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來的時候

    吳楚七國和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都是聲勢浩大一度連戰連捷,但是為什麼一個短期平定一個持續這麼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領導層的決策,吳楚七國反叛的背景是漢文帝削蕃鞏固中央集權,在賈誼、晁錯等人的建議謀劃下,朝廷就已經有計劃的開始實施削藩的有關政策,在削弱諸侯國權力上,主要採用賈誼的方法,在採用拉攏安撫方法的同時,將大諸侯國變成小諸侯國,從而削弱它們的實力。再加上一些重要諸侯王如齊王劉襄、城陽王劉章的英年早逝,淮南厲王劉長、濟北王劉興居的造反自殺,使得劉恆能夠將部分諸侯國賜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們。梁國在當時是擁有110餘城的大國,太子劉啟的胞弟劉武,被從代王轉封為梁王,將地理上這個居於牽制東方諸國、遮蔽朝廷的關鍵位置掌握到了中央手中,漢文帝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於控制首都局勢,避免在發生變亂時受到功臣勳舊派的掣肘;透過皇太子劉啟失手打死吳王劉濞世子的事件,摸清了諸侯國的實力;讓強力削藩的晁錯成為了未來景帝的幫手,並在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了一位平叛大將周亞夫。已經初步削弱了地方諸侯的實力,引發七國兵變的導火線是當時景帝和晁錯認為吳王劉濞有罪,欲削他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乘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七國之亂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

    首先,作為文帝血脈子孫以外的高祖旁支諸侯王的被削,在中央皇權集團中已經成為當時有識之士的共識,君臣一心,意見比較統一。

    其次,各諸侯國的封地範圍大大縮小,從高祖分封時天下的一半地區,已經降低到了不滿朝廷管轄地域的十分之二。雖然名義上說是七國,實際上也就是原先的吳國、楚國和齊國的勢力範圍。

    第三,在七國叛亂前,晁錯已經削掉了楚王的東海郡、趙王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給各諸侯王了一個下馬威。

    第四,各諸侯王在舉兵造反問題上不團結,勇猛的膠西王在剛開始時也不願起兵造反,後在吳王劉濞的誘惑下才答應。起兵後,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守城,濟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而膠西王卬和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又率兵去攻打齊國都城,與漢軍作戰的就只剩下了吳楚兩國軍隊。

    第五,漢朝建立以來,偃武修文,與民休息,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百姓生活日漸好轉,所以臣民擁戴漢室。晁錯被誅殺後,七國兵變就已經失去了能夠讓天下人信服的藉口,沒有了正當的理由,名不正言不順,與天下思定的道義相違。第六,作為吳楚聯軍統帥的劉濞,對於有才能的人不予徵用,特別是在戰前不採用大將田伯祿率兵五萬沿長江、淮河而上,攻取淮南、長沙,進入武關,為大軍開闢根據地的建議和桓將軍引領步軍直取洛陽,搶佔敖倉的良言善計,在謀戰方面已經敗陣。

    第七,用袁盎的話說,吳王劉濞所招集的人才,不是豪傑,而是無賴、犯罪分子和亡命之徒,這些人只會作亂。

    第八,吳楚聯軍在梁國面前止步,久攻不下,挫折了銳氣。

    第九,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以周亞夫為首的朝廷平叛軍隊,不僅在實力上和吳楚叛軍相當,而且還能制定出符合當時實際的平叛措施,由梁國正面誓死抵抗,朝廷軍隊出兵斷絕叛軍糧道的做法,靠穩紮穩打的辦法,拖垮了吳楚聯軍。

    第十,劉濞有反相的說法如果是真的話,那從高祖封他為吳王時,朝廷就可能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加以預防,在太子劉啟打死其世子之前,吳國是國富兵不強,只想偏安一隅,要不怎麼在平定諸呂政變時怎麼沒有見到吳王劉濞的身影?吳世子被劉啟打死後,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疑,吳王濞自此二十多年託病不朝,漢文帝劉恆也多次責難劉濞,並扣押他的使臣,從吳王劉濞使臣對文帝的話語看,吳王將病是因為害怕被誅,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裝的。

    而朝廷方面雖然殺晃錯做錯了但總體戰略決策沒有問題,再加上週亞夫的英明指揮也就是說吳楚七國從開始就已經註定是敗局

    而安史之亂不一樣,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決策問題很大,首先是安祿山在河北攻城掠地的時候,唐玄宗還不相信,反應上就慢了一節,唐玄宗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唐朝的精銳邊軍大多還沒有趕回,高仙芝、封常清臨時在長安、洛陽募兵,得到的是市井子弟,缺乏戰鬥經驗,而且還沒有經過訓練。] 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陽。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要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後,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潼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命其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安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安祿山見強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計程車卒屯於陝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而將精銳部隊隱蔽起來,想誘使哥舒翰棄險出戰。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將崔乾佑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復陝洛。哥舒翰立即上書玄宗,認為:安祿山久習用兵,今起兵叛亂,不會不作準備,一定是用羸師弱卒來引誘我們,如若進兵,正好中計。況且叛軍勞師遠征,利在速。官軍憑藉潼關天險抵擋他們,利在堅守。且叛軍暴虐無道,失去民心,日漸衰頹,很快就要發生內亂,(那時)再攻打他便可不戰而擒。與此同時,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將史思明,打了幾個大勝仗,進展十分順利,因此他們二人認為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二人主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促使叛軍內部潰散。玄宗輕信讒言,對郭、李良謀置之不理,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被逼無奈,撫膺慟哭。唐玄宗錯誤估計形勢,拒絕採取據守險要、持久疲敵、伺機出擊的方針,過早地出關反攻,結果造成人地兩失,使平叛戰爭急轉直下。崔乾佑潛鋒蓄銳,誘唐軍棄險出戰;會戰時,又偃旗欲遁,誘唐軍進入伏擊區,因而取得大勝,然後關中地區就淪陷了

    唐玄宗糊塗,繼位的唐肅宗也好不到哪去,。早期郭子儀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再加上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後400餘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了恢復、準備到反攻的過程,前一個月已收復西京長安,在睢陽陷落後10天又收復了東京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本來安祿山被殺叛軍內訌時局一度好起來的時候,唐肅宗待安慶緒逃至鄴城一年後才下令攻討,發兵數十萬竟不設元帥,無統一節度;久圍城不下,糧秣不繼,軍心不穩,終於釀成一次大潰敗

    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持續這麼久,完全是因為朝廷早期武備鬆弛,用人有誤,唐玄宗重用了安祿山自養賊寇,最後害了自己,防衛關中的時候聽信讒言,自殺大將胡亂指揮,造成潰敗,在叛軍內訌局勢利於朝廷的時候,唐肅宗胡亂部署讓鄴城之戰慘敗,所以才導致安史之亂持續了那麼久,平定後又造成藩鎮割據的隱患

  • 2 # 不會遲到但會缺席

    先說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轉折點是“潼關-靈寶之戰”,這場戰役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叛將崔乾佑只用了2-3萬人馬就擊潰了唐朝的20萬大軍,唐朝河西、隴右兩大主力軍團全軍覆沒,以至於後來唐朝只能靠一個朔方軍團在苦苦支撐(後來還有一支投降過來的平盧軍團,但那都是很後期的時候了),直接把“唐王朝什麼時候能平定叛亂”這個問題改成了“唐王朝還能不能平定叛亂”的問題。

    關於這場戰役的結果,除了誇一句崔乾佑用兵如神之外,後人都說唐朝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把鍋都甩給了楊國忠。沒錯,楊國忠在這場戰役中是沒起好作用,但別忘了他節制不了哥舒翰。後人開著上帝視角去指責玄宗如何如何昏聵,但如果把他放到玄宗的位置上,他大機率也會做出玄宗一樣的決定。

    首先,唐朝幾大軍團雲集潼關,軍需壓力倍增,叛軍又切斷了洛陽運輸線,沒了大運河,唐軍的糧食供應都是問題。這就好像當年長平之戰,也許堅守是最有利的決定,但趙孝成王不得不決定出擊,因為他耗不下去。

    其次,叛軍在靈寶陝縣只有幾萬人馬,而唐軍在潼關有二十萬人,站在玄宗的立場上,他當然會質疑:哥舒翰擁有幾倍於敵的兵力,還都是唐朝的精銳軍團,為什麼不能出兵?

    第三,東都洛陽失守,在政治上的影響實在太壞,玄宗需要儘快收復洛陽以穩定自己的統治。

    唐朝和叛軍不同,皇帝總是優先考慮政治因素,其次才是軍事因素(叛軍相反,軍事效率極高,但政治上一塌糊塗)。

    潼關-靈寶之戰,就呈現出一種奇特的現象:宮廷裡的皇帝和宰相(主要是楊國忠這個二五仔)都著急的要出兵,而前線將領都反對出兵(至於為什麼將領都反對出兵,史書上沒說,估計是潼關的唐軍存在巨大隱患,將領們都清楚,但沒辦法給皇帝解釋清楚,皇帝也不信)。所以只能說是政治考慮壓倒了軍事考慮,政客壓倒了將領,最終軍事反噬了政治。可惜了中國的一個全盛的王朝,就此走向了沒落,其後的各代王朝再也沒有向唐朝那樣既進取又包容的是氣度了。

    ……………………………………

    接下來說七國之亂。

    首先看叛軍。七國之亂看似來勢洶洶,其實叛軍實力並不搶,所謂齊國只有吳楚趙是比較大的國家,剩下的那4個都是從齊國分裂出來的,控制地盤也就是1-2個郡,除了壯聲勢外,沒什麼卵用。事實就是,所謂的四國叛軍,連一個齊國(還是分裂後大大縮水的齊國)都拿不下,還妄圖佔領關中?

    打輔助的這麼不給力,那麼打野的主力呢?吳楚既不北上與四國會師,也不去應戰漢軍主力,而是和梁國死磕,直到失敗,吳楚聯軍都沒和漢軍主力正面決戰過,打不垮漢朝的主力軍,吳楚的失敗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和安史之亂有本質區別,安史之亂直接把唐軍主力全殲了,以至於唐軍後續一直緩不過勁兒。

    其次再來看看漢軍。漢軍和唐軍不同,中央政府控制的北軍和南軍一直是漢軍的主力,加上漢朝當時防備匈奴,民間尚武精神濃厚,光計入史書的“大俠”都有很多,也有利於快速擴軍。而安史之亂時,隨著唐軍改府兵制為募兵制,軍人都是職業化了,老百姓也都自己只顧種地讀書,不尚武了,中原地區就是個非武裝區,除了皇帝控制的幾萬禁軍(還是久不操練的那種),幾乎無兵可用。所以漢朝當時的環境比唐朝要好一些。

  • 3 # 韓蟬29963255

    所謂七國之亂不過是韓信第一次受封的齊國——也就是劉邦庶長子齊王劉肥的齊國——的大部分——這五國都是劉肥的五個兒子,加上韓信徙封的楚國的大部分——這兩國是吳王劉鼻和荊王劉戊。換句話說就是今天的山東和湖南湖北的兩湖地區。安史之亂就不同了,安祿山身兼三處節度使涵蓋了今天東三省和京津冀地區,與七國之亂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 4 # 想好的名字被人註冊了

    七國之亂,屬逼宮皇帝,在得手後得寸進尺,臨時起意起來造反,七王之間並不協同,王國沒有兵權,也沒有什麼帶兵能打的人才,初期一路勢如破竹,被周亞夫擊潰後一鬨而散各個擊破。而安史之亂,安祿山早有反心,以前有李林甫壓制,後來楊國忠和安祿山結仇,但他沒有李林甫的本事,藩鎮本身就是軍政合一,唐朝最精銳的部隊囤積在此,安祿山史思明多年經營根深蒂固,他們本身都是名將。有備而發,席捲整個唐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橫崗六約離那個高鐵站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