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魅族科技5月15日發出內部郵件,再次做出人事架構調整,相繼調整人員,該如何看待?魅族和魅藍再度進行合併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7
回覆列表
  • 1 # 淡紫心琳

    公司在不同階段就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我個人理解,此次合併如果硬要說是有特殊原因,更多的可能在於業績壓力。

    當初之所以有魅藍,也是想多線並行,低端和中高階一起發力發展,但就現階段來看,兩大事業部的發展並不樂觀,魅藍相對於魅族來說,不管是銷量還是聲譽,都比魅族高。這樣的情況會給消費者一個潛在的印象,魅藍=魅族=低檔機。因此合併更利於魅族整合資源,而且精簡組織架構,能更有效率的聚焦業務。

  • 2 # 羽度非凡

    如果這條訊息屬實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按照魅族目前的現狀來說,如果依然沒有任何動作才更危險,只不過這樣的調整對於魅族的消費市場是否有效,還有待市場使用者的進一步驗證。

    從去年的魅族Pro7釋出之後,由於這款手機受到的不僅僅是普通網友的吐槽,而且就連不少忠實的魅友也無法接受魅族Pro7 Plus的首發價格,所以魅族Pro7系列的銷量可想而知。不過深挖魅族Pro7系列新機被吐槽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和魅族Pro7系列產品採用的處理器有關,當時魅族與高通還沒有達成和解,於是魅族Pro7採用的是聯發科的處理器。

    聯發科的處理器雖然在高階效能方面不及高通驍龍系列處理器,但是在中端市場也能夠滿足普通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將一款搭載聯發科處理器的產品定價超過高通驍龍8系列的旗艦產品,在價效比方面讓使用者無法接受,而提高成本的地方不是硬體效能方面,而是魅族Pro7系列背後那塊據說投資幾百萬美金的副屏,而這塊副屏的實用性又不太高,所以被認為一塊“雞肋屏”。

    此後魅族的子品牌魅藍由李楠帶隊獨立出來,而此時正好魅族與高通的關係達成和解,於是魅藍獨立出來釋出的第一款手機——魅藍Note6,而這款手機也正是因為搭載了高通的驍龍處理器,所以在銷量方面才有了回暖的跡象,而魅族也透過魅藍的這款手機看到了新的希望。此後魅藍又釋出了魅藍E3,同樣在銷量方面也沒有太差。

    作為魅藍的母公司,魅族的沉寂時間有些過久,創始人黃章在論壇透露將要在魅族15週年釋出自己耗費將近半年時間打造的一款夢想新機——魅族15系列,就在人們對於魅族15系列抱以較高期望的時候,黃章突然又在魅族論壇發聲:魅族15系列只是小試牛刀,真正的重磅產品是將要在8月份釋出的魅族16系列。

    黃章的這一訊息也讓人們對於魅族15系列新機的期望值有所降低,而事實上當4月22日魅族15系列新機正式釋出的時候,確實也沒有給人太大的驚喜。搭載高通驍龍660處理器,配備5.46英寸顯示屏,在6GB運存當道、8GB運存封頂的年代,魅族15系列依然採用了4GB的執行記憶體和64GB的起步儲存空間,售價方面卻達到2499元起步,128GB儲存空間版本則售價2799元, 這樣的價效比自然也是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一部分人對魅族品牌和創始人黃章已經徹底失望,對於即將在8月份釋出的魅族16系列雖然沒有徹底絕望,但也只是有一絲絲的驚喜期待。最近有媒體爆料稱,如今魅族又一次做出了合併調整,將此前的獨立出去的魅藍又重新合併到魅族。

    當初把魅藍獨立出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魅族科技的上市做鋪墊,如今魅族最近釋出的幾款機型都沒能達到使用者的滿意,而魅藍作為中端手機品牌即便發展地再好,也無法替代魅族科技的地位,魅族與魅藍的合併在產品研發方面應該會更加專注,或許目前魅族需要的就是穩定發展,而不需要去與主流市場競爭,未來魅族能不能再次躋身中國產手機品牌的第一梯隊,看一看今年的魅族16系列就知道了。

  • 3 # 無心隱士

    三國演義裡面告訴我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魅族魅藍重組合並,說白了跟魅族目前狀況有關。負面訊息太多,淨利潤也無法跟以前比較。難聽點,以前分開後基本上帶來的效益就是個笑話。現在只能回頭。

  • 4 # 有態度的土豆

    魅族和魅藍時隔一年之後又要合併了:

    魅族將旗下魅族和魅藍品牌合併到一起,成立了兩個中心:銷售中心和市場中心,銷售中心全面負責魅族,魅藍手機產品整體戰略,線下銷售業務。而原有的魅族和魅藍事業部下設的銷售職能的部門平移至銷售中心。負責人為李楠。

    市場中心負責魅族,魅藍產品品牌推廣,市場營銷,活動策劃和媒體公關業務。同樣的,原有魅族和魅藍相關市場營銷職能平移到市場中心。負責人為楊拓。

    魅族的股肱之臣,原Quattroporte白永祥卸任。目前看來沒有再擔任任何職務,其COO一職由CFO戚為民兼任。白永祥是在魅族的創始人之一,在魅族做MP3的年代就已經和黃章一起打拼。

    這已經不是魅族第一次進行公司內部結構調整了,在去年的5月份,黃章就對魅族進行了史上結構最大的一次調整:黃章作為魅族董事長兼CEO直接管理魅族事業部,魅藍從魅族系列總分離出來獨立成立一個事業部由李楠管理。

    魅藍誕生

    2014年是魅族非常焦慮的一年,其時黃章還在繼續他的“一年打造一部夢想機”的計劃。魅族MX系列雖然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銷量,但因為產品線臺單一和千元機市場的衝擊,魅族手機整體銷量始終停留在百萬級別。

    但眼見起家還晚一點的雷軍的小米手機銷量已經衝到了6千萬。魅族副總白永祥和李楠再也坐不住了。他們請回了一直在家中辦公不肯來公司的黃章出任CEO。並在2014年底孵化出了“魅藍”系列這個子品牌。魅藍系列主攻的就是當時中國產手機銷量最好的千元機市場,衝著小米“紅米”去的。

    上圖是魅藍1代手機▲

    其後 魅藍系列在兩年中釋出了13款手機,成功的將魅族手機的銷量從幾百萬拉到了兩三千萬的級別。如此魅族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中又有了排名。魅族也因此拿到了5.9億的融資。可以說魅藍系列是扮演了魅族的救火隊員的角色。

    隱憂漸起

    但魅族沒有意識到,正當手機的銷量蒸蒸日上的時候危機也漸漸的來臨。

    為了市場份額的搶奪,魅藍系列釋出了太多的手機,而作為旗艦機型的魅族手機,卻一直起起伏伏。

    2017年魅藍和魅族之間的矛盾全面爆發,魅族在旗艦機型Pro7上用的聯發科P25處理器也被放在魅藍Note6上。要知道魅族Pro7是魅族的旗艦機型 售價在3000以上,而魅藍Note6的售價只有Pro7的一半。這使魅友們紛紛稱讚魅藍Note6的價效比而唾棄魅族Pro7。

    2017年時,老對手華為已經透過P系列和Mate系列手機成功出海。而小米也憑藉Mix手機的引領了全面屏浪潮,市場份額重新回到了第一集團。而魅族在這個時候卻遲遲沒有打造出一款成功旗艦機。

    兩千元以下的低端機市場早已不是各大廠商的主力市場。把魅藍系列分出去也好,再合併進來也罷。都是黃章為了處理魅族和魅藍的關係,調配整個魅族的人力和研發資源而下的棋。

    時間到了2018年,智慧手機市場的爭奪已經進入下半場。2018年Q1的資料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下降21%。

    在手機效能嚴重過剩的年代,其他手機廠商已經在細分化市場和研發能力上投入。 今年華為釋出了第一款三攝手機P20pro,並在手機裡植入了獨立的AI晶片。小米也將建立自己的相機部門,並在手機中集成了AI小愛同學。而魅族還在梳理自己內部各業務部擺正魅藍和魅族的關係,可以說魅族在前半場落後的情況下,後半場起步也晚了對手好幾拍。

    所幸的是剛剛釋出的魅族R15 系列手機贏得了魅友們的口碑,銷量也似乎不錯。這會讓魅族稍稍鬆了口氣。

    黃章接下來會怎樣駕著魅族這艘大船航行?魅族手機在2018年又會何去何從?

    我想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 5 # aliquis唯一數碼

    分分合合,虛虛實實,魅族魅藍合併為哪般?

    分——魅藍成拖累

    由於定價策略、市場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魅族內部認為魅藍的存在使得整個魅族品牌被拖累,從高價高質變成了廉價街機,這使得很多人認為魅族的手機線業務只剩下魅藍。加之魅族pro7不僅消費者寥寥無幾,媒體更是絲毫不感興趣,更表示這個價格和魅藍根本沒法比。

    在多放壓力之下,魅族董事會決定向華為、榮耀學習,讓魅族魅藍涇渭分明,這樣魅族可以繼續走高價的道路,而維持公司運作則靠魅藍的收入支援。

    2016年12月,白永祥首次公開表示,魅族品牌和魅藍品牌2017年將會在銷售渠道和終端上分開,實行雙品牌運營策略;2017年5月初,黃章“出山掛帥”,更新了內部組織架構,成立了魅族、魅藍、Flyme三大事業部,由李楠擔任魅藍事業部Quattroporte,擁有品牌、市場、銷售和產品規劃等全套的職能系統,此舉被業界解讀為魅藍走向獨立的前兆,獨立後的魅藍,啟用全新的LOGO、銷售渠道甚至產品線。 半年後,也就是2017年12月,黃章進行了迴歸魅族後的第二次調整,除原有的魅族、魅藍、Flyme三個事業部之外,魅族把3個原本更低層級的業務提升到事業部級別,包括把海外營銷部升級為海外事業部,電商業務部升級為電商事業部,另外新增配件事業部。

    合——魅藍成救命稻草

    本以為魅藍這個“總是高喊著999”的品牌離開會讓前期造勢的魅族15熱賣,可惜前一代的“旗艦配置”根本毫無起色,內部員工內訌,連黃章自己都不看好魅族15,還未釋出就為16造勢,這波操作讓粉絲媒體都直呼看不懂。

    夢想破碎,終於醒悟過來的魅族這才發現,如今的手機市場已經和當年一家獨大的市場不一樣了,每次釋出新手機,前代手機折價一半大火起來也代表了媒體所言是正確的。

    於是,粉絲眾多競爭力強勁的魅藍又被收納回來,標誌著魅族又要向小米學習,讓魅藍產品線代替魅族m系列產品線(比如價格虛高的魅族m15),但合併後到底能否重振雄風,筆者並不看好。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為什麼筆者不看好魅族這番“折騰”呢?原因很簡單,黃章“做了兩年夢”,現在夢碎了,他卻還不願意睡醒。

    簡單點來說,魅族曾經的匠心工藝、,小而美的堅持都成了泡影,看見自己越來越落後,保持初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大家都知道,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O,如果魅族保持初心,就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個狀態,仍然朝看,只會徹底喪失魅族品牌的意義,淪為大眾手機,僅靠flyme將再難翻盤。

  • 6 # 柯基閒聊

    答:重新合併不代表以前決策的錯誤,這是公司在不同時期對業務方向的一個理性改動,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個人一直感覺一個公司分設兩個品牌並不能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而是為了在市場中佔據份額,保持品牌佔有率,在高階和低端機使用者中保持品牌。但到底不是一個最佳的方案,在如今國內手機市場激烈廝殺,並且總體下滑的背景下。

    合併原本分設的兩個事業部,會使公司內部運轉效率更高,更能在市場中站穩腳,如果還繼續分設,只會使公司運轉臃腫,不僅需要在高階,低端機方面來回顧及,更容易在某個方面的失守,而導致品牌形象的損害。所以這次合併是魅族的必走之路,但並非是逼到絕路。在合併訊息證實後,魅族的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

    合併兩個事業部,調整出兩個中心:銷售中心和市場中心。

    這也是創始人黃章,再度復出後的第三次重大組織架構的調整。其實在一次次的改組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魅族遇到了窘境,銷量下降,品牌口碑下滑市場份額被爭奪等一系列問題。

    在這種環境下的魅族,能否重現“小米奇蹟”,這需要時間來回答

    大家都知道,小米在經歷了2016年的急劇下滑後,透過調整努力贏來了

    2017的奇蹟增長,在產品上第一個真正推廣了全面屏概念,推出了MIX系列高階機,

    推動了整個手機行業18:9全面屏的發展,同時又請吳亦凡作為代言人,在小米5x上也取得了巨大的銷量。反觀魅族這兩年推出的系列手機,都是不溫不熱,去年主打雙屏的魅族pro7銷量慘淡,本被寄予厚望的機型被人飽受詬病,同時又有大量高管離職,確實給魅族是的不小的震盪。

    魅族若想奇蹟還生,還需有拿的出手的作品

    今年魅族的夢想機魅族15plus的表現,作為黃章再度出山的作品和魅族15週年紀念,也竟被創始人本人說是“小試牛刀的作品”,其結果也可想而知,被粉絲罵慘,16:9也被稱為全屏,顏值低,效能不比旗艦機,設計過時,使得15plus就像印度的“阿瓊”坦克一樣,還沒出世就已經過時,也令其追隨者大失所望。只能被寄予厚望的魅族16能像小米MIX一樣,引領行業嗎,實話過點難,在現在行業內都在追求真正全面屏時,在全面屏都沒真正做到的時候,行業也很難再去追求另一個潮流,而魅族再重大調整的情況下也很難說再有什麼更好的創新,就連一直被人們“高價低配”的vivo,現在都有了vivoAPEX這種概念機,以創新為核心的魅族居然沒有任何令人震奮的好訊息,只能說魅族的命運多舛,但沒有窮途末路。

    說到最後,魅族這次的合併,真的是很有必要,也是魅族全力一搏的好機會

    反觀同屬一家的藍綠兩廠還在如今手機市場下街頭廝殺導致的市場份額以及銷量的雙雙下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婆反對媳婦“無痛分娩”,怕影響孫子,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