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盤點美食
-
2 # 觀韻山水
朱熹是中國南宋時期的詩人、哲學家、教育家,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思想,構建龐大的理學體系,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創立的理學派別被稱為“程朱理學”,成為繼“孔孟之學”之後,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流派之一。
朱熹幼年時代就表現出探索生命意義和追求儒家理想的強烈興趣。 據說在他4歲時,即問他父親:“我們頭上浩渺無垠的這一片空曠是什麼? ”父親回答他說:“這是天,他隨即又問道:“那天之外又是什麼呢? ”父親因此大為驚異,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追問!父親因此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對他精心培育。
朱熹的父親也是當時著名的學問家,在父親的薰陶和精心教誨下,少年時代的朱熹勤思好學、刻苦自勵,很快便博通經史,成為學問深厚、見解深刻的青年學者,他的名望也因此在當時的理學圈中漸漸升起。 1148年,未滿20歲的朱熹即高中進士,並被派任泉州同安縣(在今 福建)的主簿(相當於縣政府秘書),赴任途中順道拜見了當時的大學者李 侗。
李侗是程頤最得意的學生楊時的再傳弟子,繼承了程頤的理學思想。 之後,朱熹與他書信往來了 10年,日益為其思想所折服,於是在他30歲 左右的時候正式拜李個為師,潛心研習理學。 他廣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學問, 為他研習理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廣徵博引、深刻思索,結合自己對佛家、 道家思想的思考,最終建立起了龐大的思想理論體系——程朱理學。
朱熹以其非凡的哲學成就成為一代儒學宗師,自元明以來,他在中國 思想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 治思想,影響中國思想文化乃至於今。
-
3 # 燕善閣傳統文化
“宋明理學”這個詞最早見到,是在偶然買的一本書《三松堂自序》上。當時,很為中國有這樣一位訴說者而欣慰。因在該書中頻繁提到“新理學”一詞,於是又蒐羅到另一本書,叫《三松堂學術文集》。正因為這本書,才知道了所謂“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至今,雖說一直沒有系統讀過朱熹的文字,但在偶讀一點諸子或經典古籍之中,可以經常見到“硃批”“朱注”“朱釋”的片言支語。
“中庸”為何物?
“中庸者”又為何等模樣呢?
關於“中庸”或“中庸者”的古文原句之類解釋,我個人已經數不清讀過多少次了。此刻,再次面對如此一般性質疑,卻依然不甚瞭然!
在學生時代,特別喜愛讀習歐洲文史經典,從中略知關於德國的歌德其人,在他生前死後,都有過針對他個人品行的如此評說:“既是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在國內,關於郭沫若先生,確乎也被人有著類似的看法。但作為後人,我們今天究竟如何認識和看待這樣一種評說中所反映的問題實質呢?對此,確實不是用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和說透徹的話題。
依照生活常識,或者遵循公共道德,任何人都可以言之確鑿,並極力提倡,甚至大肆鼓吹,像“言行一致”“名副其實”“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一類的普世哲理和德行真諦。而且像這樣一種公共輿論性宣揚,其本質上應該沒有任何錯誤,尤其站在大是大非的社會真相面前,更應該大義凜然、觀點明確、立場分明……關於這一點社會公眾一致性道德規範,亦應毋庸置疑。
在中國歷史上,具體在唐亡後的五代十國時期,曾有過一位世稱“不到翁”的內閣大臣,其名字“馮道”。關於這個馮道,除了被當時和後人嗤之以鼻的官員品行以外,更多的是由於他自己在日常言談話語之間,竟然不乏公開或私下流傳的許多自娛、自嘲、戲虐的荒唐話。所以這個馮道,便成了其身後的中國文化社會中慣常被用來比喻“左右逢源、綏靖妥協”的典型代表了。
其實,如果說馮道在為人做事上根本沒有原則性的話,那真是大錯特錯了。那麼其類人物所恪守“原則”究竟又是何物呢?類似這樣的疑問,不單是頗耐人尋味,而且也才是值得後人一再反思和深刻批判的玩意兒。
反觀現實社會,凡名聲地位雷同馮道者,即便不是不敢妄論,尚若公開議論之,大概也沒多少人,真正找得到並能看得懂裡面的真假虛實。然而,如若靜觀細瞧你我他加她的身旁周圍,凡那一些在名聲地位上,儘管難以比肩馮道,但在行為格調和舉止做派(尤其處事原則性)上,卻與馮道如出一轍者,真格的用比比皆是,一點也不為過啊!如此之景觀,每每看在眼裡,禁不住竊思和自疑:在我們四處高歌著文明與發展、理論與實踐、理想與未來的一個泱泱大國和禮儀之邦,在時常看到、聽到和想到的所謂傳統美德、仁義道德、儒家理學,儀禮品味、人格尊嚴等等,與周邊無法掩飾的事實真相之間,究竟孰是孰非、孰善孰惡、孰對孰錯呢?
近代全球文明的高度,像“人人自以為是”已然成為最具個性化社會的時代顯著特徵了。因此,但凡文明發達的地界,也最常見到那些遊蕩各處的幼稚青少年們,時常因為沒有“世故”負擔,往往無所顧忌地大言不慚和直言不諱。像這種已經司空見慣的所謂文明時態和進步景象,或許可歸入“童言無忌”的範疇吧。然而,在一個堪稱文明社會里,如果無論男女老幼“人人皆言而無忌”,那麼起碼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學道統之中,即使是合了情,也絕對合不了“禮”的。所以,我們現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從某些方面來看,就是要在“與時俱進”之中,努力去尋找和確定“國家、集體、個人”不僅均能感覺到合情合理,而且又符合傳統和時代禮儀的一種道德風尚和一種文明趨勢而已。
-
4 # 軍歌遼亮001
為什麼說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朱熹之所以能夠成為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首先在於他具備廣博的學問和探究事理的“窮理”精神。他不僅總結了北宋以來各派學說並融會貫通,同時也吸取改造了某些唯物主義思想,將之納入了自己的理學體系;對佛、道思想也是剔除其有悖於封建倫理的觀念,吸取其哲理的部分;對自然科學知識也表示了一定的尊重,認為它雖是“小道”,卻不是“異端”。朱熹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在理學家中是無人能及的。
朱熹理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天理論,以理氣說為中心內容。“理”是朱熹思想的最高範疇,以“理”作為宇宙的根本,“氣”是第二性的,強調理本氣末。在政治上,他的“理一分殊”學說是為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做論證,而萬物各自的分殊的理,只是最高的“理”的體現。另外,他肯定了張載“一物兩體”的說法,指出“凡事無不相反相成”,認為質變是在漸變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這種觀點是對古代辯證法思想的一個新貢獻。
關於知行學說,朱熹強調知先行後,但又認為“知行相須”,注意行在認識中的作用。性命之說也是朱熹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認為性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所具有的天理,人類稟受天理的因素,因而有仁義禮智的道德。但是人也是物質的形體,稟受的氣有清濁的不同,所以有智愚善惡之分。朱熹從先天氣稟的不同來論證人的賢愚善惡,從而說明了封建社會善惡是非的先天根據。對於“理”和“欲”的問題,他提出“人慾中自有天理”,“然天理人慾,同情異行”,認為道德意識與物質慾望是不可分的。他認為,凡是超越了封建道德原則規定的人慾,就是與“天理”對立的,所以說“天理人慾,不容並立”。在歷史觀上,他認為堯、舜、禹的時代“天理”流行,體現為“王道”政治;三代後就“人慾橫行”,體現為“霸道”政治。
總之,朱熹的學說可以說集理學之大成。他一生著作豐富,對理學的基本問題幾乎都有論述,他是理學的最後完成者,也是孔子以後對儒學貢獻最大的思想家,他創立了一整套完整、精密、獨特的理學思想體系,成了元、明、清時代佔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5 # 雲談青史
朱熹是儒學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人物,他被稱為宋代理學和經學的集大成者,其理學思想直接影響了之後的元、明、清三代,並在官方思想中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他被尊稱為朱子,是繼孔、孟之後士人心中最為傑出的儒學大師。
而朱熹之所以有這樣崇高的地位,是與他集理學大成,創造性的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儒家思想體系有關。
佛老盛行與儒學式微雖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儒家思想就被提升到官方主體高度,但實際兩漢以後,儒學也是幾經沉浮。
東漢末年社會的大動盪,喚醒了士人的自我意識,而儒學儘管在倫理道德、天人觀念中獨具一格,可因其繁瑣迂闊,和過於荒誕不經的發展態勢,並不能解決身處大時代背景下士人的精深焦慮,其社會權威地位日漸喪失。
曹魏時期的何晏、王弼以老莊學說註解儒家經典,建立了體系完備、抽象思辯的玄學哲學,一掃兩漢腐迂學風。
不過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發,士大夫不滿現實,太過追求精神自由,好清談,不務實的弊端,註定難以解決現實問題,終究難以長久成為社會主流思潮。
唐朝建立後,其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使得在思想上除了肯定儒家禮樂治世的教化作用外,還大力推崇道家、佛教。
例如唐太宗曾推崇儒家道:“樂由內作,禮自外成,可以安上治民,可以移風易俗,揖讓而天下治者,其惟禮樂乎!”;
而老子被追為李唐始祖,道教也被尊為國教,《老子》一書也作為策論必考,出現在科舉考試當中;
至於佛教,玄奘取經後,歷代君主都大肆崇佛,武則天更是自詡彌勒轉世。由此佛老思想大興,儒家獨尊的地位更是遭到強烈的衝擊。
尤其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王朝的社會混亂、經濟凋敝,苦難中的百姓更多的信仰佛、道,以尋求精神慰藉,儒學式微的局面日益突出。
為此,鑑於儒家思想的社會地位下降,社會秩序混亂,但凡有憂患意識計程車人,都想重新興盛儒學。
中唐時期的韓愈,提出了“道統說”、“性情三品論”,對儒家的“道”進行詮釋,構建了儒家的“道統”。
即儒家之道一為“天道、地道、人道”,一為儒家核心的“仁義之道”。
韓愈重塑儒學,使得兩漢之後佛老思想對儒家的衝擊,而中斷的道統重新確立,首開儒學復興之先河。
宋代理學的興起韓愈構建的儒家道統論,和掀起的儒學復興思潮,在北宋初年為孫復、石介等人繼承。
孫復、石介等儒士,有感於唐末五代的社會混亂、道德淪喪,希望重建倫理道德秩序的他們,大膽質疑不適用當下社會的儒家經典註疏,批判了重章句訓詁、繁瑣釋經而忽視儒家義理的漢唐訓詁之學(訓詁指解釋、考據字句的意義),擺脫諸經註疏,自述心得,以諸子百家乃至佛老思想豐富儒家學說,重新訓釋經典,這種重義理,輕訓詁的做法,便是開理學之端。
而之後的“二程”(程顥和程頤兄弟),率先重視和推崇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認為四書體現了聖人作經之意義(儒家經書主要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從中闡發義理,以義理說經,開治四書風氣之先。
而且“二程”在繼承前代道統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天理論”,認為以“理”是作為宇宙本體的“太極”,是萬事萬物所根據的法則,是最高實體,是永恆、客觀存在的。並且程頤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說,都改變了儒學在哲學思辨上的低水平狀況,使儒學在思想上趨於哲理化、義理化,具備了一定的理論體系。
朱熹理學的集大成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民族危機嚴重。因求和政策的影響,宋廷任用秦檜為相,朝廷上下瀰漫著因循守舊的政風。帝王昏庸、天理不明,儒家的道德理想淪為空談,如何實現“內聖外王”,解決尖銳的社會問題,重建儒家思想,變得尤為迫切。
當時程學在南宋初年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是在理學多元化的南宋學術格局中,因文字的散佚,程門弟子並不能把握到儒學的真精神。二是各學派的理學家們都面臨著重大的理論問題,即“理”的內涵是什麼?
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儒家的本真精神將湮沒,思想上註定多元無主,所謂的“太極”、“宇宙”都將成為空洞之言。
為此朱熹對周敦頤、二程、張載的文集校訂編輯,闡發理論,重建理學文本系統。
透過對“理”的研究,朱熹認識到當時程學理論存在的不足,他曾總結道:然覺得今世為學不過兩種,一則徑趨簡約,脫畧過髙;一則専務外馳,支離煩碎。其過髙者固為有害,然猶為近本,其外馳者詭譎狼狽,更不可言。吾儕幸稍平正,然亦覺欠卻涵養本原工夫,此不可不自反也。
因此朱熹釐定理學內涵,他認為首先理是宇宙本體,是最高的善,世間萬物的價值都是由“至善之理”這個價值本原派生的;其次理具有自然規律和價值準則的統一,一種行為應當與某種準則一致;然後理是仁義禮智的總名,蘊含的是道德價值的總體;最後人要追求“理”,需要格物致知以“窮理”。
朱熹的理學思想,使得哲學本體論與儒家倫理政治思想結合,建立了哲學本體論、思辨性的哲學形式與儒家政治倫理相統一的思想體系。
而且朱熹的理學除了闡發義理外,還注意將義理與訓詁相結合,註釋四書,推行通俗的儒家四書教育,使得儒學義理便於被大眾接受,極大的推動了儒學的蓬勃發展。
所以正是朱熹繼承了北宋以來的理學理論,加以修正發展,完善了儒家思想體系,確立儒學不可動搖的政治地位,才會有其理學集大成者的說法,並在儒家歷史當中佔據重要位置。
回覆列表
朱熹在總結前儒家學說思想,尤其是二程思想,準確提出‘理’的概念: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並著作《四書章句集註》,直到元代仍為科舉考試篇目,在宋代確立了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