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涯逸客

    廈門竹筍凍,上海素烤鴨,天津炸糕,西安甑糕,新彊饢坑烤肉,蘭州甜醅子,西寧酸奶,楊州蟹粉獅子頭,洛陽牡丹燕菜,南京紅油餛純,杭州東坡肉,蘇州奧灶面,太原莜麵侤佬佬,蘭州手扒肉,湖南貴州四州重慶沒有本人愛吃的東西。

  • 2 # 中食榜

    都一處燒麥館:

    燒麥,是一種引人喜愛的小吃,據說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主要區別除了使用未發酵面制皮外,還在於頂部不封口,做石榴狀。在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鮮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其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味美可口,備受老醯兒青睞。

    位於北京前門大街的都一處燒麥館古色古香,跟鮮魚口美食街整體環境特別相稱,是為數極少的原本就開在這條街上的老店。

    說起都一處的來歷,其實還有一番傳奇的故事。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乾隆皇帝下微服私訪,回京進永定門來到前門一帶,這一天正是農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在更夫的梆子聲中,乾隆爺帶著兩個人走進了一家酒館,夥計把他們熱情地引到了樓上,三人落座後便就著小菜喝起了酒。只乾隆爺邊吃小菜邊喝酒邊誇獎這裡的菜好酒好服務好,還說京城裡那些有名的酒店都比不了這裡的酒菜。末了,他衝著夥計問道,你們這個小店叫什麼名字呀?夥計一聽,便說,我們這兒沒名字。乾隆爺非常感激地說:“這個時候還開門營業,京都只有你們這一處了,就叫‘都一處’吧”。

    王老闆當時一聽也就過去了,並沒太在意。可沒過幾天,幾個太監送來了一塊“都一處”的虎頭匾,並對王老闆說,王老闆聽罷連忙朝天叩拜,立即將匾掛在進門最顯眼的地方。從此,“王記酒鋪”便改名叫“都一處”了。

    都一處的燒賣,蒸熟之後麵皮清白透亮,頂端泛著白霜,皺紋如思思流蘇,團團緊簇,四散開來,宛若朵朵白花,爭相怒放。燒賣中心微露一點餡,更好似花心一般點綴其中。 曾經,都一處的燒賣講究春以韭菜,夏以羊肉,秋以蟹肉餡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當令。都一處的三鮮燒賣鮮香適口,蝦仁的鮮和蟹肉泥的香混合在一起,堪稱絕配。三鮮餡燒賣始終受到歡迎,因為餡是用高湯打製而成,本身就帶著鮮味。

    “都一處”包燒賣的皮也有講究,一兩面包四隻燒賣,每個麵皮的直徑都是3寸3,中間厚度一毫米,包入25克的餡料,花褶不低於15個。精緻的流蘇式“麥穗頭”是用走錘手工製成的。燒賣頂頭的白霜是選用高筋麵粉,經過高溫蒸熟之後,表面依然會有白色粉末,正是這樣的麵粉,用沸水燙過變熟之後,才能保證燒賣的口感,有彈性,黏而不粘。

    炸咯吱盒:

    咯吱盒又名咯炸盒,名雖不雅倒也名副其實。通俗響亮,是一種比老北京城還老的北京特色食品。它伴隨京杭大運河之生而生於運河源頭之通州,歷經人們千百年品味推敲,此味視運河漸衰而不顧至今留存於京東民間,且有日益蔓延之勢。炸咯吱盒是老北京一道特色小吃,隨登不上大雅之堂至今流傳下來,每每春節前,以集市購買回綠豆咯吱皮,新增胡蘿蔔和香菜及五香調味料拌成素咯吱餡,夾之綠豆咯吱皮中粘合一起,切成塊炸成素咯吱盒,香濃的民間吃食,滿載這年味,每到過年的前幾天,老北京人就開始攤煎餅皮,做這道炸咯吱盒。蘸蒜汁吃,內裡口感厚實綿軟,蘸料也可以加醬油,辣椒等等,外表香脆。

    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用綠豆泡過以後加水打漿再加點麵粉調成稀糊糊,然後用煎餅鏊子做成麵餅,切塊晾乾以後再油炸,晾乾的特別好炸,十分酥脆,跟炸排叉可不是一個口感,口味也不同,所以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試試看,這小吃也可以做湯用,或者做成糖咯吱,炒好的糖淋在咯吱上令每一個都包裹到糖汁,晾乾以後再吃那是又甜又脆孩子們特別愛吃。炸的時候一定小火,不然特別愛糊,因為晾乾了沒水分了所以稍微一炸就可以出鍋。

    蜂糕:

    蜂糕是用麵粉或米麵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食小吃。因為這類糕食掰開後,內中有較多蜂窩狀的小孔,故名蜂糕。

    紅白蜂糕用麵粉發起成稠麵糊狀,發好的面均勻地兌上鹼揉勻,上面放上小棗、桂花、松仁、葡萄乾等果料,然後將和好的面上籠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層油,蒸麵時用筷子在面上捅幾個出氣孔,蒸熟即成。做紅蜂糕用標準粉加紅糖,做白蜂糕用富強粉加白糖。紅、白蜂糕味香甜,鬆軟利口。

    碗蜂糕用富強粉和麵發酵,然後對鹼和白糖揉勻,用小碗洗淨,裡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內,上面放五粒紅棗,用旺火上籠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邊開花,利口鬆軟。

    米麵蜂糕實際上也是碗糕,原料粳米粉。它用粳米淘洗乾淨,用涼水浸泡4至5個小時,瀝盡水後,碾成粉過細籮,用一個盆將老酵撕碎,倒入溫水調稀,然後加入米粉攪拌均勻,蓋上蓋發酵,待發好酵後用鹼揉勻,趁熱倒在發麵盆內,加白糖、桂花、鹼面,使勁攪拌成糊狀。將對好鹼的米糊盛入小碗,碗內先刷油,上旺火蒸後取出,上面撒青梅、瓜子仁、京糕丁,也可擺成圖案即成。米麵蜂糕呈乳白色,配以紅綠果料,顏色美觀,口軟疏鬆,滋味香甜。

    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小吃當中比較著名的一種了,它的成品外部入口即化,餡料香甜可口,傳說還是乾隆皇帝最愛的寵妃香妃最愛的一種點心。

    傳說乾隆在平定新疆叛亂中將新疆的一個維吾爾族首領的妻子搶到宮中作他的妃子,這女子渾身充滿體香,乾隆封她為香妃。

    香妃被搶到北京後,日夜茶飯不思,乾隆急壞了,傳旨給御膳房,說:如果誰能做出香妃愛吃的東西,不但升官,還賞銀千兩。這一來御廚們大顯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領,山珍海味,風味名吃,做了數千樣,但香妃連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營的人給香妃做家鄉吃食送進宮。

    話分兩頭說,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搶進宮後,藏身在白帽營裡,想方設法打聽香妃的下落。當他聽說皇帝下旨讓白帽營的人做一樣最好吃的東西送進宮去給香妃吃,覺得這是個聯絡的好機會。於是就做了一盤他家祖傳的自制點心江米糰子,香妃見到這江米糰子,就會知道是她丈夫來了。

    江米糰子送到宮中,太監問這食物的名字,他想自己姓艾買提,於是就叫它艾窩窩。宮女把艾窩窩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見,睛睛一亮,知道丈夫來了,便強打精神,夾起一個,輕輕咬了一口。

    乾隆聽說香妃吃東西了,高興得什麼似的。下旨讓白帽營的艾買提天天做艾窩窩送進宮來。從此,艾買提就天天做艾窩窩送進宮來,艾窩窩就藉著這個美麗執著的愛情故事出了名,傳入了民間。

    要說這道艾窩窩需要的原料也簡單,只需圓粒糯米。

    具體做法:首先第一步是將糯米洗淨然後加水浸泡12個小時備用,等時間到了之後將水倒掉然後洗淨糯米。

    第二,洗淨的糯米放在一個透氣的口袋裡(用豆包布最好,因為它能透氣)將收口處綁起來放進蒸箱上大氣之後蒸30分鐘,然後找一個大一些的盆裡面放入開水,拿出糯米放進盆中浸泡1分鐘然後再繼續蒸20分鐘取出,稍微晾涼一些後雙手將糯米揉散即可。

    糖火燒:

    糖火燒是是滿族傳統小吃,因其製作時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原為通州(當時通州還屬河北)小吃,後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相傳遠在明朝的崇禎年間,叫劉大順的回民,從南京隨糧船沿南北大運河來到了古鎮通州,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城正東的通州。劉大順見這通州鎮水陸通達,商賈雲集,是個落腳謀生的好去處,便在鎮上開了個小店,取名叫“大順齋”,專制作銷售糖火燒。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間,大順齋糖火燒就已經遠近聞名了。

    這糖火燒一個並不是很大,它是用紅糖還有面粉製成的,一般要用傳統的手藝才能製成,這樣子的糖火燒吃起來的味道才夠正宗。

    這糖火燒色澤淺黃,外皮酥脆,而裡面層次分明,吃起來香甜可口,口感很好,還是老少兼宜,不僅僅是當地人很喜歡吃的,也是很多遊客到北京旅遊必嘗的一種特色小吃,而且大多數人嘗過之後都會很喜歡。

    羊眼包子:

    天津有狗不理,北京也有羊眼包子。

    羊眼包子是北京的一種名小吃,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此物因其個頭小似羊眼,所以人稱羊眼包子。別看包子小,但餡料多樣,深受人們喜歡。傳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過羊眼包子,故而出名。

    羊眼兒包子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相傳,清朝康熙皇帝,曾喬裝打扮到前門外,品嚐回民羊肉包子鋪的羊眼兒包子。康熙皇帝走進羊肉包子鋪,殷勤的回民掌櫃用小托盤送來了兩杯蓋碗茶。向康熙皇帝問安後,陪著笑臉說:“不怕爺惱,爺在裡邊(宮廷)什麼山珍海味沒嘗過,還屈駕來嘗羊眼兒包子,小的實在不敢孝敬。”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識破,還是佯裝要吃包子。掌櫃的無奈,只好說:“爺賞臉,一定要吃,那請少等會兒。”不一會兒,便送來了熱騰騰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挾一個放在碟子裡,細心地觀察。只覺陣陣香味撲鼻,放到嘴裡一嘗,果然味道鮮美,質地不一般。但是,康熙帝左找右找也未看見“羊眼兒”,便問掌櫃的:“為什麼看不見羊眼兒?”掌櫃忙回答說:“回爺的話,有罪不敢欺瞞:餡肉沒有羊眼兒,只是做的精細些,包的個頭小一點,像羊眼兒,就給起了個‘羊眼兒包子’的名字。”康熙嚐了兩個,覺得非常可口好吃,便傳旨:“朕覺得羊眼兒包子很好,可經常送到宮中,找內務府開銀。”

    從此,羊眼兒包子名聲大噪,譽滿北京城。於是,四城各處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兒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糊餅:

    糊餅有的時候也叫做“打糊餅”,絕對是北京人獨創的地道的吃食。用料棒子麵,簡單便宜,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但只要一口你就絕對停不下來!

    翠綠的韭菜、金黃的炒雞蛋、白色的蝦皮拌在一起,蓋在和好的玉米麵薄餅上,烙到餅底金黃焦脆,不僅美味,也是清理腸胃的吃食。

    糊餅看著就是面兒上放層餡兒,連個封口兒都不用。但這裡面兒講究可不老少,首先這餡兒得是紫根兒韭菜剁成段兒,配上雞蛋再點綴點兒蝦米皮提味兒。這面一定得使玉米麵兒,涼水和麵,小火下鍋,等差不多成型了,攤上一層和好的餡兒。出鍋兒,擱案板上,趁著這熱乎勁兒,用刀劈成六瓣兒,您就聽這一下刀,咯吱咯吱的聲兒吧。

    老北京炸醬麵:

    很多外地人來北京都嘗過老北京炸醬麵,並且深深的記住了好難吃,從今後恨不能見誰都要說一句老北京炸醬麵有多難吃,其實我要說您吃的那家並不見得就是北京正宗的飯館,大多數是外地人開的小飯館,只不過他在旅遊區,標註的都是老北京字號,您如果嚐嚐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真的就不會這麼說了,其實我感覺真的好吃的炸醬麵還是要在北京人的家裡吃才最地道,最正宗。

    要說吃炸醬麵第一重要的是醬,然後就是麵條也要手擀勁道的,第三就是面碼了,黃瓜絲、青蒜末、焯過的豆芽和白菜絲、煮熟的黃豆或是青豆,焯過的芹菜末,水蘿蔔絲,再來瓣大蒜,別提多美味了。而且炸醬是一碗麵的靈魂,最好用五花肉丁,黃醬最好用百年老號六必居的。熬的時間要長,為了避免乾鍋,要一邊熬一邊往鍋里加水,這水不要多,用涮盛醬碗的水就行。手擀的麵條要十分筋道,冬鍋挑兒,夏天過水。放上一勺香噴噴的炸醬,勻勻的攪拌菜碼兒清爽擋口,一口面夾雜著蔬菜,偶爾咬到一塊兒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丁,絕妙的滋味兒深深的刻在了人的心尖兒上。看似簡單的一道炸醬麵,平凡質樸中透著講究,不奢華卻講盡了排場。倍兒有“範兒”!

    炒疙瘩:

    小時候,媽媽總會給我做一種麵食,現在長大了卻難尋這種麵食。這種麵食就是“炒疙瘩”,“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製作時先煮後炒。“炒疙瘩”顏色金黃,配上新鮮蔬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嚼勁兒,越嚼越香,可謂是京城的一道名吃。炒疙瘩選用特筋麵粉,和麵偏硬。用手揪的麵疙瘩如黃豆粒一般大小,開水煮八成熟後過涼水,配上一些時令蔬菜、青豆或者豌豆翻炒。吃起來味道纏綿,而且越嚼越筋道,越嚼越有味兒!清爽可口,且營養豐富。深受老北京人的歡迎。

    據說“炒疙瘩”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它屬於清真小吃中的一道美食,京劇大師馬連良老先生經常在晚上演出後到“恩源居”點上一盤炒疙瘩,然後和老闆邊聊邊吃,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兒。炒疙瘩其實是有歷史起源的,大叔在這裡簡單介紹下,相傳,民國初年(1912年),有姓穆的母女倆在北京宣武區虎坊橋東北的臧家橋,開了一家小麵食店,叫“廣福館”。

    店裡主要供應各種價格低廉的麵食。由於本小利微,飯菜平常,所以開始的時候,“廣福館”生意只夠維持家用,很不景氣。有一天,店主只活了十斤面,可是一天都過去了,卻還剩下了一半多呢。母女倆都愁死了。怎麼辦?眼看再不做出來,面就要變質了。母親只好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然後揪成比骰子稍微大一點的小疙瘩,放到開水鍋裡煮熟,之後撈出來在陰涼處晾著。

    晚上,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麵疙瘩加了點青菜炒著吃了。誰想到這樣隨便做出來的麵食,竟然味道不錯。於是,母女倆就決定第二天試著給大家做著吃,並且給這種新發明的麵食,起了個名字叫“炒疙瘩”。就這樣,炒疙瘩的雛形初步形成了。果然,因為“炒疙瘩”的味道香鮮,價格也便宜,許多顧客都搶著吃,而昨天晚上那五六斤的麵疙瘩,一會兒就被大家搶購一空。之後,母女倆就開始精心製作這種炒疙瘩,並且在配料上逐步改進,終於創出了別具風味的小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點了痣喝蜂蜜水會不會恢復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