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天哥生子

    薛家就是好大雪的薛家,樂於心機,表面忠厚。所以說在紅樓夢中註定她和賈寶玉的婚姻是悲劇。而林黛玉有一個不算完美的結局。但是薛寶釵是機關算盡終無好,愚痴等閒始善終啊!

  • 2 # 介個啊好

    寶釵肯定不是無慾無求的。

    她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能有一個好姻緣,進京城本身是為了選秀,想成為皇室的女人,無奈落選。之後就是希望與賈府聯姻,嫁給寶玉,所以寶釵在賈府上下深得人心,人人稱讚,尤其得到王夫人的首肯。這一步走得很穩。

    另外寶釵的花籤是牡丹,豔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牡丹本就是富貴的代名詞,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牡丹這個意向,本就承載了世俗的慾望和追逐。

    綜上,山中高士寶釵,絕不會是一個無慾無求之人。

  • 3 # sunjin6278

    山中高士,用來形容薛寶釵正合適,說她無慾無求,就有點兒不對頭了,其實她是無慾中的有欲,無求中的有求。

    她手法高明,不是大觀園其他姊妹們所能匹敵的。薛寶釵進京來幹什麼?是進京參加皇宮選秀的,她很羨慕賈元春,對寶玉說:“那上面的才是你姐姐。”薛寶釵滿腦子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時時想讓自己光宗耀祖。她恨鐵不成鋼,恨自己沒有一個好哥哥,沒有一個給薛家爭氣的好兄弟。她想做楊貴妃,她幻想著自己能被皇上寵幸,達到“三千寵愛在一身”,進而達到兄弟姐妹在她的福廕下,都裂土封侯。後來當得知自己沒能參加入宮選秀,希望落空,她開始考慮她下一個目標,那就是能嫁給寶玉,成為賈家的媳婦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她盡力裝扮自己,把自己裝扮成標準的淑女形象,在賈府表現得寬容大度,無慾無求。她把自己的衡蕪院裝扮得清清白白,除了筆墨紙硯,屋內樸實無華,就連老祖宗看了,都覺得寶丫頭太無情趣了,忙招呼王熙鳳給寶丫頭送些花草帳幔過來,給屋內裝飾一下,並極力稱讚寶丫頭懂事。她精心謀劃,早有打算,因此選秀一沒希望,她就拿出了自己的第二套方案,拋出了金玉良緣之說,透過鶯兒之口,向眾人傳達了一個資訊,說她薛寶釵將來非得配一個有玉的公子才行。表面上她不爭不求,甚至還打趣寶玉和黛玉,但內心卻時刻想著如何才能爭到賈寶玉。她利用自己的偽良善心,透過自己和黛玉遭遇的相同處,來打動黛玉,透過關心黛玉身體,讓黛玉錯誤感到以前自己錯怪寶姐姐了,覺得寶姐姐其實是個好人。從此讓黛玉放鬆了對薛寶釵的嫉忌之心,成為了最親密的好姐妹。接著薛寶釵又透過自己的聰明賢惠寬懷大度,贏得了賈府上下的歡心,都覺得黛玉小性不好相處,寶釵更寬和平易近人。寶釵對黛玉的溫柔一刀,讓黛玉感不到,還以為她寶姐姐對自己最貼心最好,讓賈府上下同心一意認為寶釵才適合做賈家的媳婦兒。最終在不知不覺中,硬生生拆散了木石前盟,實現了她夢寐的金玉良緣。一些紅學家竟錯誤地認為寶黛並沒有爭婚,說什麼高鄂、程偉元續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寶黛爭婚,完全是對曹雪芹的侮辱,真不知這些紅學家們腦筋歪到哪裡去了,研究《紅樓夢》竟研究傻了,一個最普遍的社會現實,竟天真地認為不會發生?

    賈寶玉其實心裡最清楚薛寶釵的虛偽為人和不可告人的陰謀,但賈府上下,眾人皆醉,他這個清醒者也是百口莫辯,只能眼睜睜看著可愛的林妹妹魂歸離恨天,他最後也只能用出家當和尚來抗爭眾人的不清醒。

  • 4 # 滄浪讀詩會

    薛寶釵詩及性格探討

    凝暉鍾瑞 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王和尚解讀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重要人物之一。曹公在文中如此介紹寶釵的性格“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首先薛寶釵端莊嫻雅,謹守大家閨秀的本分,她很少發表意見,個性也不很突出。其次,寶釵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並且善於逢迎別人,總以息事寧人為上。第三,寶釵非常博學,她的學識和素養絕不在黛玉之下,只是寶釵不顯露自己,低調並且安分隨時。第四,寶釵此人,性格比較冷淡,與人多保持距離,有種凜然不可侵犯之威,雖然她隨和低調,但是絕不可褻玩。

    因此寶釵的性格可以用“藏”“博”和“冷”字來形容。

    寶釵之藏,在於她隱藏自己的才學和真實內心,很少批評別人表露意見,並且從不摻和別人的事情。這種藏是非常聰明的藏。另外,寶釵性格比較謙和,也比較壓抑內心,所以她說話辦事很符合家長對其的要求。寶釵之博,在於寶釵不僅僅在詩書上下功夫,對其他學問也一樣留心,並且對人際關係和家庭瑣事都看眼眼中。寶釵雖博,但是極少顯露,這是她善“藏”也是她“冷”的原因。寶釵之冷,在於寶釵雖然在賈府穿梭來往,但是她極少發表意見,並且從不參與。在賈府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寶釵之冷是一種聰明也是一種自保。

    但是也有評論者論及,寶釵之“冷”恰恰反映了她內心之“熱”,寶釵對仕途經濟的熱衷,對寶玉有意無意的過分關心和在意,以及在“賈探春興利除弊”一回的初露崢嶸,都顯示寶釵“冷”之外的“熱衷”。另外,有論者論及,在《紅樓夢》結尾處“情榜”,寶釵之定評應為“無情”。因全書未完,和尚不做猜測。但是細考“無情”二字,也確實符合寶釵之心。(此“無情”後文會論及,在此不贅。)

    然則寶釵即是與黛玉所相對的“惡”麼?和尚不以為然。寶釵之端莊和深慮,符合當時大家閨秀的定位,並且以臺灣歐麗娟老師的論點,寶釵之“博”“藏”和“冷”恰恰是古聖賢所具備的品格。以和尚來看,寶釵恰恰是世俗中的閨秀,與黛玉之仙才逸品相對。這不是寶釵的缺點,恰恰是寶玉現實中理想的物件,而黛玉則是寶玉心靈上的知己,雖美好照心,在現實中卻難實現。

    關於寶釵之性格,後文會繼續補論,暫且看詩。

    以詩法來看,寶釵之詩是典型的頌聖作品,寫得典雅含蓄,大氣莊嚴,而寶釵的性格在詩中也有顯露。看其題目“凝暉鍾瑞”,即可知此詩莊重,“暉”用“凝”寫其端莊;“瑞”用“鍾”,寫其厚重。

    首聯“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點出大觀園在帝城之西,“芳園”“帝城”雙舉,園為“祥雲籠罩”,開篇即寫得大氣,緊扣“頌聖”題目。用詞華美,極盡誇張渲染之能事。二聯“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二聯轉入寫大觀園內景,“柳”為“高”,“篁”為“修”,用字皆典雅,符合詩大氣端莊的品格;而“鶯出谷”“鳳來儀”,寫得院內鶯歌啁啾,熱鬧非凡,“喜”字則寫出元妃省親,賈府人人臉上均帶喜氣,而“鳳來儀”又暗用“有鳳來儀”的典故,如此寫元妃省親,非常合理典雅。二聯以景寫情,以景寫人,寫得含蓄蘊藉,很有韻味。

    三聯“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這句從句意上來看多是吹捧讚頌之意。元妃省親,詔眾弟妹寫詩,是為“文風”;元妃省親略盡孝道,並且感念皇恩浩蕩,是為“孝化”。這句直筆寫省親之事,對仗工穩,用字斟酌,可見寶卿之用心。

    值得指出的是,寶釵此詩並未著力刻畫大觀園之景,而是寓情於景,以景寫人,從手法上比李紈迎春輩高出許多。

    尾聯“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這聯上句回扣“文風已著宸遊夕”,以“睿藻仙才”來讚美元春題詩,顯得過於誇大,雖屬於頌聖詩固有之義,也反映出寶釵的聰明和內斂。而歸結到自身上時,她寫“自慚何敢再為辭”,此句顯得謙恭低調,表現出寶釵的深沉老練性格。與探春“奉命何慚學淺微”之自信昂揚形成對比,寶釵之性格也呼之欲出了。

    值得著重指出的是,寶釵的詩章法謹嚴,用字精準,氣脈得體,可見是用心結撰之作。雖然寶釵表面對事多不關心,但是一到正經場合,寶釵之做派行為,依然滴水不漏。有趣的是,後文寶玉叫寶釵姐姐,而寶釵笑道“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這句是否看出,寶釵對元春之奢華尊貴,略有一點豔羨之意呢?寶釵本是為進宮選才而進京的,雖然文中並未交待寶釵候選的結果,但是根據文中推測,寶釵應該是落選了。那麼此時的寶釵是怎麼樣一種心境呢?讀者可自思。

  • 5 # 魚悅龍門

    當然不是。

    薛寶釵在眾人心目中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大家閨秀,賈府上上下下的人,幾乎都覺得她人好,但是,人好並不意味著無慾無求,反倒有可能是透過這種讓大家認可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欲求。

    有三條理由來證明這一點。

    一、獲得眾人的認可,為以後在賈府生活打下基礎。

    《紅樓夢》中,寶釵和黛玉幾乎是對比著寫的兩個人物形象。寫黛玉,突出她的任性、小心眼、愛哭、傲嬌;寫寶釵則反之,她溫柔可親、端莊大方、待人隨和。你幾乎找不到她身上的缺點。

    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當然是為了刻畫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拋開黛玉不說,難道寶釵真的沒有脾氣,真的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只是一個簡單的好人?

    我不這樣認為。

    我認為,寶釵進賈府目的名義上是為了備選才人,但後文再未提及此事。聰明如寶釵,想象自己的將來當然是要在賈府立住腳。她心裡,是想當賈府未來的女主人的,但又不能明說。怎麼辦?用行動來說話。

    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女孩,怎麼用行動來說話?

    那就是隻做符合人們心目中對好女孩要求的事。先把口碑攢起來,以後的事還不是水到渠成?

    二、用佩戴的飾物引導人們往她設想的目標上靠攏。

    寶釵進賈府時,佩戴了一個金鎖,上邊還刻的有字。所以,她的金鎖一露臉,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寶玉生下來時含著的那塊通靈寶玉。金玉良緣,簡直是天作之合。

    再加上兩人門第相當,地位般配,結為婚姻,不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嗎?

    所以,不管這個金鎖什麼來頭,寶釵的用意不言自明。後來,為了沖喜,情急之下寶釵和寶玉結婚, 換作黛玉,是會斷然拒絕的,可是寶釵, 不僅沒有任何怨言,反倒是正合她意。

    三、利用自家的親戚關係穩固自己在賈府的地位。

    王夫人和薛姨媽是親姐妹,這樣鐵的關係,孰人能敵?在那個流行親上加親的時代,兩家聯姻,合情合理。

    薛寶釵當然深諳這種關係的重要性,所以,儘管她一直拿寶玉和黛玉開玩笑,可她心裡,其實是渴望和寶玉在一起的,只是,寶玉的心思不在她那裡。

    就連薛姨媽也是表面上撮合寶玉和黛玉,但心底裡,她肯定是希望女兒嫁給寶玉,這樣,上有王夫人罩著,下有寶玉在賈府中獨特的地位,薛寶釵成為賈府中實際的管家,還不是遲早的事兒?

    總結以上三點所述,說山中高士晶瑩雪無慾無求,估計明眼人誰都不信。

  • 6 # 暮光之城破曉668

      《紅樓夢》裡,有誰是真正無慾無求呢?應該是沒有的吧,賈母什麼都有,也求個兒孫繞膝,王夫人求神拜佛,圖的是個心靜心安,賈政官場不順,奔波處處也是為著來個青雲,賈寶玉求的是姐妹們長長久久地在一起,林妹妹求的,是寶玉的一心一意,有誰會沒有慾望呢?不過是因為掌握資源的多少,表現出來的程度不一罷了。薛寶釵也是一樣的,她並不是真的無慾無求,雖然看起來,她似乎什麼都不在乎,但其實,她很在乎世俗的人們看重的東西,至少我的感覺是這樣。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曹雪芹只用了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了一個活靈活現的薛寶釵,一個雍容華貴、端莊大方、隨分從時的大家閨秀形象。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被視為是“豔冠群芳”的“牡丹花”,這與其身上所具有的“閨秀”氣質是分不開的。“閨秀”指的是古代大戶人家才德兼具、未出閨閣的女兒,薛寶釵出身於皇商世家,論父輩,她是紫薇舍人薛公的後代,論母家,她的母親薛姨媽是金陵世家王家的小姐,出身不可謂不高貴;論才學,她是“無書不知”、“雜學旁收”的“蘅蕪君”;論德行,她是端莊自持、為人敬服的“停機德”;論為人處世,她是隨分從時、顧全大體的“好人緣”……試問,一個出身高貴、有才有德、端莊賢淑的女子,不是“大家閨秀”又是什麼呢?

    而這“閨秀”二字,正是儒家思想的產物。在儒學士大夫看來,女子就應該修德自持,未出閨門時是端莊大方的淑女,嫁人之後就是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薛寶釵作為“閨秀”的典型代表,無疑是在沿著“淑女-賢妻-良母”這條路前行的。

    在大觀園,寶釵生活在雪洞裡,看起來的確是無慾無求的,薛姨媽等一再強調這姑娘性子冷清,不愛花啊粉啊什麼的,但誰都知道,不愛打扮的寶釵,常年不離身的,是一個沉甸甸的金項圈,還時常讓它保持黃燦燦的形態,本來也沒什麼,但一扯到金玉,就很能說明問題啊。寶釵被人評價"隨分從時""藏拙守愚""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可是在寶玉身邊,她可曾藏過拙守過愚?可曾“一問搖頭三不知”?她在贊同襲人指責寶玉不該大清早就去瀟湘館失了分寸時,可曾想到她也是大清早就從蘅蕪苑跑到了怡紅院也是有失分寸的行為?寶釵的表現,常常與她的人設相悖,卻有一個好名聲,若沒有些心機,誰又會相信?寶釵對賈母等人的各種誇讚,對各位姐妹的交結,對各色下人的種種,在各種聚會場所有意無意地表露自己的博學,無疑是有所圖的。

      別的不多說,一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就是最好的明證。寶釵的青雲之志,在宮中,在府中。

      她博學多才,眼光高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雖然我也不是釵粉,但是平心而論,寶釵是最符合世俗的人才。她出身富貴,相貌上上,待人接物圓融,才學過人,以淑女自律,她的理性,冷靜遠遠不是一個少女能有的,很像一個飽經世事的老吏,冷眼看世間一切。在作者的設定裡,是因為寶釵常年服用冷香丸的原因,“歷著炎涼,知著甘苦,雖別離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冷香丸的理性,壓制了她內心感性的那一部分,她的慾望是有的,但被壓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mix2和OPPO R15哪個更容易拍出好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