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沒時間的濤濤

    眾所周知,素食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膽圓解,防止動脈硬 化,於是就有人為了保持體型而成為堅定的素食主義者。但營養學家提出一味吃素也不對,原 國如下:一是人每天必須要從肉裡攝入一定量膽固醇,適量的膽固醇有利於預防癌症。

    二是單 純吃素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容易引起消化道腫瘤。三是維生素B,攝入不足。四是由於蔬 菜中普運缺鋅,因此,素食者也容易嚴重缺 鋅

  • 2 # 百吃不厭7

    謝悟空答,現在很多專家提倡吃素對身體如何等好,就有些人不敢吃肉了,甚至任何肉都不敢吃一點,我覺著這樣也不完全對,前幾天有朋友找我我煮排骨招待,湯上面復了點油花他非打出耒,但他的身體壯況遠不如我,哺乳動物一般是都吃肉,肉的熱量和蛋白質決對高於其它食品,要光吃素啃定缺乏營養,歷史上北滿進中源和漢人交站証漢人打不過他的源因一是他們騎馬省力,二他們以肉為主食人有勁,己前我見過報導,凡是僧人死後化驗都是缺乏營養,還有報導,內蒙,青海,新疆人多數以肉為主食為什麼沒有高血壓,和糠尿病,因為他是牧民,騎馬放牧馬跑起來那種振動非常消耗體力,吃葷後主要看你運動量如何,吃的好又不動啃定不行,非得病不可,生命在於運動是千真萬確。

  • 3 # 牽手玫瑰2

    葷素搭配,平衡營養,合理膳食,講究科學。人是雜食動物,長期吃素會缺少蛋白質,造成下肢水腫,甚者全身浮腫蔓延,我是膽結石未做手術,長期吃素下肢水腫,還要吃藥治療,其他不再贅述

  • 4 # 科學執著者

    首先無論從營養醫學還是流行病學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吃素對人體健康有利。

    下面我針對大多數素食者的普遍錯誤認識,重點說明兩點。

    素食者認為,素食有助於長壽,這是誤區之一。蛋白質是人體任何細胞組織的主要成份,而動物蛋白是優質蛋白,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這是所有植物蛋白不可比擬的。因此,要想長壽,適當吃些肉類還是必須的。

    素食者認為,素食有利於減肥,保持身體勻稱,利於健康,這是誤區之二。肉類中含有左旋肉鹼,素食中沒有,而左旋肉鹼恰恰是脂肪燃燒的重要元素。所以,要想科學減肥,適當的吃些肉類是必須的。

    因此,健康長壽並不是吃素能夠達到的,均衡飲食才是關鍵。

  • 5 # 安平解裘康愛線上

    謝謝邀請。 吃素不吃葷大概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因為信仰,例如信仰佛教不殺生,戒絕一切動物類食品。其二是以為素食有利於養生,也不吃動物類食品。 從營養學角度考慮問題,以素食為主、吃少量的動物類食物有利於健康,但是絕對不吃動物類食品就會走向反面,對健康不利。理由如下: 1,植物蛋白大多數都是不完全蛋白,吸收利用率不高。還有一個除豆類之外的其他植物類食品蛋白含量不高,例如大米蛋白含量8%左右,麵粉的蛋白含量為11%左右,按照成年男性每天最低蛋白質需求量70克計算,單純吃大米至少要吃900克,這樣能量物質就會超標,造成肥胖症等不良後果,如果減少飯量,又會造成蛋白質缺乏。所以每天必須要吃一定量的豆製品才能實現蛋白與能量物質的均衡。 2,許多維生素類物質在植物中含量不高或者是沒有。例如,維生素B12,維生素B2,植物中含量很低,單純素食,會造成這些維生素缺乏,不利於身體健康。 3,素食中有些微量元素不多,例如,鋅、錳、鉬、鉻、鈷等元素,只有動物類食品含量高,長期素食,會造成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利於身體健康。 綜前所述,絕對素食主義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確的飲食比例,最好是植物類食品65%,動物類食品30%,脂肪類5%。吃飯7成飽,每天運動30分鐘,每天至少和6杯水,多吃水果和新鮮蔬菜。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如果就是喜歡吃大魚大肉,只要感覺開心也不錯,畢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6 # SafeLanding一路順風

    有人認為素食就只應該側重蔬菜水果,但實際上蔬菜中缺乏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B12、鐵元素、鋅元素等營養物質。盲目只吃素,很有可能引發營養不良,貧血、腦缺氧等一系列問題。為了彌補動物性食物所帶來的不足,素食者可以適量地攝入一些一定比例的穀物或雜豆類。在保證麵食、米飯的基礎上,搭配食用這些,以發揮蛋白質互補的作用,提高多種營養。因為平衡膳食能最大程度上保障人體營養需要和健康水平。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薯類、以及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滿足人體的健康需求。

  • 7 # 和你攜手健康人生

    謝悟空邀請,吃素在社會上很流行,大概有二種人,一種人是信佛教的,第二種人是透過不吃葷想健康長壽的,下面說說個人的看法:

    這種信佛教的人,不但不吃葷,還放生,在常人眼裡不可思議,我不那麼認為,信佛的人,是行善積德,別看信佛的人當時有的自身不好,下輩子將福及子孫,有句話說的好,看現實中那些有權有勢的,是上輩子修的,不是智慧,能力所能及的,在佛教的思維裡就是這麼認為的,百分之九九的人都不這麼認為,因為下輩子誰也見不到!

    想健康長壽的人,只吃素想健康但不能絕對正確與錯誤,中醫理論認為,不管怎麼吃,只要身體陰陽平衡,就健康,只吃素和葷都有健康長壽,也有短壽的,也有得上病痛苦一生的!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想榮華富貴,有權有勢,健康長壽,家族興旺,還是行善積德,多吃素為好,放生更好,不但自身好,還福及子孫!

  • 8 # 解振華健康管理師

    現在吃素食的人越來越多了,認為吃素會更健康,實際怎樣呢?從整體上來講,植物食物會更健康,但是要會吃。植物食物和動物食物對人體各有用處。

    素食者要特別注意的是:

    1. 注意維生素B12的缺乏。B12主要存在於動物食物中,是由動物腸道細菌合成。缺乏B12會導致惡性貧血,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缺乏B12記憶衰退,沮喪,情緒低落,喪失方向感,出現幻覺是缺乏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鬱,失眠或者平衡失調等。甚至導致痴呆,25%的老年痴呆與B12的缺乏有關。美國的精神病學專家寫到:我們不知在臨床上看到多少次這樣驚人的案例,有些抑鬱症的病人,只要補充維生素B12,病情就大有好轉。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美華人約10%~15%有維生素B12缺乏的問題。而且大約20~50%的老人患慢性萎縮性胃炎,這樣都會影響B12和葉酸的吸收。素食者嚴重缺乏,絕經婦女採用低脂素食飲食,B12的攝入是不足的。使用PPI的人75%缺乏B12,使用口服抑酸劑的人會使B12的缺乏增加4倍,因此使用抑酸劑的人最好補充B12。

    2. 注意鐵的攝入。對於鐵應該都不陌生,因為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貧血者中90%以上的人屬於缺鐵性貧血。而植物鐵很難被人體吸收,動物鐵的吸收率很高。所以素質者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特別是對嬰幼兒,兒童,孕婦,乳母以及老人。還有就是胃有問題,或者吃抑酸劑的人。可以多吃黑色食品例如黑木耳,黑豆等,同時與含維生素C多的蔬菜,例如辣椒,青椒,菠菜,西藍花,羽衣甘藍等。

    3. 蛋白質。很多人認為素食者缺乏蛋白質,因為在傳統的營養學書籍裡都寫植物蛋白為非優質蛋白,實際是這樣嗎?我們看下奶牛吧。肯定比人的體重大,當然蛋白質也比人多,而且奶牛還要給人類產奶。那麼奶牛吃什麼呢?再看大象,長頸鹿等等,都沒有吃我們所謂的優質蛋白,但它們都不缺蛋白。實際上,正常的飲食不用擔心蛋白質的不足。我們生活中更多的是把蛋白質神話了,也成了一個大的市場。我的意思不是蛋白質對人不重要,特別是對於長身體的嬰幼兒,兒童,孕婦,乳母以及老人,還是適當的增加蛋白的。可以選擇豆類,藻類,菇類等。

    動物食物的特點:

    1. 動物食物含有豐富的我們所謂的優質蛋白(太專業了吧,可以百度下),正因為是優質蛋白,所以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因為含有硫,這是肝臟解毒必需的營養素,所以對人體非常重要。但是在人體中代謝會產生血液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這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腦中風和老年痴呆的主要物質。特別是當體內缺乏葉酸,維生素B12或者有基因缺陷的時候,那麼你可能會很早的死於心臟病。

    2. 目前來自動物食物最大的危害就是農藥,激素,抗生素了。由於人類的無止境的追求口味。造成了飼養業大量使用這些有毒的人工合成物質。可以說,我們購買的飼養肉類都含有這些物質。抗生素不但減少動物之間細菌感染死亡,而且,使用抗生素會加速動物的生長,降低成本。而且為了減少動物間的傳染,會使用砷,汞等有害物質。所以有專家指出:要想吃肉就要以你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

    所以,無論哪種食物,對人都有各自的營養價值,如果不是信仰的問題,建議均衡飲食,沒有對錯,只有合理的搭配。

  • 9 # 話食科普

    近年來,吃素食成為很多人熱捧的飲食方式。

    素食人群是指以不吃肉、家禽、海鮮等動物性食品為飲食方式的人群。按照所戒食物種類的不同,可分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人群等[1]。

    如果素食者的食物結構不合理,吃素不吃葷會有哪些誤區呢?

    答案搶先知:

    吃素不吃葷,缺乏動物性食物,同時膳食組成也不合理的話,將會增加蛋白質、維生素 B12、鐵、 鋅等營養素缺乏的風險[1]。

    【吃素不吃葷的一些誤區】

    1、部分必需氨基酸攝入不足

    有些素食者根據個人喜好,主食只吃精白米精麵粉,不吃其他雜糧雜豆,容易造成部分必需氨基酸缺乏。

    因為植物性蛋白往往相對缺少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這四種必需氨基酸,所以營養價值較動物性蛋白質低,如大米和麵粉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少[2]。

    2、維生素B12的缺乏

    3、鐵、鋅等吸收率降低

    素食者容易貧血缺鋅。

    就拿鐵來說吧,食物中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品中,吸收率較低,而且常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如植物性食品中的草酸、植酸)。如大米、玉米、小麥鐵的吸收率僅為1%~5%;黃豆稍高約為7%[2]。

    4、烹調控制油、糖和鹽過多攝入

    植物性食品的風味通常較為清淡,但有些素食者為了滿足口味需求,會在烹調時加入大量的油脂、糖、鹽和調味品,容易導致高血壓等慢性病。

    【素食人群膳食指南的五條核心推薦】

    1、穀類為主,食物多樣;適量增加全穀物。

    如將大豆製品和米麵同時食用,大豆蛋白可彌補米麵蛋白質中賴氨酸的不足,米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大豆蛋白中蛋氨酸的不足,可以提高膳食蛋白的營養價值。

    2、增加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每日 50~80 g;選用發酵豆製品。

    發酵豆製品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B12 ,可以彌補不吃肉類導致的維生素B12缺乏。

    3、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

    4、蔬菜、水果應充足。

    5、合理選擇烹調油[1]。

    【總結】

    從中國的膳食結構和營養平衡角度來看,肉類和蔬菜類,它們不能互相替代,要使身體健康,每一類食物都需要。

    而且吃的品種越多,攝入的營養素越全面,少葷多素的飲食結構更有益健康。如果一定要吃素食,那要注意合理組成膳食。

    我們期待您的到來!

    參考文獻

    [1]楊月欣,張環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簡介[J].營養學報,2016,38(3):209-217.

    [2]孫遠明,何志謙.食品營養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60.

  • 10 # 蟬噪林玉靜

    很多人選擇吃素,往往是因為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比如肥胖、血脂高、脂肪肝等等,認為吃素對疾病的恢復很有利。實際上是人們對於素食的飲食結構、對於疾病都存在著很多誤區。首先,吃素不是隻吃菜!

    素食者的飲食也要兼顧蛋白質、脂肪(包括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均衡攝入,不吃葷意味著本來由動物性食物提供的營養成分,現在需要由植物性食物來代替,這樣食材的選擇就要兼顧營養素的需求。以蛋白質為例,普通人對蛋白質的需求差別不大,如果吃素不吃葷,那麼就要多選擇一些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比如大豆及其製品,主食,堅果等的食用量就要比雜食者多,否則就容易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甚至消瘦、死亡。其他營養素同理。

    其次,吃素並不能減肥。看看寺廟裡油膩的和尚就知道了。不吃葷還要有較長的飽腹感,勢必就會多吃一些澱粉含量高、油炸、過油的食物,攝入的能量一旦超標就都轉化成脂肪,變成了肥肉。減肥的本質是攝入的能量低消耗的能量高,產生能量差才能把肥減掉。與吃素還是吃葷沒有關係,吃葷可能更有利於減肥,因為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最高。

    吃素對降血脂、脂肪肝等也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為血脂異常、脂肪肝本來就是飲食不合理、營養不均衡造成的。一旦得了血脂異常、脂肪肝等,醫生反而千叮嚀萬囑咐要均衡飲食,言外之意,葷素都得吃。作者:秦玉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

    均衡飲食參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今年有4種違章不扣分了,都是什麼?