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上善若水W
-
2 # 是阿維啊
劉禪作為劉備的兒子,與他父親的英勇和無畏相比,他在後世之中留下的印象,似乎並不是那麼的好。
這個很現實,他的父親可以說是從一無所有開始打天下,然後在諸葛亮還有一群大臣的的幫助,與曹操還有孫權行成了三足鼎立之勢。這是莫大的功績,值得計入史冊的。
但是與劉備相比,他劉禪就不是這樣了。他不僅沒有留住前輩打下的天下,而且還失去了這些地盤,並且還發表了樂不思蜀這樣的言語,所以後世之中看不上他也是必然的了。
但是這裡有這樣幾個問題,劉備留給劉禪的真的是一手好牌嗎?劉禪真的無能嗎?
這很明顯,單就三國裡面那一個最弱,這個其實不需要說太多的。而且,諸葛亮去世以後,確實他蜀國缺少了可以頂天立地的領導人,這個不能說他劉禪無能,只可以說他能力不夠。但是比起一般人,他還是有些能力的。
要不然他要是真的蠢的話,也不會樂不思蜀了。
-
3 # 老黃8012
在中國社會,一個沒用沒能懶不能駕御自己行為的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其實扶不起的阿斗,並不是講劉禪的能懶很差,關健在於阿斗劉禪巳經昏庸,己經壞了個性,即我們平時說的德性。他在閹臣黃皓的唆使下,變得貪酒貪色,荒淫無度,不理朝政,貪圖玩樂享受,被無能之輩圍困,任其欺騙。遠離賢臣能士、忠臣。早以忘記了父囑和尚父之祝。臨危之際,忘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心中沒有疆土,沒有百姓,臨報不審查,自以為鐵統江山,萬事大吉。臨朝不能親省,不能徹查,不調查、不瞭解、不事必躬親。一切盡在玩弄之中。其二被小人圍困後,貶殺了賢臣能士,有能懶的賢臣能士離劉禪遠去,自保安危去了。其三以黃皓為首小人把控朝政後,封閉了外事、戰事資訊,既始姜維發的緊急軍情,也被黃皓一夥封鎖三月有餘,結果讓鄧艾劍走偏鋒,‘打到了成都,臨危時缺少決勝戰意,僅以武候之子諸葛澹抵擋了一陣,不作運籌,不作謀劃,不調兵遣將,不及時設援,諸葛子孫戰死,便開城投降,做了忘國之主。其四,劉禪膽小,一生沒直接經歷戰事,不知仗怎麼打,人怎麼用,江山是老子打的,艱辛他毫無感覺,在他投降時,蜀圍尚存姜維主力,加成都軍隊和其它軍隊,最少還可組織三十餘萬,膽小怕事的阿斗卻輕易投了降。其五,劉阿斗一生不思進取。所以便無所作為。因此,便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了。所以便以阿斗遺史。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劉禪因是亡國之君,在他手上葬送了蜀漢江山,又不像後世末帝崇禎一樣以死殉國,兩腿一軟,降了魏帝曹奐,還在司馬昭面前留下樂不思蜀的笑話,所以成了扶不起來的代名詞,真實的劉禪究竟能力如何呢?
一、劉禪能審時度勢,孔明在日,他能夾著尾巴做人。
孔明在日,一是孔明對劉氏相當忠誠,二是永安城劉備託孤時有遺詔,孔明總管軍國大事合理合法。所以劉禪對孔明以父視之,甚至說出了“政由葛氏,祭由孤人"的肺腑之言。劉禪深知孔明在蜀漢的威信,孔明的超強戰鬥力。李嚴與孔明同為託孤之臣,領遺旨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建興元年,被封都鄉侯、假節、加官光祿勳,四年轉前將軍,孔明出兵漢中時,李嚴做了孔明北伐的後勤部長,最終因罪被貶為平民,不能與孔明掰手腕;魏延,多年鎮守漢中,劉備稱帝時即為鎮北將軍,北伐時大敗過魏將郭淮,官至前將軍、徵西大將軍、假以符節、晉封南鄭縣侯,威風八面,但在孔明面前從不敢託大。所以孔明在日,劉禪的尾巴夾緊得不要不要!
二、孔明逝世,他對孔明的遺言靈活地實施,既保證了蜀漢的政局穩定,又保證了自己的皇權。
孔明逝世,劉禪相信孔明對蜀漢的忠誠,孔明的識人之能,遵遺囑,讓蔣琬執政,費禕佐之。
請看《三國志.蔣琬費禕姜維傳》:孔明去世,劉禪以蔣琬為尚書令,轉瞬又加官都護將軍,假以符節,兼益州刺史,又升為大將軍,總領尚書檯事,封安陽亭侯。當時棟樑孔明新喪,遠近人都憂心忡忡,蔣琬才智出類拔萃,為群臣之首,既無悲慼儀容,又無喜煩之色,神態舉止,一如往日,由此漸為眾望所歸。延熙次年,劉禪下詔給蔣琬統軍屯漢中,等待吳國發兵,伺機夾擊魏國。令蔣琬成立府署,次年給他加官大司馬。後接蔣琬班的費禕也官至大將軍、大司馬,簡言之,孔明逝後,蜀漢再無丞相!劉禪雖一如既往地信任重臣們,但皇權明顯加大!阿斗絕不是傻逼!
三、孔明、蔣琬、費禕執政時代,蜀漢政局還是穩定的。
孔明多次北伐,孔明還是北伐、經濟兩手抓,蜀漢政局大定,百姓因長年戰爭,生活水平下降,但仍食能裹腹;蔣琬、費禕時代北伐規模顯著縮水,蔣琬甚至想造艦從漢水、沔水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後放棄了,後來也只是先後任姜維為涼州刺史、司馬、鎮西將軍,費禕當大司馬時也只是給姜維一萬兵馬。換言之,蔣、費朝魏、蜀的武裝衝突規模趨小、次數均少,擾民也變小變少。國家也是太平的。
四、蜀漢的黑暗時代是在姜維任大將軍,太監黃皓亂政開始。
費禕被魏國降將郭修刺死,蜀國迎來姜維時代,姜維是個軍事家,但不是政治家,不會打理朝政,他一心報答孔明知遇之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多次大兵北伐,雖勝多敗少,但蜀魏之戰如叫花子與龍王比寶,有窮兵黷武之嫌,耗盡蜀國國力。朝內宦官黃皓等人玩弄權術,右大將軍閻宇與黃皓狼狽為奸,諸葛瞻少年得志,內不能治黃、閻,外不能治姜維,敗相已露。姜維與黃皓矛盾升級,屯沓中避禍,聽說鍾會在關中練兵要伐蜀,姜維上表請張翼、彎化分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但黃皓輕信巫師,說魏不會入侵,勸劉禪不要理會姜維所套請的軍事行動。最終鍾會、鄧艾率軍大舉攻蜀,鄧艾偷襲陰平,又在綿竹擊敗不懂軍事的諸葛瞻,兵臨成都城下,劉阿斗降魏。
劉禪在孔明逝後,仍執政29年,才智至少中人以上。蔣琬方正端正而有威嚴持重的舉止氣度,費禕寬容濟世而博大仁愛,他們都承襲孔明成規,因循而不敢擅自變更,所以邊境安寧、國家和睦同心,然而人無完人,他們未能窮盡治理小國的合宜策略及老子的清靜無為的根本道理;姜維稍具文才武略,志在建立歷名,但窮兵黷武,決斷欠缺英明周密。諸葛瞻雖忠貞不二,但未經歷煉,所以最終覆國。¥OOyWYvThxNF¥
四、樂不思蜀的典故不宜過分解讀。
阿斗既成階下囚,又遇到司馬昭這等一等一的陰謀家,兇險異常,言行稍有不慎,就有掉腦袋、甚至滅族的危險,他的“此間樂,不思蜀"保住了劉氏家族的性命。說氣節欠缺,我認可;說他弱智,我抗議啊!
-
5 # 歪史
公元234年,諸葛亮再北伐圖中積勞成疾,最後病死,劉備死後掌握實權的他突然逝世,劉禪正式掌握蜀漢朝廷的權柄,諸葛亮死後他立即弱化丞相職務,分權,但是依然尊重諸葛亮的安排,繼續重用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這一年28歲。
但是諸葛亮留給劉禪的是什麼樣子的攤子呢?諸葛亮再劉備死後十多年確實是穩住了蜀漢的陣腳,不能說他沒有功勞。但是連年的北伐使得蜀漢疲憊不堪,諸葛亮又大小事情逐一過問,幾乎從來不培養人才,除了收降姜維之外都沒有任何的可圈可點之處。
諸葛亮死的時候,其餘的人都是劉備事情的班底,而且因為他的不作為導致大將魏延和楊儀窩裡鬥,最後雙雙被殺。這一些都不能怪罪到劉禪的頭上。因為他沒有任何的實權。當然,在以後將近二十年中,劉禪的政局還是諸葛亮的安排,先後是蔣琬、費禕執政,直到費禕被魏人刺殺以後,劉禪才真正脫韁安排蜀漢的政局。
但是,諸葛亮收降的姜維這時候混起來了,他失去費禕的節制以後開始一枝獨秀,接過來諸葛亮的衣缽,連年北伐,但是沒有取得任何的進展,反而讓蜀漢實力越來越孱弱。朝外姜維如同Mustang脫韁,朝內呢?益州派逐漸掌握權力。
這時候,譙周、閻宇、等到蜀地的人才起來。進一步限制了蜀漢的力量,等到魏國司馬昭徹底掌權之後,開始對蜀地用兵,姜維放棄漢中再劍閣抵抗鍾會,鄧艾乘機從陰平小道攻入成都,劉禪不抵抗投降。被遷入洛陽。
因為在洛陽一句樂不思蜀的話,他留下了千古罵名。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雖然各自出身不同、境遇不同,但最終都成就了一番霸業。尤其是劉備,出身最為普通,而且在三國主公之中他起步時期的實力是最弱的,但是他為人處處表現賢達,對人才的招攬能力極強,所以他能迅速積聚起一批能人干將,再加上一個近乎神人的丞相,讓他可以和曹孫兩家平分天下。但是他識人用人的好眼光卻在自己兒子身上喪失了效用,他選的繼承他大業的劉禪,卻是一個怎樣扶持都擔不起大任的人物,最後這錦繡蜀漢成為了三國最早落敗的政權,而他也成了無能的代名詞。
劉禪,其讀音為shan,常有人將其讀為chan,事實上劉禪與佛家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常說“扶不起的阿斗”就是指他了,傳說其母夢見仰吞北斗之象,所以劉禪也叫阿斗。劉禪在後世人眼中多為“富二代”“敗家子”等形象,有著一手好牌卻打的稀爛,那麼究竟事實如何,我們慢慢分析。
一、多災多難的童年
劉禪是劉備的妾室——甘夫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甘昭烈皇后所生。他出生時劉備尚且沒有站穩腳跟,所以在襁褓中東奔西走,接下來經歷了改變他後世很重要的一件事。建安十三年,曹操追擊劉備,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長坂坡奔襲。曹操此時正是風頭無幾,軍事實力鼎盛的時期,而劉備才只是勉強能算作一方割據勢力,軍力懸殊之大,基本可以說硬碰硬三國怕是要少去三分之一的篇章。
那麼打不過怎麼辦?逃為上策。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星夜兼程的跑路。按照諸葛亮的計算,本來應該正常情況足以逃亡江陵,而劉備是“欲申大義於天下”的仁德之人,一路上攜帶各路百姓,將一天的腳程就成四五天。這畢竟是逃亡而不是踏青,所以曹純很快就率軍追了上來。一正面接觸,劉備軍便被打散了。演義中糜夫人與阿斗困在一處,趙雲到來解救了阿斗,卻因只有一匹馬,於是糜夫人稱“將軍豈可無馬”便投了井,為糜夫人增加了大義的戲份。
三國志中則記載,劉禪與甘夫人被困,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浴血奮戰,以及在曹操的惜才想法下奪取青釭劍,成功殺出一條生路,上演了單騎救主的英雄故事。雖然趙雲沒能救出劉備的兩個女兒,但是劉備以摔阿斗的方法換來了趙雲的忠心耿耿,不得不承認是一手好牌。當然後來也有人戲稱阿斗是道具人,以及當時被摔傻等等,不過是令人莞爾的笑言罷了。
可憐阿斗什麼也不懂的時候就在戰場上經歷了一番刺激的人生,而後更是在周瑜的計策中被孫姬孫尚香(孫策的妹妹)順手攜帶走,張飛等人截江救阿斗,否則阿斗便是淪為他人掣肘的質子了。
二、言聽計從的皇帝寶寶
有人說,劉備一死,帶著劉室的氣運走了。章武三年,劉備撒手人寰,在白帝城將阿斗託付給了諸葛亮,並囑其“若不賢則取而代之”。諸葛亮一生為劉氏奔走,在劉備去世後更是勤勉的輔佐年僅十七的幼帝劉禪。劉禪即位,開始了他作為蜀國代言人的生涯。
他先是娶了張飛的女兒做皇后(據說有劉備授意),其後派遣鄧芝於吳,重結舊盟,蜀吳開始了短暫的和平期。於是劉禪在建興二年大興農事,鼓勵耕種,閉關自守,與百姓休養生息。之後的事情,便是諸葛亮上書出兵,劉禪批准;諸葛亮仗返,出門迎接。久而久之,這種相父帶來的壓力,讓劉禪習慣了在軍事上當甩手掌櫃,更是聽信宦官,多次強行打亂諸葛亮的計劃。
於是在諸葛亮攻打岐山時,名傳千古的《出師表》遞交給了劉禪,將一眾大臣與劉禪感動到涕零,更讓後世文人墨客唏噓不已,直呼“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然而感動是一時的,諸葛亮多次失利,宦官奸佞的謠言,讓劉禪玩物喪志,無法對軍事做出正確的判斷,導致諸葛亮去世後,黃皓等人的攛掇,讓越來越多的人失望,多方勢力投靠魏國。僅僅靠著麒麟兒姜維一人在苦苦支撐,而閆寧等人卻又多次勸劉禪廢除姜維,埋下了種種禍患。
諸葛亮未竟的事業,姜維一肩扛下。然蜀國朝廷早已疲憊不堪。景耀六年,劉禪聽取光祿大夫譙周的話,寫下降書,揹負空棺前往轅門投降。北地王劉諶經歷了國破家亡,先將妻兒殺死,隨後自殺,表示不與劉禪同謀。姜維心懷不甘,企圖以幫助鍾會謀反來奪取政權,但鍾會的失敗讓他痛苦不堪,自殺而亡。劉禪的投降使他得到了安樂公的的嘉封,更是在司馬昭的宴席上說出“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也只能嘆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結果等到諸葛亮一死,,黃皓等人的攛掇,讓越來越多的人失望,多方勢力投靠魏國,蜀國大業就真的沒人可以支撐,雖然姜維等人也在勉力維持,但是他們的能力還是和諸葛亮無法相比。到最後他又聽了閻宇等人的話,要廢了姜維,為蜀國最後的滅亡埋下了隱患。終於在公元263年,他選擇開城門投降。他父親一生的心血就這麼斷送在了他的手上。他本來也算握著一手好牌,如果真能自己爭點氣,不過度依賴諸葛亮,好好磨練自己的能力,又或者在諸葛亮死後,能有所作為,知人善用,他也不至於在歷史上落得不堪的評價。
劉禪的投降使他在後世的評價大多過貶,其實便是《三國演義》的個人情感作怪:我們驚喜於劉備從草根奮鬥到三足鼎立,看到一眾武將出生入死,目睹謀士危難間力挽狂瀾,而劉禪不作為便將這些拱手送人,實是小人作為。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劉禪作為君主確實沒有什麼能力,但是他在用人上還是很有魄力的,能做到真正的放權,蜀漢最終的敗亡其實也是大勢所趨,諸葛亮即使仍在人世結果可能也無法逆轉。總結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有失偏頗,劉禪雖然無能,但是卻並不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