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墨38
-
2 # 黃婷整理
人生整理,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覆盤。這是我24歲生日時寫的人生覆盤文章,捋一捋過往,腦袋會變得很清明。
《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致我悄悄走過地4輩子》
今天是2018年7月8號,週日,連綿下了幾天雨,今天終於放晴了,趕緊去曬曬被子洗洗床單,生活就是在買菜做飯洗衣散步裡走過。
這個月16號是我的生日,24歲生日,也許24歲對同齡人來說,只不過是平凡的一年,但對我來說卻意義重大——即將結束心智開啟後的第一年——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做一個重大的覆盤。
好好回顧曾經走過的路,會發現每一步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這篇文章會寫很長很長,也會寫很久很久,每天加進來一些新的感悟,致敬曾經走過的24年。
是有多幸運,才能平安健康的度過24年呢?我們都理所當然地享受著上天的眷顧,過著身體健康、四肢健全的生活,卻從不會感恩這種生活,畢竟一出生就過著這樣珍貴的生活,不會有人意識到這種生活的幸運。
很多嬰兒在剛剛成形的時候,因為各種意外消失了;
很多嬰兒在出生的時候被臍帶纏繞窒息而死;
很多嬰兒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臟病、兔唇等;
很多嬰兒在沒有足夠的身體抵抗能力時感染疾病去世;
很多兒童在長大的過程中會因為各種意外受傷,被拐賣、父母去世成為單親家庭兒童或者孤兒、出車禍等等;
很多兒童在長大的過程中會受到家長虐待、父母冷暴力、鄰居性侵害等等;
實在列舉不下去了,我們看不到的事情,並不代表沒有發生。所以,能平安的度過24年時光,真的是老天待我不薄。
我一直都是一個懂的感恩的人,所以老天讓我得到更多幸福。因果迴圈既是如此:你種的善果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成為一名整理師之後,我發現越是擁有物品越多的人,越覺得自己物質貧乏,渴望的物品越多、越貴。我也曾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囤積生活,物極必反,實在忍受不了物品對我的奴役,我開始實踐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慾望是一種吞噬靈魂的怪物,你對它要的越多,它便吞噬你越多;你開始感謝它並覺得滿足,它便給你更多自由的地方。
24歲,第4輩子的結束,第5輩子的開始,真的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鮮少會有年輕人在身體健壯、意氣風發的時間裡回憶過往的歲月。因為一直覺得這輩子還很長,我們還沒長大,還可以繼續放開肚皮暴飲暴食、在螢幕前戰鬥到天亮,至於健康、信仰等內在重要的問題,我們沒有時間、也不太願意去思考和麵對。
為什麼是第4輩子?
李笑來老師在《七年就是一輩子》一書中說,人體的細胞會每隔7年就完全覆蓋一次,所以他把7年成為一輩子,每過七年,他就會重新開始——學習新的知識、涉獵新的領域,這也是為什麼他有那麼多頭銜的原因:
大學畢業後做銷售當小老闆;30歲進新東方當英語老師,寫了兩本英語方面的長暢銷書;之後自學程式設計、做投資、買賣虛擬貨幣,成為中國比特幣首富,實現財富自由,每輩子都會寫一本長暢銷書,等待。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很有趣,首先李笑來老師就是一位智識過人的有趣之人,其次把7年定義為一次結束和重新開始,不論你上一輩子過得多麼庸碌或者風采,全部清零。
我略微回顧了一下自己的過往,覺得用6年當做一輩子更符合我自己的情況。
我的第一輩子,0—6歲學前期,過得經歷十足,但健康快樂;
我的第二輩子,6—12歲小學期間,普通健康,但是從農村轉到城鄉結合部;
我的第三輩子,12—18歲初高中,普通健康,但是因為我媽媽的眼界格局,我上的是市裡最好的初中和高中,學校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我的第四輩子,18—24歲大學,由於前三輩子的積累,我第四輩子開始突飛猛進的成長,即使大學畢業之後,也依舊衝勁十足。
我想講幾件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以此解釋為什麼每一輩子都是新的開始,每一輩子都是下一輩子的鋪墊?
我2歲半的時候,因為妹妹要出生,所以被送到外公家寄養。聽老媽說那個時候老爸生意挺好的,看以前的照片,他們穿著十分光鮮,老媽臉上的光澤和笑容說明一切。所以我應該度過了一個從富裕生活到鄉下生活的時間。
我很慶幸老媽把我送到鄉下,如果童年不是在鄉下長大的,我可能都體驗不到光著腳丫子上山捉蟲下水摸魚的生活。這是城裡的小孩兒永遠體會不到的快樂。
我外公外婆是一位十分勤儉樸素吃苦耐勞的農民,他們對我的影響十分深遠,我媽身上以及我身上很多良好的品質全都歸功於他們。如果一個人不能吃苦,你也就能指望他學習會有多麼刻苦,或者說,不能指望他一直學習刻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畢業後基本上就不摸書了,因為學習是很苦的,你需要耐得住寂寞。
從小的鄉下生活讓我也特別樸素、能吃苦,能辨別基本的是非對錯,也懂得最根本的孝順父母。
如果老媽不在三年級的時候把我接到城裡,和妹妹一起上下學,也許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事情。我從照顧妹妹一個人、到照顧妹妹和侄女兩個人、到照顧妹妹侄女和侄子三個人上下學,這一段時間讓我有足夠的獨立自主能力,所以才有初中的獨自生活。一個人的社會生活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應該比學習能力要更重要,至少在我的價值觀裡,是這樣的。
大學畢業後,離開學校和父母的庇佑,很多人的生活會顯得一團亂,我很討厭有事情就向父母求助的孩子,但可能對於父母而言,被孩子依賴的滿足感也很幸福吧。
如果初中老媽沒花3600,讓我進解放路初中,也不會有我瘋狂地野生生長的那3年,無論身高還是體重,我覺得身高是老天爺賜給我的榮耀,而體重是得到榮耀時附帶的條件,一個人不能享盡榮寵而不經受一點點痛苦吧,況且我只是胖,但很健康。多虧了一個人,可以盡情的聽歌、看小說,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我喜歡那時候單純快樂的自己,也許學習並不出眾,但我過得十分愉悅。現在的小孩兒,從學前期就開始上各種培訓班,暑假更是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我可不願意做一個成績優異但內心空虛的小孩兒。
如果初中不在解放路讀書,也許我就考不上安陸一中,也就進不了火箭班,也就遇不到很多優秀的老師。也就不會因為高一的語文老師開始閱讀,不會因為火箭班就遇到王文帥和陳睿東,不會一窺尖子生的生活和思維,不會和偶像做朋友,不會成為最後一名,不會受盡屈辱和委屈,不會覺得痛苦和孤獨。
如果沒有認識王文帥,我可能不會思考那麼多深奧的人生問題,並且被不斷刺激、不斷學習、不斷挑戰她。雖然高中我看似花了很多時間在“無用”的東西上,但事實上就是這些“無用”的東西促使我不斷的自省、自修、自我進化,反觀以前的同學,大學畢業後一年就能明顯看到老態——整日因為工作煩心、因為職場計較,哪裡有閒心閱讀思考呢?
如果沒進入火箭班讀書,我也不可能考上武漢紡織大學,也許會進入一所不知明的野雞大學,度過艱難的2年或者三年,或者直接輟學不讀書了外出打工,那麼就不會有大學時奮起讀書的我了,也不會有現在坐在平板電腦前打字的我了。
我在想,如果當初高考時我考得特別好,進入一個很不錯的一類大學,跟很多尖子生學習、生活,漸漸的也許我會走上考驗、考公務員、出國等一系列明星之路,但很明顯,這些明星之路追求的並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是普羅大眾豔羨的路;如果我考入一所野雞大學,面對的將是無止境的女生之間的狹隘糾葛和冷暴力,或者進入愛情的“紅燈區”,享受慾望和墮落,不會有精力用來學習和思考。
我一直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我這24年裡,每一個決定性的選擇,都是當時當刻,於我而言,最好的選擇。所以,此時此刻,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追求功名利祿的俗人,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個追求返璞歸真的怪人。
這段時間我總是忍不住在想,也許很多時候,人的努力帶來的作用是很卑微的。就比如即使當時我再努力學習,還是比不上去火箭班呆一段時間,耳濡目染之下學會尖子生們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還有那種學習的氛圍:當週圍的同學都在拼命的拿高分、考名牌大學的時候,我自己的學習性就會被帶動起來。如果沒有那一段艱苦的歲月,也許就不會有大學裡苦悶的我,也許就不會有後來因為苦悶而休學、復學之後甘願忍受孤獨繼續在苦悶中摸索前行的我。
但是我也無法說清楚,當一個人在無人學習的環境裡獨自學習,然後換到另外一個環境裡時,曾經忍受的孤獨、堅持會給她對麼大的幫助,但是毫無疑問,環境很的很重要。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要花5年時間才能走到羅馬求學任教,但對於孩子們而言,一出生就能夠在羅馬受教,被很多大師教學,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能培養很多很好的習慣,而且思維模式和眼界也不一般。
但否定一個人的吃苦的經歷,也許也是不明智的,所有的經歷都是有意義的。
我想,是因為我現在還太年輕,所以會覺得環境比努力更重要,因為時間軸太短,環境的確會給人更快的變化。但是拉長時間軸的話,也許一直努力的人,才是最終贏家,至少內心安定。
只要保持初心,一顆純粹的心走一條認定的路,就是幸福的,不是嗎?比起成功、智慧、業績,幸福才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吧。
人活著,要學會放下和捨棄,也許是很重要的東西,但一定是為了守護更重要的東西。
如果想要獲得內心的平靜,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要放下和捨棄;
如果想要事業和他人的敬仰,兒女情長和家長裡短就要放下和捨棄;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沒有人能夠同時得到正反兩面,即使有,也許他已經失去了第三面。
24年過去了,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學會了如何處理內心的衝突,所以我也該學會放下和捨棄了。
我的第4輩子,5年的大學生涯,以及畢業後一年的半工作半休息的時間,讓我產生了質的成長。如果說大學時間,我是在不斷做加法——毫無止境的學習新的知識,那麼畢業後的這一年,我就是在給自己做減法。
畢業後,曾經以為我會一頭栽進職場的深海里,越有越遠,攀上最高的山峰,以最快的方式達到別人眼中的頂點。事實上,我一直有這個雄心壯志,並且也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然而,事實恰巧相反,我開始渴望悠閒“墮落”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打王者榮耀、邊吃外賣邊看電影——這種日子我垂涎已久,等我終於有機會享受時,我毫無抵抗能力就沉淪了。
現在我依舊過著悠閒“墮落”的生活,但是內心卻是那樣的平靜如水、充滿喜悅。
我一直對於朋友這個群體感到耿耿於懷,因為我偏激的價值觀,導致我的朋友少得可憐。畢業之後,能算得上朋友的就更少了。
我是那種特別多情又多愁善感的人,對於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或者在我身上付出過感情的人,我都捨不得忘記,全部放在心裡。但其實,對方並不會像我這般,所以我總是感到受傷。就在這段時間裡,我回憶了我過去的24年時光,終於懂得了放下。
過去的朋友,也許對我有過很多幫助,但過去的就要過去,如果我依舊不放過一點點過去的痕跡,試圖用現在歲月的手拉上過往,我肯定會很辛苦。
沈雷也好、王春也好、夏超也好、周權也好,他們都是我過往歲月裡的過客,是為了教會我功課,等我學會了,他們也該離開了。因為他們也有功課要學,也還要教別人功課,所以放手和放下,是對我們彼此的尊重和珍惜。
朋友其實也是自己無法選擇的,當然不可能存在理想的朋友型別,我們只能透過環境篩選範圍, 在自己可接觸的範圍類尋找朋友,然後透過篩選自己明確不喜歡的人,剩下的一部分人裡挑選可以作為長期相處的朋友的人,也就是說那些我們選擇作為朋友的人是我們不得不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下做出的“委曲求全”,因為人類是需要朋友的,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在某個範圍裡找到一個“親密物件”。但是一旦離開了那個環境,“親密關係”也就會迅速被下一個環境裡的另一段“親密關係”所替代,這就是“朋友”吧。
所以不用太遺憾很多關係的流逝,這是自然規律的結果,曾經有過就很滿足了。
想通了這個問題之後,我不會再為自己沒有幾個朋友而憂傷,也不會經常回憶起曾經誰誰誰陪著我幹了什麼。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他們陪著我做了些什麼事情,自己也必然從我這裡得到了些什麼。江湖這麼大,人生這麼長,遇見是緣,分開是果。
我過去的4輩子,過去的24年裡,24個不一樣大小和心性的我,如今都被我整起安放在她們對應的位置——安靜又整齊——陪伴著我走向新的一歲。
曾經經歷過那麼多事情,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多虧了我花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年少時因為閱歷和見解的不足,對很多問題、困惑、情緒都無能為力,如今帶著24歲的自己去見見曾經的我,為曾經的自己答疑解惑,提供幫助和能量,倒也讓現在的我受益良多。
今年,應該又是一個變化絢爛多姿的一年吧~
回覆列表
人到三十是成家立業的年齡了,三十歲的你不能再任性妄為,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了,這個年齡的時侯再苦再累絕不能退縮因為你會發現父母已漸漸變老,你將是父母妻兒的依靠,這個年齡要丟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有腳踏實地才會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