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雁RV
-
2 # 使用者50569783259
現在學校太依賴家庭了,輔導是家長,活動是家長,育人是家長,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要比在家時間長,教師的心態總覺得免費幫家長帶孩子虧,說白了沒有利益捆綁,沒幹勁,不過也不乏熊孩子家裡太慣,眾星捧月,錢勢壓人,老師不敢管,懶得管,到位就行了
-
3 # 小蟲咬我了
難度就在家庭教育,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接受教育,境遇等造就不同文化素質層次的父母,協同學校教育,只能在原生家庭的基礎上,如果父母本身有進取心,還有提升的空間,如果沒有,那麼父母的思想觀念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
4 # 智博文化
家校共育是當前學校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同的老師,對待家校共育的認知和行為方式是不同的。同樣,不同的家長,對於家校共育的認同和言行也不一樣。由於這之間存在觀念的差異,行為的差異,所以,顯現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效果也各不相同。
我的家長群,是一群有遠見,善溝通,懂孩子,敬老師的團隊。他們用自身的言行,與老師共同構建了一個家校共育的“場”。這個“場”裡,有我、有班級任課老師,還有家長們。作為老師,我認同我的這個家校共育的團隊。我相信,家長們用這樣的方式與老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對每一個孩子而言,是最優質的陪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們只是默默地用言行表達著——這樣愛你剛剛好!
-
5 # wlhlucy
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的,難處在於家庭教育的目的與學校教育的目的都偏離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現在好多父母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味的追求子女的學習成績,使自己孩子不堪重負。學校教育為了應付應試教育而拼命的追求高分數,結果培養出一排高分低能兒。為什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作難度大?問題出在哪裡?我個人認為忽略了教育的根———孝。沒有找到根,怎麼也解決不了問題。就好像一棵樹,問題在根上,然後出來的葉子、果實不好,我們就想方設法在葉子上、果實上處理 怎麼處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得從根上解決。《三字經》特別告訴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和老師都有責任把孩子教好。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教什麼?教孩子倫理,飲水思源。孩子懂得了倫理,有了一定的德行,他就懂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他有孝心的動力,他有了責任心,他就會自強不息。他就知道到學校裡來要好好讀書。作為父母的要有智慧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多跟孩子講些古聖先賢的教誨及經典古訓,並自己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懂得這些道理,你再怎麼愛你的孩子,還是害了他。因為父母不明理,就會用錯的方式去愛孩子。以應試為導向的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流於形式,“孝”德教育更是被人遺忘。應試教育忽視人格的培養和道德的發展,這是一種普遍的學校行為,也是許多家庭教育的現實,甚至是一種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我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傳統孝道教育。這樣才能找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契合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作難的問題。
-
6 # 城市裡的小螞蟻
從現在的教育看來,我們的學校教育很多課本上的知識。很多老師在授課的時候缺少了,思維,價值觀的導向,很多一說到素質,都說在於家庭教育。
其實現在很多學生百分之60的時間都在學校。在思想教育價值觀上很少得到引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須在同一戰線上。
我們的教育慢慢的忽視了素質教育,因為素質教育短期是沒看見任何回報的,考試只看分數,這是使得大量花費精力在分數上。
所以導致現在我們國家一邊再喊素質教育,一邊又是以分數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成績。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一個班最後成才的是前十名左右,而不是前幾名了。
-
7 # 錦繡中華一捧土
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社會教育涉及面太廣,所以無法掌控。唯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透過學生本身連線起來了,所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須密切聯絡,協同作用於學生身上,才能發揮1+1>2的效果。如果出現5+2≈0的效果,那末教育就是無效或者低效的教育,學生成長就成為空談,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也只能存在於幻想中。
要想使得學生健康發展茁壯成長,家庭教育必須做好做人的教育,學校教育必須做好學習知識的教育。並且必須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孩子成長健康才成為可能。如果做人的事情學校做,學習知識的教育家庭做,那末本末倒置,欲速則不達。
做人,就是按照社會規模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主要體現在:
1,對人有禮貌,有涵養和修養。
2,有責任感,能夠孝敬父母,幫助幹好家務。
3,有協作精神,能夠與人無隔害的溝通。
4,有謙虛謹慎的美德,虛心好學。
5,有正義感,敢於對歪風邪氣做鬥爭。
一個人,不僅要會做人,而且要會做事。上學就是在學會做事的本事上下功夫。一個積累知識,二發展思考觀察能力,三學會表達能力,四學會行動能力「執行力」。
一般情況下,會做人的人,才會做事。但是會做人的人,必須能夠成事,才是會做人,因為做人必須透過做事表現出來。從我多年的觀察與思考,感覺做人好的人,學習知識就能夠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處理好與學科的關係,在學校就能夠如魚得水,得到老師們的青睞,學習效率就高。
如果人做不好,老師與學生一旦發生矛盾,家庭如果也不能與老師溝通,甚至家長護犢子的心態,包庇縱容孩子的過錯,那末老師也就無法管教學生,恐怕出現難以克服的問題。
我感覺,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招,那就是教育智慧。具體說來話長。
第一,冷靜處理自己情緒,再處理事情。對老師也適應,對家長也適應。師生長期生活,不可能沒有任何矛盾,但是不是不出現矛盾,而是出現矛盾很正常。問題出來了,老師應反思自己那些方面存在問題,自己如何改進,不要急需發洩情緒。
孩子回家了,告訴自己不願意上某學科老師的課,也許學生認為老師打擊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有點家長沉不住氣,就想找老師理論,那末一旦這樣不可挽回,恐怕學生的成長就可能告一段落。
第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刀切。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考慮學生的問題是什末,考慮學生是家庭問題還是學習問題。是知識環節脫節還是學習方法問題。
第三,解決學生問題是依靠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是交給學校還是班裡自己處理?是讓班幹部談心還是讓要好的同學出面?是告訴家庭還是暗地裡通知家長溝通?第四,作為家長不能聽風就是雨,也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配合老師做必要的批評教育。就是孩子受點委屈,一定要和老師做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把家庭做人教育與班裡學習知識教育結合起來,孩子的未來不是夢,一定可以變成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 -
8 # 勵志名人語錄
1、教育快速的發展讓很多人認為學校教育就是對的;在這裡我想說家長不要一味追求學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一個孩子能不能成才不是看這個孩子考多少分,而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天賦,天賦恰恰是學校以外的教育。
2、學校教孩子知識,家庭教育教孩子智慧,在這個社會學歷教育是輔助智慧進行延伸的知識,而不是以為的追求知識忽略了智慧,一個沒有智慧的人,有在多的知識又有什麼用,即發揮不了落地的實質,又影響了別人的發展。
3、學校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考多少分,考高分容易,讓孩子擁有搞情商卻很難,沒有智慧即使在高的知識也是沒有用處,甚至是無處施展。
4、國家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更應該重視素質教育,把家長也納入素質教育的團隊,讓孩子學習知識的同時,快樂健康才是更應該讓孩子們找回的。
5、學校做到家庭教育的平臺,讓更多優秀的家長參與搭建素質教育,取長補短,寓教於樂,讓孩子玩中學,學中生智,更好的完成素質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
9 # 終將長大
世界上最該取得資格證的是“父母”這個職務!
1.家長和老師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一樣。 在很多方面,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一樣。有一個很有名的說法是5+2=0,在學校教育5天養成的良好習慣,到家裡兩天就完全忘了。教育孩子最明顯的差異,很多家長教育主張放養,而學校的教育就是圈養。舉個例子:對待打架這件事,家長都會教育孩子:誰打你了,給我狠狠地打回去!而教師就會這樣說:同學們,誰打你了,不能還手,告訴老師,讓老師解決!家長是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老師是站在學校管理的角度。還有很多方面的不同,這都造成了教育效果協同的局面。
2.難在責任的不明確。古人有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今很多做出大成就的人都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如曾子,歐陽修,岳飛,梁思成等等,正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才有優秀的品質,做出不一般的成就。現代社會,大家都很忙,很多家長忙得不顧得孩子的教育,覺得孩子在學校有老師教育就完事大吉了,就放鬆了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對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就交給你了,教給老師我放心!完全把自己作為父母應盡的教育任務推給老師。 表面上把孩子交給老師了,而實際上當老師真的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罵幾句,打幾下,家長就怒了,也就是說,父母只把責任推給了老師,卻沒有給老師相應的權利。這種希望原本就是一個悖論。
3.老師束手束腳,不敢作為。現在的教育環境太差了,社會對老師的敵意愈演愈烈,媒體把老師惡魔化,家長對老師的指責,這一切都讓老師縮手縮腳,什麼都不敢做,生怕一不小心給自己帶來大禍。講個真事,我兒子班級群裡,有個孩子的奶奶,在群裡公開喊話班主任,問:你們老師誰批評我孫子了,他犯了什麼天大的錯誤,這麼吵,我孫子都有心理陰影了!班主任出來作了解釋,並講了孩子的日常表現,這位奶奶才氣哼哼地作罷。我們都覺得這老太太蠻不講理。
有了這件事,班主任輕易不敢批評,都是和顏悅色教育,更別說體罰懲罰了,教育效果也越來越差。 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老師們的熱情就這樣被現實慢慢澆滅了。
在這些情況下,家校應該如何協同,我覺得有下面兩個方法。
1.給老師懲戒權。給懲戒制定一個度。前一段時間有一篇很流行《孩子,我希望你遇到一個手中有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一下子又引發了我們關於懲戒的話題。 古代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當然,在現代社會,這麼做是肯定是不對的,但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孩子是需要懲戒的。中小學生,思想不夠成熟,雖然有時候道理也,但卻不能管住自己,再多的道理也於事無補,這時候就需要一定的懲戒,讓他記住這樣做是不允許的。 有很多人擔心把懲戒全交給老師,會讓老師更加肆無忌憚打罵學生。這種擔心好像吃魚怕刺一樣,吃魚時注意一些是完全可以避免被刺扎到。
所以,我們可以給懲戒權做一個限定,懲戒在什麼範圍內,以此來限制老師的權利,不能怕麻煩,人類不就是在解決麻煩中進步的嗎? 況且,正是沒有懲戒權,才讓學生肆無忌憚,凡是老師歇斯底里打罵學生的,往往都是學生太過分,一再挑戰老師的底線,老師才失去理智。從這個角度看,懲戒權可以讓學生心存敬畏,反而能夠更好地約束自己。
2.開辦家長講座。 這個世界上很多職業需要資格證,沒有資格證代表不合格,可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職務”——爸爸媽媽,卻沒有資格證,好多父母不懂得孩子心理,不懂的教育規律。正所謂每一個熊孩子身後都站著一對熊父母,這話一點不假。 孩子的每一種表現幾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有出息,可是,條件或是能力不允許,讓很多家長無能為力。
給學校配備師資,定期或者不定期給家長開講座,講孩子的生長特點,心理規律,講如何教育孩子,家長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學校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
10 # 叢的心理茶歇
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上
老師的業績目標是成績,成績不好就找家長,家長各種報補習班,作業班
試問,如果每天交上去的作業都是對的,老師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已經掌握了知識內容呢?所以只能等到考試,再來一輪死迴圈。
班裡那麼多孩子,老師要逐一瞭解,難度也太大了吧,這才是需要家長幫助老師的地方,家長應該和老師多溝通,孩子的行為特質,共同探討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發展方向,《他鄉的童年》芬蘭那期老師說“沒有不好的行業”“如果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不好,我們會在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而不是找孩子的問題”所以你會發現芬蘭雖然人口稀少,但卻堪稱教育強國。
我現在運用的是臺灣的測評,用來讓老師瞭解孩子,正確和溝通,效果特別好,可以介紹給你
回覆列表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協作的難點往往在於家長的教育理念及價值觀與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價值觀不一致!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信任度不夠。
解決辦法,學校要加強家校聯絡,透過家長會宣傳學校的教育理念及價值觀,班主任老師要經常家訪重點家庭,主動關心學生的思想,生活!用熱情與真誠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援!這樣家校協作才能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