場考試,又稱為“春闈”、“春試”、“春榜”和“杏榜”等。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認為二月的“天氣尚未和暖”,應該關心和愛護考生,於是將會試日期改為三月,以後都在醜、辰、未、戌年的三月初九、十二、十五開始考試。透過會試的考生,被稱為貢士。所有的貢士都有資格參加會試(康熙年間開始,皇帝會複試會試考生,只有透過複試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殿試)。

    由於會試日期的變化,殿試也相應做出了調整,明代和清初是二月會試,三月放榜,四月初舉行殿試。會試時間推遲殿試改為四月二十一日進行,二十五日傳臚唱名,公佈錄取名單。殿試只是排名次,將貢士分為三個檔次,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次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明清新科進士還可以參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進入翰林院。沒有進入翰林院的進士直接授官。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考中進士之後,古代讀書人的讀書應考生涯就結束了。

  • 6 # 墜入深淵的光點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製度,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始終,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諸多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其最初的形態是漢代的察舉制。察舉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訪人才,舉薦朝廷的制度,總體以推薦為主,後來也逐漸採用考試。

    到了隋朝,出現進士科。由於進士科在後來成為考試舉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們把隋煬帝在公元606年創設進士科作為科舉制度形成的標誌。較之以前,科舉考試對知識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較客觀和穩定的標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門第,重才學、任人唯賢,是當時社會的一大進步。

    科技制度作為選官制度來說,與歷史上採用的世襲制、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其顯著特點是顯示出了極大的公平性和公開性。根據歷史記載,除少數幾種人之外,無論貧富均可以參加科舉考試,所以說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階級的桎梏,給了社會底層人群一個提升個人社會地位的機會。

    科舉制度也同樣被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採用,如越南,日本和北韓。縱觀世界政治的歷史,不僅是在封建社會的中國,甚至在歐美各國,科舉制度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純性甘油三酯升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