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說西洋Andy

    黛之到處,花之葬處。

    花兒幸運的是遇到了如黛玉般愛花之人。黛玉卻如此不幸,落得了淚絕身亡的結局。

    葬花詞向讀者很好地展示了林黛玉的形象,因為黛玉本身也就是一個悽美的女子。林黛玉出生於書香門第、侯爵後代,但因母親去世,外祖母可憐她沒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所以才接來榮國府撫養。不幸的是,其父不久病故,從此她成為了寄人籬下的孤兒,雖然有外祖母的百般疼愛,在賈府的生活錦衣玉食,但她自己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可見黛玉的精神世界是比較空虛的。她的生性孤傲、身世淒涼、滿腹才華、多愁善感造就了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花兒凋謝花兒隨風而飄滿了整個天空,相比與花開燦爛時,眾人賞花,現在又有誰來可憐那些鮮豔顏色消退、芬芳盡散的花兒?該句不僅寫為花的凋謝而傷懷,也寫了黛玉對死亡的焦慮,自己雖為千金小姐,但父母雙亡,雖有桃花顏面、才情滿腹,但當自己青春不再、容顏不再,誰又為自己的逝去而悲痛憐惜。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那柳絮和榆錢是如此地輕挑和淺薄,只顧著向人擺弄自己的芳菲,而不去理會桃花的飄零和李花的紛飛。黛玉藉此句諷刺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可以見得她是封建統治下的叛逆者與批評者。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林家絕後,獨自一人寄住賈府,借風刀霜劍來表達自己的生活艱辛,現在自己在賈府有著外祖母的疼愛,在賈府有著較高的地位,但是未來如何誰人知?黛玉是一個特別在意別人評論的人,總認為別人在議論著自己,她在賈府謹言慎行。她是一個心有玲瓏的女子,知花無百日紅,人亦如此,她由此而傷懷。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坯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用錦囊收取落花,並埋入土中,使其化為春泥。花本純淨,既然從土中來,便回到土中去吧,要比掉入溝渠被汙染要強的多了。花兒凋零黛玉葬,而黛玉死去又是誰來埋葬呢?她收花、葬花、為花痛哭,這些舉動都可以看出她不願受辱被汙、不願低聲下氣的孤傲性格。但她也有自己懦弱的一部分,她始終有著對死亡的焦慮,也許是因為體弱多病,也許是因為父母雙亡,她最後還是發出了“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

  • 2 # 直又直

    巜紅樓夢》擬寫林黛玉的葬花詞,其目的不是描寫其愛情的。細讀其有關詞章就知道了!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花斷有誰憐?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去?手把花鋤出繡簾,忍對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中燕子太無情。

    這是傾訴她三月來到榮府花謝有感,初入牢籠,生死未卜。看其: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巢巳傾。就知道了!再看: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再看: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言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再看: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壞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汚淖陷渠溝

    爾會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人以上的葬花詞,完全是封建社會對一個女子的禁固和控訴!特別是象林黛玉寄人籬下的命運更加悲慘!要知道,巜紅樓夢》這部小說,實質上不是愛情小說,可能很多先生都是誤解了!在封信社會里,若沒有民主的吶喊聲音,那裡有後來的民主主義的革命!!。 !

  • 3 # 讀書悟道

    《葬花吟》這首詩詞不僅僅是她對自己愛情的迷茫,還有她內心的掙扎不安,對命運的不肯屈服,也表現了她外表露出的多愁善感,內裡對封建勢力的不屑,這是她性格反判的一面。01 《葬花吟》創作背景黛玉與寶玉前一日中午便鬧了小變扭,不巧晚上又來了一出。林黛玉本來就是個“心比比干多一竅”的人,想多了,這三個字在她身上除了賈寶玉在乎,連紫鵑和雪雁也看多不去勸慰她了。那日中午,黛玉因為寶玉同她說了一些混帳話,便揚言說要去告他。爭執之時,寶玉果然被賈政叫了去(實則是薛蟠騙他)。寶玉同薛蟠在外吃酒,回來也沒去見黛玉,黛玉很是擔心寶玉,於是便親自去問個仔細。剛巧碰上晴雯和碧痕拌嘴,先去的寶釵沒有逃過,後去的黛玉叩門也被關在了門外。晴雯竟連黛玉的聲音都沒有聽出來,害得黛玉在門外氣怔,引出一番愁緒。碰巧又看到寶玉送寶釵出來,她本打算上前和寶玉理論一番,又自覺無趣,隧"猶望著門灑了幾點淚。自覺無味,方轉身回來,無精打彩的卸了殘妝。"第二日恰逢交芒種節。古有風俗,凡是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祭餞花神。芒種一過,眾花神皆要凋謝退位,所以要給花神餞行。待字閨中的姑娘們猶勝過這個節日,黛玉也不例外,偏巧昨晚的愁緒未消,於是在花叢中,這首《葬花吟》便誕生了。曹雪芹是這樣說的:  話說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開門一事,錯疑在寶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洩,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己,哭了幾聲,便隨口唸了幾句。02 《葬花吟》賞析這首詩展現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內心的矛盾與痛苦、細微而複雜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她在生與死、愛與恨等複雜的鬥爭過程中,由此而產生的一種對自身的焦慮不安和對生命迷茫的情感。以花喻人,由花及己,感花傷己。第一層【憐春】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此刻花飛滿天,明朝一去不復返,黛玉原本是三生石河畔的絳珠仙草,她天生感懷萬物,多愁善感之性,算是她的天性。第二層 【傷己】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由花及人,以花自喻,”柳絲榆莢”喻別人,“桃李”喻自己。她感慨花兒可以逢春再開,而人卻不能如花般來去自如。還有那梁間燕子來年依舊可啄春泥,銜百花,而屋中主人唯有“夢裡不知身是客”。她感嘆自己的身世,無依無靠,漂泊至此,這是她對生命迷茫的表現。

    第三層【控訴】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賈府看似對她百依百順,而在殘酷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她深知要在這個府裡生存,必須“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生怕落了別人的口舌是非。自己深陷在禁錮的生活裡,感覺不到生活的任何樂趣。人前熱鬧,人後依舊是一片悲涼。第四層【願景】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這是她在感懷自己的愛情,古有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愛情悲劇,“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堂堂皇帝都保護不了自己的愛妃,更何況她與寶玉,怎敵得過強大的封建禮教。如果能有一雙翅膀化作飛鳥,飛離這人世間,那該有多好啊!想想也就算了,如若不能生在一處,倒不如干淨的來潔白的去,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也對得起這份沉重的愛情。

    第五層【歸去】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最後收束情感。由春殘花落聯想到自己“紅顏老死”。傷感之情,溢於言表。身在紅塵中,花自飄零水自流,孤身一人在這世上,就連自己的身後世也無法預料,無可歸宿。她悲觀的人生態度盡顯無遺。《葬花吟》又一次透露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凡人見花皆喜笑顏開,而黛玉見花則是淚流滿面,還有比花更讓女子開心的物品嗎?花都不能取悅於她,更何況人呢?這首詩更高層次的意義在於預言了大觀園裡眾女了的悲劇命運。如同太虛幻境裡,一“群芳髓”一縷香,“千紅一窟”茶,“萬豔同悲”酒。

  • 4 #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黛玉的《葬花吟》寫在大觀園的第一個春天。

    這時候,元妃剛剛省親結束,賈府正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最好時代。然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寶黛的愛情遭遇了最嚴重的威脅。

    原本,黛玉與寶玉一起在賈母身邊長大,彼此親密無間,情誼深種。可就在不久前,四大家族中的薛寶釵也住進了賈府。她同樣美麗多才,而且還有著黛玉沒有的開闊大氣。她還隨身帶著金鎖,“金玉良緣”之說甚囂塵上,如此不能不讓敏感的黛玉深感危機。另外,還有一個美麗女孩,也是與寶玉青梅竹馬的史湘雲也不時來賈府做客,有著和寶玉非同一般的親密。

    更重要的是寶玉,他天生是個暖男,雖然對黛玉很好,但對別的女孩也不錯,尤其是對寶釵湘雲,他也是寶姐姐長、雲妹妹短的,似乎無分彼此,表現得含糊曖昧。

    這樣的情形,實在讓少女有點驚恐擔憂。在那個時代,身為大家閨秀的女孩無法直抒胸臆,不可能跟誰表白愛情。黛玉多麼希望疼愛她的外祖母能夠為自己做主,寶玉能夠表明態度。然而外祖母不說話,寶玉也稀裡糊塗,她只能不停地跟寶玉吵架慪氣,期望寶玉能夠理解她的心思,懂得她的無法說出的隱秘。

    那天寶玉來瀟湘館看黛玉,兩個人藉著《西廂記》的戲文互相試探,惹得黛玉落淚。正在這時,襲人來叫寶玉,說賈政找他。寶玉最怕父親,一聽這話,顧不得跟黛玉告別,就趕緊走了。

    寶玉匆匆離去,讓黛玉忘了自己的委屈,替寶玉擔心起來。傍晚時分,她聽說寶玉回來了,便想著去怡紅院問候他。不想此時天色已晚,怡紅院的大門已經關上。黛玉扣門,正在自己鬧情緒的晴雯也不問是誰,張口就說:“都睡下了,明天再來罷。”林姑娘高聲說道:“是我,還不開門嗎?”沒想到晴雯回答得十分乾脆決絕:“憑你是誰,二爺吩咐,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

    晴雯這一句無情冷漠的話,喚起了黛玉的身世之悲,不覺流下眼淚來,讓她以為這是寶玉故意的。正在這時,她聽到院子裡傳來寶玉和寶釵的笑聲,只覺更加悲傷難過,眼淚更是止不住了。

    第二天,才華絕代的黛玉感懷身世,一邊葬花,一邊吟詠出這首《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首詩是她在愛情路上輾轉曲折心思的真實寫照,是她對愛情的忐忑與懷疑,也是她對身世命運的感傷,更是她對不可知的未來與命運的深沉叩問。

    這是黛玉的叩問,也是千百年來無數紅顏女子的迷茫與嘆息。

    女人生命的花開只有這一季,“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而在男權至上的時代,即使是出身豪門顯貴,女人也沒有自己人生和命運的自主權,婚姻全憑父母長輩的一念之間。也因此,青春與容顏對她們來說,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是她們用來向男人換取愛與垂憐的資本。

    花開一度,就是一生。而愛情婚姻,就是女人的全部,她們怎能不為此迷茫嘆息?何止是紅樓夢的時代,歷史發展到今天,雖然理論上早已實現了男女平等,可在民族文化與世俗倫理的觀念中,女性的處境和成長依舊無比艱難,愛情婚姻依舊是評價女性的最重要的指標。而大多數女性自己,也自覺不自覺地放棄努力,追求安逸,依附在男人身後,只想“負責貌美如花”,希望如花容顏換取愛情與尊嚴。

    這樣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一代又一代上演,而過程和結局有悲有喜,幸與不幸全憑僥倖,毫無規律。也因此,“葬花吟”總是讓紅顏女子感同身受,這也是藏在“葬花吟”背後歷史與現實的殘酷真相。“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葬花吟”最能引起我們的深深共鳴。

    《葬花吟》是對愛情的迷茫與叩問,也是對女性命運的感慨與感傷。《紅樓夢》的作者雖然對女性無比深愛與同情,然而限於時代,無法為之找到出路。我們有幸見到了曙光,可這曙光依然需要自己的勇敢與努力:放棄做花的夢想,放下對愛情與婚姻的執念,像男人那樣獨立與成長,才能擔當起自己的命運和人生,不再有“葬花吟”的悲情感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說,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與特朗普有關,如繼續偏袒約翰遜,他也會與英首相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