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在深圳的會計人
秦叔寶,程咬金投唐時,唐正缺人才,所以李世民會接受他們的投誠,而單雄信是一直跟隨王世充的,還差點殺了李世民,同時單雄信是被捕的,當時仗打的也快完了,已經不需要那麼多能征善戰的人了!
-
3 # 大獅
單雄信與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降將在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首先你要知道單雄信從未投降過李世民,而是一心要置李淵父子於死地。
瓦崗兵敗之後,昔日的結義兄弟各奔西東,單雄信跟隨了李世民的死對頭王世充,雖然他也知道王世充欠缺能力,但是為了報父兄之仇,也就有些不管不顧了,他誓與李家父子不共戴天。
單雄信也確實不是那種吃軟飯的人,寧可死不可降。就算投降也百分百是假投降,到時候找機會殺了李家父子,反了大唐。因此,單雄信必須死!
在《舊唐書》中記載要殺單雄信的是李淵,李世民當時不在長安。但我們知道李世民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篡改史料,好幾次做了缺德事都是一股腦推到了老爸李淵身上。說不定這件事上也是他找老爸背黑鍋。
而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人是全信輔保李世民的,在他們心中李世民才是真龍天子,跟隨這樣的主人才可以使得自己榮華富貴。說白了,瓦崗寨這些人基本都是投機分子,誰給飯吃就跟誰,今天是兄弟明天就翻臉,而且翻臉比翻書還快。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
4 # 墨梅逸清寒
秦瓊、尉遲恭、程咬金都投了李世民,並且備受重用,單雄信只是李世民的手下敗將,最終被李世民殺掉。
原因很簡單,因為單雄信寧死不降,李世民也身邊大將雲集,也不再需要武將。
單雄信的親哥哥被李淵誤殺,單雄信是不可能去投靠仇敵的兒子李世民的。秦瓊、程咬金等都因為看不慣王世充的為人離開去投李世民了,難道單雄信能看慣奸佞的王世充?看不慣也沒地方可去,自己先是投翟讓後李密,現在已經是三易其主了,儘管王世充不怎樣,但是他對自己好啊!把親女兒都嫁給自己了,還能再背叛他嗎?
單雄信驍勇,差點殺了李世民。《舊唐書》記載“密偃師失利,遂降於王世充,署為大將軍。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搶而至,幾及太宗,徐世績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可見單雄信完全有能力殺了李世民,卻聽了徐茂公的話退下了。可以看出單雄信心中對結拜兄弟徐世績的忠義大於對仇敵的憤恨。當單雄信被俘以後,李世民決義要殺單雄信,也是徐茂公聲淚俱下為他求情,求情不成割股肉以啖雄信。
別人都可以招來重用,不能用也可以放逐,為什麼單雄信必須死呢?一來有相互仇恨在身,二來李世民不能用他更不能把他留下以免被李建成等所用,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掉了。
-
5 # 國史春秋
秦瓊為人光明磊落,尉遲恭性情豪放,程咬金機智善變,單雄信嫉惡如仇。其實,四個人不同的性格也就決定了他們各不相同的人生。(秦瓊劇照)
秦瓊是隋末朝廷的大將,屬於有身份和編制的人。
隋煬帝大手筆玩的挺嗨,但不體恤老百姓的難處,當老百姓被盤剝的鍋都揭不開了,全國各地的起義就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為了消來這幫“流寇”,隋煬帝派大將張須陀前往鎮壓,秦瓊就是其手下的一員猛將。
張須陀雖然驍勇善戰,但謀略不足,當遇到李密這樣老辣的對手,也就折戟沉沙了。大樹倒了,秦瓊只好找另一個地方乘涼,於是就投靠了李密。
李密兵敗,秦瓊繼續改換門庭,最終棄與世充而投奔李淵。李淵秦瓊分給兒子李世民,李世民統一天下,秦瓊沒少出力,光身上的戰傷就有上百處,累計出血量都不能用斗量。
李世民對待功臣都不錯,秦瓊貞觀十二年去世,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修建凌煙閣,秦瓊畫畫像入凌煙閣。可見雖然過了五年,但李世民依然念念不忘為大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的秦瓊。(尉遲恭劇照)
尉遲恭棄暗投明
尉遲恭就是尉遲敬德,他是鐵匠出身,後被宋金剛發掘。宋金剛是割據晉陽一代的軍閥,毗鄰李淵集團。一山不容二虎,兩家經常大打出手,有尉遲恭這樣的猛將,宋金剛不吃虧,李世民的大軍經常被打的丟盔棄甲。
宋金剛還把突厥人當做靠山,極獻諂媚之事,尉遲恭不喜歡這樣嘴臉的人,逐漸就有了脫離宋金剛的想法。
李世民慧眼如炬,瞅準時機就把尉遲恭拉攏過來了。尉遲恭的功勞可能要大於秦瓊,為唐朝打江山不分伯仲,為李世民奪位居功至偉。因此在玄武之變後,李世民將從齊王府抄出的好東西都給了尉遲恭,當然美女自己留下了。
尉遲恭沒文化,更沒有心機,立了這麼多的功勞,也少不了自傲。尉遲恭最後連自己的位置也擺不正了,於是李世民只好把漢高祖劉邦殺功臣的事搬出來,敲打了一下尉遲恭。(李世民劇照)
尉遲恭雖然粗魯,但不傻,自從被李世民驚出一身冷汗後,就老實多了。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征討高句麗,尉遲恭英雄遲暮,拉不開弓、邁不開腿,只做了一名啦啦啦隊長。
程咬金和單雄信是志同道合的兄弟
程咬金屬於落魄貴族,單雄信是草莽英雄,兩人身上都有一股江湖豪氣,所以能夠一見如故,稱兄道弟。
處在亂世,身不由主,為了活下去,許多人都被隨波逐流。為了安身立命,程咬金和單雄信也被逼上了瓦崗山。他們二人與秦瓊的人遭遇相差不大,李密兵敗就依附了王世充,後來秦瓊投唐的時候程咬金也跟著走了。只有單雄信沒挪地方,因為他不是不明白李世民要比王世充有出息,而是不能“認賊作父”。(程咬金劇照)
單雄信與李世民有家仇,李淵殺了單雄信大哥一家老小,即便是誤殺,十多口人的性命也是一種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所有人都能識時務,都可以去經營自己將來的榮華富貴,但是單雄信只能與李世民勢不兩立。
王世充算不上亂世英雄,免強就是一個跳樑小醜,所以他兵敗後也投降了李世民。如此一來,單雄信就失去了最後一個可以倚重的人。李世民很希望單雄信能為己所用,但是單雄信誓死不從。
李世民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放了單雄信,給自己按了一顆定時炸彈,因為誰也不能保證單雄信繼續復仇。二、殺了單雄信,永絕後患,雖然心狠,但能一勞永逸。
假如你是李世民,你會選擇那種方法?
從古至今,凡成就大事者都不會有婦人之仁,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單雄信不會有活路,但他可以仰起高傲的頭顱。
-
6 # 禁街虎1
兩家有仇。李淵誤殺單雄忠,單雄信念念不忘為哥哥報仇,御果園差點殺死秦王李世民,致使仇恨加深。
瓦崗舊將大多歸於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許多大功,因此深得李世民賞識。秦瓊救過李淵全家,被奉為恩公,地位尤其顯赫。
單雄信單騎踹營,不敵被捉,李世民敬他也是一條好漢,又是瓦崗眾弟兄的好朋友,而且還和秦瓊是最好的哥們兒,本想收於帳下,既得一員大將,又能給恩公秦瓊和瓦崗眾弟兄面子,無奈單雄信不依,李世民無奈,只能殺了他。
-
7 # 詳侃歷史
這4個人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秦叔寶、程知節
這兩位屬於主動歸降。他們原本是李密部下,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暫時歸降於王世充,在李唐還沒有對王世充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他們兩位就主動脫離王世充,前來投奔唐朝。據《舊唐書》秦叔寶傳記載:
叔寶薄世充之多詐,因其出抗官軍,至於九曲,與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等數十騎西馳百許步,下馬拜世充曰:"雖蒙殊禮,不能仰事,請從此辭。"世充不敢逼,於是來降。
這是主動歸降呀,唐朝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殺掉呢。“高祖令事秦府,太宗素聞其勇,厚加禮遇”。
二、尉遲敬德
這一位是戰敗投降,他原本是劉武周部下,在武德三年(620)四月被圍在介休城,後投降李世民。尉遲敬德雖然是戰敗投降,但是,他投降的時候,劉武周和宋金剛並未被徹底消滅,而且是李世民主動派出使者前去勸說其投降,尉遲敬德投降時還帶來了8000將士。可以說,尉遲敬德的歸降,大大加速了劉武周和宋金剛的滅亡,因此,李世民也非常高興,據《資治通鑑》記載:
尉遲敬德收餘眾守介休,世民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諭之,敬德與尋相舉介休及永安降。世民得敬德,甚喜,以為右一府統軍,使將其舊眾八千,與諸營相參。
三、單雄信
這一位是在窮途末路的時候,隨同王世充投降的。他原本也是李密部下,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歸降於王世充,從此死心塌地為王世充效命。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唐軍征討王世充,單雄信多次率軍與唐軍交戰,有一次還差點傷到李世民,幸得尉遲敬德及時救護,再加上李世勣從旁喝止,單雄信才退走。
單雄信一直跟隨王世充與唐軍戰到最後,在武德四年(621)五月,隨同王世充出降,屬於頑抗到底的,而且對唐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因此被唐朝殺掉了。
這裡,想單獨分析一下,單雄信到底是不是李世民要殺的。
據《舊唐書》李世勣傳記載:
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
按照《舊唐書》的記載,單雄信是按照當時慣例要處死的,並不是誰非和單雄信過不去,李世勣為單雄信向高祖李淵求情,但李淵沒有同意。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認為,單雄信是和王世充的其他核心黨羽十多人,被斬殺於洛水,因此,這應該是李世民下令處死的,並未稟告李淵,因此,將“高祖不許”改成了“世民不許”。
我個人認為這件事應該沒有這麼簡單。具體分析一下:
(一)李世民在洛水處決王世充黨羽,實際上分成了前後兩批,據《新唐書》王世充傳記載:
其黃門侍郎薛德音以移檄嫚逆,崔弘丹造弩多傷士,前誅之;又收段達、楊汪、孟孝義、單雄信、楊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王德仁等斬洛渚上。
據此看,李世民攻下洛陽以後,先處決了薛德音、崔弘丹,後處決了段達、單雄信等人。
如果處決單雄信等人完全由李世民做主,何必分成兩批,一次性處決豈不更方便?
因此,我認為,李世民在處決這些人之前,應該是請示過李淵的,李世民武德四年(621)五月上旬攻克洛陽,直到七月上旬才返回長安,中間有2個月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向李淵請示。
(二)在洛水處決的人員,不乏位高權重之人。與單雄信一起被處決人員中,段達是王世充的司徒,楊汪是吏部尚書,如此位高權重之人,李世民難道不經請示李淵就隨便殺人?請注意,在處決的同時,王世充的另一批重要黨羽十餘人被送往長安,“囚韋節、楊續、長孫安世等十餘人送長安”(《資治通鑑》),這麼多重要人物,殺誰留誰,絕不是李世民自己能夠決定的,事先必然要請示李淵。
(三)李世勣在為單雄信求情時,是正式上過表的。據《舊唐書》李世勣傳記載,“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表,是古代臣子對君主的一種呈文格式,李世勣對李淵上表合情合理,對李世民上表,李世民敢接嗎?此外,當時李世勣就在李世民身邊,有什麼事兒直接找李世民說呀,何必費時費力寫下來呢?
(四)李世勣為單雄信求情時,提出以自己的官爵贖單雄信,“請以官爵贖之”。李世勣當時是左武候大將軍,撤掉李世勣的官,來贖單雄信的死罪,李世民沒有權力決定這種事情,這事兒需要依照律法請示皇帝李淵才能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處決單雄信,是李淵的意思,李世民是在李淵的命令之下,處決了單雄信等人。
-
8 # 燕山雄偉
單雄信也是最重氣講倍譽忠永可嘉的正人君子。如果他不是忠永無比的英雄,李淵也不會給單雄倍修廟,還封他為承皇廟的承皇老爺。
回覆列表
秦瓊、尉遲恭、陳咬金雖然是降將,但是她們歸投李唐後,就為李唐效力。他們為李唐征戰沙場而建功立業。在這期間,他們都是立下很多功勞的,同時秦瓊、尉遲恭、陳咬金都是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亦可見他們的功勞。
李世民對秦瓊、尉遲恭、陳咬金、單雄信還都是挺喜歡的,因為他們在當時都是很有能力的,所以李世民希望他們為大唐效力。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李世民會殺單雄信而用秦瓊、陳咬金、尉遲恭。
其實李世民也不想殺單雄信,也想讓單雄信為大唐效力,然而單雄信卻不願投唐。
單雄信因為家人被李唐誤殺,單雄信放不下心中的仇恨,同時單雄信忠義,對關羽非常佩服,而他覺得他自己先附李密,後投王世充。覺得若在投唐,那就是真的是反覆之人了。所以單雄信堅決不肯投唐。
自來都是對於有能力的人,是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就也不能讓他為別人所用。若放了他,就是給自己留了一個很大的敵人和隱患。在這一點上,是不能手軟的,也就好會殺了他。
既然單雄信不肯投降,又一心求死,李世民也只好殺了單雄信。
至於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無論是說唐系列小說中,還是正史中,都是為大唐立下很多功勞的。在小說中,秦瓊、陳咬金和單雄信還是結義的兄弟,並且他們結義的時候有很多人,然而在單雄信死的時候,他們卻無能無力。
單雄信的結義兄弟們,一是沒能成功勸動單雄信投降李唐。二是沒能成功為單雄信求情而免於一死。所以他們面對單雄信的死很難過、亦很無奈。
在說唐系列小說中,尉遲恭雖然在投唐的時候提出的有苛刻的條件,但是李世民喜歡尉遲恭的人才,所以雖然尉遲恭提出的條件雖然苛刻,但是後來尉遲恭投唐後,李世民對他很信用,而她對李世民也很忠心。這就是秦瓊、程咬金、尉遲恭和單雄信不同結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