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打造企業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根植於團隊之中的一種文化形態,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這就是說,團隊精神一經形成便深深紮根在每位成員心中,每位團隊成員總是以大局為重,著眼長遠,透過團隊的成功來實現個人的價值。每位團隊成員儘管分工不同,但都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各盡所能,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目標,提升整體工作業績。每位團隊成員能為團隊事業的發展積極奉獻,每人獻出一份力,從而形成大的合力,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打造團隊精神是實現個人價值與團隊績效雙贏的現實途徑,不論是企、事業單位,還是機關、社會團體等,也不論是大的團隊,還是小的團隊,要想更好更快的實現共同目標,必須努力打造團隊精神。下面,我就團隊精神的打造從五個方面作分享。
明確目標就是要以目標作為努力方向,使每一位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明確目標就是要用目標來促使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遇到任何困難也不迷失方向、喪失信心,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
1、團隊及成員都必須設立具體的目標
一是團隊要設立共同目標。要綜合分析實際情祝,選定一個崇高的、可行的、能夠促使團隊成員為之奮鬥的最高目標。要採取有效的策略,制定具體化的、能給成員帶來好處的目標,促使團隊成員的認同。比如確定一個團隊的業績目標,能給個人帶來看得見的收益、好處,成員就容易認同,就能調動團隊成員積極性,不論是領導者、中高層、基層員工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要根據目標的大小制定階段規劃,一步一步的實現最高目標。作為一個團隊一年怎麼做,二年怎麼做,三、五年、十年怎麼做,怎樣分階段實現最高目標,要有一個具體規劃。作為一個分隊一月怎麼做,一個季度做到什麼程度都要有規劃。在這些規劃的指引下,員工不會因為過高的目標而迷惘,也不會因為過低的目標而懈怠。
二是成員要設立個人目標。個人目標要為共同目標服務,不能與共同目標相違背,與共同目標相違背的個人目標只會造成內耗。個人只是團隊的一部分,個人目標要考慮與其他成員的關聯與合作,孤立的個人目標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個人目標要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愛好來設定,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扮演相應的角色。個人目標同樣也要有階段規劃,從而實現個人與團隊協同前進。
2、目標的實現關鍵在於堅持
堅持就是要有一股韌勁,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不能動搖,總是把困難與挫折當成錘鍊意志的工具,就像一棵青松總是“咬住青山不放鬆”。堅持就是要自信,團隊內部成員要實事求是面對問題,不能走極端。在目標實現的過程當中,有時某些環節出了問題,影響到全域性的時候,不能全盤否定既定的目標,不要輕易改變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總不是一帆風順的。堅持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一件平凡的事,連著做很多次就不平凡,簡單的事做透了就不簡單了。大多數的人由於受專業的影響,可能一生都只能從事相同的工作,如果對工作產生厭倦而不能堅持把本職做好,那麼團隊的整體績效就會降低。
打造團隊精神要對團隊成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每一位成員都擔負著整個團隊中一部分責任,有責任才有付出。打造團隊精神要促使團隊成員在實現整體目標的過程中摒棄孤立的思想,像齒輪與鏈條的關係一樣協調合作、優勢互補、剛柔相濟。
1、要對成員進行科學明確的分工
作為團隊領導人一定要對成員進行科學的、明確的分工。科學的分工就是要使員工的工作性質及在團隊內的位置分配與其人格特點及個人偏好相一致,這樣使他盡情地發揮工作特長,其團隊的整體績效勢必提高。明確的分工就是要讓每個員工發揮螺絲釘的作用,要對員工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應盡責任、享有的權利等都要一約定,決不能模糊不清、界線不明。對員工進行科學明確的分工,就能使員工各在其位、各謀其職,每人獻出一份力,從而形成大的合力。
2、要促進成員的合作互補
要做到個性互補。每一位團隊成員不應過分關注其他成員在性格上是否與自己相似,現實中沒有哪一種性格是最好或最完美的,要把精力放在怎樣把工作做好上,而不是去苛求別人做工作的方式上,從而使性格不同的團隊成員形成互補。要尊重對方個性,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盡景遷就對方,接納對方,並取對方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互相牽制互相指責。一個團隊裡面不能都是孫悟空,也不能都是沙僧或豬八戒。要是那樣的話大家就形成不了互補、互動狀態,1 +1 >2的效果也就無法實現。
要促使成員融入到團隊中。首先,要摒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代之以齊心協力的合作意識。個人英雄主義己經無法在當今取得最大、最徹底的勝利,只有將個人融入到團隊當中,齊心協力積極為團隊付出,才能取得個人與團隊的雙贏。如果過分強調個人,將要在激烈的竟爭中敗下陣來。其次,要從“我”到“我們”轉變。要轉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思維,在相容幷蓄中實現雙方甚至多方利益的均衡。要養成以團隊為主體與外界打交道的習慣,我即團隊,團隊即我,我與團隊密不可分。當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某項工作時,要善於藉助其他成員的力量,互相幫助、資源共享、取長補短,最終達成共同發展、互利雙贏的目的。不能只顧自己利益,只看到自己長處,缺乏合作共進意識,那樣團隊利益就會被淡化,整個隊伍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打造團隊精神就要透過比較完善和合理的激勵機制,促使團隊成員的合理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並奉獻給團隊,確保團隊充滿活力。
1、制度激勵
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機制:將員工的利益、命運牽繫在團隊、牽繫在成員與成員之間,使團隊充滿活力;要有明確的竟爭機制:竟爭要公開、公止、公平,能者上庸者下,任人不唯親、舉賢不避親,讓人才不斷湧現,促使團隊成員你追我趕,充滿活力;要有科學的獎罰機制:要大獎小罰,獎要獎得心花怒放,罰要罰得心平氣和。要重獎團隊輕獎個人,促使大家以大局為重,盡心盡力地工作,為著共同的目標衝刺;要有公正的監督機制:團隊領導(公司老總、說話有份量的人)要站在公正的立場對所推行的制度、規定進行監督、檢查,沒有監督就沒有促進;要有明確的淘汰機制:不好就淘汰,對那些多次不守規章而屢教不改的員工,再多的激勵也無效,要堅決淘汰。淘汰不思進取的員工不會削弱團隊力景,相反,就像去除毒瘤後會增加團隊活力。
2、情感激勵
與員工共享榮譽。要適時地以各種形式肯定員工的成績,要樂於和優秀的下屬分享成功的榮耀,不抹殺員工的功勞,不獨佔團隊的業績。這種喜悅會使他們得到實現自身價值的滿足,這種滿足在以後的工作中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美國著名的橄欖球教練保羅.貝爾在談到他的隊伍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時說:“如果有什麼事辦糟了,那一定是我做的;如果有什麼不盡人意的事,那是我們一起做的;如果有什麼事做得很好,那麼一定是球員做的,這就是使球員為你贏得比賽的所有秘訣。”
實施人性化管理。要變獨裁式管理為民主式管理,遇到問題多徵求相關人士的意見、接受一流人才的正確意見。要像對待親人一般對待員工,為員工提供慷慨、全面的福利保障和生活服務,消除員工的後顧之憂,從而使他們安心付出。
3、氛圍激勵
要建設優秀的團隊文化,建立共同的團隊願景,以感染和薰陶員工。要經常召開會議對員工適時激勵,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有積極的思想、訊息“往下說”(向員工說),消極的思想、訊息“往上說”(與領導商討)。要宣傳工作重點,引導發展方向,建立員工承諾機制,保證團隊工作在積極向上中高質量地展開。要由“命令與控制”逐步過渡到“一致與滿意”的管理理念,團隊領導的職能是促進而非全盤負責,是領導而非指揮;團隊的決策應當由全體成員協商制定,達成一致,而並非由領導者一錘定音。
打造團隊精神要在成員與成員之間、領導與成員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加強溝通、協調關係,交換和適應相互的思維模式,把資訊、思想、情感在成員或團隊之間傳遞,直到相互之間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就能在相互之間增強信任,加固聯絡的紐帶,在工作中保持默契,提高工作成效。
1、講究溝通藝術
一是積極傾聽。要排除干擾,積極投入,止確理解和體會對方的感情,明確對方的意圖,領悟話語的含意,適時用點頭、微笑、手勢、體態等表情作呼應,表達自己參與交流的誠意。
二是有效表達。就是用準確的語言、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資訊,使之得到有效傳達,從而增進溝通。一位好萊塢製片人在談到一個新劇本時,告訴他的劇作者:如果30秒鐘以後他喜歡自己所聽到的內容,那麼劇作者才會得到進一步詳淡的機會,也許就能做成生意。所以,溝通一定要尋求好的表達方式。
三是求同存異。要允許別人的觀點存在,不試圖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別人,別人在看待有些問題時由於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觀點,會表現出不同層面的理解,而這些理解有時很難界定誰對誰錯,這時我們就要學會求同存異。
2、多方協調好關係
一是與上司協調好關係。要學會主動服從,善於用眼觀察,心存智慧,凡事主動出擊,經常讓上司滿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被圓滿執行,因而得到上司賞識,保持上下默契。要尊重上司一些合理的習慣、性格和工作方式,比如:有的領導習慣於使用表揚,有的習慣於使用批評;有的性情較急,有的則性子較慢;有的比較專制,有的比較民主。不管怎樣,只要他對工作有促進,不違反原則,我們就要尊重。要主動替上司排憂解難,當上司與其他的成員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主動為上司解釋並做協調工作,這樣做最終還是有益於整個團隊的利益。
二是與同事協調好關係。要與人方便,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祝下,經常為他人的利益著想,與他人方便也是與自己方便。要注意小節,行為檢點,講文明禮貌,勿粗俗無禮。要誠懇正直,理解信任,不食言中傷,背後不說人長短、不論人是非。不要在乎被人佔便宜,在不吃太大虧的情祝下,把被人佔便宜看作是一種投資,讓對方覺得有所虧欠,恰當的時候你便會得到回報。
三是與客戶協調好關係。要主動跟客戶聯絡,比如:多花一點時間跟他相處,多花一些時間跟他打電話等。要對客戶熱情,不要輕率地敷衍他。
假如你的客戶向你諮詢一些事情,你應該確定準確無誤後,再告訴你的客戶,千萬不要想當然地草率作答而誤導客戶。要很負責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對客戶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客戶購買的不僅是你的產品,更是你的服務。
1、團隊領導與團隊成員要進行全員培訓
只有領導進行了培訓,領導者的水平提高了,而員工能力跟不上,會出現難管理,總覺得員工很笨。只對員工進行培訓,員工的素質提高了,而領導者還是老眼光,會束縛員工的積極性。領導與員工都要進行學習培訓,但學習培訓的內容、方式應該不同。領導者著重提高戰略思維與管理水平,員工著重提高技術水平與團隊精神。
2、建立學習型團隊
要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每週、每月、每年每位員工都要有學習的機會。積極參加集中學習,鼓勵個人自學,設立學習成果展示平臺。“走出去”,從生活、工作、實踐中學,從外界、從基層學“請進來”,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
努力學習、培養團隊精神。要學習、培養狼群那種協作精神。狼群確定攻擊目標後,就會採取科學的分工協作:頭狼發號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吼叫之聲此起彼伏,互為呼應,有序而不亂。待頭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就虛,助攻者吼叫助陣,這種高效的團隊協作精神,使它們在攻擊目標時往往無往而不勝。要學習、培養雁群的奉獻精神,雁群編成“人”字或“一”字形能產生動力學效應,要為同伴減少70%的體力消耗。領頭雁最辛苦,但它累了會自動退到隊伍側翼,緊接著另一隻大雁會馬上取代它繼續領飛。雁群就是每一隻大雁的歸宿,有大雁生病或受傷,就會有其它兩隻大雁照料它協助它飛行,直到追上雁群。要培養蟻群那樣的大局意識,螞蟻遇到火時每隻螞蟻都會毫不猶豫地吐出微量蟻酸,聚少成多,從而將火撲滅。遇到大水時總是緊緊抱成一團,外圍螞蟻或被沖走或被淹死,但卻儲存了有生力景。蟻象大戰、蟻蛇大戰的事實啟示我們要學習螞蟻將弱小的生命聚成強大的團隊力量,團結協作才能戰無不勝。
3、建立創新型團隊
要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愛迪生時代他一人一生搞了1000多次發明,現在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項創新、一項成果,很多時候己經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了,而是一個團隊搞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發揚團隊精神,一定不能忽視團隊合作創新的巨大作用,單打獨鬥的時代畢竟己經過去,團隊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要鼓勵人人創新。要解放思想,擴大創新面,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基層員工都要留心捕捉創作的靈感,不論是改造新產品,還是改進新方法,還是提出新思想,只要有利於發展就要被採用。要建立人人創新的獎勵機制,只要創造發明被採用就能獲得獎勵。
怎樣打造企業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根植於團隊之中的一種文化形態,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這就是說,團隊精神一經形成便深深紮根在每位成員心中,每位團隊成員總是以大局為重,著眼長遠,透過團隊的成功來實現個人的價值。每位團隊成員儘管分工不同,但都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各盡所能,與其他成員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目標,提升整體工作業績。每位團隊成員能為團隊事業的發展積極奉獻,每人獻出一份力,從而形成大的合力,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打造團隊精神是實現個人價值與團隊績效雙贏的現實途徑,不論是企、事業單位,還是機關、社會團體等,也不論是大的團隊,還是小的團隊,要想更好更快的實現共同目標,必須努力打造團隊精神。下面,我就團隊精神的打造從五個方面作分享。
一、明確目標,凝聚團隊戰鬥力明確目標就是要以目標作為努力方向,使每一位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明確目標就是要用目標來促使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遇到任何困難也不迷失方向、喪失信心,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
1、團隊及成員都必須設立具體的目標
一是團隊要設立共同目標。要綜合分析實際情祝,選定一個崇高的、可行的、能夠促使團隊成員為之奮鬥的最高目標。要採取有效的策略,制定具體化的、能給成員帶來好處的目標,促使團隊成員的認同。比如確定一個團隊的業績目標,能給個人帶來看得見的收益、好處,成員就容易認同,就能調動團隊成員積極性,不論是領導者、中高層、基層員工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要根據目標的大小制定階段規劃,一步一步的實現最高目標。作為一個團隊一年怎麼做,二年怎麼做,三、五年、十年怎麼做,怎樣分階段實現最高目標,要有一個具體規劃。作為一個分隊一月怎麼做,一個季度做到什麼程度都要有規劃。在這些規劃的指引下,員工不會因為過高的目標而迷惘,也不會因為過低的目標而懈怠。
二是成員要設立個人目標。個人目標要為共同目標服務,不能與共同目標相違背,與共同目標相違背的個人目標只會造成內耗。個人只是團隊的一部分,個人目標要考慮與其他成員的關聯與合作,孤立的個人目標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個人目標要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愛好來設定,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扮演相應的角色。個人目標同樣也要有階段規劃,從而實現個人與團隊協同前進。
2、目標的實現關鍵在於堅持
堅持就是要有一股韌勁,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不能動搖,總是把困難與挫折當成錘鍊意志的工具,就像一棵青松總是“咬住青山不放鬆”。堅持就是要自信,團隊內部成員要實事求是面對問題,不能走極端。在目標實現的過程當中,有時某些環節出了問題,影響到全域性的時候,不能全盤否定既定的目標,不要輕易改變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總不是一帆風順的。堅持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一件平凡的事,連著做很多次就不平凡,簡單的事做透了就不簡單了。大多數的人由於受專業的影響,可能一生都只能從事相同的工作,如果對工作產生厭倦而不能堅持把本職做好,那麼團隊的整體績效就會降低。
二、分工合作,優勢互補打造團隊精神要對團隊成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每一位成員都擔負著整個團隊中一部分責任,有責任才有付出。打造團隊精神要促使團隊成員在實現整體目標的過程中摒棄孤立的思想,像齒輪與鏈條的關係一樣協調合作、優勢互補、剛柔相濟。
1、要對成員進行科學明確的分工
作為團隊領導人一定要對成員進行科學的、明確的分工。科學的分工就是要使員工的工作性質及在團隊內的位置分配與其人格特點及個人偏好相一致,這樣使他盡情地發揮工作特長,其團隊的整體績效勢必提高。明確的分工就是要讓每個員工發揮螺絲釘的作用,要對員工的工作內容、工作時間、應盡責任、享有的權利等都要一約定,決不能模糊不清、界線不明。對員工進行科學明確的分工,就能使員工各在其位、各謀其職,每人獻出一份力,從而形成大的合力。
2、要促進成員的合作互補
要做到個性互補。每一位團隊成員不應過分關注其他成員在性格上是否與自己相似,現實中沒有哪一種性格是最好或最完美的,要把精力放在怎樣把工作做好上,而不是去苛求別人做工作的方式上,從而使性格不同的團隊成員形成互補。要尊重對方個性,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盡景遷就對方,接納對方,並取對方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互相牽制互相指責。一個團隊裡面不能都是孫悟空,也不能都是沙僧或豬八戒。要是那樣的話大家就形成不了互補、互動狀態,1 +1 >2的效果也就無法實現。
要促使成員融入到團隊中。首先,要摒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代之以齊心協力的合作意識。個人英雄主義己經無法在當今取得最大、最徹底的勝利,只有將個人融入到團隊當中,齊心協力積極為團隊付出,才能取得個人與團隊的雙贏。如果過分強調個人,將要在激烈的竟爭中敗下陣來。其次,要從“我”到“我們”轉變。要轉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思維,在相容幷蓄中實現雙方甚至多方利益的均衡。要養成以團隊為主體與外界打交道的習慣,我即團隊,團隊即我,我與團隊密不可分。當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某項工作時,要善於藉助其他成員的力量,互相幫助、資源共享、取長補短,最終達成共同發展、互利雙贏的目的。不能只顧自己利益,只看到自己長處,缺乏合作共進意識,那樣團隊利益就會被淡化,整個隊伍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三、有效激勵,保持活力打造團隊精神就要透過比較完善和合理的激勵機制,促使團隊成員的合理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並奉獻給團隊,確保團隊充滿活力。
1、制度激勵
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機制:將員工的利益、命運牽繫在團隊、牽繫在成員與成員之間,使團隊充滿活力;要有明確的竟爭機制:竟爭要公開、公止、公平,能者上庸者下,任人不唯親、舉賢不避親,讓人才不斷湧現,促使團隊成員你追我趕,充滿活力;要有科學的獎罰機制:要大獎小罰,獎要獎得心花怒放,罰要罰得心平氣和。要重獎團隊輕獎個人,促使大家以大局為重,盡心盡力地工作,為著共同的目標衝刺;要有公正的監督機制:團隊領導(公司老總、說話有份量的人)要站在公正的立場對所推行的制度、規定進行監督、檢查,沒有監督就沒有促進;要有明確的淘汰機制:不好就淘汰,對那些多次不守規章而屢教不改的員工,再多的激勵也無效,要堅決淘汰。淘汰不思進取的員工不會削弱團隊力景,相反,就像去除毒瘤後會增加團隊活力。
2、情感激勵
與員工共享榮譽。要適時地以各種形式肯定員工的成績,要樂於和優秀的下屬分享成功的榮耀,不抹殺員工的功勞,不獨佔團隊的業績。這種喜悅會使他們得到實現自身價值的滿足,這種滿足在以後的工作中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美國著名的橄欖球教練保羅.貝爾在談到他的隊伍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時說:“如果有什麼事辦糟了,那一定是我做的;如果有什麼不盡人意的事,那是我們一起做的;如果有什麼事做得很好,那麼一定是球員做的,這就是使球員為你贏得比賽的所有秘訣。”
實施人性化管理。要變獨裁式管理為民主式管理,遇到問題多徵求相關人士的意見、接受一流人才的正確意見。要像對待親人一般對待員工,為員工提供慷慨、全面的福利保障和生活服務,消除員工的後顧之憂,從而使他們安心付出。
3、氛圍激勵
要建設優秀的團隊文化,建立共同的團隊願景,以感染和薰陶員工。要經常召開會議對員工適時激勵,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有積極的思想、訊息“往下說”(向員工說),消極的思想、訊息“往上說”(與領導商討)。要宣傳工作重點,引導發展方向,建立員工承諾機制,保證團隊工作在積極向上中高質量地展開。要由“命令與控制”逐步過渡到“一致與滿意”的管理理念,團隊領導的職能是促進而非全盤負責,是領導而非指揮;團隊的決策應當由全體成員協商制定,達成一致,而並非由領導者一錘定音。
四、溝通協調,保持默契打造團隊精神要在成員與成員之間、領導與成員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加強溝通、協調關係,交換和適應相互的思維模式,把資訊、思想、情感在成員或團隊之間傳遞,直到相互之間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就能在相互之間增強信任,加固聯絡的紐帶,在工作中保持默契,提高工作成效。
1、講究溝通藝術
一是積極傾聽。要排除干擾,積極投入,止確理解和體會對方的感情,明確對方的意圖,領悟話語的含意,適時用點頭、微笑、手勢、體態等表情作呼應,表達自己參與交流的誠意。
二是有效表達。就是用準確的語言、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資訊,使之得到有效傳達,從而增進溝通。一位好萊塢製片人在談到一個新劇本時,告訴他的劇作者:如果30秒鐘以後他喜歡自己所聽到的內容,那麼劇作者才會得到進一步詳淡的機會,也許就能做成生意。所以,溝通一定要尋求好的表達方式。
三是求同存異。要允許別人的觀點存在,不試圖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別人,別人在看待有些問題時由於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觀點,會表現出不同層面的理解,而這些理解有時很難界定誰對誰錯,這時我們就要學會求同存異。
2、多方協調好關係
一是與上司協調好關係。要學會主動服從,善於用眼觀察,心存智慧,凡事主動出擊,經常讓上司滿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被圓滿執行,因而得到上司賞識,保持上下默契。要尊重上司一些合理的習慣、性格和工作方式,比如:有的領導習慣於使用表揚,有的習慣於使用批評;有的性情較急,有的則性子較慢;有的比較專制,有的比較民主。不管怎樣,只要他對工作有促進,不違反原則,我們就要尊重。要主動替上司排憂解難,當上司與其他的成員發生矛盾時,你應該大膽地站出來主動為上司解釋並做協調工作,這樣做最終還是有益於整個團隊的利益。
二是與同事協調好關係。要與人方便,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祝下,經常為他人的利益著想,與他人方便也是與自己方便。要注意小節,行為檢點,講文明禮貌,勿粗俗無禮。要誠懇正直,理解信任,不食言中傷,背後不說人長短、不論人是非。不要在乎被人佔便宜,在不吃太大虧的情祝下,把被人佔便宜看作是一種投資,讓對方覺得有所虧欠,恰當的時候你便會得到回報。
三是與客戶協調好關係。要主動跟客戶聯絡,比如:多花一點時間跟他相處,多花一些時間跟他打電話等。要對客戶熱情,不要輕率地敷衍他。
假如你的客戶向你諮詢一些事情,你應該確定準確無誤後,再告訴你的客戶,千萬不要想當然地草率作答而誤導客戶。要很負責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對客戶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客戶購買的不僅是你的產品,更是你的服務。
五、學習創新,開拓超越1、團隊領導與團隊成員要進行全員培訓
只有領導進行了培訓,領導者的水平提高了,而員工能力跟不上,會出現難管理,總覺得員工很笨。只對員工進行培訓,員工的素質提高了,而領導者還是老眼光,會束縛員工的積極性。領導與員工都要進行學習培訓,但學習培訓的內容、方式應該不同。領導者著重提高戰略思維與管理水平,員工著重提高技術水平與團隊精神。
2、建立學習型團隊
要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每週、每月、每年每位員工都要有學習的機會。積極參加集中學習,鼓勵個人自學,設立學習成果展示平臺。“走出去”,從生活、工作、實踐中學,從外界、從基層學“請進來”,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
努力學習、培養團隊精神。要學習、培養狼群那種協作精神。狼群確定攻擊目標後,就會採取科學的分工協作:頭狼發號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吼叫之聲此起彼伏,互為呼應,有序而不亂。待頭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就虛,助攻者吼叫助陣,這種高效的團隊協作精神,使它們在攻擊目標時往往無往而不勝。要學習、培養雁群的奉獻精神,雁群編成“人”字或“一”字形能產生動力學效應,要為同伴減少70%的體力消耗。領頭雁最辛苦,但它累了會自動退到隊伍側翼,緊接著另一隻大雁會馬上取代它繼續領飛。雁群就是每一隻大雁的歸宿,有大雁生病或受傷,就會有其它兩隻大雁照料它協助它飛行,直到追上雁群。要培養蟻群那樣的大局意識,螞蟻遇到火時每隻螞蟻都會毫不猶豫地吐出微量蟻酸,聚少成多,從而將火撲滅。遇到大水時總是緊緊抱成一團,外圍螞蟻或被沖走或被淹死,但卻儲存了有生力景。蟻象大戰、蟻蛇大戰的事實啟示我們要學習螞蟻將弱小的生命聚成強大的團隊力量,團結協作才能戰無不勝。
3、建立創新型團隊
要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愛迪生時代他一人一生搞了1000多次發明,現在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項創新、一項成果,很多時候己經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了,而是一個團隊搞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發揚團隊精神,一定不能忽視團隊合作創新的巨大作用,單打獨鬥的時代畢竟己經過去,團隊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要鼓勵人人創新。要解放思想,擴大創新面,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基層員工都要留心捕捉創作的靈感,不論是改造新產品,還是改進新方法,還是提出新思想,只要有利於發展就要被採用。要建立人人創新的獎勵機制,只要創造發明被採用就能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