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箋雅侃紅樓
-
2 # 蘇小妮
賈家和李紈孃家完全沒有交集,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一是李紈孃家不在都中,沒必要寫。書中第四回寫李氏乃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大概是十多年前,我去南京夫子廟的國子監,想到《紅樓夢》中的這一句話,也許,在作者曹雪芹年輕的時候,可能真的有一位國子監祭酒跟他們家有過交集,或許他也曾上國子監去轉悠過。要知道夫子廟離江寧織造的原址並不遠,大概也就是兩三公里的路程吧。當年賈母去清虛觀打醮,前面的人已經到了觀裡,後面的人剛剛上車,這距離差不多就可以到國子監了。
那麼,書中所說的李紈的孃家,離京都這麼遠,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要交待,自然不用寫到他們。如果有特殊事情要交待或者聯絡,才要寫到他們。其實,鳳姐與孃家的交集也不多,只是過年過節或者過生日的時候相到之間吃個飯送個禮什麼的,甚至書中都沒有具體寫鳳姐的父母究竟是誰,更是一筆糊塗賬。而秦可卿孃家寫得比較多,因為要寫到秦鍾與寶玉的關係,所以會渲染她的身世,家裡人的去向,表示到最後秦家就徹底沒了人。以秦家的景況,秦可卿即使是在賈家受欺負,也沒人給她撐腰的。
李紈是寡婦,既避嫌,也不再有悲喜。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對於寡婦李紈來說,日常生活形同僧尼,她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壓制自己的情感,斷絕塵世間的往來。而跟家人的聯絡,這本身就是一種刺激情感的事,就像薛姨媽剛進賈府的時候,不管是薛姨媽還是王夫人都是覺得這是一件令人異常高興,喚起熱烈情感的事。“姊妹們暮年相會,自不必說悲喜交集,泣笑敘闊一番。”悲喜交集,又哭又笑的,是讓人處於那種情感暴發的狀態的,而對於李紈來說,不管是出於世俗的要求,還是她個人長期養成的習慣,她已然是心如枯槁,不會再掀起半點波瀾,那樣於她而言將是一件痛苦的事,一個人的情感一旦被煥發,再要壓制下去,無異於是一種折磨。所以,不如干脆就這樣心無雜念,一直到老。同時也可以避嫌,年輕輕守寡,以李紈當年的優秀,誰知道在金陵老家當年是否有人曾經惦記過呢?可是,那又能怎樣?不如就此罷休,一切都停擺,唯以兒子為重了。
-
3 # 棲鴻看紅樓
李紈孃家是金陵人氏,其父李守中曾任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歷代政府舉辦的最高學府。祭酒,意思是舉行儀式時第一個以酒祭先賢至聖的人,後來成為官名,是國子監最高領導。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就曾在國子監擔任博士,相當於現在的講師教授。李守中跟韓愈是同一個部門,但是官職比他高多了。
李家是書香世家,“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讀讀書者”。生在這樣的家庭,又曾任國子監祭酒,李守中不可能不重視文化教育。但李守中對女兒李紈“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不是不重視教育,而是不重視女兒的文化教育,或者說是有意地讓女兒不學太多文化。可想而知,他把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完全寄託在男子書中沒有說李守中有無兒子,李紈有無兄弟。但“一個女婿半個兒”,李守中想必很看重女婿的才華。所以才會選擇十四歲進學的賈珠作自己的女婿。
古人結婚很早。反清義士夏完淳,十六歲被害,歷史記載他的師父又是他的岳父。看來在十六歲以前就結了婚。賈珠幾歲結婚我們不知道,肯定在二十歲病死前已經娶了妻。
但是,同為金陵名宦的李守中家,卻沒有位列“四大家族”,而且跟賈家來往很少,這是什麼緣故?
首先得說一句,“四大家族”這個詞,似是而非,整部《紅樓夢》中,就連上脂批,也沒有“四大家族”的說法。較接近的門子給賈雨村看的“護官符”,列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有的版本是賈史薛王的順序)。但下面接著“雨村猶未看完,忽聞……”後面還有,關係不大的沒有寫。也許下一個就是李家。當然不可能有林家,林如海祖籍姑蘇,做官在揚州,與金陵無關。
賈家祖是上國公的爵位,史家是侯爵,王家是伯,薛家是舍人。四家順序排列,各版本不同,看來並非按爵位高低來排,所以李家也可能排在後面。既然“四大家族”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就不能判斷李紈孃家是否在此列。
但李家與賈家來往確實很少,既沒有李守中給女兒捎信,也沒有兄弟來探望送東西,跟王家今天送點掛麵(給寶玉的生日禮)、明天派人看望相比,顯然非常冷清。究其原因,首先是李家在京城沒有近親。
賈家愛招待親友居住。賈母的外孫女林黛玉來是長住;史鼐外遷不接了湘雲留住;王夫人孃家妹妹薛姨媽從進京開始,就住在賈府從來沒搬走過;李紈的寡嬸及兩個女兒來了,也是賈母做主:“不肯令他外頭去住”;唯有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煙,是:“也不必家去了,園子裡住幾天,逛逛再去”,只是暫住。
當然這是不一樣的。邢夫人本身惹人討厭,賈母也不會明面上太厚此薄彼,關鍵是邢大舅夫妻帶著女兒進京,來“治房舍,幫盤纏”,要立門戶。換言之,邢岫煙在京城有家,所以在大觀園裡是走親戚性質,跟史鼐外遷以前的湘雲一樣。
保齡侯史鼐本來還有個兄弟忠靖侯史鼎,只在秦可卿的喪事上露了個名字,以後再沒有出現,大概是早就出京外遷了。也有研究者認為,史鼐史鼎是同一個人,但是爵位相同,爵名各異,應該還是兄弟倆,一個早走,一個留京。只要有一個在京,湘雲有就叔伯,有自己的家,就不能在賈府長住。
薛家自己在京中房子,但是擔心兒子不能束縛,又想給女兒良好的成長環境,所以寧願住親戚家。當然首選應該是王家,是薛姨媽的孃家,要不是趕上長兄升邊缺,且輪不到住親戚賈家。
同樣是寡婦的李嬸,進京後也應該住到李家,不管是李守中本人還是其兄弟,因為按宗法,夫家才是她真正的家。但是賈母“不肯令他外頭去住”,不住賈家就得到“外頭”去住,看來沒有親眷在京,更不用說李家人了。
四家親戚同路進京,邢大舅一家和王仁是“兩親家一處打幫來”,薛蝌是“聞得王仁進京,他也帶了妹子趕來”,只有李嬸母女,是“走至半路泊船時,正遇見”的。看來李嬸不僅不住京城,也不住在老家金陵。就像紫鵑說林家旁支“也都不在蘇州住,各省流寓不定”。
因為李家不住在京城,李紈平時沒有孃家來往,使“寡婦失業”的她備加冷清。所以賈母堅決留住其寡嬸堂妹,算是對李紈的體貼和補償。
李嬸不在金陵住,李守中呢?按說女婿早逝,女兒年輕守寡,孃家就算路遠,不能親自來往,也應該派人探視問候,怎麼書中一句也沒提?或者李守中也去世了?還是不屑於與賈家來往?
焦大是“跟著太爺們出過三四回兵”的老資格,所以犯了錯“連老爺也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老爺是賈珍的父親賈敬,太爺應該是賈敬的父親賈代化,是寧國公賈演的第二代。賈代化出過三四回兵(不,光帶著焦大出兵就三四回),不是監軍,而是上陣廝殺,從死人堆裡背出來,說明賈家是軍功出身。從宋朝以後,武將地位大多不及文官。國子監祭酒李守中,是不是也有點瞧不起軍功武將的後代賈家?
賈敬曾中過進士,後來修道不管家事,賈珍“那裡肯讀書”,賈赦整天和小老婆喝酒,賈璉“也是不肯讀書”,只有賈政“自幼酷喜讀書”,但“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機緣巧合當了官,也沒走科舉之路。整個賈家,只有賈珠一個人是科舉有望的。
李守中在瞧不起的賈家中,唯獨對少年秀才賈珠青目有加,選為東床。但是女婿早死,斷絕了讀書進取的希望。此後,賈家再沒有他能看得上的人,也就疏於來往了。
-
4 # 那小子曰
賈府與李紈孃家沒有交集?這種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01
賈母赫赫百年,世交親故繁多,迎來送往必不可少。而李紈的孃家人,是與薛蝌寶琴兄妹、王熙鳳的孃家哥哥王仁、邢夫人的孃家親戚邢忠夫婦一道前來的。李嬸、李紋、李綺難道不是李紈的孃家人嗎?李紈的父親遠在金陵,難道必須她的父親李守忠親自來到賈府才算交集嗎?王熙鳳的父母健在,她們也沒來過賈府啊?賈府元宵夜宴,李嬸、薛姨媽都是作為親家太太,都是座上賓,怎麼說沒有交集呢?
02
與其說賈府與李紈孃家人交集少,不如說李家更懂得為客之禮,懂進退,知分寸。來的有禮,走的有理。
第49回。
賈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紈賢惠,又年輕守節,令人敬服,今見她寡嬸來了,便不肯令她到外頭去住。那李嬸雖十分不肯,無奈賈母執意不從,只得帶著李紋李綺在稻香村住下來。
第53回。
只因李紈亦因時氣感冒;邢夫人又正害火眼,迎春岫煙皆過去朝夕侍藥;李嬸之弟又接了李嬸和李紋李綺家去住幾日;寶玉又見襲人常常思母含悲,晴雯猶未大愈:因此詩社之日,皆未有人作興,便空了幾社。
第58回。
因又託了薛姨媽在園內照管他姊妹丫鬟。薛姨媽只得也挪進園來。因寶釵處有湘雲香菱;李紈處目今李嬸母女雖去,然有時亦來住三五日不定,賈母又將寶琴送與他去照管;迎春處有岫煙;探春因家務冗雜,且不時有趙姨娘與賈環來嘈聒,甚不方便;惜春處房屋狹小;況賈母又千叮嚀萬囑咐託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媽素習也最憐愛他的,今既巧遇這事,便挪至瀟湘館來和黛玉同房,一應藥餌飲食十分經心。
第70回。
寶玉笑道:“你們那裡人也不少,怎麼不頑?”碧月道:“我們奶奶不頑,把兩個姨娘和琴姑娘也賓住了。如今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頭去了,更寂寞了。兩個姨娘今年過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寶姑娘那裡,出去了一個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個雲姑娘落了單。”
03
姍姍來遲的李紈的寡嬸,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才是做客之道啊!
親戚們往來,李嬸那樣住的坦然,走的瀟灑,來來去去才是親戚們往來的正常態度。而像薛家那樣死賴著不走,秦家、尤家、邢家那種純心依傍賈府過活的才是親戚分中最該鄙視的。
回覆列表
李紈作為榮國府特殊的一員。她是榮國府大少奶奶,卻年輕守寡,獨守一個幼子,心如枯槁的獨立於榮國府上下,拿著最高的份例,賈母等對她都特別疼惜。她也活的很坦然。有朋友覺得奇怪,李紈為何不與孃家聯絡呢?其實李紈是有和孃家聯絡的。李嬸孃和李紋李綺姐妹都是李紈孃家人。而之所以沒有和父母來往主要原因開始就介紹了,李紈家是金陵的,而賈家現在在京中,旅途遙遠,來往不便!
一,李紈回家省親幾乎不可能。李紈的父親李守中是前任國子監祭酒,李家是金陵大族,世代書香!與賈家這種軍功發家的人比較,李家更清貴。賈珠能娶李紈,是對身份和名譽都有顯著提升的。他要是不早死,以後僅憑妻子李紈,就可以讓他在仕途上獲得清譽,被人高看一眼。
不幸的是,李紈年輕守寡。這對她造成的傷害除了失去丈夫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幾乎再不可能回孃家。京中與金陵旅途遙遠。林黛玉父親去世,賈璉帶著她回家伺候老父,直到發喪處理家裡一切,幾乎用了小一年的時間。而且林如海九月初三死了,林黛玉卻是年底才回來。路上起碼一兩個月。賈珠活著,還可能帶媳婦回孃家省親,來往半年足夠。但賈珠死了,李紈一個寡婦絕不可能拋頭露面回家省親。我們看不光她,王熙鳳也沒有回金陵老家省親看望父母,只在兄長南下的時候寫了書信和打點禮物送父母。那個年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除非在近處,否則幾乎不可能回鄉。哪怕賈璉去南邊,也沒帶王熙鳳就是例子,李紈更是絕無可能省親回家。
二,李紈寡嬸受優待是補償。李紈不能回家,李紈父母輕易也不可能上京看女兒。那時候出門是一件大事,而且女兒是人家的人,要是孃家父母輕易上門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李紈父母就算再想女兒,也不會輕易上門,尤其她爹國子監祭酒那種老古板!
李紈父母不能來,自然就沒必要在行文中提及。所以曹雪芹安排李紈的寡嬸李嬸孃和兩個堂妹李紋李綺到來慰藉李紈思念家人之情。李紈也笑道:“我們嬸子又上京來了不成?怎麼他們都湊在一處,這可是奇事。”李紈嬸子顯然不是第一次上京。而她也是李紈和家裡來往的唯一紐帶。李紈父母不好意思來,必然只能委託李嬸孃來。所以李嬸孃上京第一時間直奔賈家,就是為了看李紈。
李紈對於賈家的重要從賈母堅持請李嬸孃住到賈家也可見一二。這和當初挽救薛家住下異曲同工。都是看王夫人和李紈的面子。與邀請薛家的客氣比較,留李嬸孃賈母是發自肺腑的。畢竟人家一個千金大小姐嫁到賈家就守了活寡,還給賈家生了長孫,品行端莊,毫無怨言,這樣的孫媳婦,賈母是非常滿意的。對李嬸孃也更真摯。
很多人都忽視了李紈的出身,認為她不如王熙鳳。其實錯了。王熙鳳的太爺爺是伯爵,爺爺就只是管理四海朝貢的外交人員了。品級並不高。而她父親只說當年和王夫人在王老爺身邊伺候,卻沒說繼承了什麼官位。反倒是叔叔王子騰很是出息。這樣的王熙鳳比較李紈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的身份,學生滿天下,朝中大員要麼是熟識,要麼是學生的清貴之人,真的要略差一籌。賈家能娶到李紈實在是很有點燒高香的意思。畢竟就算你有錢有勢,李家真不嫁你也要忍著,在人家讀書人眼中,賈家還真不算什麼炙手可熱!扯遠了。
李紈作為嫁出去的女兒最大的悲哀是一入侯門深似海,想回金陵老家看望父母絕不可能。李紈父母出於禮儀也不可能來看李紈。幸運的是有李嬸孃來往賈家,讓李紈得見親人,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按理李紈兄弟也可以來,卻不知曹雪芹為何沒寫,也就不多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