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先生—歷史頑主

    既使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無法滅亡掉清政府,最多隻會延長太平天國存在的時間,原因如下:

    1、政治上,太平天國的政治綱領不符合中國實際。西漢以來,新王朝推翻舊王朝後,必然以儒家為治國思想,儒家文明講求仁義禮智信,符合小農經濟,也有力的維護了封建秩序。東漢推翻“新”朝,唐朝推翻隋朝,元滅宋,清滅明,都是奉儒家思想為正統的,這樣才能快速的爭取民心。太平天國奉基督教為正統思想,這是西方的思想文明,中原大地並無多少人信奉。後來,太平天國刪儒家經典文疏,搗毀孔子畫像,更甚者毀滅寺廟、道觀,為世人所不容。曾國藩在討太平天國的檄文中說到“舉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荊。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太平天國因此沒有吸引到知識分子的加入,人才匱乏,難以維持長久統治。

    2、經濟上,長期戰亂,江南日漸蕭條,聖庫制度也不利於經濟發展。江南本為膏腴之地,農業、商業發達,但是長期戰亂,農田荒蕪,後期更是難以徵糧。經濟上並沒有像清政府那樣沿路設卡徵稅,而是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實行聖庫制度,留足口糧,一切交給聖庫。農田均分,物資交由聖庫,這種平均主義挫傷了轄區內人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兵源、財源日漸衰竭。

    3、在軍事上太平天國犯了一系列戰略錯誤,難逃被消滅的命運。太平天國在1853即早早定都南京,南京城駐紮了大量的太平軍,革命力量從進攻轉為防禦,導致北伐、西征的機動兵力不足。北伐兵力不足,孤軍奮戰,最終失敗了,損失了一大批優秀的將士。後來又盲目排外,沒有及時聯合外國來共同推翻清王朝,反而使清政府和外國聯手來絞殺太平天國。太平天國不重視水軍的發展,湘潭戰役失敗後,太平天國水軍力量損失殆盡,再難恢復。相反,曾國藩率領的湘軍不斷髮展壯大水軍力量,後期在長江水面上難遇對手。

    4、在領導力量上,主要領袖的能力不強。洪秀全自身領導能力不強,無法領導太平軍走向勝利。既使沒有天京事變,洪秀全在1853年進城後對政事就撒手不管不問,主要由楊秀清負責。這種虛君政治的局面也難以維持,楊秀清肆無忌憚的張揚,殺伐過重,逐漸失去了民心,北王、翼王、燕王等大批太平軍將士心懷不滿,既使楊秀清不死,也會逐漸走向失敗。後期,洪秀全在“主是朕做,軍事也是朕做”的思路下,主動理政,弄的一塌糊塗。分封了兩千多個王爺,導致王爺間互不聽從命令,拒絕李秀成讓城別走的建議,導致天京城破,天國覆滅。

    總之,太平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不是清政府的對手,難以持久,既使沒有天京事變,也無法推翻清政府。

  • 2 # 卓爾艾米

    由於近期網路上關於太平天國的抹黑言論的泛濫,導致很多人莫衷一是,對導致太平天國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內訌,不以為然,甚至輕描淡寫,更甚至於誇大其詞地否定太平天國的主張,但這些言論都是極其片面的,是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那麼,若無天京事變,太平天國能否滅掉清朝呢?答案是肯定的。

    (拜上帝教的主張和制度深入人心,百姓擁護愛戴!)

    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後,由六王“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石達開,韋昌輝”形成的領導團隊功不可沒。他們一路攻城拔寨,戰無不勝,先後佔領永安,長沙,武漢,南京等多座城市,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應者雲集,天下歸心,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影響了半個中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規模之最。其思想,主張,制度,理論都得到了檢驗,《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按照周禮建設軍隊,制度嚴格,紀律嚴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勢如破竹。)

    建都天京,標誌著歷史的天平本來已經偏向了太平天國一方。此時,太平天國的力量已經明顯超過了清廷一方。對此,太平天國的老對手曾國藩因連戰皆敗,近乎絕望,已完全失去了和太平天國繼續較量的“信心和勇氣”。他不無悲觀和無奈地對太平天國表達了由衷的讚美,認為太平天國能打勝仗是因為“奉其天父天兄邪說,至死不移”的“信仰”才形成了太平軍將士“同仇敵愾,所向披靡”的“勇士氣概”。而之所以讓曾國藩頂禮膜拜的太平軍戰鬥力正是“拜上帝教”展現的巨大威力。“有飯同食,有衣同穿,耕者有其田,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成就了太平天國攻無不克,凝聚人心的成功基石。(太平軍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王者之師,摧枯拉朽,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然而,“天京事變”卻讓本已唾手可得的江山失之交臂,功敗垂成,令人扼腕嘆息。據此,我們來分析“天京事變”造成的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艾米認為,天京事變至少造成了六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其一,太平天國的信仰力量被嚴重摧毀,烏托邦式的美好未來受到質疑。事變中,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先後被殺。事變後,最有統帥才華的石達開被逼出走。

    其二,領導核心被破壞,“戰神團隊”蕩然無存,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事變前,洪秀全主抓政治,楊秀清主抓軍事,可以說雙管齊下,奠定一個個軍事勝局都是志在必得。楊秀清的軍事指揮才能是有目共睹的,洪秀全的演說能力無人能敵,他對上帝解說“乃是玉皇大帝”令人深信不疑,而在與洋人接觸後,他解說上帝就好比是基督,可見其高超的外交能力。

    其三,戰鬥意志下降,造成人心渙散,戰鬥力嚴重被削弱,“戰狼傳說”不再被迷戀。來自兩廣的將士,被稱為“狼兵”,一路勢如破竹,“老兄弟”是骨幹,是戰鬥力的保證,他們被韋昌輝肆意濫殺,死傷殆盡,血性被磨滅,勇氣被挫傷。

    其四,內部向心力被瓦解,信任危機如洪水肆虐。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俊本來對天國忠心耿耿,是難得的帥才,多次挫敗清軍進攻,令敵人聞風喪膽,驚聞天京事變全家被殺的下場,思慮再三投降了清廷,周邊數十萬太平軍被他瓦解。

    其五,事變後,洪秀全加強皇權,任人唯親,重用親屬,排斥、疏遠、冷落幹才。洪秀全重用自己平庸的兄弟,疏遠石達開等帥才,一意孤行,形成眾叛親離的局面,一發不可收,最終逼走石達開,造成天京事變後,軍隊核心領導層徹底毀滅。(石達開曾是中流砥柱)

    其六,造成軍事態勢發生了鉅變。戰爭實力對比的天平開始向清軍一方傾斜。不但如此,曾國藩發揮了其善於欺騙世人的手段,派人滲透潛入太平軍中,利用其炮製的討粵匪檄文,散佈各種謠言,拉攏腐蝕太平天國內部的投機分子,他們挑撥離間,煽動逃亡、叛變,刺探軍情,給太平天國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另外,事變後,列強公開支援清廷,清軍實力增強。而曾國藩趁機大練湘軍,清軍實力進一步增強。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沒有天京事變的發生,太平天國無論是理論、軍事和實力都具備了推翻滿清的可能性。

    那麼,網上流傳的太平天國“反孔孟,反天下讀書人,不得人心”是真的嗎?!答案昭然若揭:都是假的。(太平天國倡導男女平等,女性在戰火和硝煙中成長)真相是,太平天國不但不反孔孟,同樣宣傳四書五經。他們宣傳孔孟的四書五經刊印本有的至今儲存在國外!他們也不反天下讀書人,太平天國開科取士,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有人說,太平天國搞“聖庫”制度,是搞平均主義。其實,太平天國施行的是戰時計劃經濟,“一切繳獲歸公”這是無可厚非的,試想,每個戰士腰纏萬貫能打仗嗎?!更何況,太平軍有大量家屬隨軍,聖庫制度保證了有限的物資資源可以最大化的分配。事實也證明了這個制度的正確性。天京被攻破後,僅剩的一萬多太平軍和家屬共三萬人選擇了和清軍同歸於盡,戰鬥到最後一刻,令人無不為之動容!尤其是,天京保衛戰,清軍十萬攻城,如果不是用炸藥破壞城牆,清軍很難攻入城中,可見太平軍的頑強戰鬥力不容小覷。

  • 3 # 讀史品生活

    答案很明顯:不能!

    首先要明白,天京事變雖然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誌,但不能反過來說,太平天國滅亡是因為天京事變。

    這,顯然高估了天京事變對整個格局的影響。要知道,太平天國存在14年,天京事變之後還延續了長達8年的時間呢。

    其實,無論有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都必然走向失敗!

    太平天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興起,並不是洪秀全搞出的拜上帝教多麼吸引人(其實最開始打得旗號還有“練拳”,就是武術+傳教),而是因為清政府本身搞得民不聊生,人們活不下去才會轉投太平軍,就是要尋個活路。

    以兩湖地區為例,一年多就有幾十萬人加入。有人說是因為太平軍“裹挾”,其實不對,大可以跑嘛。

    根本原因在於,當時兩湖地區人口過剩,土地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人口增長速度,而且還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再加上天災頻繁。

    換句話說,人們加入太平軍,並不是真的信奉什麼拜上帝教,而是因為有飯吃。其實,當年馮雲山、楊秀清等人最早搞宣傳時,就是許諾給貧苦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擺脫這豬狗不如的生活。

    天京事變後,有首歌謠這樣唱:“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袱回家去,還是當長工。”

    這一句話就充分說明了人們加入太平軍的真實目的:跟著洪秀全闖一闖,萬一推翻了清朝,打下了天下,就可以榮華富貴,起碼可以翻身。

    所以,太平軍裡戰鬥力真正強盛的,還是原來的廣西人,一場北伐就把大清朝攪了個天翻地覆。那些後來加入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

    尤其是太平天國後期的擴軍,簡直如同兒戲,一味只強調軍隊的規模!對於那些來投降的清軍,也沒有淘汰和改造機制,導致後來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叛降浪潮!

    所以,太平軍動輒號稱幾十甚至上百萬部隊,其實只是個數字!

    當然,太平天國之所以能持續十幾年,靠的是一大批卓越的軍事將領,無論是楊秀清、蕭朝貴,還是石達開、李秀成,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但是,太平天國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知識分子嚴重匱乏!

    沒有知識分子,太平天國就無法建立起一個正常運轉的社會機制,宗教、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法律等各方面都是一片混亂,失敗是遲早的事。

    (諸如:男女分營、毀掉家庭、恢復嚴刑酷法、成立刪書衙等,都奇葩得很)

    知識分子為啥不來?

    原因很簡單,太平天國推翻孔廟,還焚燒儒家典籍。在很多讀書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在滅絕傳統文化。

    所以,他們不僅不會支援太平天國,反而採取堅定地鎮壓態度。我們看,當時多少讀書人投筆從戎,在一片亂世中成就自我。

    曾國藩寫的《討粵匪檄》大致道出了當時傳統士人的心聲: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聖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維護封建名教當然是我們反對的,但太平天國的激進做法如果成功(其實洪秀全骨子裡還是個儒生),後果更嚴重。錢穆就評價說:

    “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失敗了。”

    最後,太平天國無法與清政府抗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那就是:西方列強站到了太平天國的對立面。

    綜上,即使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無法滅掉清朝!

  • 4 # 端木賜香

    雖然歷史無法假設,但大致的推理還是可以的。依我看,即使沒有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基本上沒有滅掉清朝的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簡要從四個方面說一下。

    首先,指導思想方面有重大缺陷。理論上,太平天國是要建立一個神權王國,為達此目的,在起義前期,洪秀全是極力反對儒家文化的,太平軍肆意搗毀孔廟,無端殺戮讀書人,把本來對太平天國充滿好感的知識分子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給信奉儒文化的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到了後期,當他們意識到需要利用儒文化的時候,又無法調和儒文化中的等級觀念和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觀念之間的矛盾,使領導人之間、領導層與民眾之間形成了無法解決的內部障礙,存在重大的理論缺陷。

    其次,政治制度方面的缺陷。太平天國前期,機構較為精簡,上通下達,行動迅速,但到了中後期,大量封王,文武不分,各自為政,管理混亂,行政效率低下,與統一部署、統一協調的清政府有很大差距。

    其三,生活層面的腐敗。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時,腐敗已現,定都天京後,諸王大造宮殿,強徵民女,無不妻妾成群,卻不允許普通士兵夫妻團聚。起義時所標榜的“平均主義”已自我踐踏得蕩然無存,士心漸離,民心不依。

    其四,軍事力量的減弱。永安突圍前,洪秀全給大家描繪的是“金磚金屋光煥煥……男著龍袍女插花”的美好前景,許多參加起義的農民都是奔著升官發財睡地主的小老婆來的,結果呢,地主的小老婆睡不成,官升不了,繳獲的“金銀綢帛寶物等項”還“不得私藏”,必須“交歸天朝聖庫”供領導層揮霍,還有多少人會心甘情願的賣命呢!

    天京事變,其實就是內部障礙——理論、制度、生活、軍事交織起來而爆發的危機。它是結果,不是因。只不過,結果,會變成下一步的因。所以,天京事變是必然的,沒有天京事變,也會有其它變。 “打起包裹回家去,還是當長工”終究會成為下層兵士的第一選擇。這就叫人心散了,神仙也無力,何況洪秀全離神仙遠著呢,魔妖還差不多。這樣的魔妖,還想著滅掉滿妖,真以為這個世界是比妖的麼?人家再妖也沒你妖哈。人家好歹是正常。

  • 5 # 傑哥講故事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太平天國已經走下坡路,被清軍圍著大。只能說如果沒有發生這個事件,如果時局有變,就有可能改變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視劇《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