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三人隨筆

    岳飛是個民族英雄,為了領土,為了主權而浴血奮戰,年僅三十九歲便被迫害而死。

    但是,宋高宗趙構並不希望如此,他為了自己的皇位,不希望岳飛抗金成功。一旦迎回了欽徽二宗,他的皇位便不保了。

    宋高宗只想寓居南方做他的太平皇帝,對領土是否完整,主權是否獨立,民眾是否安康並不關心。只要金國不打他,不威脅到他的皇位,他便什麼都不在乎。所以他一退再退,將都城遷到了靠海的臨安,想遠離紛爭,還時刻準備著從海上逃跑。

    在宋高宗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岳飛的英勇抗金便有些格格不入了,這不是給他找麻煩麼?秦檜這樣的主和派反而得到了宋高宗的支援和重用。在岳飛準備乘勝追擊的時候,他便要硬生生地將岳飛招回來,關在大理寺中,逼迫出個“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害死。

    岳飛死得冤,但這種冤其實早就在意料之中,不突然,不意外,所以算不上奇冤。即使不是岳飛,只要是堅持抗金收復失地的人,無論是誰,下場估計都是如此。

    當然岳飛死得是很悲慘的,肋骨被生生地拉斷,悲愴無奈地大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之後,死於了大理寺的監獄裡,屍骨被隨意拋棄在了牆角邊。幸好有個叫隗順的獄卒,偷偷將其屍體揹出去藏了起來,岳飛的屍骨才得以保全。

    岳飛是民族英雄,這是毫無質疑的,現在有不少的聲音,顛覆著人們的認知,令人難以容忍。不過《英烈保護法》昨天通過了,這或許能讓這些人閉上他們的嘴,至少不會那麼明目張膽了。

  • 2 # 聽雨喜雨

    正本清源:岳飛之死

    岳飛之死是經過正式審訊的,很多皇朝是不需要審訊的。中興其他三將加上餘玠都得以善終,不得不讓人思考為什麼以便學以致用。

    讀書多少並不能代表能準確分析問題,去合理解決問題,半部論語照樣能治天下,沒有領悟能力的書讀得再多也只是一個倉庫而已。

    宋代歷史記載出於各自記載目的,記錄者主觀性東西很多,一件事情多個記錄往往自相矛盾,根據單一歷史記錄看問題,很多是錯誤的,歷史需要綜合的看,也需要將自己設身為當事人去客觀的分析,方能知一二,那種一見風就是雨,甚至無風即下雨,用詞粗鄙不堪的,基本人云亦云,從個人的修養就可以看出不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多還借用詞兇狠、出格以體現自己存在,以彌補在社會上的被忽視感,有點文化詐騙的味道。

    南宋為什麼要議和?

    為韜光養晦,為延續宋爭取時間。

    古時打仗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文明決定性的因素是後勤補給。直搗黃龍是可笑的,僅憑傳說中的十萬之師戰場綿延數千公里,戰場需要巨大的後勤補給下,即使糧草夠,後勤運輸所需要的押運糧草人員,運送人員送數千公里,宋根本無力支援。古今多少戰爭,比如趙括的紙上談兵,比如年羹堯西北用兵都是疲於糧草,又如日本侵華因戰線過長被拖死,糧草是真功夫,不是血一湧就行的。

    宋當時為抗金入不敷出,財政80%用於軍費,南宋的宮殿不過十多間房子,比不過一個大戶人家,鐘相楊么起義因為抗金民不聊生,江淮多流民,如果硬著頭皮,南宋面臨滅國。

    很多人不懂糧草的重要性,因為沒有做過大中型企業當家人,不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重要性。所謂文人多空談誤國。

    靖康恥因為徽宗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沒有危機感荒淫無恥所致,他將祖宗的江山丟掉,他罪有應得,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也跟其他朝代三代以後皇帝不知生死一樣沒有特殊。如果講可恥,金的滅亡更可恥,宋蒙滅金時皇帝一天死倆,皇族被滅族,婦女當然逃不過靖康恥。蒙古捕魚兒海之戰也來了一個靖康恥。

    至於趙構二十四史定論中興之主,趙構韜光養晦,讓宋立穩腳跟,重新站了起來,趙構作為宋史結論中興之主功不可沒。 岳飛忠心能戰不假,但趙構是皇帝,岳飛同他不在一個層面上。趙構要考慮的是全域性,有人把他定義為最大的投降派,這樣的分析實在水平很差,難道二十四史史學家的水平還不如他,趙構難道比慈禧還厲害,慈禧是將整個中華拱手送人,送土地數百萬平方公里,送金錢數十億兩白銀,還是不懂算術。其實也簡單,自己沒有能做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沒有高層經歷,為提現自己存在 ,只能胡亂分析。

    至於徽宗早已死亡,欽宗根本不是趙構的威脅,欽宗讓國家滅亡,即使回來臣子們也根本不會聽他的,特別是趙構朝無論大臣還是將軍大多趙構提拔,而且趙構的才能是很突出的,根本不是趙構威脅。反而趙構希望接回欽宗 ,方便管理欽宗,而不是將欽宗放在金人之手,金人可以隨時利用欽宗(利用欽宗另立國家,破壞趙構政權的正統性)來牽制趙構。

    至於趙構與岳飛關係:

    岳飛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愛國將領,很多時過猶不及。抗金通常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韓世忠黃天蕩抗金,其二吳玠穩定川陝,其三張俊、韓世忠、岳飛、劉琦均有建樹,不是岳飛一己之力。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宋孝宗即位,按慣例大赦天下,將岳飛赦免。孝宗為體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用北伐來穩定自己的統治,為政治需要,赦免岳飛。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是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岳飛忠心能戰,為平反記過多的採用民間傳聞,民間普遍同情、寄望死者導致神化嚴重,比如關羽、項羽都已經神化。如同現在的抗日神劇,有一定事實,卻能手雷炸飛機,適得其反。明清政治需要,需要忠心的戰將為皇帝服務,加劇神化。

     

    人還是要韜光養晦,不能不懂裝懂。即使岳飛的後人有岳飛這一忠心能將為驕傲,也只是先人,偶爾講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無可非議,但還是要在社會有一席之地,否則只能有辱先人。

  • 3 # 使用者722242628501

    岳飛犯了愚忠的錯誤。忠國與忠君是兩個概念。明知趙構是個爛泥巴扶不上牆,就該毅然打到黃龍府,另立賢君,也不辱忠臣之名。

  • 4 # 蛇狼王

    要學會看書,要明白為什麼岳飛老是打勝仗金軍卻毫髮未損南宋還日漸衰落,那麼厲害的將領卻沒對時局產生重大影響?金軍死不光的?完顏宗弼輸掉那麼多場重大戰役還不下臺?跟抗日神劇比起來像不像?為何只有岳家軍沒有韓家軍張家軍。。。

  • 5 # 一元復始四通八達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正常情況下,岳飛的一生七分功勞三分過失還是有的。按照古代的道德標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之死是經過朝庭司法審判,皇帝御批的。按照當時的正統思想,岳飛死是忠君,能全節義;不死是叛逆,亂臣賊子。因此雖說感覺上有點冤,但道義上是全君臣之禮的。精忠報國是岳飛的人生宗旨,精忠是什麼?服從君主的命令,聽從君主的指揮;報國是啥?為皇帝的基業效勞嘛,簡單地說,就是全心全意為皇帝政權服務。所以岳飛之死還談不上千古奇冤,歷史上無緣無故被皇帝推出午門砍殺的大臣數不勝數?被殺的大臣中清官廉吏還少嗎?要說冤,誰不冤呢,不管怎麼講,岳飛之死,畢竟還是有其自身原因的,活著離精忠報國還是存在距離,死了才真正達到精忠報國的境界。咱們用現代的新觀念新思想去詮釋封建王朝的忠君思想,是無法溝通理解的。正是由於岳飛捨身取義的忠君節義之思想和行為,才會讓王朝後人在朝庭需要的時候,又想起岳飛,重塑典範,教民以楷模,樹起這面忠君節義的大旗。通過歷史長河的積澱,經過歷代王朝的堆積刻畫,成就了岳飛民族英雄的完人形象,作為後人,根本沒有必要去了解分析岳飛之死到底有多冤,既便是千古奇冤,時隔千年,你又能何為,難道為古人喊冤嗎?古人的冤多的去了,你鳴的過來嗎?個人認為尊重歷史,應該從岳飛民族英雄的角度,去提煉能為現代學習的先進因素,拋棄封建倫理的垃圾思想,重新詮釋精忠報國的新時代含義,進一步激發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

  • 6 # louanhuamingyouyicun

    精忠報國願成空.千古奇冤風波亭.罪名只在“莫須有”.怒髮衝冠上九重.“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再不能【壯志飢餐……再不能……笑談渴飲…】國破家亡生靈炭.【還我河山】夢悠悠.【精忠報國】魂切切.空悲切.我哭豺狼笑.切齒恨.奸賊橫朝闕.實可憐.偏安向北國.恨的是.財物貢狼歇.誰又去?【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 7 # 使用者94738516596

    岳飛之死冤不冤枉,主要還是看站在哪個角度來說了。

    其實不管是對於後世者,或者是當時的人來說,岳飛之死並不是冤,冤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殺你的人不知道你無罪,但是當時的趙構是明知道岳飛是無罪的,但是也要殺他。所以說岳飛的死並不是冤,而是屈。

    就以電視劇《精忠岳飛》裡趙構說的一句話來說是最好的: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這裡,朕的天下也在這裡。這句話就很好的說明了岳飛為什麼要死。也說明了趙構是知道岳飛是無罪的,但是還是要殺他。

    而岳飛死的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最後卻被自己一直忠心的國家民族處死了。為什麼要說到整個國家和民族呢?因為當時來說真正願意北伐的人可以說除了岳飛等等少數的幾個武將之外,真的沒有人願意北伐。統治者如此,那些當官的也是如此,南宋的老百姓更是如此。趙構怕失去了皇帝之位,也怕丟失了祖宗百年基業,當官的自然是不北伐我也是這樣,北伐成功了還是這樣,而失敗了呢那麼自己的一切都沒有了。南宋的老百姓呢?北伐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這些都是要他們出的,連年征戰就需要老百姓連年增加賦稅,還要徵兵等等。所以說整個國家的人都要你死,你覺得是死的冤嗎?

    後來趙構成為了太上皇,岳飛平反,並不是說他反悔了,而是這個時候國家需要像岳飛的人來保家衛國,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且這個時候再給岳飛平反也是讓天下人看到大宋朝廷的大度,籠絡人心。

  • 8 # 九五人生

    宋金議和的事情決定下來後,秦檜擔心岳飛不與自己同心,就開始設計陷害岳飛。

    岳飛是各個將領中年紀最小的,但是建立的戰功卻超過了其他人,尤其是超過了韓世忠和張浚。金人攻打淮西的時候,張浚不敢發兵迎敵,岳飛卻在接到命令後立即發兵,從而解除了廬州(今安徽合肥)被圍的困境,獲得了皇帝的嘉獎,張浚認為這是自己的恥辱。後來岳飛又平息了楊麼的叛亂,分別給張浚、韓世忠一艘樓船,上面兵械齊備,韓世忠十分高興,張浚卻更加嫉恨岳飛。

    秦檜使用參政王次翁的計策,利用岳飛、韓世忠與張浚之間的矛盾來陷害岳飛和韓世忠。紹興十一年(1141)五月,秦檜矯詔命張浚、岳飛前往楚州(今江蘇淮安)視察韓世忠的部隊,搜查韓世忠的錯誤和缺點,目的是讓三大部將之間彼此離異反目。當岳飛看到韓世忠的部隊陣容整齊時,不禁暗自稱讚,而妒功嫉賢的張浚卻認為高宗有意讓他與岳飛分掌韓世忠的軍隊。岳飛當面斥責了張浚的不良用心,張浚因此對岳飛更加懷恨在心。回到杭州後,張浚反咬一口,誣告岳飛,這給想謀害岳飛的秦檜等人留下了口實,他們開始了謀害岳飛的陰謀。万俟卨首先發難,他捏造了岳飛的兩大罪狀:一是增援淮西時,違背聖旨;二是楚州之行,有意沮喪士氣。要求朝廷將岳飛解職。與此同時,秦檜又指使中丞何鑄、侍御史羅汝楫上章彈劾岳飛,岳飛有口難辯,只好向朝廷請求罷去自己樞密一職。但是秦檜餘恨未消,又找到了王貴、王俊二人。這兩人先前都在岳家軍效力,後因怯戰或行為不軌,受到岳飛責罰,因而心中不滿。其中,王俊是岳家軍中的副統制,是一個最慣於反覆變詐、喜歡出賣同僚的人,外號“王雕兒”。他一意取得秦檜歡心,在張浚的威脅利誘下,他搞了一份《告首狀》,誣告岳飛最倚重的部將張憲要到襄陽去造反。而王貴是岳家軍的都統制,他與張憲本就不和,因此,對此誣告自然也是十分贊成。這年年底,秦檜親自下令提審岳飛,先是派万俟卨抄了岳飛的家,搜走了高宗給岳飛的全部詔書,讓岳飛無以自辯,後又令大理寺評事官元龜年將岳家軍西征日期進行竄改,因此“臨軍征討,誤期三日,律當斬”這一罪名就成立了。岳飛被罷免了樞密副使後,韓世忠也罷去了樞密使之職,自此他杜門謝客,絕口不提論兵之事。然而,對於岳飛的冤禍,他是十分了然的,為此他特意去會見秦檜,質問他說:“王俊在《告首狀》裡告發的一些事體,究竟哪些是可靠的?”秦檜含糊地說:“飛子云與張憲書的內容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當即憤然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飛雖受盡各種酷刑,但一直不肯承認自己有謀反的念頭和計劃,並絕食以示反抗。万俟卨為此一籌莫展,這時有人提議再讓王雕兒提供一些別的罪證,王俊因此又被拉來告發岳飛多次說過“反話”,在威逼利誘下,王俊、孫革等幾個人又做假證,於是岳飛又蒙上大逆不道之罪。

    這年十一月,秦檜等人判定岳飛兩大罪狀:一、據旁證稱,岳飛曾說自己與宋太祖一樣三十歲就封節度使,為大逆不道罪,當斬;二、金兵犯淮西時,高宗曾給岳飛十三道詔命,岳飛卻沒立即行動,犯“擁兵逗留”罪,當斬。紹興十二年(1142)一月二十七日,時為除夕,岳飛父子及張憲遇害風波亭,岳飛臨死前寫有“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他相信自己的冤屈總有一天會得以昭雪,他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岳飛的冤獄純系秦檜等人憑空捏造而成,所以史臣說,岳飛的死是千古奇冤。

  • 9 # 不願作奴隸的人們

    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史稱關雲長通《春秋左氏》學,然未嘗見其文章。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飛自為表答詔,忠義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諸葛孔明之風,而卒死於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昔劉宋殺檀道濟,道濟下獄,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

  • 10 # 治平36

    有些歷史上的事,是現代無法理解的。打一個比方:現在的人所做的有些事情將來後代人也無法理解,他們會說:那麼蠢,怎樣怎樣……。理解一件事都不容易,何況歷史人物的對錯,不要苛求歷史和歷史人物,我想比較客觀。岳飛是民族英雄應該沒問題吧?當時,他既耍竭盡全力地保衛宋朝,跟金人搏命,又要顧及朝廷皇帝的利益,他選擇盡忠,我認為當時的歷史條件,他是對的!請指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敘利亞局勢平緩,土耳其會成為下一個焦點嗎?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